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太子
火炮齊射,一輪輪炮彈帶著「轟、轟」的呼嘯聲如閃電般飛向大都城門及兩邊的城牆,其中的兩門紅衣大炮特別搶眼,其聲如雷,每發一炮,便會贏來宋軍將士不由自主的集體喝彩聲。
對於元朝中路軍的將士而言,已能習慣這種場面,但對於第一次見到火炮發射的其它隊伍來說,卻是覺得像世界末日來臨似地。
很快,大都城的南門一帶全都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守城的元軍只能下撤到城牆根的掩體內,上面的守城弩、拋石機等大型守城器具也時不時地被火炮擊中。
雖然整個炮擊的時間只維持了一個多時辰,但城內的元軍和百姓普遍都有種驚慌失措的感覺,在他們看來,這種炮聲就像是上天在發怒。
公孫小宸看見火炮營指揮使完顏天雷打出了旗語,立即對我道:「皇上,火炮已到發射極限。」
我點點頭道:「好,傳令下去,御林軍、騎軍斷後,準備好投擲彈,以免元軍襲擊,其餘各軍則按計劃後退。」
「是,皇上。」
當大軍徐徐後撤時,忽必烈在印天涯、阿術等人的保護下,從城牆下面的掩體走了出來,快步登上城牆,向南望去。
從炮火中緩過神來的那木罕道:「父皇,讓兒臣率領一萬jing騎前去衝擊一番吧。」
忽必烈搖道:「不可,那木罕,你不知道南朝投擲彈的厲害,我軍的騎兵完全被其克制。」
回到宮中,忽必烈單獨留下了皇子真金、將軍伯顏。
「真金,伯顏將軍,朕近日和至尊大人才恩吉雅商議過,打算讓你們二人率領一萬名怯薛軍中最為精銳的大宿衛於後日離開大都,前往上都(今內蒙古境內),同時將兵器監裡有關火槍製作的匠師以及朝內上師級以上的匠師全部帶走,到了上都後,那裡的駐軍和官員全部由真金節制,並立即開始研製新一代火器,如火炮、火彈。」
「皇上。」
「父皇。」
兩人聽罷,頓時覺得心裡一沉,這分明就像是在交代後事,儘管忽必烈臉色平靜,但二人都很清楚,大都,怕是守不住了,只是自己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說服忽必烈,畢竟誰也沒有能耐擊敗南朝的火器。
忽必烈打斷道:「你們想說什麼朕都知道,但什麼都不用說,照此執行就是,伯顏將軍,真金年輕,閱歷和經驗都有所欠缺,你需要在其身旁時刻提點。」
伯顏神情肅穆道:「是,皇上。」
「嗯,你們要記住,我們雖然是大漠之雄鷹,有著南人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也需要取長補短,盡力發展南朝趙祺所說的『科技』,在實力不及時,要學會臥薪嘗膽,只有等到我朝的火器全面勝過南朝時,才是我朝重新南征之際。」說到這裡,忽必烈歎了口氣道,「只可惜,朕明白得太晚了,在這點上,朕不如趙祺。」
其實,忽必烈能夠在短時間內明白科技的重要性,也算是難能可貴了,只不過,忽必烈不會知道,科技只是國家興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已,就像我和郭侃所說的,領先一步的思想意識才是宋勝元敗的根本原因。
第二天,在宋軍炮擊之後,忽必烈在朝會時正式宣佈,立真金為太子,確定了元朝的接班人。
在接受百官祝賀後,忽必烈繼續道:「各位愛卿,將軍伯顏文武雙全,忠肝義膽,朕特任命伯顏將軍為太子太傅,隨同太子真金返回上都。」
伯顏出列道:「是,微臣遵旨。」
按照蒙古族的習俗,作為蒙古大汗選定的接班人都需要返回上都祭奠先祖,並接受各大部落的祝賀。
「好,你們下去準備吧,明日乃是吉日,你們就於明日清晨出發。」
「是,父皇。」
「是,皇上。」
真金二人離開後,忽必烈道:「兀良合台,有關大都的巷戰計劃都制定好了嗎。」
「回皇上,已經制定完畢,各軍從昨日起,便在各自的區域內進行佈防。」
「嗯,趙祺啊趙祺,朕要讓你進得來出不去,傳令下去,自今日起,封閉南門。」
