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世家

正文 第一六二零章 有自己想法的樓傳福 文 / 千年靜守

    「那是當然,」林鴻飛一張臉都笑爛了,「這車子可是我們自己的工廠生產的,我們豈能不以身作則?」

    吳子牧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沒錯,車子既然是一汽集團下屬的公司生產的,那麼於情於理,一汽集團的領導們都應該做出表率。最

    「沒錯,我們是應該以身作則。」愣了一下,吳子牧連連點頭。

    他再次貪婪的看了這兩張設計圖一眼,恨不得此刻自己的眼睛變成一部照相機,將這兩幅設計圖拍下來。

    如果可能,他希望看看h6和h8的設計圖,不過吳子牧心裡也清楚,能夠給自己看這兩張設計圖大概已經是林鴻飛的極限了,若是所有的設計圖都給自己看完,他們還有多少和一汽討價還價的本錢?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吳子牧甚至覺得林鴻飛設計的這款h5,甚至比最擅長設計商務和公務用車的mercedes-benz還要公務和商務一些,這種感覺……怎麼說呢,讓人看到的第一眼,就感覺這車子是給政府部門和大公司用的,而不是給個人家庭用戶用的。

    嗯,雖然國內現在能夠買得起私家車的人也著實沒有多少。

    吳子牧當然不知道,林鴻飛設計的h5、h6和h8這三大系列車型,本身就是基於mercedes-benz的c級、e級和s級車型而倒騰出來的東西,不同的是,為了避免一些麻煩,採用的並不是現在在產或者已經停產的c級、e級以及s級,而是2000年之後才陸續投產的內部編號w203的第二代c級、底盤編號w211的第八代e級和底盤編號w220的第8代s級。

    就算是這樣,林鴻飛也沒有照抄。同樣針對共和國的公務用車特性做了針對性的修改,在保留了mercedes-benz系列商務典雅特性的同時,將紅旗轎車的一些中國古典元素融入了進去,看上去不商務、不公務那才真的是見了鬼了。

    就算是林鴻飛也不得不承認,單單論其商務特性和典雅,再沒有哪一個轎車品牌能夠和mercedes-benz相比了。在歐洲,mercedes-benz生產的車子是被用於政府工作最多的車子,不管是c級、e級還是s級。

    林鴻飛不是那種外國人製造的汽車有四個輪子,他就一定要製造出五個輪子的汽車以彰顯不同的另類,既然有現成的例子。那自己為什麼不借用?

    至於h9?咳咳……林大老闆很恥的「學習」了bmw接手勞斯萊斯之後搞出的那個04款勞斯萊斯幻影,反正bmw公司也不能找林大老闆的麻煩不是?何況林大老闆也不是照抄,同樣在保留了幻影的精髓的同時,添加了紅旗特有的元素在裡面。

    在林鴻飛的設想中,h9才是真正可以代表「紅旗轎車」的精髓。也唯有h9才能夠扛得起共和國汽車工業的標桿,至於盈利狀況?林鴻飛根本就沒有設想過用h9來盈利。就像是bmw公司也從來沒指望勞斯萊斯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盈利一樣。他希望的,是h9給紅旗這個品牌帶來的整體性提升。

    用高級量產行政轎車來獲得利潤,用服務於頂級政要和外賓接待的手工定制車型來提升紅旗品牌的檔次,這就是林鴻飛重振紅旗轎車的設想。

    這個想法很簡單,和當年法拉利先生決定建立一個頂級跑車公司,用公司獲得的利潤來養活法拉利車隊的想法幾乎同出一轍。

    吳子牧並不知道林鴻飛的整個設想。但他已經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了一些,不過這種感覺只是一閃而逝,就被他所關心的另外一件事去所取代了,「林總。這個留學生資助基金的事情,還得我們一起去跑……這其中需要打通的環節可不少。」

    「當然,肯定要我們一起去跑。」林鴻飛臉上笑容未變,心裡卻奈的歎了口氣:一汽果然是爛到了骨子裡,這些混蛋首先想的是給自己撈好處,而不是如何振興紅旗轎車這個品牌,如果不是有國家的大力支持和不停的財政撥款,估計兩年就得玩完。

