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南海的戰況傳入意大利,意大利立刻出動殘餘海軍從北向南夾擊英軍,撿阿拉伯海軍殘根飯食,並趁機收復了撒丁島,英軍在阿拉伯海軍與意大利海軍夾擊下,損失慘重,運兵船也被大量襲擊,兵士大部葬身魚腹。
意大利海軍佔據撒丁島後,英軍的運兵船得不到補給,不得不繼續向西班牙挺進,沿途被追擊,損失慘重,三十萬英法軍,多達十萬葬身大海,數萬人沒有出的黎波里港口,被張作霖與埃裡德曼率軍圍困,投降。
英法軍隊到達西班牙的兵士僅僅十幾萬人,法西斯聯盟在地中海西海,取得決定性大勝。
英軍在地中海大敗的消息傳出,舉世震驚,雖然這次英軍並未出動精銳的海軍,反而是戰列艦和巡洋艦被運兵船拖累,但是人民不會看到這些,只覺得這是反法西斯聯盟的慘敗,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士氣更加低落。
自世界大戰打響以來,反法西斯聯盟連戰連敗,敦刻爾克,開羅,印度河,地中海,一次次損失軍隊,戰爭到了第二階段,阿拉伯聯盟完全控制了非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歸附,與東亞聯成一體,控制了世上最廣闊的陸地。
日軍進入華北,與李少啟的軍隊激烈戰爭,李少啟再次大敗,國民軍退守黃河一線,南方日軍佔據馬六甲海峽,北方進軍西伯利亞,受到俄羅斯軍隊與蒙古軍隊的兩面夾擊。
蒙古因為依附趙建國的關係,被歸類為法西斯國家,而這一點趙建國並不承認,只說蒙古雖然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後清政權載湉自己做主,蒙古行為與自己無關,對此,德國和意大利都不能對蒙古與日本作戰說三道四。
於是是在西伯利亞上演了法西斯國家與非法西斯國家聯合作戰的境況,日軍深入西伯利亞。被兩頭夾擊,而蒙古軍與俄軍也常有摩擦,爭端不斷。
在西歐。意大利進展最慢,但有了德國配合,在西班牙軍事進展還算順利,而德國控制了從意大利到莫斯科的廣大陣線。俄羅斯將全部兵力向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集中,一場激戰即將開始。
因為俄羅斯加入,給同盟國帶來的福利,由於東線戰場與非洲戰場的失敗,而宣告終結。英國,俄羅斯、以及李少啟的南京政府,再次陷入苦戰,而且都是岌岌可危。
中國,南京。
李少啟看著辦公室的地圖,背對著幾位心腹軍官,臉上一片蒼涼,自從鴨綠江大戰以來。國民軍是節節潰敗。這其中既有日本裝備好過中國的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卻是兵戰心,自己崛起太快了,根基不穩。
而且崛起是靠著內耗,不想趙建國的復**,是從與別國的戰事中崛起。自己的軍隊用在內戰還行,當與日軍作戰。立時顯出軟肋,經驗不足。信心不定,一敗再敗。
李少啟看著地圖上的黃河一線,他在山西集結了重兵,由柏文蔚駐守,再加上蒙古軍,應該可以堅守,但是黃河一線,李少啟實在不敢肯定能擋住日軍,而日軍的目標也很顯然是中原。
「不能再退了,再退就是南京了,退無可退。」
李少啟對自己說著,「如果再退,我李少啟還有何臉面存世。」
李少啟知道自己是攛掇的北洋天下,如果現在是北洋軍的天下,李少啟不知道袁世凱能不能守住,但是他知道趙建國一定能守住,而自己發動突然的兵變,佔據這個國家,如果守不住家門,自己怎麼能原諒自己。
李少啟轉過身對旁邊的蔣中正道:「中正,那批特工隊派出去沒有。」
蔣中正點了點頭,想了一下,終於沒忍住道:「總裁,這批特工是我們精心訓練,花費了無數經費,是為了對付將來趙建國歸國的,現在就用出去了,那以後怎麼辦?」
李少啟笑笑道:「如果讓日軍南下,我們還有以後嗎?」
蔣中正沉默著,半響道:「總裁,我說一句可能不該說的話,希望總裁不要怪罪。」
「你說。」
「我覺得我們中國戰場並不是主戰場,不能決定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勝敗。」
李少啟沒有接話,蔣中正繼續道:「我們中國的裝備落後,唯一的就是有大縱深,那些歐洲大國決戰,任意一方勝出,都能扭轉東亞戰局,現在俄羅斯在莫斯科與德國大戰,英國遭受德國轟炸,如果這兩線俄羅斯和英國取勝,俄軍南下,必能趕走日軍。
