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全球流行文化對區域文化和地方產業影響的激烈辯論,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重要,之所以說重要,主要在於保護精雕細琢的傳統文化和價值,以免被拖入全球化的攪割機中。
資本在異域的蔓延,尤其在屈從於激進技術變遷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已經賦予傳統秩序結構一種新的重要性,這些傳統的秩序包括國家、民族、社會、亞文化圈和個人。
在這方面,二十世紀後期資本和技術的迅速傳播,已經為今天理解傳統要素與全球化之間懸而未決的衝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野,在資本收益和產業擴張受到重視的時代,本土文化和地區性認同的意義顯得越發重要。
過去的十年,人們對本土文化和地區性認同的興趣不斷升級,這種興趣主要源自近年來全球化進程的加速。
早先,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多樣性受到人們的追捧,然而在最近十年,這種文化和認同多樣性慢慢演變為人們不斷加深的全球化的恐懼,因為全球化已經對本土文化和地區性認同造成了威脅,正基於此,近年來對本土文化和地區性認同的研究也快速增加。
全球化辯論的另一個維度是文化領域,由於全球化施加給本土文化和地區性認同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至於有些人譴責全球化正在成為一個不斷擴大的文化帝國,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全球化只不過是西方價值佔據主導地位,內容上全球文化參與操作的後現代。
如果要想找到全球流行文化產業影響傳統景觀、地方認同和地方文化的典範的話,那一定是透過美國化的概念所洞察到的。
英國伯明翰學派的重要思想家理查德-霍加特的理論認為,這部分是因為美國人的文化規則和價值觀念在某種程度上跟英國人有交叉,作為一次悄無聲息的啟蒙,美國化柔和了美國文化和英國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流行文化和產業變成一種文化帝國主義,以資本流動為主要方式迫不及待地建立一個全球霸權。
全球流行文化和產業,通過資本消耗和企業協助,發展出為消費者提供穩定產品的企業巨頭,然而這些被創造的產業,是被西方價值主義所控制的。
在這種觀念中,資本在國外傳播的觀念欣然產生一種全球文化帝國主義的法蘭克福學派觀念,全球流行文化和產業擴張的根本焦點在於商品生產的大眾化和消費主體的同質化,全球流行文化和產業與當地文化和區域認同之間構成衝突的原因在於全球文化和產業的突然介入,全球流行文化和產業,意味著要迅速將區域認同整合到全球文化和產業系統中。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本土文化和區域認同顯得更為重要。
需要管理自己在國外有影響力的全球公司,已經設計出一種應對本土文化和地區性認同的策略,這樣一來,全球流行文化產業只是滲入當地的文化和認同,這種不引人關注的方式,可以通過全球化的影響所能觀察到。
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它使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通過信息技術直接與全球系統聯繫在一起,繞過和顛覆了像各國政府和市場這類傳統權利結構,全球化經常被用作暗示這一進程中更單一的關係,在跨國公司佔據全球層面與受到壓抑的對方文化認同層面的緊張關係。
全球化是一個全球公司為區域市場定制商品的戰略,這種企業戰略強調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性,尤其是採用市場所在地的地域特性和文化屬性。
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引起了一個根本性轉變,全球流行文化占主導地位國家生產的商品,不得不施加上區域性文化和傳統的氛圍,在傳統氣氛中這種秘而不宣的整合,正如公眾認為的,其危險在於其悄悄施加給本土文化和地域認同的影響。
通過全球化,一種將地方性加入到全球產業中的更現代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明確了,由於全球化影響的驅動,地方認同和地域文化這兩個詞彙的重要性在今天已經非常凸顯,對於那些受到全球化衝擊,地方文化和認同發生重要變化的地區,這種緩慢的市場化影響力已經引起了當地人的自我反思意識。
而執政黨——復興黨則給出了針對這些觀點設計的具體方案。
1,整合鋼鐵產業,以大漢鋼鐵集團公司的名義通過交叉持股實現行業整合,對外發出一個聲音。
2,整合資源產業,以速度風礦業集團公司的名義通過各分公司的上市加速資金和海外資源的開拓速度。
3,整合汽車工業,全行業整合成兩家,最多不超過三家汽車廠家以形成有實力的研發和生產體系。
4,軍工生產企業向民間轉移研究成果,短時間形成生產力。
5,大規模追加造船業,航空工業的投資以期達到世界主要國家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
6,加速海外投資,優化資產結構,構建海外隱形帝國。
7,普及新能源,關閉國內未開發的大型礦業產地,集中開發小的礦業產區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枯竭的礦業產地形成工業中心或農業生產基地。
8,將國家的教育預算增加一倍。
9,為原住民保護區提供更加靈活的政策以保護文化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