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國海魂

第一部 二十年 第十一章 改變歷史的瞬間(四) 文 / 夏天的風和雨

    ()

    「(《北大西洋之王》第五節,如流星般隕落的無畏們)

    我們在評述1917年6月21ri這一天的時候總是會用上『改變歷史的瞬間』這句話。//百度搜索看最新章節//

    原話出自德國海軍戰神海蒂西萊姆。當奧克尼群島海戰塵埃落定,德國主力艦拖著傷痕纍纍的艦身回到威廉港,德國海軍參謀長給海蒂西萊姆的第一句話既不是贏得海戰的祝賀,也不是對逝者的緬懷,而是對剛剛過去的6月21ri的震驚,於是海蒂西萊姆將6月21ri定義為『改變歷史的一天』。

    讓我們來數數這一天究竟發生多少大事件:

    1917年6月21ri上午,由兩艘紐約級戰列艦和兩艘內達華級戰列艦組成的美國戰列艦分隊穿越蘇格蘭與奧克尼群島之間的彭特蘭海峽,進入炮聲隆隆的北海。

    此刻,英國大艦隊和德國大洋艦隊這兩支牢牢佔據世界前兩名的艦隊即將在奧克尼群島近海大打出手,而進入戰場的美國人卻只有從本國諜報人員和海軍武官那裡獲得的一些語焉不詳支離破碎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報。

    美國人搞不清北海態勢,只清楚德國海軍和英國海軍都已經傾巢出動,在浩瀚的北海上爭鋒相對,於是美國現階段軍銜最高的海軍軍官休羅德曼少將在他的分艦隊旗艦司令塔內徘徊了很久,直到中午才做出讓他在隨後的數十年間淪落至美國人人喊打境地的最終決定。

    11時45分,內達華號戰列艦再次打破無電線靜默,向他們的海軍部發出約定好的「鷹旗」代碼。

    『鷹旗』即是『開戰』,收到電報的親英法派海軍助理部長羅斯福得意洋洋地快步來到白宮。數分鐘後,美國國會」」異常罕見地在午餐時間召開聽證會。

    12時,美國國會。英國特使和美國海軍部助理部長羅斯福先後發表了『德國和它的盟友正在威脅和損害美國』的報告,在隨後舉行的投票中,美國參眾兩院先後通過宣戰議案。

    12時30分,華盛頓國會山外大雨傾盆,美國總統威爾遜一手接過美國國務卿、著名的和平主義者威廉詹寧斯布賴恩的辭職書,一手拿起宣戰詞,面無表情地站在國會前宣讀戰書,仍由記者用鎂光燈將震驚世界的畫面記錄。

    威爾遜宣讀戰書標誌著隔岸觀火的最後一個大國也捲入戰爭泥淖。1914年歐洲人點著的烽火在非洲、在亞洲、在大洋洲燃燒,三年後終於波及美洲。儘管美國政府收到無數雙由民眾寄來的鞋子,但是資本家的力量無與倫比。

    歐洲戰爭正式進階成為世界戰爭。二十年後,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簽訂的、涉及數十個國家的停戰協議墨跡未乾,新的戰爭便爆發了,於是這場戰爭再次被更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一天,威爾遜這樣說道:

    『世界必須安全minzhu……權利比和平更可貴。我們將為自己最珍惜的東西而戰鬥。』

    可事實是當美國人以極大的「毅力」放棄他們珍愛的和平,選擇讓minzhu和ziyou照耀歐洲大地的時候。包括堪薩斯州的芬斯頓部隊在內的第一批陸軍已經登上開往英國達文波特港和法國諾曼底的運兵船。第一支海軍『護航艦隊』早就越過浩瀚的北大西洋,穿越彭特蘭海峽進入北海。

