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美國陸軍部,在菲律賓設立軍官區,不過就在各國準備看遠東該如何應對的時候,遠東和俄國,在朝鮮漢城簽訂多項雙方海軍秘密協定。
遠東的強硬和沙俄的聯盟,讓各國感到了強烈的不滿意,接著他們就加大了對清政府的施壓,5月20日列強駐京使團,召開特別會議,隨後強烈要求清政府鎮壓義和團運動,21日英、美、法、德各駐華公使再次照會清政府,敦促嚴厲鎮壓義和團及懲辦鎮壓不力的官吏。
而清政府則是立即下令嚴禁義和團,先後派出多批軍隊參與鎮壓,數千義和團在石亭設伏擊斃楊福同,被稱為淶水大捷,這次戕官事件使清廷大為震驚,隨後直隸中部蘆保鐵路沿線,約3萬義和團佔據了涿州城,知州龔蔭培無計可施,便絕食坐以待斃,這是義和團佔據和控制的第一個州城,在此之後,清政府又派出聶士成等參與鎮壓,與義和團多次交戰,但此時直隸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已呈現出誅不勝誅的局面。
義和團的迅猛發展,使各國列強大為恐慌,他們紛紛要求清政府採取措施消滅義和團,在外國勢力的壓力下,實際掌握政局的慈禧太后,多次發佈嚴禁義和團的上諭,並組織軍隊進行圍剿,但由於多種原因,一時難以撲滅義和團,在北京西什庫教堂,當時是外國天主教的總堂,主教樊國梁的建議下,各國列強遂計劃於5月28日派出使館衛隊進入北京。
不過立即遭到了清政府拒絕,最後在5月31日被迫於同意,但提出「以二三十人為率」,結果列強先後派出400多人進京,大大超出了清政府的限制,後來列強又派遣西摩爾帶領2000人前往北京,這些行為對清政府形成了嚴重威脅。
列強向北京強行進軍和義和團抵禦外**隊,使清廷對義和團的態度開始出現轉變,面對列強咄咄逼人的態勢,清廷內部主和與主戰,主剿與主撫的分歧更加嚴重,清政府於6月5日派趙舒翹和何乃瑩,去涿州「勸散」義和團,不過逐漸清政府開始承認義和團為合法組織,這種態度直接導致6月初義和團大量進入北京。
在初期,義和團與北京的外國人關係緊張,但並未發生大規模流血事件。
對此,清政府一面繼續發佈鎮壓義和團的命令以消除列強派兵的理由,一面又調集軍隊進入北京以防不測,對外國人抱有敵意的董福祥所率領的武衛後軍(甘軍)即在6月9日被調入北京駐守,6月11日,日本書記官杉山彬前去迎接入京的西摩爾聯軍,在永定門外被甘軍所殺,事後,大臣榮祿親赴日本使館道歉。
6月12日,北京東華門外教堂起火,不少教民牽而北去,這是義和團入京第一次有關事件,隨後北京的局勢迅速惡化;6月14日,克林德帶領水手一排行於內城之上,發現有義和團練習,即毫不遲疑發令開槍,當場打死二十餘人;15日,義和團圍攻北京西什庫大教堂,6月17日,八國聯軍突然出兵攻佔大沽炮台,當天遠東宣佈進入一級戰略態勢,駐防朝鮮的5個陸軍野戰軍和東北野戰集團軍,在鴨綠江邊境整裝待命。
遠東所有海軍艦隊船隻,全部進入了指定控制海域,陸軍人不離強,海軍炮不離膛,一場前所未有的緊張態勢一觸即發,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庚子事變,慈禧太后下令殺死包括各國公使在內的所有外國人,21日清廷向各國列強宣戰。
八國聯軍為,日本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奧匈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意大利王國及俄羅斯帝國的八國聯軍,他們分別派出陸軍,日本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意軍五十三人,奧軍五十人。
軍艦約50艘,陸戰隊約540人總派遣的軍隊人數為23540人,八國以日本派遣的軍隊人數最多,奧匈帝國派遣的人數最小只是象徵性派遣75人,日本成為八國聯軍的主力。
在收到這樣的消息之後,李寧宇當場就拍著桌子說道這樣的一段話:「好呀!小日本,你丫的自己找死,本大爺就代表炎黃子孫徹底滅了你!」。
此時的日本,在甲午海戰失敗之後,由於受到了美、英、法、德等國的支持,新成立的聯合海軍艦隊,已經比原來的實力更加的優越,但是這次出兵北京,他們為了防禦遠東,並沒有派出新聯合艦隊,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可以安然無事。
此時遠東已經擁有三大海軍艦隊,雖然在噸位上和實力上,並不能有效的封鎖各個海域,但是對付小規模的艦隊還是十分有把握。
就在6月21日,清廷向各國列強宣戰之後,遠東代表和清政府代表恭親王,在北京簽訂了一項公開軍事聯盟協定,隨後公開通知八國,隨即沙俄、奧匈帝國退出了八國聯盟,並且將海軍艦隊也撤出了渤海、黃海海域。
對於遠東的這次突然一反常態,各國隨後進行了秘密協商,但是就算沙俄和奧匈帝國的退出,聯軍還是有45艘戰艦和2萬陸軍,但是他們也知道面對已經在鴨綠江,佈置了80萬精銳陸軍的遠東,他們還是沒有太大的勝算,所以他們採取了迂迴的方式。
首先繼續在大沽口駐防,隨後命令各個殖民地的陸軍向大清內推進,似乎有種準備一口就將大清吃掉的念頭,這樣也給清政府帶去了無比的壓力。
印度、越南、緬甸等地同時出兵,對此遠東也立即作出了回應,原本台灣駐防的第八野戰軍,15萬人和一支台灣守備軍,合計20萬陸軍士兵,在和清政府協商下,由遠東南海艦隊的護送,抵達海南島駐防,似乎做出了準備隨時出兵越南和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