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世家

正文 第一五零七章 我有個方案(三更,一更到) 文 / 千年靜守

    林鴻飛傻眼了,他是真的傻眼了

    艦載預警機是什麼?是航空母艦編隊馳騁在大洋上遠望的眼睛,某種程度上而言,其技術含量比之一艘航空母艦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今世界能夠製造航母的國家寥寥可數,「五大流氓」當中除了共和國之外的其他四個均可以自己研製航母,除了這四個國家之外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可以製造航母。

    迄今為止,世界上能夠**製造航母的國家總共有六個,但能夠**研和製造艦載預警機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前蘇聯。

    大名鼎鼎的e—2系列艦載預警機就是美國的產品,這是任何一個有點基礎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英國航母編隊使用的「海王」艦載預警直升機使用的是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生產的海王直升機改裝而成的艦載預警直升機,高傲的高盧雄雞乾脆直接就使用美國人的e—2n除了美國人之外,就只剩下了前蘇聯了,前蘇聯研了一款艦載預警直升機ka—31和兩個半成品的固定翼預警飛機:雅克—44和安—71,後面兩個半成品還沒等服役呢,蘇聯解體了,龐大的紅色蘇聯給俄羅斯的海軍最寶貴的遺產就是ka—31預警直升機。

    他完全沒想到,國家竟然準備將這麼一項重任交到自己身上:研製艦載預警機啊,這是自己能夠完成的任務?

    迎著林鴻飛混合著震驚和驚訝、不敢置信的目光,李偉嚴肅的點點頭,「沒錯。如果這次的考察結果符合預期,國家就要開始艦載預警機的研製工作,經過慎重考慮,中央決定將和這個工作交給你們來進行。」

    「這個不對吧?」林鴻飛猶豫了一下。這才小心翼翼的道,「我聽說國家現在正在考慮引進俄羅斯的ka—31艦載預警直升機?還有,就算咱們自己研製,也應該由中航工業來進行吧,就整體技術實力來說,中航工業應該比我們公司還要強大一些才是。」

    「ka—31是我們的兩個方案之一,一方面我們積極爭取引進ka—31,但另一方面,我們當然也要有自己的艦載預警機的設計和製造能力;至於中航工業。我們當然和他們接觸過,但中航工業總公司的領導們經過慎重考慮後,認為在2年內他們都沒有辦法完成這項工作……」李偉淡淡的道,不過這其中的失望,傻子也能聽的出來。

    「中航工業竟然主動放棄了……」林鴻飛咧咧嘴,任憑他如何想,都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當國家需要中航工業出力氣的時候,他們竟然當了逃兵?這真是……尼瑪!臥槽!

    「國家和軍隊對中航工業的表現很失望,否則你以為這次你們公司為什麼能夠這麼順利的接手中航工業的一部分公司和研機構?」李偉望著林鴻飛,用極為平淡的語氣說出了一件林鴻飛一直以來都沒想通的一件事。

    林鴻飛恍然大悟!

    這次將中航工業的一部分分割給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的工作順利的讓林鴻飛感覺像是在做夢。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次分明是從中航工業公司身上割肉啊,為什麼中航工業公司只是象徵性的反對了一下?這不符合常理,中航工業應該上躥下跳的折騰才對,對於這個問題,即便是老王家都在諱莫如深,現在林鴻飛終於知道了,原來中航工業深深的得罪了軍方,有了軍方的強力支持。也就難怪了。

    「也就是說。我們公司必須要接下這個任務?」林鴻飛道,不知道為什麼。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忽然覺得自己渾身的熱血都在燃燒!

    前世,當瓦良格號服役的時候。面對ka—31艦載預警直升機的不足,林鴻飛和所有的軍迷一樣,也曾經為可以在老瓦上使用的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考慮過各種可能:縮短機身、可折疊機翼、單垂尾改為四垂尾以降低高度、換裝更大功率動機的運七「平衡木」;度更快的預警直升機……

    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有無法解決的問題:使用深度改進的運七「平衡木」,在老瓦沒有彈射器的情況下,根本沒可能飛起來;使用預警直升機?直升機平台先天性的缺點讓這東西只能是在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

    最終大家討論的結果還是一個:下一代的國產航母上裝彈射器,有了彈射器……不管是蒸汽彈射器還是電磁彈射器……就有了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起飛的可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用個性能落後的ka—31還要被老毛子卡脖子。

    當初受美國人的某型飛機的啟,林鴻飛曾經初步設想過一個方案,但還沒等他對這個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考慮的時候,整個人回來了,人生重新來過的林鴻飛也就將這件事給放到了腦後,卻沒想到現在自己竟然有機會重新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來。

    但李偉的回答竟然出乎了林鴻飛的意料,他搖搖頭,「不,沒有強制性,國家不強制你們做,但我們還是希望你們能夠接過這個研製任務……咱們國家是一個大國,作為大國,必須要有自己的航母,也必須要由自己的艦載預警機。」

    說完,他目光灼灼的盯著林鴻飛,目光中飽含著深深的期待:雖然李偉嘴裡說著沒有強制性,但他們還是希望林鴻飛能夠接過這個任務……儘管軍方自己也做了評估,認為以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現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承擔這項研製任務,但林鴻飛屢次展示出來的神奇以及他們所擁有的龐大的工程師、專家和高級技師隊伍,在中航工業不願意接手這個任務的前提下,還是決定賭一把。

    「能說一下要求麼?」沉吟了良久。林鴻飛終於開口了,「到底是需要什麼樣的飛機?另外,雖然我們只是負責飛機的研製工作,但國家能否保證整個預警系統的配套工作跟得上我們的進度?」

    嗯?