    吳子牧若是知道自己的這個建議讓林鴻飛警惕起來,心裡已經暗自決定加大對這個基金的掌控力度,估計哭死的心都有了。

    ————————————————————————

    「林總,外面有位叫樓傳福的先生向要見您……」

    這幾天王國梁有點事,臨時頂替王國梁的小姑娘聲音有些猶豫:雖然之前王秘書特意叮囑過,如果有個叫樓傳福的傢伙來找林總,那不用客氣,直接詢問林總的意思就行,但……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事實證明,這樣真的沒問題。

    「樓傳福?」林鴻飛笑了,「你帶他上來吧。」

    這傢伙,終於還是趕在自己給他的期限的最後時間趕過來了,這是……打算用這種方式來考驗自己的耐性和對他的重視程度,以確定自己手裡有多少籌碼?

    林大老闆倒是沒有生氣,他只是覺得,這個樓傳福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啊。

    「好的,」大概是沒想到事實還真的是如此,小姑娘的反應慢了半拍,這才連忙應了聲,匆忙掛電話之間,林鴻飛還隱約的從電話裡聽到那小姑娘對樓傳福的話,「樓先生,請過呢我來。」

    ……………………

    樓傳福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他的腦袋當然極聰明,這是廢話,能夠在中科院裡從事研究工作,還能在中科院下屬的公司裡做商業做的風生水起的人,絕對是智商情商雙雙爆表的存在,但是此刻,在林鴻飛的辦公室裡,看到正穩坐於辦公桌後面的林鴻飛。他仍然感到一絲緊張,手心裡不由自主的直冒汗:就是這個年輕人,手裡掌握的財富……只是想一想,就讓人覺得頭暈目眩啊,可是他才這麼年輕。

    「林總,您好,今天冒昧來訪,還請見諒。」

    「樓先生,請坐吧,」林鴻飛笑著點點頭。伸手示意樓傳福坐下,同時吩咐帶樓傳福上來的小姑娘給樓傳福送杯茶過來,「想好了?」

    「咳咳咳……」

    林鴻飛這話是在樓傳福端起茶杯來剛喝了一杯水的時候問的,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樓傳福,登時被林鴻飛的這個問題給嗆了一口水。連連咳嗽個不停,一張臉都給憋的通紅:他不奇怪林鴻飛的直接。如林鴻飛這般人。時間的安排都是以分鐘來計算的,自然是效率怎麼高怎麼來,但林鴻飛挑這個時候來問自己這個問題……顯然是故意的。

    忙不迭的將茶杯放下,好不容易止住了咳,樓傳福向林鴻飛點點頭,「是。我考慮好了。」

    「哦……」林鴻飛饒有興致的打量著他,自己對他的考驗,這傢伙真的完成了嗎?

    知道林鴻飛要的是什麼的樓傳福沒有遲疑,從兜裡摸出幾個小東西來。

    那是幾塊電池。除了兩塊扁扁的、看上去應該是手機專用的電池之外,還有幾塊大小如5號和7號電池一樣大小的電池。

    將兩塊薄薄的手機電池那在手上,樓傳福指著其中一塊對林鴻飛道,「這是您給我的那塊諾基亞2110的電池,我們檢測過,上面的數據標稱的是750毫安時,但實際上只有600毫安時,這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容量是780毫安時,一般人使用的話,一個星期沒有問題,不過如果是您用……」他搖搖頭,「我估計您能用兩天就不錯。」

    這倒是大實話,不同於一天只有兩個電話的那些傢伙,作為數個公司的負責人,林鴻飛對信息和通訊的要求之高幾乎難以想像,事實上,即便是以電池耐用著稱的諾基亞,林鴻飛也時常需要每天換一次電池。

    「至於這幾個五號和七號充電鎳鎘電池,容量都比松下和三洋的電池容量要大一些,成本也有優勢,」說到這,樓傳福自信滿滿的望著林鴻飛,「大的容量,倍於三洋和松下的成本優勢,這就是我們亞迪公司最大的優勢。」

    竟然還真的做出來了?望著樓傳福手裡的那兩塊電池,林鴻飛當真有些驚訝,短短的三天時間裡,樓傳福竟然當真做出了?

