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法**隊,黎巴嫩形同白地,拿下黎巴嫩易如反掌,不過趙將軍一定要守信。」
這時的阿根約和杜魯克都心裡喜悅,趙建國的方案可行性極強,黎巴嫩不是阿拉伯人的,移居猶太人不會遭到阿拉伯人反對,只要時間一長,以猶太人的商業滲透能力,再移居巴勒斯坦本土就不會有什麼阻礙,完全打消了阿根約之前的擔憂,只是兩人害怕這是趙建國利用自己獲取黎巴嫩。
趙建國看了兩人臉色,口中道:「我知道二位的擔心,不過那完全沒有必要,你們是以為我害怕受到國際糾紛,而驅使你們去拿下黎巴嫩,然後利用完你們,再驅逐你們嗎?如果這樣,我真不必費這麼大周折,以目前巴勒斯坦的軍力,要取黎巴嫩,算上法**隊在內,三天到十天足以,而說到國際糾紛,從中國海參威到日本馬關,從渤海灣海戰到拜特努巴,我趙建國的國際糾紛還少嗎?」
趙建國的話一下子將兩人點醒,的確,觀趙建國行事似乎從來就沒在意過國際的看法,阿根約點頭道:「如此,阿根約願為總統拿下黎巴嫩。」
阿根約改了稱呼,表示承認了趙建國在巴勒斯坦的領袖地位,杜魯克也行禮道:「如此,我也不回美國了,我希望成為黎巴嫩的首批移民。」
趙建國滿意地笑了笑,待兩人出去後,長澤梨香悠悠道:「這些猶太人真好騙。」
趙建國歎了一口氣道:「這你就錯了,猶太人老奸巨猾,你仔細想想這次合作,猶太人除了去接收黎巴嫩,幾乎沒有任何付出,如果我趙建國壓制不住巴勒斯坦人的反對情緒,或者不能保證初期移入的猶太人利益,他們移不移民還不是看他們心情,所有風險都是我趙建國的,他們只看風向標而已。」
英美法人在投降的事情上一向很配合,所以受降非常順利,趙建國向英美法三國政府開出的交換俘虜條件,是以新型戰鬥機、轟炸機,及其他重工技術做交換,但是這個條件沒有被三國接受,而實際上趙建國也沒異想天開。
於是趙建國退而求其次,要了大筆的換俘資金,由於前一個條件過於高昂,所以後一個條件很快被接受了,趙建國現在需要的就是建設改革的資金,沒有資金,拿到技術也沒用,何況一般的技術自有德國人和意大利人提供。
趙建國另一個條件就是英法軍隊完全撤出黎巴嫩和塞浦路斯,並且承認塞浦路斯是巴勒斯坦的領土。
這個要求遭到土耳其的激烈反對,塞浦路斯本是英國殖民地,但是上面百分之五十是土耳其人,這是早就被土耳其劃定為國土的地方,趙建國對塞浦路斯的領土要求立刻激起了土耳其政府的抗議,同時塞浦路斯的不少居民也開始遊行示威,拒絕劃並巴勒斯坦。
可是趙建國可不管那麼多,不斷逼迫英法政府,並且揚言,如果兩國不同意,就把塞浦路斯的上萬俘虜,拉到巴勒斯坦本土服勞役,反正巴勒斯坦重建需要勞工。
這些俘虜在國內都有親人,英法政府因為中東戰爭的失敗,本來支持率就持續走低,現在又面臨國內民眾的巨大壓力,只能答應了趙建國的條件,畢竟塞浦路斯並不是兩國的核心利益,法國也退出黎巴嫩,黎巴嫩夾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中間,對於法國來說完全是一根雞肋。
就在英法代表在國際聯盟大會上宣佈塞浦路斯劃入巴勒斯坦的第二天,猶太軍隊五千人武力進入黎巴嫩,此時黎巴嫩的法軍已經完全撤出,只留下一些武裝勢力,這些黎巴嫩武裝激烈反對猶太軍隊進入,可是由於實力太弱,被阿根約連連突破,不到一星期,黎巴嫩大部淪陷,黎巴嫩抵抗武裝轉入深山。
對於猶太人的舉動,英法美都大跌眼鏡,他們不知道猶太人這是幹什麼,在他們看來,猶太人是因為巴勒斯坦復國失敗,退而求其次,單獨在黎巴嫩復國,可是以黎巴嫩的地理位置,猶太人根本站不住腳,當然,這是他們不知道猶太人得到了趙建國的支持。
塞浦路斯和談之後,英法美殘餘軍隊,後勤部隊,其他隨軍人員,以及巴勒斯坦本土俘虜的人員,陸續撤出地中海,中東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此戰確立了巴勒斯坦的完全獨立地位,並因為聯軍的戰敗,巴勒斯坦在阿拉伯世界得到巨大的威望,在土耳其因為塞浦路斯退出阿拉伯聯盟之後,巴勒斯坦已經成為實際上阿拉伯國家的領袖。
同時,由於德意兩國對聯軍的背叛,雖然英法領導人不願承認,但確實的,世界形成了兩派,一派是英法美日中,一派是德意和巴勒斯坦,以及與德國關係越走越近的俄羅斯,後者雖然沒有前者力量強大,卻已經不能被昔日的世界霸主忽視,更何況英法不願打仗的保守黨,更要看新興勢力的臉色行事,殫精竭慮地思考怎麼安撫這些好戰派。
但是讓趙建國沒想到的是,有一支軍隊卻留了下來,那就是日本的南海道戰隊,就在中東戰爭進入尾聲之時,日本發生了一件大事,陸軍省和日本西海岸海軍在皇道派控制下發動兵變,兵變的結果是皇道派失敗,統制派大獲全勝。
可是戲劇性的是,統制派主要領袖在兵變中被刺殺,新上台的統制派軍官石原莞爾、岡村寧次,東條英機,山本五十六等,無不骨子裡流著軍國主義的血,皇道派發動政變時所積極追求的目標,例如軍部獨裁、國家政權法西斯化,在政變失敗後反而得以實現。
石原莞爾掌握了日本第一強軍天皇衛隊,岡村寧次、東條英機等控制了陸軍,山本五十六等控制了海軍,法西斯派別的統制派軍官牢牢掌握了軍部大權,內閣也被以新首相廣田弘毅為首的文官法西斯集團所控制,從此日本整個國家在這些人駕馭下變成一架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