    同樣是6月21ri,法國的巴黎盆地,另一場劇變發生了。

    這個夏天,德國國內」」動盪不安。照例是海軍勢力與皇帝的水火不容,隨後工人勢力崛起了。他們相繼發動基爾起義和石勒蘇益格起義,與反撲過來的保守力量打成一團,而這時候,內外交困的德皇退位了。想要取而代之的軍事統帥部也沒能接管權利真空,最終形成保皇黨、海軍、陸軍、容克、資產階級和工人黨相互糾纏的局面。

    內亂削弱了德國陸軍,在西線,精悍的德軍稍顯頹勢,於是看到收復本土希望的法國陸軍總司令霞飛將軍不顧西線英法聯軍在四月末五月初旨在阻止俄國退出戰爭而強行發動的牽制戰役中損失慘重的事實,執意要發起新的戰役,誓言徹底奪回巴黎,一口氣將德國趕出法國本土,將戰火燒至德國。

    英法聯軍在韋維爾元帥的領導下發起一系列攻勢,但是在擅長防禦作戰的德軍面前,自信滿滿的聯軍再次損失了二十萬人。六月中旬,英軍開始拒絕聽從法國人的任何命令,六月十七日,法**隊開始出現大面積的嘩變和兵變,起初只是幾個團拒絕服從命令,可是在霞飛將軍採取強行措施後,軍官與士兵的對立加劇,最後漫延到整個法軍。

    6月21ri,巴黎前線部隊全部嘩變,叛軍衝擊前線司令部,亢前線指揮官,派出代表聯繫德軍,在沒有維繫政府授權的前提下單方面宣佈與德國人進入停戰狀態。

    這一天,大英帝國也是黯然神傷。

    當囤積了英倫三島全部陸軍力量的都柏林在愛爾蘭duli軍持續攻擊下最終陷落,愈演愈烈的愛爾蘭暴動終於徹底失去控制。

    英國國防委員會的那群酒囊飯袋們叫嚷著絞死他們的陸軍大臣基奇納勳爵,卻拿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抑制愛爾蘭暴動。首相博納勞希望貝爾福能夠重新就任愛爾蘭大臣,全權處理愛」大國海魂第十一章改變歷史的瞬間(四)」爾蘭暴動,不過海軍這邊同樣需要貝爾福這樣鐵腕人物。地位風雨飄搖的陸軍大臣基奇納甚至只能將保衛愛爾蘭的希望寄托在剛剛離開紐約港,尚在廣袤的北大西洋上顛簸的美國陸軍身上。

    也是6月21ri這天,長達三年多的俄國內戰正式爆發。

    四月革命爆發後,俄國政治中心聖彼得堡出現了兩個政權相互對立的局面。

    很可惜,俄國並沒有就此形成類似於美國兩黨制那樣相對穩定的、以國家杜馬為核心的政治體系,儘管臨時政府和工農兵代表蘇維埃都有過這樣的努力。

    在6月19ri舉行的全俄規模的立憲會議選舉中,總計有2700萬俄國人投票。布爾什維克黨獲得600萬票,社會minzhu黨獲得將近1800萬票,在立憲會議總計707個席位中,社會minzhu黨佔據370席,贏得了多數,而布爾什維克黨只得175席,實際控制聖彼得堡的布爾什維克遭遇慘敗。

    其實選舉對工人黨並不公平。由於沙皇政府布爾什維克長時間的污蔑和反動宣傳,絕大部分俄國平民都將代表人類先進方向的工人黨看做是從事街頭政治的恐怖組織,聖彼得堡人不喜歡工人黨。其次,俄國工人黨還未將他們的實力延伸到農村。對外界一無所知的農民更容易受到傾向於臨時政府的地主富農的蠱惑,將選票投給資產階級政府。

    於是在選舉後第三天,史稱『六月革命』或者『二次革命』的工人起義爆發了。

    此時,效忠臨時政府的軍隊都在前線,聖彼得堡附近的軍隊完全由工人黨控制和掌握。當在聖彼得堡港內檢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胡亂朝市區發射了幾枚用於訓練的空包彈後。一場不流血的革命開始了,工人武裝沿著涅瓦大街進攻」大國海魂」臨時政府。後者僅僅開了幾槍就繳械投降。

