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無上仙國

龍騰世紀 第852章 封神(上) 文 / 不問蒼生問鬼神

    「我的洪陽洞天,是從谷陽老仙手中得來,期間不知損失了多少優秀人才種子,更有無數凡人的性命,而三百年來,祈兒勵精圖治,好不容易才創下如今這局面……若是交出了這些,豈不是平白的損失?」

    想到此處,呂陽面上也不由得露出一絲自嘲似也的苦笑。

    呂家佔領洪陽洞天總計三百餘年的時間裡,以每大年一計,被兩大門派追討二十餘次,結果是共有五次交與玄天門,三次交與丹仙門,都是在使者連番上門,甚至死皮賴臉地留在峰上不走,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答應撥付的。

    但就是在這八次無可奈何的交付中,也不是足額足數,而是以各種方式拖欠和剋扣。

    反正,是能拖則拖,能欠則欠。

    以呂陽的見識,自然也知道,這麼做極為不妥,但身處世家之端,自然要為世家考慮,顧不得仙門那麼多。

    尤其是他身為一家創始老祖,若要照足規矩實額交納那些仙門賦稅,這三百年間從洪陽洞天獲得的無數財富,便要少三成以上,而呂家人可以利用這三成財富去招兵買馬,籠絡高手,栽培子弟,無論投入到哪一方面,都可以獲得更大的益處,最後的結果遠不止於三成而已。

    甚至,就算是被自家的子弟揮霍掉了,或者分潤給麾下門客了,也比上交給仙門要來得有用處。

    「要我們這些世家把吃到嘴裡的吐出來,本就比登天還難。」見呂陽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呂家老祖也傳音勸解道,「自古以來,諸天萬界都是仙魔兩道的宗門領地,最初源自於兩大道門聖教,而後,教中長老各自創立宗門,世家,便逐漸分為各自的統屬,互不干涉。」

    「以法理而言,此時諸天萬界各大洞天世界。已經與最初的創始之祖沒有了絲毫聯繫,那些創始之祖留下的子嗣後人,也未必有能耐向後世之人收取賦稅。」

    「不過,既是依附於仙門,接受仙門統屬和保護,交納賦稅,似乎也該是理所當然,這便是從古至今以來,各大仙門向洞天世界收取靈玉賦稅的依據。」

    「宮主。你也是這般認為?」呂陽問道。他實在有些懷疑,呂家老祖會那麼通情達理。明知上交賦稅影響本家的收益,還願意配合。

    呂家老祖笑了笑,道:「知道是這回事,但並不代表我便要這麼做,我雖然是玄天門一宮之主,但首先更是雲澤呂家的老祖,自然要為自家的子弟著想。」

    呂陽神色微變,爾後,不由也是一笑。

    呂家老祖道:「不瞞你們。我的大荒洞天,也有許多賦稅是拖欠著的,因為連我也覺得,我的洞天乃是源自於師尊遺留,賦稅交納於仙門,似乎頗為可惜。」

    呂家老祖又道:「上古以來,仙門初立。其實各大洞天都是按時足額交納賦稅的,可是在近幾萬年以來,這一規矩逐漸改變。」

    呂陽問道:「這是為何?」

    呂家老祖歎道:「還能是為何,自然是仙門對諸天的控制力逐漸減弱。同時,隨著各大靈礦逐漸衰竭,洞天世界的靈氣也在衰減,大家的收入都漸漸減少,便收緊口袋,不甚願意再納了。尤其是隨著一些上古的強者殞落,對各地附庸世家的控制力,更是弱得可憐,乃至如今世一般,只擁有浮於表面的影響。原本這局面便已經對仙門極為不利了,還想要再加征半成,真是難啊。」

    他對乾元至尊提出的加賦之事,極不看好。

    這時他又再告訴了呂陽一件事情,那便是諸天豪門雖多,但不具有巨擘老祖的大小世家更多,仙門真正的賦稅,還是源自於那些世家,由此,不少世家覺得交納三成賦稅不抵了,甚至願意就地投效附近的豪門,成為其附庸。

    「成為豪門的附庸,與投效仙門也差不多,不過,終歸是有遠近之別,附近洞天甚至同一洞天的豪門,比仙門還要管用,真要遇到什麼大事,也幫得上忙。」

    「而且,投效豪門,也未必要繳納與仙門一般的賦稅,只要按時朝貢便可以了,有些新興的家族,便很熱衷於這麼做。」

    說到這裡,呂家老祖又提醒道:「其實你的啟元呂家,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也吸納了不少這般的世家,數世聯姻下來,彼此融合一體,早已不分彼此。」

    仙門雖然富有,但要維持紫霄山龐大的法陣運轉,抵消那無底洞一般的靈氣外洩,還真唯有加徵賦稅一途。

    不過呂家老祖所言又不虛,諸天間有不少大小世家,原本應該加諸於豪門頭上的賦稅,仙門收取不到,勢必轉向他們攤派,除了原本應納的賦稅,另遇天災**,諸般事端,都要破財,而以仙門的實力,也完全可以對他們強來,不至於像面對豪門一般。