    儘管在此之前李偉心裡最大的希望就是林鴻飛能夠答應下來。但現在聽到林鴻飛的這番話,他仍然愣了一下,「林總,您想好了?這可是為瓦良格研製預警機!」

    「我知道,」林鴻飛點點頭,「我要知道國家對這個平台的要求、給予我們的支持、能夠給我們多長時間?」

    「決定了?」李偉的表情頓時嚴肅起來。

    「嗯。」

    「好!」李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震驚的目光深深的望了林鴻飛一眼,「雷達的性能你們不用管,這不是你們的工作。如果你們覺得自己能夠完成這個任務,那我告訴你,國家當然是希望能夠有一架可以在瓦良格號這種滑躍甲板上起飛的固定翼預警機,如果做不到,大型直升機也可以,不過這就意味著你們要研製一款大型直升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成功,飛行度最少能夠達到3公里每小時,自持力不低於4個小時;」

    「如果你們可以做到固定翼飛機在航母上起飛,你們的任何要求。國家都會優先滿足,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們能夠在2年內拿出可行性方案,15年內拿出原型機,2年產品能夠成型。」

    只要自己能夠答應下來這個任務,要什麼國家就給什麼?!林鴻飛被深深的震撼了!這一刻,他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個被很多人認為是「懦弱」的政府想要展和強大的決心。

    「這樣啊……哪怕我要求將昌飛也給我們公司?」林鴻飛霍的問道。

    「只要你們的理由夠充分!」李偉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就衝著李偉能夠做這種決定,林鴻飛立刻就意識到李偉這傢伙,絕對不止是一個單純的駐外武官!

    「我還真有個方案。」林鴻飛道。「但這方案只是我的一個初步的設想,我需要專家來對我的這個方案來進行評估。不過我可以保證,這個方案有很大的可行性,作為平台。這架飛機的飛行度應該可以突破4公里每小時,最大飛行距離應該在25公里至3公里,載重能力在6噸左右,可以搭載的雷達天線罩的直徑應該比美軍e—2的還要略大一些,最大可以達到774米。」

    美軍e—2艦載預警機的雷達天線罩的直徑是73米,在林鴻飛設想的這個方案中,雷達天線罩的最小直徑也可以達到774米。當然,除此之外林鴻飛還有一種方案,按照這個方案,雷達天線罩的直徑可以達到1米,但這個方案的可實現性太難了,到底是否能夠實現,連林鴻飛都沒有多大的把握。

    「什麼?度4公里每小時以上?飛行距離過25公里?!」這這兩個數據面前,自林鴻飛上車以來就是一副死人臉的李偉,終於再也沒有辦法保持自己死人一般的表情了,他吃驚的長大了嘴巴,一張臉上除了震驚還是震驚,震驚之後,他甚至極度失態的一把抓住林鴻飛,「林總,你說的是真的?你們真的可以製造出一架可以不依靠彈射器就可以起飛、飛行度過4公里每小時、飛行距離過25公里的飛機?」

    這個數據已經無限接近於美軍的e—2預警機飛行平台的飛行數據了,e—2的巡航時是474公里每小時,最大飛行距離278公里。

    俄羅斯人繼承自前蘇聯的ka—31艦載預警直升機雖然在1983年就進行了次試飛,但迄今為止也沒有正式裝備俄羅斯海軍,技術的成熟度還沒有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得到充分的驗證,而且就其基本飛行數據而言,無論是起15公里的作戰半徑、25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飛行度、115公里的雷達探測距離還是其只有25小時的續航能力,都是在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情況下最無奈的選擇,若是林鴻飛他們的公司當真有這麼一款飛機,共和國還費什麼心思低聲下氣的從俄羅斯人那裡「求」ka—31?

    「是!」迎著李偉無比震驚的目光,林鴻飛重重的點點頭。

    「噓……」

    李偉深深的出了一口氣,望向唐金東,唐金東點點頭,對林鴻飛道,「林總,說吧,除了將昌飛也給你們之外你還要什麼,還有,你這個方案是怎麼樣的?」

    林鴻飛心中立刻就明白了,顯然,名為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的唐金東的身份似乎也並不只是一個共和國駐烏克蘭的大使那麼簡單。

    「先我要知道,在這個項目上,我們在所有國防科研項目當中的優先等級是怎麼樣的?」

    「排在前五位,屬於國家重點保障當中的重點保障項目,任何只要是為了這個項目的進行而提出的合理的要求都會被優先滿足,所需要的資源都會優先向你們傾斜。」唐金東道,「但前提是除非你的方案能夠證明卻是能夠達到你剛才說的數據。」

    「我會證明的。」林鴻飛深吸了一口氣,在這麼一個巨大的機會面前,想要保持冷靜真的是太難了,「其他的要求沒有了,現在我希望能夠請國內直升機領域、固定翼飛行器領域的權威專家來對我的方案進行評估,老實說,我不是航空器方面的專家,對這個方案我可以肯定可行,但具體的細節,還是需要這些專家來補充和完善……」

    頓了頓,林鴻飛特意補充了一句,「是真正的權威專家,不是濫竽充數跟著來旅遊的那種。」

    「這種事情,沒人敢濫竽充數!」唐金東平淡的語氣中帶著濃濃的自信,扭頭對李偉道,「李偉同志,這個事情你安排一下,要盡快。」

    也是,誰敢藉著這個項目公款旅遊?簡直是活得不耐煩了。

    李偉卻是遲疑了一下,「這個……是不是讓林總回國去討論這個方案?這麼多的專家在一架飛機上……」

    唐金東愣了一下,隨即緩緩點頭,「是應該回國去討論。」rt

    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