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美利堅之鷹

第三卷 戰略反攻 第三百零七章 赫爾利辭職 文 / 淡月江南

    請牢記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

    在收到白宮方面發來的電報之後,魏德邁中將頓時覺得心情異常緊張,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於是連夜起草了給白宮方面的報告在柔和的燈光之下,魏德邁中將凝神靜思,希望能夠從如今紛亂的中國國內時局之中理出一些頭緒來「中國內戰的步伐已經加快,蔣委員長企圖把美國拖進中國的內戰之中」魏德邁中將在報告的一開頭就這樣寫道,美國人說話就是這樣直率,沒有任何絲毫的掩飾

    「中國局勢混亂的大部分責任在於國民黨,因為蔣委員長仍然信任以前擁護過他的那些軍閥和官吏因此,即使他們肆無忌憚或者並不勝任,他也委任他們去盤踞政府之中的負責崗位這些人利用自己所得到的機會營私舞弊,而且他們也照例委派庸碌無能的人去充任次要的職位」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魏德邁中將心中充滿了悲傷和失望,他真的不願意相信一個他滿腔熱忱支持的政府竟然會是這個樣子但是事實就是如此,為了能夠讓白宮做出正確的決策,魏德邁中將不得不如實報告

    「如果我們不派出軍隊幫助蔣委員長,那麼他是無法同時守住東北和華北的就我看來,現實儘管如此,但是我國在軍事上面仍然不宜直接插手中國內戰,但是我們可以幫助蔣委員長鞏固在中國南方的統治,加強對國民政府的經濟援助,以便在今後收復被**所佔據的北方地區」在這份報告的最後魏德邁中將還提醒說道:「美國如果想要保證蔣委員長控制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那麼就必須做好跟**和蘇聯作戰的準備」

    但是魏德邁中將的這份報告不但沒有使美國的三部協調委員會得出一致結論,反而還引起了一陣混亂爭執陸軍部和海軍部的將軍們仍然堅持說如果國民政府無力派兵進駐東北,那麼美國就應該給予額外的援助甚至可以直接增調軍隊前往中國不過高瞻遠矚的馬歇爾上將卻是另外一個主張,他在11月25日向美國國務院提交的一份文件之中就明確提出:「美軍應該撤出中國」

    美國搖擺不定的對華政策,使得魏德邁中將茫然不知所措,而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之後關係日趨緊張,內戰的戰火一觸即發,作為駐華美軍司令,這時候應該幹些什麼,他實在搞不明白於是魏德邁中將趕緊發電報給陸軍部,要求趕緊向總統和國務院說明:「如果沒有我軍介入自相殘殺的中國內戰,蔣介石就不可能控制華北和東北現在我軍是從中國撤出,還是直接進行大規模干涉請作決斷」

    在魏德邁中將的催促之下,三部協調委員會於11月27日再次舉行首腦會議進行緊急商討在會議上面,白宮中國科科長羅傑斯?文森特向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三大部門的高級官員們提交了一份建議,列舉出可供美國政府選擇的決策方案:1、海軍陸戰隊撤出華北地區;2、海軍陸戰隊留駐中國,維持現有任務不變;3、海軍陸戰隊留駐中國並且擴大任務範圍,幫助國民政府在華北和東北穩定局勢;4、海軍陸戰隊留駐中國,其任務僅限於遣返日本戰俘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三個部門的首腦們對於文森特提出的建議,仍然還是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首先說道:「在我看來,迫使國共雙方尋求互相讓步的基礎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如果蔣介石不同意,那麼我們就以停止援助對他施加壓力」

    陸軍部長羅伯特?帕特森對伯恩斯的見解感到不以為然:「只有蔣介石控制的國民政府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此,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我們都必須堅決支持蔣介石」