    兩塊電池其實很好分辨,林鴻飛之前拿給樓傳福的是一塊標準的商業生產化電池,諾基亞公司從日本三洋那裡定做的,統一的諾基亞電池外觀樣式,和這塊電池相比,樓傳福做的這款電池外觀就簡陋的多了,上面沒有任何的商標和說明,就是一張白膠紙粘在上面,但毋庸置疑,兩款電池的大小完全一樣。

    但這沒什麼,想要買一塊2110的電池並不難,將買來的電池的外皮撕掉,重弄一張白膠紙貼在上面,甚至用不了兩個小時。

    林鴻飛將這幾塊電池拿在手裡,沉吟了一小會兒,按下了桌子上的通話器,「來人。」

    進來的依舊是剛才那個帶樓傳福進來的漂亮小姑娘,她小心翼翼的向林鴻飛問道,「林總,您有什麼吩咐?」

    「將這些電池送到檢測部門做一個詳細的檢測。」林鴻飛說著,順手將樓傳福遞給自己的電池悉數全都塞到小姑娘的手裡,「盡給我結果。」

    「是。」小姑娘戰戰兢兢的去了,儘管她並不清楚老闆的表情為什麼這麼慎重,但毫疑問,老闆對這些電池很重視……老闆重視的事情,就是整個公司重視的事情。

    ……………………

    「做個橫向比較,你們的成本優勢在哪裡?」林鴻飛可不知道在這短短的時間裡,自己的這個秘書已經想了這麼多,略一沉吟,向樓傳福問道。

    「三洋的600毫安時的手機專用鎳鎘電池的生產成本大約是80元rmb,我們估測,諾基亞公司從三洋公司採購的成本大約在120元到140元rmb之間,市場上這款電池的售價大約在300至500元之間……您也知道,市場上,手機電池的價格很混亂,價格都是店主亂開,人情因素、買電池的人有錢的程度,同樣一塊電池,有個一兩百塊錢的差額很正常。」

    林鴻飛認同這番話,因為缺乏規範的管理,現在國內的手機電池市場確實是夠混亂的,雖然公司並沒有涉及到電池行業,但不免和這個行業打交道,自然清楚現在國內的手機電池零售行業有多麼混亂。

    見林鴻飛認同自己的話,樓傳福才繼續道,「限於人工和生產設備的成本,以及原材料的價格逐年上漲,松下和三洋生產的電池的成本非但不可能降低,反而還會進一步上漲,但我們亞迪公司不同,首先一個,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低廉的人力資源成本;」

    「不錯,」林鴻飛點點頭,「但這還不夠,電池這個東西……你們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嗎?」

    「有,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一說到自己的本行,樓傳福的臉上洋溢著一種比自信的光彩,「我大學的時候學的就是電池,研究生時也是在搞電池,進了中科院還是在搞電池,但就電池的科研水平,我自信我比三洋和松下還要強一些,這也是我要說的第二點:能量密度!同樣體積大小的電池,我們的電池有比三洋和松下大的電池容量,同時還能夠保證有價格方面的優勢,若是生產同等容量的電池,我們的成本只有三洋和松下的三分之二,甚至能夠降低到一半!」

    「為什麼?」

    「因為我們和國內那些做電池的企業不同,我們有自己的理念,我們和他們不一樣,並沒有盲目的追求現代化、不切實際地花大價錢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產線,我們公司從頭到尾都是自主開發研製產品,甚至連我們的生產線都是我們自己研發的,首先在生產線採購這一塊,我們就比其他企業有了巨大的優勢。」一說起這一點,樓傳福的臉上一臉的驕傲……他也有這個資格驕傲。

    「你們自己搞生產線?」林鴻飛的表情很是「驚訝」,「能給我說說嗎?還有……為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