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國海魂

第一部 二十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製造經緯(上) 文 / 夏天的風和雨

    go給我寫的番外,略有改動,發給大家看看。晚上的章節還是7點半。

    《公海——自由!(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製造經緯(1910-1914)》

    「我們要繃緊神經,繼續大規模擴充軍事力量,避免挑釁,並耐心的等待。直到我們的海軍力量建立起來,迫使英國人讓我們和平的呼吸」

    ——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

    【啊!海軍!】

    今天的人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公海艦隊這個龐大的工程的時候,往往習慣於從擴充海軍法案著眼。然而,要想更加深刻的理解公海艦隊,特別是那一艘艘戰績輝煌的主力艦,故事還需要從更遠一點的1897年6月講起。那時,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英國人舉行了盛大的閱艦式。然而德國人此時拿得出手的海上力量可謂寒酸,包括4艘勃蘭登堡級鐵甲艦在內的德國海軍主力此時在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無奈的德國海軍只得派遣老舊的威廉國王號巡洋艦出席。英國輿論毫不留情的譏諷德國此舉是對大英帝國的不敬。英國人的傲慢刺傷了德國人脆弱的自尊心。而在次年8月的閱艦式中,皇帝陛下精挑細選的德**艦與英**艦相較就像醜小鴨之與白天鵝。

    然而,也正是在這2次閱艦式中,德國人窺見了英國最自以為豪,並以之掌控世界霸權和歐陸均勢的東西,那就是海權。這一發現也很快被大洋彼岸的一位學者的理論所闡釋。這位學者叫做馬漢,他的理論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權論。與此同時,德國人發現了逼迫英國倒向自己,至少是局外中立的捷徑:大力發展遠洋艦隊!

    在這裡,筆者無意去解析提爾皮茨的風險理論及其背後馬漢學說的內在缺陷,但是對提爾皮茨理論的實踐,最終創造了一個工業時代的奇跡:大洋艦隊和它為數眾多主力艦。而它們的別具一格的設計思路,也與提爾皮茨的理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德國無畏艦的先行者:理想型巡洋艦布呂歇爾】

    當無畏號1906年出現在各國海軍視線中的時候,全世界都意識到這艘幾乎只用了一年就完成的戰列艦將開啟一個怎樣的時代。但是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皇帝陛下的艦隊中第一艘引入全裝重型火炮概念的戰艦卻是一艘巡洋艦。這種看上去十分詭異的情況卻有著技術上無可奈何的原因。

    早在剛剛德國開始決定擴充艦隊的1898年,年輕氣盛的德意志海軍戰略家海蒂-西萊姆就提出過全裝重型火炮戰艦的概念,但是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只有提爾皮茨是個例外。在他的直接干預下,德國造艦部門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設計嘗試。到1906年無畏號建成的時候,德國造艦部門已經提出過不少於10種的各種設計,卻由於海軍部保守派和皇帝威廉的遲疑沒能得以投入建造。現在,無畏艦的出現是最好的催產劑,提爾皮茨揮舞著「英國威脅論」大棒,讓國會和威廉追加造艦經費。

    不過德國人很快意識到,現有的280毫米l45火炮在面對主要假想敵英國的戰列艦裝甲面前顯得威力不足,英國戰列艦279毫米的主裝甲帶可以再正常交戰距離上防禦住這種火炮的打擊。

    現在德國人面臨著抉擇,究竟是快速的投入建造一款裝備著威力貧乏的火炮的戰列艦還是等待更強力的280l50火炮?很快6月份出現的新情報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英國人在1906年4月開工了一種裝備戰列艦主炮但是防護相對薄弱的大型的裝甲巡洋艦!事後得知這就是無敵級。德國人立刻看到了新的出路,那就是立刻建造一款以無敵級為對手的裝甲巡洋艦。