    正午。列寧在民眾的簇擁下來到冬宮門口,沾沾自喜地宣佈『俄國人民再次做出明智的選擇』,卻不知道他這輕率的舉動開啟了俄國漫長的內戰。

    這期間,俄國經濟陷入總崩潰,遠東的海參崴港被國際托管,庫頁島被日本鯨吞。就連蒙古和中東路利益也被中國人收回,更恐怖的是德國人既沒有戰敗也沒有被布爾什維克輸出的『紅色思想加武裝顛覆』擊垮,一個與德國人同呼吸共命運的龐大軍事帝國在俄國人的臥榻之側悄然成型!

    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將近一百年,我們可以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去回首過去。評述那些曾經深刻地影響過歷史進程的人物在這改變歷史的瞬間的功過是非,不過對於當時戰鬥在第一線,或者深陷政治泥淖的大人物來說,他們也只能跟隨歷史的潮流,或主動或被動地做出選擇。

    正如在1917年這一連串的事故中有著決定性作用的奧克尼群島海戰中,英國快速艦隊總司令蘭帕德將軍並沒有選擇明哲保身,而是承擔起大英帝國賦予他的歷史使命,毅然決然地率領全部十艘戰列巡洋艦全速北上,為這場海戰點綴了最後一抹悲壯的異彩。

    正如戴維貝蒂在這場海戰中連連放錯。大英帝國的『海上騎兵』從來就不是保船避戰思想的信奉者,只是ri不落帝國未來百年國運這壓力太沉重,而他的部下並不能像埃裡希雷德爾、獨臂將軍沃爾夫岡和艦隊參謀官萊溫特佐那樣給予他勇氣,才讓被束縛了呼吸的貝蒂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顯得顧慮重重。

    12時32分,不撓號戰巡報告說轉向完成後,英國旗艦復仇號司令塔內瀰漫著一種本不該有的、難以言狀的情緒。」娛樂秀」對於這種情緒,貝蒂在他的個人回憶錄《兩個小時和一個時代》中這樣寫道:

    『我們的戰列線終於成型了,參謀長提醒說我們的陣型太散了,這對於海戰是極其不利的,但是從參謀長的言辭間,我還是聽出了輕鬆的意思。

    這種輕鬆或許是大艦隊共同的心情。請不要責備我們為何氣勢洶洶地出門,卻在海戰中忘卻了怒海爭雄的心,沒有人能夠體會到當我們在遠離弗斯灣的地方遭遇大洋艦隊全部主力艦時產生的氣餒感,沒有人能夠體會到大艦隊看似威嚴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在德國無解的t字橫頭之前的虛弱,更加沒有能夠體會到我們在昏暗的旗艦司令塔內,看不見戰線後端的慘烈,只能從電報室不斷發過來的戰損和陣亡報告中推敲這支艦隊狀態時的蒼白無力。』

    最艱難的時刻似乎已經結束了,縱使皇家海軍在德國人的t字橫頭下失去一艘從阿根廷租借來的戰列艦和兩艘老式戰列巡洋艦,第一戰列艦隊和第四戰巡艦隊半殘,但畢竟他們已經迎來了可以喘息的時機。

    接下來應該是ri德蘭海戰式的無畏艦遠距離對轟,貝蒂根據多格爾沙洲海戰和ri德蘭海戰的經驗,判斷大艦隊只要咬牙堅持就能撐到蘭帕德將軍增援過來的那一刻。

    只是,只是在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剛剛成型,噩耗便傳來了。

    曾經在德國人的圍追堵截下逃出生天的加拿大號戰列艦成就了大洋艦隊新的傳奇在差不多一萬四千多米的距離上,德弗林格爾級戰巡三號艦奧登號一炮爆掉了前者的司令塔!(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