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魅力就在於,我們可以從書籍中學習到知識,讀一本搞質量的小說,我們可以收穫小說中的喜怒哀樂,可以為了他們的感動而感動,可以為了他們的憂愁而憂愁。以前的時候就知道這件事情,但是最近一本小說的出現,讓我徹底的感動了一次。
我本人並不算是一個特別容易受到感動的人,可能是因為年齡已經不小,見慣了太多的事情,所以也越來越難以將自己感動,這可能就是一場成長的代價,但是這些代價是每個人都要付出的。哈,不說傷感的話題,我們來說說最近的一部小說,對,就是文學大師肖易先生的最新小說《那些年》
在說《那些年》之前,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肖易先生的情況,但是在這裡我也不得不囉嗦兩句。說起肖易先生,估計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以前的時候一直都是在科幻領域上有很高的研究,但是沒想到寫起青春小說依然這麼的強大,甚至比以前的科幻小說還要火爆,這可能就是因為對方還小吧。
廢話不說,現在來說《那些年》這部小說,雖然看了好幾遍,但是我依然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相當優秀的青春小說,雖然用著最自白的文字,但是卻能夠從文中任何的一個地方感受到一種溫暖,一種青春。因為這個小說,讓我們記住了兩個名字,柯景騰跟沈佳宜。
如果要說故事本身的話,其實並沒有太特殊的地方,一樣的好學生與壞學生的青春懵懂,但是為什麼直接的感動了全世界,應該就是因為肖易先生老辣的文筆,清晰的將青春兩個字描寫了出來。
就算是現在在寫這一個評論的時候,我的腦海中依然回想的是。她為他紮起馬尾的午後靜謐柔軟的陽光;他為她剃成光頭的那晚滂沱的大雨。
他和死黨們惡作劇時安靜微笑的臉龐;他舉辦格鬥賽被人k到渾身是傷時她氣憤的表情和他臉上懊悔又不甘的淚水。
她說「柯景騰,你很幼稚」時假裝成熟的樣子;他臭屁地說成績好就可以看不起人啊時不屑的挑眉。
他們一起光著腳丫坐在堤壩邊講理想的炎炎夏日。這些景象估計很多人都熟悉,因為在每個人的青春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現過你們的身邊。給我們的記憶留下一個又一個難以割捨的片段。
跟很多的愛情不一樣,小說中的愛戀並不是一個有完美結果的戀愛,沒有牽手,沒有親吻,也沒有在一起過。卻如此銘心刻骨。
為什麼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場戀愛。卻有很多人喜歡?沒有結果的愛情。只要開過花,顏色就是燦爛的。見證了這倒燦爛,我們的青春再也無悔。在小說中肖易先生其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這是一場青春的戀愛。
我們都為這一場奇特的愛情唏噓不已。或者說我們是在為我們自己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感到唏噓。會為這部小說感動的人,一定都遇到過自己的沈佳儀或者是柯景騰。
屬於自己的沈佳儀,也有清純美好的側面,笑起來時有彎彎的眼睛卷卷的睫毛和深深的酒窩,也會用原子筆在後面戳自己的白色襯衣。也會一邊責怪自己不好好唸書一邊遞給自己勾滿重點的參考書。
屬於自己的柯景騰,也會有用不完的幽默細胞,幼稚、單純、搞笑、熱血,充滿孩子氣,踩著腳踏車的帥氣身影也曾經讓自己感歎不已,撓著後腦勺的樣子也曾經讓自己忍俊不禁。
喜歡一個對的人,身上是會發光的。我很喜歡這一句話,簡單的一句話好像已經道出了整個愛情的本質。
時光荏苒,或許你已經記不得對方的名字了。或許你的腦海裡已經只剩下一個模糊的輪廓,可是那一段閃著光的日子,那個因為一個人渾身散發著努力光芒的自己卻始終深深烙印在心上,記憶裡,時光擦不去。歲月抹不散。
在小說中,有一句話「有愛才有意志力」,是啊,如果你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喜歡一個人。那麼不管最後你們有沒有在一起,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在愛那個人的過程中,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足夠優秀與之匹配。不管初衷是什麼,正因為你曾努力為一個人傾盡所有的付出,你才會更加珍惜後來你愛和愛你的人,你才會更加堅定去愛後來的人和後來的自己。
這些愛和意志力讓我們未知的生命充滿了無限可能。即使我們和他們身處平行時空,可至少我們的回憶是重疊的,我們的心永遠停留在17歲的夏天,相依相伴。我喜歡你,就像喜歡著當時喜歡你的自己。
相信很多人最後看到小說的時候都希望兩位男女主角可以在一起,但是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就像是在故事結尾的時候,柯景騰擁吻著沈佳宜的新郎,那個時候沈佳宜一邊笑著,但是一邊也在流淚。這個時候她已經知道了這個男生對自己的愛,但是兩人卻永遠失去在一起的機會。
相比較沈佳宜,最後的柯景騰可能是幸福的,他吻著的並不是沈佳宜的新郎,而是自己青春的夢,雖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他也希望兩人可以靠近一點。