    由於時間倉促,德國人將沙恩霍斯特級大型裝甲艦三號艦設計方案加以修改,原有設計中成菱形佈置的6座炮塔被去掉了中部對角線的2座,以便容納更強勁的動力,以使得其能夠容納的下4.2萬馬力的主機;上層建築物也盡可能的縮小,這樣使得在一舷佈置的那座2聯主炮塔可以再另一舷接敵時獲得有限的射角,主裝甲帶也由原設計的300毫米削弱到250毫米,相比於無敵級區區6英吋(152毫米)的主裝甲帶,這是個了不起的厚度。在一切修改完畢,並且船廠做好建造準備的1907年1月,這條代號為重巡洋艦e號的戰艦於基爾皇家造船廠鋪設下了第一段龍骨,並於1908年4月11日下水,在下水之前的命名儀式上,它被命名為布呂歇爾。在隨後的1909年7月2日它成為了公海艦隊服役的第一艘具備全裝重型火炮特徵的戰艦,被海軍親切的成為「布呂歇爾大帝」。

    171.6米長,26.6米寬,9.17米吃水,標準排水量1.937萬噸的布呂歇爾在建成時是公海艦隊最大的戰艦。他所裝備的4.2萬馬力蒸汽輪機也是此時公海艦隊各艦中最強大的動力。有趣的是,在海試中,德國人發現這套動力的極限遠遠不止4.2萬馬力。在為時1小時的全力公試中,布呂歇爾跑出了7.9萬馬力27.4節的最高速度記錄。而在額定輸出4.2萬馬力時,它達到了24.2節的速度——比設計的24節高出了0.2節。

    儘管在試航中有著不錯的表現,德國人依然對它不甚滿意,因為它的正常速度要比英國方面的對手——25節的無敵號慢上1節。加之本艦有明顯的臨時湊合的設計特徵和工程試驗色彩,即使後來戰列巡洋艦的稱號被廣泛應用之後,德國海軍內部也只是非正式的稱其為「准戰巡」,官方的劃分仍然是「大型裝甲艦」。最終布呂歇爾號成為絕唱,孤零零的迎來了戰爭的爆發。

    而另一方面,戰列艦的設計也並沒有因為缺乏強力的火炮而延誤太久,因為在久負盛名的克虜伯工廠的設計師和技術工人們的努力下,1907年2月,嶄新的280毫米l50火炮最終定型。這種新式的火炮可以在9公里上擊穿280毫米的裝甲,這預示著公海艦隊的第一級無畏化戰列艦即將吹響建造的號角。

    【擁有最優的火炮利用率的設計:拿騷級、馮德坦恩號、赫爾格蘭級和中線佈局】

    在等待火炮定型的幾個月裡,德國的設計師們騰出手來,認真的研究討論戰艦的佈局,特別是火炮佈置的問題。事實上,海蒂-西萊姆早在他的《論戰列艦時代的非對稱作戰》論文中指出無畏艦時代側舷火力之於戰列線作戰的價值。在1906年之前的早期的設計嘗試中,出現最多的火炮佈局設計是菱形和中線型佈置,堅持菱形佈局的設計者認為這種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艦體長度(這將有助於減小被彈面積),並且在遭遇敵人夾擊時可以向四面八方開火。而堅持中線佈置的設計者則認為中線佈置可以在舷側發揮全部主炮火力而不會有任何浪費,是「擁有最優火炮利用率的設計」,在同等噸位和同等舷側火力情況下,採用中線佈置全部主炮的戰艦可以擁有更優良的防護和更低廉的造價。