    海軍部長詹姆斯?福雷斯特爾是一個好戰派,他主張美國海軍陸戰隊應該立即投入對**軍隊的戰鬥之中,並且對蘇聯施加多的壓力對於福雷斯特爾的大膽想法,伯恩斯立刻指出:「根據魏德邁將軍提交的報告,蔣介石在軍事上面的失利,是由於**領導的武裝力量已經擁有相當大的實力,而不是因為蘇聯採取了什麼軍事干涉行動」於是,福雷斯特爾的主張終於被否定了,從而避免了把美**隊直接捲入中國的內戰之中

    「可不可以爭取成立一個由蔣介石領導的聯合政府呢?如果蔣介石不願和**達成妥協,那我們就以停止對他的援助相威脅」伯恩斯又提出了一項具體意見,但是其實他的這個主張並不奇,因為實際上美國政府一直都謀求在中國建立一個這樣的聯合政府,只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之中並沒有堅決貫徹實施而已

    最後,三部協調委員會的這次會議達成了四點協議:1、海軍陸戰隊必須留在中國;2、美國必須準備好把其他國民黨軍隊運送到中國北方並且負責支援他們;3、在目前由日軍佔據,今後可能成為國民黨和**軍隊爭奪的地區,美國應該設法安排停戰;4、美國必須繼續支持國共兩黨斷斷續續進行的努力——在蔣介石的領導之下達成一項政治協議,並且把由**所控制的地區和部隊包括在內組成一個統一的中國國家和中**隊

    這是一個在干涉和停止干涉之間的折衷決議,三部協調委員會對於這個決定感到非常滿意但是馬歇爾上將卻苦笑著說道:「必須要有魔術師的技巧才能夠完成這些任務」

    三部協調委員會的決定,對滿懷信心回華盛頓「大聲疾呼」的赫爾利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因為赫爾利主張加強對國民政府的援助,甚至可以為此直接動用美**隊迫使**交出武裝,服從國民政府的領導但是現在卻不是這樣,美國政府不準備動用軍隊來幫助國民政府,並且提出要組成以國共兩黨為主體的聯合政府赫爾利對於這個決定失望於是他以健康問題為由向國務院提出辭職但是赫爾利並不承認自己對華政策的失敗,他向國務卿伯恩斯如此解釋自己的辭職原因:「中國的繁雜工作把我累垮了,我雖然已經把國共雙方拉到一起進行談判,但是以後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讓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去做這些豈不是好一些?」

    伯恩斯並不贊成赫爾利的辭職,出言挽留道:「帕特裡克,你不能辭職,如果你在執行對華政策之中有人試圖阻攔你那麼你可以馬上把這些人調離」

    杜魯門也不贊成赫爾利辭職,他建議赫爾利「去墨西哥州的陽光之下進行休養,然後再返回華盛頓,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問題都會擁有完全不同的前景」

    但是赫爾利仍然顯得疑慮重重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就目前的中國國情來看,如果美國不出兵幫助蔣介石,那麼蔣介石政權就肯定會垮台,到了那個時候**就會上台執政,而美國的在華利益也會遭遇損失,這一切該怪誰呢?如果美國國內輿論追問起來的話,那麼杜魯門肯定會把責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因為杜魯門政府是民主黨政府,而赫爾利卻是共和黨他將成為杜魯門對華政策失敗的替罪羊然而看到杜魯門和伯恩斯這樣熱情挽留自己,赫爾利的決心又開始動搖了他決定暫時先不辭職,靜觀中國局勢的變化再做決定

    也許是活該赫爾利倒霉,就在他勉為其難地準備把美國駐華大使這個工作繼續幹下去的時候,美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沃爾特?羅伯遜公使銜參贊是一種外交職務,僅次於大使和公使卻從重慶向他發來報告說:「國共和談已經沒有希望了,華北爆發了大規模戰鬥」赫爾利頓時就震驚了,看來中國的局勢已經不是他一己之力所能夠收拾了而且加不幸的是,當赫爾利從老家墨西哥州享受了充足的陽光之後,剛剛回到華盛頓的時候卻接到了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魏道明打來的一個電話,魏道明告訴赫爾利有消息說,杜魯門總統有意指派一位民主黨人士接替他的美國駐華大使職務赫爾利馬上就意識到,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他就將以對中國目前局勢負有責任為由被撤除駐華大使職務

