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聯盟的體繫在中亞確立,所有中亞國家加入中亞聯盟,中亞聯盟的成立由阿拉伯帝國一手操縱,而建成之後,阿拉伯帝國對中亞聯盟實現了漸進式控制。
哈薩克斯坦作為中亞最大的國家,由哈薩克斯坦制約其他中亞國家,而阿拉伯帝國制約哈薩克斯坦,不止哈薩克斯坦的上層,連下層的哈薩克斯坦人也能感受到聯盟納貢制度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而哈薩克斯坦因為聯盟的關係,實際上已經與其他國家形成了裂痕,這種裂痕是不可修復的,他們雖然在聯盟的時期,不會表現出來,甚至其他中亞國家都需要巴結哈薩克斯坦,因為哈薩克斯坦是阿拉伯帝國在中亞的代言人,這種關係,能夠直接制約其他國家。
可是這種制約關係也給其他中亞國家給哈薩克斯坦帶去怨恨,雖然現在不不表現,但是一旦哈薩克斯坦背叛阿拉伯帝國,失去自己的靠山,就算其他中亞國家也討厭阿拉伯帝國,也首先會找哈薩克斯坦開刀。
哈薩克斯坦不止站到了聯盟的利益,從貴族到貧民都接收到了這種利益關係,同時也被威懾著,使他們不得不與阿拉伯帝國聯合,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失去利益,同時避免了被阿拉伯帝國和中亞國家聯合夾擊的命運。
而其他中亞國家,雖然是吃虧的國家,每年需要向聯盟繳納所謂的會費,但是實際上他們的統治者不會有損失,甚至還可以借此發一筆財,雖然這樣讓他們不舒服,但是畢竟他們的李利益得到保全。
這些貴族的統治與哈薩克斯坦一樣,也開始與阿拉伯過拴在一起,如果失去阿拉伯帝國的支持,國內的百姓必然在這種不公平和高壓統治下反叛,這是這些人無法接受的。
而阿拉伯帝國最牢固的關係,鞏固附和自己利益的中亞聯盟最大的保障,莫過於貨幣制度,強行在所統治的地區,包括格魯吉亞,車臣,阿塞拜疆,還有亞美尼亞,以及現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新元這種貨幣在全面滲透,而這樣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自新元開始發行那一天,趙建國就把他當成了一種戰爭武器,保證新元的貨幣價值一直是趙建國重點整治的對象,就算當初猶太人為了獲取利益,要催動貨幣貶值,以達到在對外貿易中獲取高額差價,這樣做也有利於巴勒斯坦緩解窘境,當時阿拉伯帝國為了給中國運送武器,同時擴軍,急需財政支持,但是即使是這種情況下,趙建國也沒允許猶太人的行為,沒有讓新元產生大的波動。
以至於讓新元能夠一直堅挺,而現在世界大戰,趙建國同樣在這樣做,在其他國家處於戰爭中,為了更快的集中資金,大幅度貶值,以至於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趙建國依然克制住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阿拉伯帝國在販賣大量石油賺取巨額利益之後,為什麼還不能擴軍的原因。
在戰爭時期,國家一切為戰爭服務,很容易走上為了打贏戰爭不顧一切的格局,而趙建國沒有這樣做,到現在為止,阿拉伯帝國的軍隊都沒有超過一百五十萬,海陸空三軍沒有超過兩百萬,這在世界上來說,算是軍隊規模較小,因為像德國這樣的國家,人口幾千萬,軍隊也超過了三百萬,加上警察在內,也四百萬上下了,幾乎是男丁除了工廠就是在戰線。
趙建國沒有那麼多錢武裝軍隊,也不打算損害新元的價值來武裝軍隊,就算要給中國運送武器,也寧願少裝備一些阿拉伯軍,還是繼續保持新元的價值,這也依賴於阿拉伯帝國所面對的敵人,在之前來說一直是簡單的敵人,沒有遇上大國的主力部隊。
直到現在地中海和莫斯科才出現大量的同盟國正規部隊,但是這個時候阿拉伯帝國防禦面已經很小,現在就是地中海的海戰和中亞的戰爭,實際上在中亞,阿拉伯帝國也沒什麼敵人,所有的敵人都比德國的敵人要低,如果不是這樣,趙建國很難保證新元的價值能一直保值,自己不會不顧一切的擴軍,阿拉伯帝國有正統阿拉伯民兩億人,這相當於中國的一半,而李少啟號稱擁有八百萬軍隊,是阿拉伯帝國的四百有餘,阿拉伯帝國軍隊加上殖民地土耳其格魯吉亞等也沒有達到兩百萬這個數字。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新元的保值,能夠讓它至少在外國的民間看來,是一個堅挺的貨幣,現在非洲非阿拉伯國家,遵從阿拉伯帝國的國家,以及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沒有自己貨幣,或者廢棄了以前奧斯曼帝國的貨幣的國家,紛紛都用阿拉伯帝國的新元,新元保值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阿拉伯帝國的新元現在在世界上是發行面積最廣的貨幣,從非洲到巴基斯坦,綿延萬里,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國,原本大多是用貝殼等交易,同時也搜集盧布,在阿拉伯帝國兵臨後,強行使用了新元。
