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明見笑言3次運輸就是3個轉折點:從不配合到高漲再到現在的順利。
「預計6月10日前就會完成任務,此次移民物資運輸,我們得到了了500萬元的費用,有力地補充了我們的流動資金。」
他接著補充道,未來六個月裡,金三角地區登記的7.38萬人將分散安置在機場特區的194個安置點裡,並要在這些地方建立合併的鎮級行政單位,在特區範圍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以機場為核心的現代化大都市將拔地而起。
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現在我們幾年前見到的名字已經不存在了,文化的作用真是太驚人了。
鄭家慶望著不時駛過的卡車,陽光下稻田金黃一片,卡車駛來的西北方向是他生活了52年的家鄉──廟灣村,和他一樣,村裡有41戶171人搬遷到新家,遷入新居惹人羨慕清一色的白牆紅瓦、硬化過的路面、一排排新芽初萌的意楊……與原來土氣破舊的只能稱為窩棚的家相比,鄭家慶的新房子漂亮得讓所有的山地原住民有些嫉妒。
為了搬得來,機場特區政府在選址建房上煞費苦心。
首先通過安置區、特區政府組織移民代表考察,移民對安置點規劃佈局進行確認,要對房型、建房面積和樓層進行確認。
同時建房實行雙委託,即移民戶主與輝煌建設公司簽訂委託建房合同,輝煌建設公司與特區政府簽訂委託建房合同,最後由特區政府統一負責移民住房建設。
在安置點設鎮之一的石花鎮涼水井村,兩排整齊劃一的嶄新樓房格外引人注目,一色的白牆灰瓦兩層樓,一樣的飛簷高聳的馬頭牆,水泥路到門口,自來水引進門,每戶門前還有當地鎮政府出資修建的草坪和小柵欄,這裡將接收來自原來涼水村外遷移民21戶84人。
據特區行政長官助理之一的任安強介紹,建移民房招標時,規定每平方米價格520元,政府集中採購門、瓦等材料以降低成本,鄭家慶在選房時只要了一層的樓房,4萬多元,政府的補償金略有剩餘,而黃朝海選的是一幢兩層小樓,堪稱豪華。
他介紹說,200平方米的房子,建房、裝修及傢具等花了18萬元,政府補貼近5萬元,當然原來的土地地契換成政府的名字。
黃朝海按照每人1.5畝的安置政策,家裡4口人分了6畝耕地,一起搬來的171人裡有很多回到機場打工,他就把地租下,共160畝準備機械化種甘蔗和玉米,預計年純收入5萬多元。
48歲的張永隆一家五口移民到涼水井村,兩個女兒正讀高中,兒子在機場打工,他原來在平整好的土地上種植甘蔗,每年有5萬多元的收入,特區政府按每畝6000元的價格一次性補償了12萬元。
問及未來的生活,他搖搖頭,還沒有想好。
對於將來,鄭家慶也沒有回答,兒子到機場打工,女兒出嫁沒有跟來,他和老伴在6畝地上種植了玉米,但種慣了甘蔗不太習慣這裡的土地和玉米,他說,很多老鄉過幾天就要回老家收割最後一次甘蔗,而他因為3月就遷出,恐怕9月甘蔗成熟時是沒有收成了。
任安強表示,前幾年經過平山造地,種植業滿足基本溫飽已經沒問題,但確實富不了,本地人平均只有8分地,外出打工比較多,留守農村的以養殖雞、羊為主,而移民多以種植甘蔗為主,搬遷到此地後主要種植水稻和玉米,種植技術發生改變,特區政府將派出技術人員對移民進行培訓。
任安強說,年輕人培訓、轉產、轉崗,這裡的企業可優先安排,同時將進一步弄清楚移民結構,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類培訓。
移民搬遷時,特區政府出面,設午宴歡迎移民到來,原來的三個鎮政府組織當地群眾安排晚餐,迎接移民入戶,鎮、村行政人員組建對口幫扶工作隊,一名工作隊員聯繫包保一戶移民,主要負責包移民戶搬遷行李的搬運、包當天的飲食起居、包解決移民遷入後的生產生活困難、包移民的安全及穩定。
在不斷的協調中,外遷移民安置點由原初設的510個優化調整為24個,移民官員稱,宏觀雜居、微觀聚居的移民安置,既有利於移民融入安置地,又為故土難離的他們形成鄰居還是那些鄰居的風俗人情緩衝帶。
按照移民登記名單,即將移民此地的25萬人人均僅有耕地僅0.7畝。