    而發生於1906年底的海軍部兵棋推演的一條結論證實了海蒂-西萊姆的觀點,該結論認為:未來的海戰將更多的是單弦接戰。於是全部火炮中線佈置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並且得到了提爾皮茨的支持。此時提爾皮茨已經敏銳地意識到,在將來可能的英德海戰中,德國必然面臨的是局面是以寡擊眾:在具有實驗性質的無畏號完工之後,很快1906年12月-1907年1月間英國人就開工建造了在無畏基礎上小修小改的3艘柏勒羅豐號級,並準備在1907-08年再建造3艘類似的戰艦(這就是後來的聖文森特級),而德國的第一代無畏化戰列艦卻只可能建造4艘!在面對優勢敵人的圍攻的情況下,擁有更加堅強的裝甲以保證戰艦的不沉和戰鬥力的完好要比多出來幾門火炮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在其後的戰列艦設計中,這種思路被傳承下來並被發揚光大。在世界大戰期間的日德蘭海戰和奧克尼群島海戰中,這種思路被證明具有無可爭辯的正確性,德國戰列艦幾乎堅不可摧的裝甲擋住了英國人無數次的攻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1907年7月22日,威廉港皇家造船廠,拿騷號鋪下了第一段龍骨。和英國人直截了當的稱其為無畏艦不同,德國人稱其為「大型戰列艦」。此外,同級的3艦,威斯特法倫,萊茵蘭,波森也相繼動工,並於1909-10年間陸續建成服役(其具體性能詳見拿騷簡介)。4艘姊妹艦構成了公海艦隊第一戰列艦隊第二分隊。至此,德國人終於獲得朝思暮想的無畏艦,拿騷級是一個輝煌的開始,但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很快,它強大的後輩們將會一艘一艘駛進我們的視線。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還有一艘戰艦也應該歸屬於拿騷家族,這就是日後第一艘正式獲得「戰列巡洋艦」稱號的,開工於1908年3月25日的馮德坦恩號。這種血緣關係可以從外型上一眼看出來:他們有著同樣的總體佈局,4座外觀上完全一致的裝備雙聯裝280毫米l50炮的炮塔分別佈置在艦橋之前、艦橋之後2號煙囪之前、後部艦橋之後首樓尾部、後甲板之上;從側面看上去,拿騷和馮德坦恩的區別幾乎僅僅是馮德坦恩擁有更長的體型和2個更大的煙囪。在我們看不見的內部結構上,兩者也如出一轍。在多年之後解密的設計文件上,清晰地表明了馮德坦恩號是拿騷的戰列巡洋艦版本。在裝甲防護上,馮德坦恩的裝甲削弱到了布呂歇爾的水準,即使如此該艦的防護也要比英國同期開工的3艘不倦級為強大——後者繼承了無敵級的6寸主裝甲帶。而在航速方面,在正常輸出的情況下,馮德坦恩能跑出最快26.5節的速度,而在主機過載的情況下,更是能跑上27節的極限航速,同樣優於不倦級——後者也繼承了無敵級主機正常輸出時25節的最高航速。但是這種提升並不是毫無代價的,本艦的造價折算成英鎊之後高達190萬鎊,遠高於不倦號152萬鎊的造價,噸位也是遠超不倦的2.139萬噸。

    客觀的說,無論是拿騷級還是馮德坦恩號,都能夠在與英國同期同類戰艦的單艦對抗中獲得壓倒性的優勢。拿騷級能夠在9公里距離上擊穿英國戰列艦的主裝甲和炮塔正面裝甲,而英國人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上裝備的305毫米l45炮要在7公里距離上才能擊穿拿騷級的同樣部位,而這種距離在戰列艦對戰中無異於自殺。而即使是對付馮德坦恩號的250毫米主裝甲和炮塔正面英國人也需要拉近到9公里距離上。這實際上意味著即使作為戰列巡洋艦的馮德坦恩號也可以與英國的這3級7艘戰列艦中的任何一艘進行戰列艦一般的戰鬥而不落任何下風。德國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針對英國同期同類戰艦的絕對防禦由此確立,雖然雙方火炮威力此後互有消長,但是防禦能力對比卻從此再未改變。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英國人巨大的數量優勢。在戰列艦方面,1908年5月,英國已完工和正在施工的無畏化戰列艦高達7艘,而德國人只有4艘在建;在戰列巡洋艦方面,英國正在施工的戰列巡洋艦有6艘,而德國人即使算上布呂歇爾號也僅有2艘在建。緊迫的局勢使得德國海軍上下乃至政府高層頓時感覺壓力山大。德皇甚至發表聲明希望各國就控制海軍力量發展達成協議。但是私下裡,皇帝陛下開始直接干預海軍戰艦的設計發展,並且向艦船設計部門和海軍施壓。皇帝陛下希望增加單艘海軍戰艦的舷側齊射的火炮數,並盡可能的提高射速(所以他青睞280毫米炮),作為對戰艦數量不足的彌補;同時擴充戰列艦隊規模,要求取消的原計劃後續3艘馮德坦恩級的建造而將它們改為戰列艦。面對德皇的橫加干預,提爾皮茨再次祭出「英國威脅論」大棒,海軍和設計部門不得不聯手和德皇像商人那樣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都各自後退一步,德皇保留了對280毫米炮的偏愛,同意後續的戰列艦裝備業已研製成功的305毫米l50炮——依然沿用同樣的總體佈局,但是要擁有更強防護的350毫米裝甲——這就是後來的赫爾戈蘭級。而海軍和艦艇設計部門則同意放棄建造馮德坦恩的3艘同型後即艦(反正也沒有開工)——改為建造3艘擁有可以一舷同時最多發揮10門的新艦——這就是後來的毛奇級,並保證新式戰列艦的前3艘和新式戰巡的首艦於1908年底開工,當然,經費問題需要皇帝同議會協商。