而現在中亞也一樣,要承認阿拉伯帝國的統治,或者服從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不表現出抗爭姿態,那就必須使用新元,貨幣的攻擊力是巨大的,只要哪天這些使用新元的國家背叛了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可以頃刻讓這些國家解體,無論是誰當政都不能倖免,不管是農民起義軍還是其他解放軍,亦或者現有貴族階層。
新元的控制力度,遠比在這些國家駐紮軍隊有用的多。
然後,阿拉伯帝國習慣這樣的控制方式,其實被統治地區的人民也習慣這種方式,其實很快這些地區的百姓就會感受到新元帶給他們的好處,新元在阿拉伯帝國不貶值,在他們的國家也不會貶值,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物價不會上漲,這比以前的他們要好太多了。
他們以前的情況,使用一些簡單貨幣,鐵塊或者貝殼,有的使用銅錢,而金銀,雖然阿拉伯帝國說要收回,實際上這些貨幣在民間存在很少,他們都沒有這樣的貨幣,那些簡單貨幣的發行控制在貴族手中,他們就可以肆意剝削這些百姓,這些百姓今天的一籮稻米或許可以賣一雙鞋的價錢,回來可能就是一根針了,這讓這些地區的人民很沒有安全感。
而阿拉伯帝國發行新元到這些地區後,完全不用擔心這樣的情況發生,至少這些百姓生活要穩定許多,這也算是阿拉伯帝國給他們帶去的好處。
當然,這些都是在沒有決裂的情況下,如果決裂,阿拉伯帝國停止向這些國家提供貨幣,這些國家立刻就會經濟崩潰,物價會持續走低,以至於整個國家崩潰。
阿拉伯帝國為這些被統治國家制定的政策,幾乎都從這些國家的利益考慮了,而這也是最厲害的地方,都是從威脅和yin*兩方面完成統治,都是大棒加蜜糖,這些國家的統治也就會更穩固。
而對於那些貴族,雖然最後阿拉伯帝國和哈薩克斯坦控制的中亞聯盟最終沒讓他們交出手裡的金銀,或許他們可以保值,但是這些貴族是不可能保留下來的,因為他們不可能脫離貨幣體系,只要在貨幣體系之下,他們就不可能保得住這些金銀。
只要他們買東西,只要他們賣東西,只要他們發生消費,只要他們與百姓發生交易,他們就必須動用他們的財產,他們買東西,必須用他們的金銀,而他們賣東西必須收取新元,因為百姓手中的金銀都被兌換成新元了。
而那些百姓賺取貴族的金銀後都只能兌換成新元,這樣久而久之,或許因為貴族盡量使用新元流通,但是金銀最終會慢慢流入阿拉伯帝國的手中,這只是遲早的事情,貴族的金銀不可能保存得太久。
實際上經濟關係是複雜的,或許在落後的中亞國家下層看不出來,但是中亞國家的貴族賺那麼多錢,是很容易發生複雜的經濟行為的,而自中亞聯盟成立,這些國家就被猶太人盯上,猶太人樂於為這些貴族帶去一些他們想像不到或者想要的玩意,包括女人,戰亂地區的女人,販賣出去,還有一些奢侈物,只要夠奢侈,他們都會買,猶太人還可以給他們帶去其他的消費品,這些,都會吸引這些貴族,而同時,他們的金銀就會流出。
而實際上在阿拉伯帝國,任何人是不能持有金銀的,這在很久以前,在阿拉伯聯盟成立時,就已經有這麼一條,用了一年時間來實施。這些猶太人拿到金銀後,也會兌換成新元,金銀不得擅自交易,這些猶太人是來賺錢的,自然也不會惹得趙建國不高興。
這些貴族雖然保住了財產,但是他們的財產最終會變成阿拉伯帝國可以隨意控制的新元貨幣。
中亞聯盟的成立,讓哈薩克斯坦從上到下依賴阿拉伯帝國,而其他國家的貴族同樣依賴,雖然其他國家百姓還是有怨言,但是不是太有威脅的,中亞聯盟的統治力度,讓這些國家完全被綁定,中亞聯盟建立了異常穩固的統治體系。
截至此時,阿拉伯帝國的勢力擴張至中亞,與中國接壤,這讓南京政府許多官員恐慌,甚至許多官員建議撤回中原的士兵,專心守衛長江一線,而調動主力部隊前往西北,準備與阿拉伯帝國決戰,在他們心中,阿拉伯帝國現在控制了中亞國家,就會從中亞國家出兵,過新疆,進入前線。
但是李少啟沒有聽從,其實他心裡也拿不定主意,雖然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現在還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距離中國還有距離,但是前面有一個俄羅斯的例子,本來以為阿拉伯帝國大軍進入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卻沒想到阿拉伯帝國的一百萬大軍悄然渡過了裡海,進入中亞,一舉消滅了哈薩克斯坦,讓中亞國家陷入絕境之中,進而如此迅速的控制了中亞國家。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李少啟難以保證現在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在中亞的阿斯塔納,但是不敢保證這時中亞國家的其他地方沒有阿拉伯帝國的軍隊,或許阿斯塔納的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就是一個秀場,說不定主力部隊已經進入新疆,就像控制阿拉伯帝國一樣,快速的控制中國的西部省份。
