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狼行三國

正文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梟雄末路 八 文 / 諸葛不要太亮

    (感謝亞歷山大熊,暗夜瘋癲二兄的月票。)

    烈火軍大營之中的歡呼之聲孫策營中亦是隱隱可聞,劉毅前來荊襄戰場之前便大造聲勢就是要給曹孫二人帶來最大的心理壓力,這一點在小霸王身上作用的還尤其明顯!討董之戰中劉毅的表現給了當時只有十五的孫策太深刻的印象,無論是用兵還是武勇在十八路諸侯中劉郎生都幾可為眾人之冠。得周郎之助掃蕩江東所向無敵,成年之後的孫策展示出了極高的軍事天分與統帥能力,袁術、劉表、等漢末群雄皆難當其威,江東水軍名震天下!可這些都與劉毅沒有任何的交集,一旦最強大的敵手出現,江心一戰孫策最強也是最有信心的水軍卻硬生生的被甘寧的飛虎軍所碾碎,劉毅再度展現出了不可戰勝的實力。

    假如說前番江心洲之戰飛虎軍的勝利除了本身實力的強勁之外還佔居了突襲的便宜,那麼漢軍陸軍的戰力就要足足高出荊南士卒一個檔次了,此次在荊襄算的上是孫策十餘年後第一次面對劉毅的虎狼之師,太史慈的北平軍,華雄的西涼營包括之後麴義的烈火軍無論在軍隊紀律單兵戰力還是戰陣百變之上顯示出的素質都讓孫策軍仰視,這亦是小霸王猶豫不決的原因,現在劉毅一到漢軍將更為強悍。

    漢末的這些謀臣勇將除了在戰場上的武勇和謀慮之外亦絕不乏容貌氣度出眾之輩,漢軍之中既有趙雲太史慈這般的偶像級人馬亦有似張合管亥這般的型男,當然後者乃是自稱,此外如張虎郭嘉也是一等一的儒雅不群。但若是比起此時孫策帳中那個身長八尺一身銀甲的男子,那麼恐怕除了趙雲之外其餘都要略有不如,子龍在俊朗之中帶著威武雄壯之氣,而這個男子的俊逸則更有儒雅風流的氣質,用儒將二字來形容他將是最為貼切的,在任何場合他都可以成為核心。

    這樣的一個近乎完美的男子出現在孫策軍中還是一身戎裝,除了顧曲之誤的江東周郎之外絕不會有旁人,另一個時空之中的赤壁之戰成就周瑜不世英名,千古風流人物亦當之無愧,對此演義之中諸葛亮的那篇祭文給予了最高的評價!「吊君壯年,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風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無論是統軍還是其人品包括其餘的君子雅藝這都是一個無可挑剔的人物。

    當年劉毅用郭嘉之謀奉迎天子,到了北平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借天子質疑發出調令,召江東二張,周瑜及魯肅幾人進京,其時郭嘉問起周郎劉毅還有過一番令眾人都頗為吃驚的評價。可惜周公瑾終究還是與孫策走到了一起,魯肅亦失之交臂,這怕也是朗生的遺憾之一,假使當時周郎能夠進京那麼今天馳騁在大漢江海之間的飛虎水師將會更為強大,周瑜加上甘寧絕對又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組合。劉毅不會讓這個軍事天才一代風流人物再似另一個時空那般英年早逝,這天下間還有更為廣闊的空間值得他去奮鬥,當然現在只是相像了。

    此刻在周瑜俊朗的面容之上也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愁雲,當然此時帳中也只有他與孫策二人才會將心情盡情顯露,荊襄戰局如此敵人又實力強大,面對劉毅的親臨誰也無法輕鬆下來!周瑜是在兩日之前方才趕到戰場,以他對戰局的分析其實之前曹操所提的反擊之法十分可行,雖未必就能夠一舉扭轉戰局也要比眼下無計可施要強,可惜臨陣從不退縮的孫策在這一刻卻有了猶豫,而漢軍反應十分機敏太史慈撤軍而走沒有給他們留下太長的時間,戰機亦是就此一縱而逝!

    身為優秀的軍事統帥周瑜對孫策的猶豫很難理解,以小霸王的魄力與堅韌這樣的情況絕不會出現在戰場之上,可作為義弟他卻是十分可以理解義兄心中的想法!孫策內心深處始終存在著對劉毅深深的忌憚,這種情緒很是複雜,雖然沒有明言卻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之中被細心的周瑜感覺出來,面對任何對手天性豪勇的小霸王都不會有絲毫畏懼,即使劉毅也並不是讓他感到畏懼可這忌憚之心卻影響了判斷!