    倉促上馬的赫爾格蘭級戰列艦僅僅在拿騷級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放大,用來裝備強大的305毫米l50炮。這款克虜伯兵工廠的傑作於1908年6月完成,能夠在10公里距離上擊穿305毫米的裝甲,在當時是威力驚人的武器。戰艦的主裝甲帶和炮塔正面強化到350毫米。很快,首艦於1908年11月11日在基爾的霍瓦爾德船廠開工。

    在後世對一戰的研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赫爾戈蘭級是世界上第一款超無畏艦。這種觀點認為德國無畏艦的標準主炮口徑是280毫米,305毫米炮無論口徑還是威力都比280毫米炮有了不小的提高,即使與英國第一級超無畏艦裝備的343毫米l45主炮的穿透能力相比也是相當的,考慮到英國早炸的炮彈,實戰穿深反倒是德國人的305毫米l50炮更勝一籌。現在看來,這種說法是站得住腳的。

    【皇帝的玩具和轉折之作:毛奇級戰列巡洋艦和火力縮水的塞德利茨級】

    皇帝的命令必須被遵守,於是焦頭爛額的軍艦設計師們開始了艱難的修改,以滿足皇帝對舷側10門火炮的要求。

    最初,設計師們計劃將艦體延長至210米,這樣就有充足的空間在中線佈置5座雙聯裝炮塔。但是在完成基本設計之後發現這樣戰艦將擁有超過2.5萬噸的標準排水量和超過4830萬馬克(約合230萬鎊)的昂貴造價。於是,毫無疑問的,這個方案被迅速推翻了。很快,設計師們達成了一致的意見,要保證造價在4515萬馬克,就必須控制軍艦的長度,中線佈置的想法顯然是行不通了。於是,可憐的設計師們想起來1年前設計的布呂歇爾號上採用的斜跨佈置法,這種佈局雖然不能保證隨時發揮10門主炮,但是卻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內發揮10門主炮。於是有著極為復古風格的斜跨炮塔佈局的毛奇級戰列巡洋艦的圖紙就在1908年10月最終完成,並於當年11月11日投入了建造。

    毛奇級的主尺寸與前輩馮德坦恩相比並不大,但是標準排水量卻超出2000噸。增加的噸位用來搭載更重的火炮和更大馬力的蒸汽輪機,只有有限的噸位用於增加裝甲。與前輩馮德坦恩的250毫米厚,140米長,4.6米高的主裝甲帶相比,毛奇級270毫米厚140米長,5.1米高的主裝甲帶雖然更重,但是這個數據是通過削弱上部裝甲帶而獲得的。毛奇級擁有2.4米高,140米長的150毫米上部裝甲帶,而馮德坦恩與之尺寸相當的上部裝甲帶卻有225毫米厚,這樣算來主裝甲帶和上部裝甲帶的重量反而還不如馮德坦恩。剩餘的防護重量被用來防護多出來的那一座炮塔,並且足以給所有的炮塔正面裝甲增加20毫米,炮座增加50毫米。以當時的眼光看來,毛奇級的防護是足夠的,因為沒有一款英國戰艦能在毛奇級的射程之外擊穿毛齊的主要防護區域,其強大的生存能力也在1914年11月1日的索契角海戰,11月14日的多格爾沙洲戰爭中由戈本號和毛奇號所證明,毛奇號更是獲得了「不沉之艦」這一美譽。雖然在日德蘭海戰中毛奇的炮塔沒能頂住更大的381毫米主炮的攻擊,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是,在毛奇設計的年代,這些巨炮尚未出現。