同時,生態移民補助資金偏低,按目前的物價水平測算,建100平方米左右的磚溷結構房,至少要3.5萬元,扣除特區政府補助,還缺少2.3萬元,需要移民的農戶大多家庭條件差,經濟拮据,籌措2萬多元十分困難。
這裡的自然生態體系、生產生**系均需重構,現有耕地12.46萬畝,人地矛盾將更加突出,規劃公路總長1826公里,橋樑25座,內河碼頭12座,交通運輸體系也是一個很重的任務。
在一定時期內,移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的問題將十分突出。
南洋大學教授伍新木在國內指出,作為海外華人特區應該和國內公民享有同樣的權力,優先發展和限制發展區域的居民都有平等的發展權,剝奪了這些地方的平等發展權,就必須安排適當的均衡利益補償機制,這種機制不是誰的關懷、政府的恩賜,應是制度化的具有持續性,而非一次性,譬如此次移民補償就是一次性的,遠未達到致富目的。
他表示,從宏觀利益出發需要功能分區,規定各地的不同發展方面,譬如這個特區就必須限制一些產業的發展,但功能分區制度構架一定要有對等的補償機制。例如定期、可持續的財政轉移支付,成立專項救助基金,適應生態條件的產業發展制度等等。
背上鍋碗瓢盆,懷揣新房鑰匙,23日,大蘭村的1646名村民告別世居的山區,搬進了新建鎮裡的小區,有的還在城裡有了工作、有了社保,這也意味著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特區周邊,首次實現了大規模的生態移民。
大蘭村所在地是一個平壩與山區兼有的地區,全地區40%左右的幅員面積為山區或深丘,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山區6000多山民仍然面臨出行難、飲水難、就醫難、上學難等諸多難題,而部分農村更是距新建的萬興鎮30公里左右,山區群眾不僅出行艱難,而且由於缺水,附加值較高的果類種植業也難以得到較好發展,群眾增收乏力。
1983年,按照現行試點、分批實施、逐步到位的原則,大蘭村的首批50戶233人移民下山,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思路,充分發揮山民的主體作用,整合市場優質資源,轉變山民生產生活方式,實施了大蘭河銀河生態移民實踐。
據介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萬興鎮政府制定了——萬千山區農民生態移民規劃,並對移民步驟和安居點位進行統一規劃,運用市場機制引入企業,與市場公司共同組成運作主體,實施土地綜合整理,實現山區、壩區土地資源整合。
同時,在壩區引入汽配工業園、物流商貿園、現代房地產等二三產業高端產業形式,促進移民就業,並對大蘭山區進行生態恢復,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和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產業基地。
下山進鎮的山區移民,不僅實現了從傳統山民到城市居民的轉變,還將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徹底轉變。
據介紹,當地政府健全了責任機制和幫扶機制,出台優惠政策,以促進移民就業。
目前,僅大蘭村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生態移民勞動力842人中,就有678人實現就業,全部移民在城區的社區按15平方米/人免費分配了住房,僅住房一項人均固定資產累計已超過5萬元。
當地政府還為符合條件的移民辦理了城市社保,讓每位移民能享有10平方米的興業商舖分紅權,並與鎮民同樣享受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全面提高移民綜合素質。
萬興鎮鎮長陳茂祿說,按照城市化率達到90%以上的規劃,他們有能力轉移20萬山民進鎮安居興業。
摘自《紀事報》海外同胞專題,特派記者司徒雲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