    如今錯失戰機之後麴義烈火軍飛速趕到,曹軍不斷在永安官道之處增兵想要從此處打開缺口卻被高順牢牢的頂住,整個戰場漢軍的佈局已然到位,各主力之間由於鐵騎營的強大存在而聯繫緊密,兵力亦是充足,任周瑜如何冥思苦想也難得破敵之策,劉毅手握優勢行步步推進之法穩中有奇確是可令人有一種近乎絕望的情緒!現在看似漢軍放緩了在荊襄戰場的攻勢,可周瑜立刻敏銳的察覺到劉毅一定是在蜀中有了突破,以對手及趙雲郭、賈等人的一貫用兵這絕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釋就是漢軍在蜀中有了突破,而葭萌關的消息證明了周瑜的判斷,雖然曹操手中還有劍閣天險但也難以確保不被漢軍突破。

    葭萌關只是第一步,劉毅肯定還有後手,曹操的益州之地已然是岌岌可危,周瑜十分肯定的得出了這個結論,以此為依據的話擺在他和孫策面前的便是如何抉擇?眼前的戰局即使他們全力以赴幫助曹操對抗劉毅勝利的機會也不足三成,本來無論是孫策還是周瑜心中都未嘗沒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可如今劉毅就連靜觀其變的機會也沒有留給他們,談判破裂之後他已然對孫策動手,便是交州的奇襲。

    另一個時空之中的三國鼎立時期,東吳的水軍已經初步具備了航海的能力,雖說只是到達寶島但卻是邁出了航海的第一步,後世的劉毅便曾經想過倘若讓孫權最終一統大漢的話是否會在航海之上有著重大的突破!當然現在孫策周瑜對於海洋這個概念的瞭解還只是一鱗半爪,其中有很多更是通過瞭解飛虎軍得來,但讓他們做如何想像也很難清晰的瞭解漢軍是如何通過長達萬里的海岸線來對大漢最南端的交州做出攻擊的,眼下最關鍵的是該如何應對漢軍的乘虛而入。

    早在荊襄之戰開始前,孫策周瑜魯肅等人便對天下大勢做出過深入的分析,此時漢軍的強大毋庸置疑,兗州漢中一戰過後便是集中南方三雄之力也難以對之形成優勢。而論及領地的穩固與發展速度,劉毅治下的優勢比之軍事上還要明顯,假如就保持著眼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對方的優勢還將越來越為巨大!魯子敬有言劉毅最穩的辦法便是進行戰略防守,待優勢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做雷霆一擊,到那時他們將很難阻止漢軍前進的腳步,而對方連續作戰進攻荊襄劉毅盡快一統大漢江山的決心已是昭然若揭,但這樣的動作也在給敵人以機會。假使曹操可以在穩定蜀中的同時聯合荊南在荊襄一戰中擊敗劉毅則局勢便還有翻轉的可能,否則他們就只能寄希望與奇跡的發生了。

    當時魯肅出言便十分直白,在孫策面前他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隱晦之處,這些話聽起來頗為喪氣但孫週二人亦不得不承認魯肅的正確,小霸王豈是束手就擒之輩?哪怕有半分的機會他也不甘屈於人下,因此才有拒絕了劉雲提議率兵前來增援曹軍的舉動,畢竟仗只要還沒打完他們就還有翻轉的機會,可眼下魯肅所言曹軍穩定蜀中的前提已經不能保證了,戰役的進程也大大超過了當時三人商討的範疇。

    第一個意外便是漢軍竟能如此迅速的突破蜀中門戶葭萌關,這也不怪他們意外,就連劉毅張虎都是一般,若是沒有第三流的獻策漢軍此時恐怕還在雄關之下徘徊,即使付出巨大代價拿下此處也不一定再有繼續攻擊劍閣之力。第二個意外就是交州的亂局,漢軍的跨海登陸之舉超出了他們的知識範圍,誰也不曾想到劉毅的報復竟會來的如此迅捷,眼前五千之眾已然令人頭疼不已,將來還可能會陸續增加。

    迅速回師荊南,這是孫策周瑜斟酌再三之後做出的無奈選擇,蜀中震盪,身在荊襄的曹操除了與劉毅決一死戰之外再無其他的選擇,沒有了孫策軍的支援他們勝利的希望可想而知,但誰也不敢小視曹操決死一擊之中所蘊含的威力,周瑜唯一能夠寄托希望的便是此處曹軍的死戰能夠最大的消耗漢軍的兵力,為他們爭取足夠的時間!

    緊要關頭背棄盟友收軍而退,這不啻在曹操背後捅了一刀,但孫策亦是無路可走,劉毅已經到了,隨他前來的還有漢軍另一大主力疾風軍,且不論這是否是劉郎生虛張聲勢之舉可用此地近十萬士卒的命去賭,這個決定孫策無論如何也難以做出,退回荊南依靠手中的力量至少還能借長江天線嚴防死守,再做猶豫能不能回得去都難以保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