    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大小家族熱衷於投效豪門,以致兼併嚴重。

    除此之外,諸如啟元呂家,雲澤呂家,白家等幾大世家聯合在一處,不僅佔據各大洞天,制霸星域,還在仙門中擁有深厚的根基和人脈,更加把持著重要的權柄,於是,其勢力便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規模和實力遠超尋常大小世家。

    各大世家門閥依例交納賦稅,其實負擔也並不重,但事涉自家利益,也只能去當那目光短淺的蠢人,頻頻拖欠稅款,甚至從各方面尋求法理,找到合適的不按時交納的理由。

    這些理由不管站不站得住腳,至少也是個交代,仙門在大多數時候,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了,然後又去盤剝其他大小家族。其他大小家族不堪其擾,投效豪門,豪門吞併它們之後實力再漲,又越發不懼仙門。

    由此循環往復,要麼豪門最終成就萬年基業,根深蒂固,要麼則是直至自家的老祖殞落,後繼無人,方才逐漸衰敗。

    「宗門與地方豪強,真是永遠也糾纏不清的一對冤家啊。」

    呂陽聞言歎了一聲。神色也是稍微有些複雜。

    諸天本沒有世家,手段通天,實力強橫的人多了,也逐漸形成了世家,似乎與宗門天生便是敵對,但偏偏又以附庸的形式結合在一起,當真巧妙得緊。

    ***

    正如呂陽等人所想,前一件大事,風尊繼位。並沒有引髮絲毫波瀾,但後一件。卻是關乎身家財富的重要大事,乾元道人甫一提出,立時便得到了各方修士不約而同的反對。

    巨擘們反對加征的理由也有很多,目的卻都完全一致,都不樂意讓這個莫名其妙的加征落到自己頭上來。

    不過也有一些修士支持仙門的決定,那些多是領地本就源自仙門,或者乾脆沒有絲毫領地的閒散巨擘,他們的依據也是有理,既然各世家共同依附於仙門。自然該為仙門效力,這些賦稅也將用於維持仙門的諸般用度,最終還是有利於大家。

    雙方談及錢財,都是引經論典,爭辯不休,一時間竟是僵持不下。

    由此也可知,眾人雖然各方面依賴於仙門。但就仙門本身的作用而言,更像居中調停各方矛盾的機構,反倒難以像小派一般,闔派一心。齊心協力了。

    就呂陽所知,玄天門都可分成九大仙宮,每一仙宮包含多位巨擘,比起其他門派還要龐大。

    「諸位尊者,此事已定,休得有異議,到了五年之後,下一大年之初,便要開始施行了,依我之見,還是及時將此事帶回各自族中,通知下去為好。」

    「到那時候,勿謂言之不預也。」

    一時之間商議不出個結果,乾元道人只得再次硬著頭皮說道。

    不要看掌門至尊至高無上,但其實,也有不好當的時候,比如這次,他嘴上雖然強硬,但真要遇到這些高高在上的巨擘們抵制,也是別無他法,只能是像過去一般,收得上來便收,收不上來便磨,反正仙門養著無數的執事長老,實在不行了,抓住那麼一兩個催討不得力的人責罰一番。

    真正的麻煩還是在於,收不上來,仙門財富無法增加,而眼下又連續數百年發生靈氣洩露之事,似乎還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

    這讓他也感覺棘手。

    眾人見此,也知道仙門是要硬來了,但大多依然是一臉漠然,反正只收三成的時候,他們已經百般拖欠了,如今提升到三成半,亦是大同小異,左右不過是陽奉陰違這四個字。

    ……

    「仙門真是越來越墮落了,竟然淪落到了向我等攤派賦稅的地步。」

    離開紫霄宮,呂陽又再與呂家老祖等人小聚,談及此事,白家老祖也不由得搖了搖頭,長歎了一聲。

    與乾元至尊感到為難相同,仙門明令加徵賦稅,他們這些世家豪強始終抗拒不依,終究不是辦法,畢竟他們這些世家還是依附於仙門而存在的,若是沒有了仙魔兩道的門派,成千上萬個洞天必然陷入混亂無序的地步。

    這一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也不願意看到這般的事情發生。

    「仙門也是別無他法,最近這靈脈洩露之事,變得越發嚴重了。」呂家老祖道,「你們長年在外,並不太關注此事,但就我在這紫霄山上數百年間所見,可以看得出來,事態正在逐漸轉壞。」

    「是嗎?此事似乎是由十二家叛亂之後開始的,六大龍脈曾被盤尊奪走,後來又被呂陽奪回,但從那時候開始,便一直問題不斷。」白家老祖沉吟道。

    「自盤尊轉世靈童被封印起,這些龍脈便開始出現氣機洩露的情況,無數的靈氣白白流失,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毫無保留地傾注於紫霄山上了,便似泉水轉流他處,終將漸漸枯竭。」