小說結束,一場名為青春的潮水淹沒了我們。浪退時,渾身濕透的我們一起坐在沙灘上,看著我們最喜愛的女孩子用力揮舞雙手,幸福踏向人生的另一端。下一次浪來,會帶走女孩留在沙灘上的美好足跡。但我們還在。刻在我們心中的女孩模樣,也還會在。豪情不減,嬉笑當年。
謝謝肖易先生,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給我們帶來一次青春的洗禮。雖然感動之後還要陷入無盡的忙碌之中,但是心中那一個小小的角落,依然會靜靜的盛放著這樣一刻的感動……」
這是一位很有份量的評論人對於肖易這樣一部小說的評價,如果說以前肖易的小說上市之後還會有一些批評的話,這一次《那些年》只是從質量上來說的話,壓根就沒有任何批評的聲音,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在肖易的小說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
當然,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也不可能沒有人批評肖易,只不過並不是在批評小說本身,而是再說肖易現在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寫出這種愛情的小說,作為新一代的學生領軍人物,這會不會給現在的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且肖易現在實在太小,應該也沒有辦法將青春以及懷念寫的這麼清楚直白,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對於第二個問題,其實引起的反響並不是很大,因為肖易自從寫小說以來,普通人有著太多這樣的疑問。肖易實在是太年輕,雖然有很多的神童,但是天賦強到這種程度的也很少有,所以就有人疑問,肖易的小說是不是有人代筆。
這個疑問,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一點的市場,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媒體也沒有找到關於這方面的事情,大多數也只是其他人的猜測,沒有實質性的證據,長此以往也就沒有人關注這方面的事情。現在雖然有人再一次的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但是卻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不說肖易現在多年的信譽,在一開始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肖易在小說結尾的時候也表示自己是根據身邊哥哥們的故事進行的一定改編。
對於肖易編寫故事的能力,這是得到世界肯定的,所以有著這樣的明顯的強調,雖然有人懷疑,但是隨著沒有人關心,這樣的說法也就慢慢消失了,但是對於第一個問題,外面的討論才叫真的厲害。
現在可不是在後代,小學生談戀愛都沒啥太大的問題,現在的早戀這個話題還是猛於虎的。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早的戀愛。家長對於這方面的話題當然相當敏感,而肖易作為青少年的偶像,隱隱的新一代學生的代表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印象。
以前的時候寫科幻倒是沒有什麼,但是現在肖易一下子寫出了一部愛情小說,這會不會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要是孩子學小說中的男女主角那樣早戀,會不會耽誤學習,這方面內地的家長們是很在意的。
而一些開明的家長當然覺得這並不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小說畢竟是小說,現實跟小說還是不同的,有著學校跟家長的注意,孩子們也很難會做出跟小說中差不多的行為。而且對於早戀這個話題也不用太過嚴謹,畢竟誰都是從年輕的時候過來的,在青春期的躁動每個人都經歷過,只要不越過底線,就算是早戀又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像小說中男女主角之間的相互幫助,如果放在現實的話那還真讓家長們稍微放鬆一點了呢。
有反對的當然就會有贊同的,對於早戀這樣一個話題,贊同跟反對的雙方一直在媒體上或者是網絡上進行評論,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還真的形成了很大的一個話題。老師、家長、學生們還都被捲了進來,反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都各執一詞,誰都說服不了對方。
一直到最後還是肖易站了出來,說他本人並不贊同學生早戀,寫這樣的一部小說也只是因為是受到身邊哥哥們的啟發,而現在身邊的哥哥們已經開始工作,他本人對早戀是不贊同的。有著肖易的說法,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