而如果德國獲勝,我們就算擋住了日軍,最後也會被穿破俄羅斯的德軍擊敗,我們的武器裝備在德軍眼裡,那都是不堪一擊,還不如積蓄力量應對西部,那裡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關係生死存亡的敵人。」
李少啟聽懂了蔣中正的意思,世界戰爭的勝敗不在中國,中國拚命也沒有用,還不如利用大縱深,可以與日本周旋,坐等其他戰場決出勝負,再考慮國家前途。
還真是很有見地,現在中國拚命的打,就算打到鴨綠江又怎麼樣?如果德國獲勝,裝甲部隊進入中國,哪是自己那些部隊能抵擋的。
蔣中正說的真正的敵人,就是阿拉伯聯盟,趙建國是要真正將南京政府滅亡的,李少啟應該集中力量應付這個危機。
可是,李少啟問自己內心,自己何忍讓那麼多百姓踐踏在日軍的刺刀之下,如果是當初被愛情沖昏頭腦的李少啟,或許還可能聽從,但是自從袁思禎死後,李少啟已經變得理智多了,就算自己這個政府被趙建國滅亡了又怎麼樣?中國還是在,但如果放任日本進入,那不但丟失國土,還丟失民心,還丟失一個民族的魂魄。
李少啟擺了擺手,對蔣中正道:「以後這樣的話不要再說了,你們都記住,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不管我們的裝備多落後,我們在我們的盟友眼中多麼無足輕重,我們都要打下去,我們不是在為別的任何人作戰,我們是在為自己的民族作戰。」
「是。」眾軍官一起應答。
李少啟說的是當初三千北洋進入東北時,趙建國對他說的話,或許三千北洋留在東北不能殺死多少俄軍,但是至少可以告訴世界,中國並非無人。
而現在,自己的南京政府,對於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來說,也像那無足輕重的三千北洋,自己難道就退縮了嗎?
李少啟大聲道:「如今華北戰事危機,光派特工隊不夠,黃河一線必須有一名司令坐鎮,中正,你去擔任這個職位如何?」
蔣中正一驚:「總裁,可是我剛才建議……」
「嗯。」李少啟點點頭:「你剛才建議撤退,可是那只是你國家利益的權衡,我相信我派你去鎮守黃河,你必定能守住,只要你答應,黃河一線的五十萬兵馬和中原的數十萬軍隊,就全歸你指揮。」
蔣中正沉默半響,他是反對與日軍硬拚的,他沒有簡單地站在民族的角度考慮,而是將整個世界都當成一片棋,中國也是一枚棋,很明顯這枚棋子要生存,就不應該過度消耗實力,日本與南京政府的拼耗,最終只能是西邊那個趙建國得利。
蔣中正自己是個政治家,但是對李少啟還是很佩服的,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也能果斷,而且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民族情節,可是這不是自己欣賞的,他佩服有民族氣節的人,但是並不認為對。
「對不起,總裁,我不能受命。」
蔣中正拒絕了任命,不是因為不想效忠李少啟,相反,他對李少啟有絕對的忠誠,正因為這樣,才能這樣拒絕。
李少啟的任命與他的思想不服,而且他一貫堅持自己的理念,手下也是這樣一群理念的人,蔣中正心中的敵人只有趙建國,如果現在去黃河,自己不用心與日軍作戰,對不起李少啟,用心作戰,跟隨自己的人怎麼看自己,自己的政治生涯也許就到頭了。
李少啟歎了口氣,抬起頭望著天花板,蔣中正看著李少啟落寞的臉龐,心中只道:「總裁,等他日我們與趙建國作戰,我再效命吧。」
李少啟心中確實落寞,遍觀手下這些人沒有一個能擔當華北戰區司令一職,就在這時,身後一個人站起來,是自己的秘書汪兆銘。
「總裁,兆銘願意請命前赴黃河,不敗日軍誓死不回。」
「你去?」李少啟奇怪地看了汪兆銘一眼,這汪兆銘在自己身邊一直充當秘書一職,做事勤勉細緻,倒還好用,當初也是位進步青年,可是李少啟不知道他會打仗。
汪兆銘道:「總裁,兆銘跟著你大大小小數百戰,我們從最開始與革命軍作戰,到與北洋軍復**作戰,兆銘哪次沒有跟隨,也學到了許多帶兵之法,而且兆銘在軍中也有些威望,一定能打好華北戰役的。」
李少啟想了想,汪兆銘這番話說的不錯,確實汪兆銘跟著自己良久,自己偶有不決都是問他,也說的頭頭是道,每次都能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