    其他幾人也議論道。

    呂陽在一旁聽著,不免有些心虛。因為他心裡非常清楚,這所謂的靈氣無故流失,正是自己擁有的煉天鼎曾經進入過靈脈深處造成的。

    煉天鼎與六龍御天璽都是遠古時期的寶物,似乎還頗有淵源,而它們一旦相遇,便產生了這變化。

    也好在煉天鼎足夠神異,自從大陣逐漸修復之後,便越發難以被人看破,而恰在此時,自己也正面臨著晉陞道境的關鍵時刻。長常不在紫霄山上,便沒有露出破綻。

    等到晉陞道境榮歸之時,更加難以被人看出端倪了。

    也許是燈下正黑,仙門這數百年來滿宇宙到處追查可疑對象,卻反而忽略了他。

    也許,當年那些巨擘們便早已查過,但當時自己還只是一名區區的圓滿大修,無足輕重,又因功受道祖賞識。算得上是出身清白。

    到了此時,呂陽更加不用擔心了。因為他乾脆將煉天鼎安置在了太桓大陸上,又有九州大陣守護,除非是整個呂家都被人連根拔起,否則,誰也不會發現這個秘密。

    ***

    仙門借由至尊接任之機,想要推行加賦,不出意料得到了眾多巨擘的反對。

    就在呂陽等人回到各自靈峰之後,又有仙門中的長老前來拜訪,苦口婆心地講明此令對仙門的意義。不過這些長老都只是尋常的上乘修士,在巨擘面前,無論資歷輩分如何,見面便先矮了一頭,這般勸說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不過,仙門終究是仙門,若真下定決心整頓此事。諸大豪門也不好過,為免鬧得過分,徒生笑料,還是有巨擘提議。這一次便先行交納上去,也算作是給新任至尊繼位的賀禮。

    這個消息很快便在眾巨擘間傳開了,呂陽和呂家老祖等人自然也很快便聽說。

    「居然這麼快便有傳聞出來,這裡面,恐怕也有仙門的推波助瀾。」

    「這是要給不交的豪門壓力啊,不過說得倒也有些道理,新任至尊上位,這點面子,還是該給的。」

    呂陽等人商議了一番,最後還是決定,跟隨大流交上一次。

    現在離下一大年還有五小年,交納五年賦稅,即便是足額,對各家而言也不算太多,但呂陽粗算了一筆賬,自家佔據八座大陸,開發的大型靈礦有五十來座,竟也要交納近十億。

    其他各家情況與他差不多,但凡是晉陞道境的修士,若是不創建世家則罷,一旦創建,往往便是佔據一座洞天世界的雄主,從七八億至一二十億不等,加起來,竟也有三千億之多。

    由此可見,每一大年,這些世家拖欠的賦稅至少也可達到萬億以上,這麼多的靈玉收不到手,無形之中,損失了無數財富。

    「仙門還計較這些損失,我們各家,才是真的損失。」白家老祖談及此事,卻是道,「仙門長久以來坐擁靈山,也不知道享受了多少好處,還要向各大洞天加賦,也難怪那些大小世家要投靠我們。」

    此事呂陽不好置評,唯有一笑置之。

    一月之後,風尊順利上位,在仙門舉辦了隆重的登基大典,而在此時,卸任的方尊卻已悄然離開主峰,進入到呂陽曾經閉關修煉的秘谷。

    像他這般的修士,乃是道祖一脈的子弟,一切都要服從道祖安排,不過,從圓滿大修到道境,倒也是條康莊大道,仙門自會供應無數天材地寶,助他踏出這一步。

    呂陽派遣時墨,代表自己去為他送行,而自己則與呂家老祖等人一起觀禮,見證了仙門又一代掌門的誕生。

    期間,呂陽還見到了來自各方大小門派,世家的長老和子弟,等到熱鬧了一整天,登基禮畢之後,眾位巨擘已經不再關注了。

    乾元至尊雖然不是完全的傀儡,但治理仙門,議事決斷,也絕無可能率性為之,大多還是要參照九大仙宮宮主,以及諸位太上長老的意見,無論是誰來當這掌門,結果都是一樣。

    因此,新舊至尊交替,對仙門的影響並沒有表面那麼巨大,甚至有一些性情散漫的巨擘,乾脆便沒有在此出現過。

    對這些,仙門也早有應付的方法了,提早邀請其族人親屬,務必每一個勢力都有人到場,以便新任尊者宣佈仙門下一步動向。

    這數百年以來,仙門主要的目標,都是致力於整頓諸天,聯合魔道門派建立天道盟,風尊上位,自然也是延續前兩代至尊的路線,而在觀禮大典之上,果然也不出眾人所料,談及之事大多為天道盟。

    不過在此同時,新上位的風尊卻是突然提及一件意外之事。

    「諸位,道祖歷時萬年,苦心孤詣,終於從古籍之中習得一門煉神塑體的無上秘法,名曰神道,此神道,可以封赦道果,淬煉陰神,借此以成就陽神之軀!若是你們對此感興趣,可以在大典之後尋本尊,本尊為你們一一講解。」

    話音剛落,偌大的紫霄宮頓時變作一片死寂,而幾名看起來資歷甚老的紫袍道人,卻是禁不住騰地站了起身,失聲驚呼道:「道祖參研多年的封神之法,終於成功了?」

    (網網)w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