    赫爾利猜的不錯,中國內戰硝煙燃起的消息在被美國媒體得知之後,輿論紛紛指責政府的對華政策,而批評的矛頭就主要集中在赫爾利身上11月26日,民主黨眾議員肯尼斯?英格索爾在眾議院裡面發表演講,指責赫爾利無條件地支持蔣介石的腐朽反動政權,並且說他「對高斯大使的辭職前任美國駐華大使克拉倫斯?高斯,對羅斯福總統政策的『顛倒』,還有對聰明能幹的『中國通』的『清洗』,都是負有責任的」另外還有6名眾議員聯名上,要求杜魯門把所有美國武裝力量、運輸工具和供應物資一律撤出中國,並且要求赫爾利對美國目前的對華政策失敗負責

    赫爾利當然不甘心做政府的替罪羔羊了,於是他下定決心堅決辭職就在11月26日這一天,赫爾利懷著憤憤不平的心情再次寫了辭職信但是由於這時候的美國國務院還沒有物色到合適的駐華大使人選,實際上美國方面直到1946年7月才任命司徒雷登接任赫爾利的駐華大使職務,在赫爾利辭職之後到司徒雷登上任之前這段時間,一直都是由公使銜參贊沃爾特?羅伯遜代行大使職權,所以國務卿伯恩斯極力勸阻赫爾利不要辭職,並且向他信誓旦旦地保證道:「美國政府不會放棄蔣介石,總統先生將繼續對你保持信任」

    第二天上午,杜魯門也特意約見了赫爾利,和伯恩斯一樣勸他不要辭職於是赫爾利又收回了辭職的想法,向杜魯門表示自己過兩天就回到重慶前去履行自己身為駐華大使的使命但是當中午回到自己住處,拿起報紙看到肯尼斯?英格索爾在眾議院的講話內容的時候,赫爾利再一次憤怒了,因為他覺得英格索爾的演講披露了很多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內幕情況,然而這些資料只有國務院的工作人員才能夠掌握所以赫爾利不由得懷疑是國務院的人對他感到不信任,甚至抱有敵意,所以故意想要詆毀他雖然伯恩斯口口聲聲說信任自己,但是實際上可能並不是這樣於是,赫爾利又第三次提出了辭職

    不過這一次赫爾利的辭職方式卻顯得非常獨特,就在11月27日中午的時候,他自行召開了一個聞發佈會,向媒體記者們發表了一通態度強硬的演說赫爾利在演說之中說到,政府和國務院的對華政策都模稜兩可,讓人沒辦法執行,所以他決定撂挑子不幹了赫爾利的出爾反爾讓杜魯門大光其火,當他剛剛聽到赫爾利召開聞發佈會宣佈辭職的消息的時候,忍不住罵罵咧咧地說道:「這個狗娘養的傢伙究竟跟我搞什麼名堂」杜魯門被迫召集政府內閣商討對策,他向自己的內閣成員說道:「我想不通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但是無論如何,我認為赫爾利必須去中國」雖然內閣成員對於杜魯門的意見一致表示同意,但是赫爾利這次卻是真的不幹了,他終於喝下了自己所釀造的苦酒,成為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又一個犧牲品

    但是不管怎麼樣,即使赫爾利辭職了,美國的對華政策也仍然需要有人腳踏實地去貫徹執行這也就意味著,在挑選出任駐華大使接替赫爾利之前,應該派出一位總統特使前去中國,在蔣介石的配合之下,繼續完成美國的對華政策,保護美國的在華利益可是到哪裡去找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呢?杜魯門為此左思右想了好幾天,仍然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未完待續)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