    毛奇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它的炮塔佈置。德皇對於本艦「最多同時發揮10門主炮」的要求和相對緊張的預算導致了本艦不得不重拾已經被認為是運用效率較低的斜跨式主炮佈局。這樣一來,在海戰中本級艦能夠發揮10門主炮的角度是十分有限的,在相當多的情況下只能發揮8門——和中線佈置的馮德坦恩號主炮數相一致。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就有人抱怨與其增加那麼2門沒準兒用不用得上的主炮不如還是按照馮德坦恩的佈局來,這樣能在不增加噸位的情況下獲得300毫米的水線帶裝甲和炮塔正面——分別等同和稍遜於拿騷級的同樣位置。

    作為皇帝陛下直接干預的產物,毛奇級被私下裡稱作皇帝的玩具。但是原本計劃作為毛奇3號艦建造的塞德利茨號的設計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原本毛奇級3艦將按照1908年1909年1910年每年開工一艘的速度進行建造。但是1909-1910年開工建造的凱撒級戰列艦(這將在公海——自由(下)一文中有詳細的論述)原本計劃建造4艘,但是隨後追加了第5艘腓特烈大帝號作為公海艦隊的旗艦。為了配備足夠的旗艦設施,導致該艦比原本的預算超支110萬馬克,而急於擴充陸軍的德國議會又沒有通過追加預算。於是海軍只好勒緊褲腰帶,從其他款項上挪用部分,填補超支。在權衡再三之後,海軍決定修改塞德利茨號的設計,重新回到四座炮塔中線佈局的老路上,去掉一座炮塔,在不削弱的毛奇級既有防護的基礎上將其成本控制在4350萬馬克以內。設計方經過反覆的計算,認為按照海軍方面的要求實際上新艦隻需要4100萬馬克,於是在毛奇級既有防護的基礎上將主裝和上部裝甲帶分別加強至300和200毫米,將炮塔正面增強至350毫米——這已經是德國初代無畏化戰列艦拿騷的防禦水準。這樣的新艦造價可以在4310萬馬克。海軍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這款防護能力空前提高的新式戰列巡洋艦於1910年開工建造,在下水儀式上,它獲得了一個光榮的名字——塞德利茨。

    而塞德利茨號之所以被認為是德國戰巡的轉折之作,在於它強大的裝甲防禦能力。之前的德國戰巡普遍的主裝甲帶都遜於德國戰列艦,從塞德利茨號開始,德國戰巡開始披掛上和戰列艦同等級的艦體防禦裝甲。更大的進步體現在炮塔的防護上。之前的德國戰巡在面對的早期裝備305l45炮的英國戰列艦的時候,其炮塔裝甲是足堪大任的。但是在面對其後出現的305l50和343l45火炮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現在德國人決定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於是在塞德利茨號的炮塔上他們運用了350毫米的重裝甲。而這個厚度的裝甲在日德蘭海戰中甚至頂住了381毫米炮彈在10公里上的直接攻擊(當然這也和英國人不穩定的炮彈有很大關係),而炮塔依然能夠正常使用。

    鑒於塞德立茨號強橫的防禦力,海軍史專家常常將塞德立茨號當做獨立的一款戰巡,並且將塞德立茨號以及後來的德弗林格爾級、馬肯森級戰巡稱為後塞德立茨型戰巡,美國人更加直接稱它為快速戰列艦。

    作為高層意志的產物,毛奇級戰列巡洋艦在當時德國海軍內外的評價甚至不及它的前輩馮德坦恩,但是就是在這個不甚成功的型號的基礎上,德國人卻造出了堪稱德國戰列巡洋艦轉折之作的塞德利茨級。

    【下期預告】:

    從布呂歇爾到塞德利茨,德國的理想型巡洋艦完成了從巡洋艦到戰列艦的轉變;而從拿騷到赫爾格蘭,德國戰列艦的發展也漸趨成熟,很快也將迎來質的飛躍。那麼轉型之後德國戰列巡洋艦將出現哪些優秀的成員?德國戰列艦的轉型之作又是怎樣強大的存在?盡請關注《公海——自由!(中)——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製造經緯(1910-1914)》

    【版權所有:go229】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