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聖皇路

第三卷諸子百家,秦時明月 第一章 周分東西,霸主時代 文 / lee的筆記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環理天下,夫何索求?妖夫曳炫,何號於市?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開到荼蘼花事了,落芳盡處不是春。命耶?運耶?問這亂世風月,何處棲情!

    周幽王和紂王十分的相像,同樣的少年天子,同樣的雄才大略,同樣面對著外有蠻族內有不臣的情況。

    周幽王幾次大敗犬戎聯盟,震懾日益強大的諸侯。但是多次攻打犬戎也讓大周的元氣大傷。大周現在就像一個虛弱的巨人,看似強大實際上卻受不得一絲的風吹草動。

    是時,褒國的褒珦觸犯周幽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替褒珦贖罪。

    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鋪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眼前的美人令周幽王沉迷,三千寵愛集一身。但是如此美人卻從來沒有笑過。周幽王心痛不已,恨不得用天下去將褒姒眉間的哀愁扶平。

    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周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

    有名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周幽王採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

    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飲酒作樂。

    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

    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怨而回。褒姒見千軍萬馬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

    褒姒一笑令天地失去了顏色,就連千萬大軍也迷失在這笑容中。無一人再有怨言。

    周幽王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

    其後周幽王又多次烽火戲諸侯,令褒姒開顏。

    一年後,褒姒為周幽王產下一子,周幽王罔顧老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后的父親申侯的爵位。

    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制人,聯合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進攻鎬京。

    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多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裡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

    周幽王帶著褒姒,倉皇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

    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只剩下一百餘人逃進了驪宮。

    周幽王採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兩人。

    周幽王抱著褒姒早已累得癱瘓在地上。

    看著周幽王褒姒居然再次嫣然而笑,笑著笑著眼睛裡淌出了淚水。

    原來伏羲一直看著褒姒和周幽王,終於在最後的時刻點醒了褒姒,令她回想起前世。

    「原來姐姐走的並不苦!死在心愛的人身旁真是一種幸福!」

    「王后,沒有關係的!孤有天命在身,我們一定能逢凶化吉的!」

    這是周幽王也不願放下褒姒。

    褒姒玉手輕輕的撫摸著周幽王的臉,想要將眼前這個寧願捨棄天下也要博自己一笑的男人。一滴滴的淚水擊打在地面,看著周幽王心痛的看著自己,褒姒的笑容也變得傷感。

    「大王,讓臣妾為大王講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好嗎?」

    周幽王靜靜的聽著褒姒那如天籟的聲音講述著三個小妖快樂的時光,而後三隻小妖被大能召喚。快樂不再,三隻小妖只有一個小妖存活了下來。小妖想要報仇,不惜毀掉真身經過輪迴也要毀掉仇家的江山。

    她成功了,但是天卻在這時候給了她最大的懲罰,恢復了記憶的小妖發現自己深深的愛上了那個為她捨棄天下的男人。

    周幽王聽完之後,沒有勃然大怒。只是愛惜的看著褒姒,心痛的拭去褒姒眼角的淚水。

    「讓臣妾為大王再跳一支舞吧!」

    周幽王擊掌為缶,褒姒曼曼輕舞。

    伏羲看著快要追趕過來的犬戎士兵,一道火牆將士兵隔離在外。大火熊熊燃燒,燒到了起舞的褒姒,伴奏的周幽王。

    在士兵的眼中,熊熊大火中兩人面帶微笑的緊緊相依在一起,安詳寧靜溫馨。就連士兵也不願打攪他們,輕輕的離開。

    周幽王和褒姒在大火中化為灰燼。大周也走向了末路。

    但是申侯立自己的外孫太子宜臼為大周之主,是為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周幽王之後周王室徹底失信於天下,諸侯不再朝拜著周天子。周天子淪為符號!

    平王東遷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併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晉國、齊國、魯國、楚國、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併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那時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誰戰勝了,誰就召開諸侯國會議,強迫大家公認他的「霸主」地位。

    第一個站起來的霸主就是為大周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齊國。其身後站著闡教的齊國,得到了闡教的首肯,看到周天子無能,便立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重任。

    春秋亂世現,霸主的時代來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