四川是一直支持趙建國的,只要趙建國能閃電般打到四川,就能在中國站穩腳跟,那時候南京政府前面有日本,後面有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幾乎就是前無路後無門,靠著江南地區,根本無法把守,最後只有滅亡的命運。
這是李少啟擔心的,但是他只是直覺趙建國不會這麼做,就憑當初三千北洋出東北,最終也米有為了私利,趙建國就背叛國家,趙建國不是一個趁著民族危亡打劫的人。
李少啟作為一個統治者,或許不該有這樣的想法,但是趙建國進入中東後,無論私底下,還是公開沒有少與李少啟接觸,李少啟感覺趙建國最根本的東西沒有變,值得自己相信。
可是理智又讓李少啟彷徨,如果萬一阿拉伯帝國軍隊真的進入中國,自己的下場一定會很慘,滅亡之後,趙建國與自己有袁思禎的仇恨,自己又能如何自處。
李少啟不敢冒險,但是只覺告訴他應該冒險,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在李少啟下令四川的蔣中正率領新軍支援長江前線,被蔣中正藉故推諉後,李少啟並沒有怪罪,也沒有追加命令,李少啟知道現在蔣中正就是在防備著趙建國。
中國現在正是最困難的時候,李少啟的南京政府日子很難過,但是難過也得過,現在中原雖然陷入苦戰,但是至少暫時還不會失守,就算失守,自己還有長江防線,就讓蔣中正的一百萬軍隊現在四川停留吧。
但是不久之後,李少啟發現自己有些多慮了,中亞傳來消息,中亞聯盟成立後,趙建國參加了幾個中亞國家加入聯盟的大會,在第一屆會議中發言之後,就率領軍隊,宣佈進軍西伯利亞。
這樣的情況下李少啟終於放心了,甚至還有些汗顏,為自己那種小心的心裡感到有些慚愧,再次下令四川的蔣中正率領軍隊回援中原,但是這次再次遭到拒絕,蔣中正派出了大量探子進入新疆一帶,在沒有發現阿拉伯帝國軍隊,確定了趙建國不是藉著進攻西伯利亞而進攻新疆,聲東擊西之計故技重施,於是上表建議李少啟,自己要北上陝西,對抗山西的日軍,和華北的汪精衛偽政府。
李少啟哪能不明白蔣中正的心思,蔣中正,這不是要去打日本,而還是防備趙建國,既然新疆確認沒有阿拉伯帝國的軍隊,那麼趙建國的軍隊真的去了西伯利亞。
但以軍力而論,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就比日本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力量加起來還要龐大,在蔣中正和李少啟看來,俄羅斯有一個名將朱可夫,而日本完全是雜牌軍在西伯利亞作戰。
這樣的實力,對於趙建國親自領軍,有蔣方震,伊凡,瓦希爾等人的輔佐,下西伯利亞根本沒有懸念。
而下了西伯利亞以後,中國將面對另一個問題,趙建國會不會南下進入蒙古,以蒙古為基礎向中原進攻,俄這樣的事情很可能發生。
因為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已經脫離大本營太遠了,需要一個基地,那麼載湉的後清政權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基地,雖然沒人相信蒙古能養活趙建國那一百萬軍隊,但是趙建國這個人,號稱瘋子少帥,幾乎都是做的不可能的事。
趙建國在西伯利亞,進入蒙古,比直接去東北攻擊日軍危險要小得多,這也是最佳選擇,如果是蔣中正自己蔣中正也會這麼選擇,這也就難怪蔣中正要率軍北上,因為蔣中正擔心這樣的軍事部署,趙建國會直接從蒙古南下,進入陝西,直入四川,這樣趙建國就能一舉拿下半個中國。
蔣中正作為南京政府的重要成員,是難以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他覺得李少啟這個領袖其他方面都還好,以前也能夠狠辣果斷,可是自從暗中與阿拉伯帝國聯盟對抗日本後,就開始對趙建國心存一些蔣中正看來沒有必要的幻想。
蔣中正知道如果這樣說是去抵抗阿拉伯帝國軍隊,李少啟一定不會答應,才用了一個到陝西抵抗日本的策略,這樣誰都看得出來,卻不留下口食。
李少啟當然知道做蔣中正的想法,但是他已經無可奈何,蔣中正的心情他知道,都是為了自己的統治,可以說為了自己的統治,蔣中正已經做了很多,這樣做雖然自私,但是這也不何嘗不是國際的法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