兀良合台道:「是,皇上。」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只要天好,我每日都會率領大軍來到大都城下,進行炮擊,十一月二日,火藥監又送來了大戰前的最後一批火器,其中包括五千顆普通投擲彈,一千顆加強版的投擲彈、十萬發火槍彈藥以及十門火炮。
臨安火藥監的兩個下屬工廠日夜開工,工人們分成三班,不停地生產組裝,使得投擲彈的月產量可以達到六千多顆,最近兩個月來,為了大都之戰,我讓軍務院陸秀夫下令,將九成的投擲彈分撥給中路北伐軍,這也是東、西兩路大軍因火器不足導致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對於破損的城牆,忽必烈並未下令修繕,忽必烈心裡十分清楚,這只能是勞民傷財的徒勞工作,在炮擊的起初,元軍上下都覺得是一種煎熬,到了後來,這種煎熬慢慢被麻木所替代,不少將士甚至暗自想道,希望大都的城牆早日被宋軍的火炮擊毀,好在城中與宋軍決一死戰。
十一月六ri,大都的城門終於被火炮炸開了一個大洞,同時,城門左右兩邊各四、五十米之內的城牆也已被炸成斷巖殘壁,無人可在其上立足。
雙方的將士都已明白,決戰將會從明天開始。
在經歷了連續幾天的晴朗天氣後,天氣突然變得格外陰冷,似乎是被戰事所感染,十一月四ri這天,天氣多了一絲淒涼和寂靜,不時吹過的寒風直令人感受到一種寒徹心扉的冷,雖然宋軍將士大都來自南方,很少經受過這種酷冷,但因為心中的熾熱和緊張,倒也沒有去留意。
「寒冬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在下達總攻之前,我自言自語道,這句話,我說的聲音很大,周圍的將領們全都聽見。
隨著呂文煥一聲令下,五十二門大炮向大都南面的城牆發出了最後的怒吼。
陣陣火炮聲中,擔任先鋒的忠順軍和御林軍一個團的兵力率先向城門衝去,城牆上的元軍守城弩、拋石機等大型武器基本上都被火炮摧毀,是以在衝向城門時,沒有遇到任何阻礙,衝到近前時,六百名忠順軍將士動作一致地棄馬步行,並將投擲彈從被炸開的洞中扔了進去,爆炸聲響起後,眾人毫不猶豫地衝進城去。
入城之後,在城門的涵洞口又向前方扔出了第二批投擲彈,隨即便在濃濃的煙霧中四下散開,一邊緩慢前行,一邊擲出了第三輪投擲彈,當這一輪投擲彈炸開時,緊隨其後的御林軍第一團的戰士也陸續衝進了大都城。
這一千多名宋軍入城後,並未快速向前,而是以連或都為單位,沿著城牆向左右分散,一旦發現前面有元軍出沒,便扔出投擲彈,首批入城的這一千五百名宋軍,每人身上都帶有五顆投擲彈,當六、七千多顆投擲彈陸續爆炸後,元軍在城牆附近構築的第一道防線算是被摧毀殆盡。
與此同時,火炮停止了射擊,後續的宋軍一隊一隊地衝入城中,在各自上司的指揮下,向前、向左、向右地四散開來。
在入城的初期便消耗了如此多的投擲彈,還是第一次,這一來是吸取了洺州之戰中的教訓,二來也是我擔心忽必烈會在城門裡面埋伏有大量的弓箭手和火槍手,將我軍阻止在城門涵洞前,進而以箭雨襲擊。
數萬大軍要從一個缺口進入城內,自是十分費時,同時也要防止前沿的元軍進行反擊,是以入城後的宋軍戰士幾乎沒有間斷地扔出一顆顆投擲彈,才得以逐步向前推進,饒是如此,也花了近三個時辰的時間,直到下午四點左右,才陸續湧進了五萬多大軍。
一般而言,在古代的攻城戰中,靠近城牆的百姓都會被轉移到安全地方,以免被箭矢、拋石機等遠程武器誤傷,大都也是如此,靠近城牆邊的百姓都已移走,但和洺州城不同的是,經過艱苦的巷戰,當宋軍的前沿部隊向前推進了大約三十米時,就發現了不少屋裡還有百姓存在,情況不妙的是,這些屋裡也藏有元軍。
在城門旁邊的一個掩體內,指揮戰鬥的呂文煥、印應雷和趙淮三人經過合計,決定暫緩推進的速度,並派人將情況向我匯報。
得到消息後,我在數千名親衛軍的保護下,從碎石中進入了大都城,此時,天色逐漸轉暗,南門一帶硝煙瀰漫,能見度急劇下降,與此同時,城中的槍聲、喊殺聲也漸漸稀疏下來,看不清前方的目標,自是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呂文煥道:「陛下,前方三十米的房屋內,元軍士兵和大都的百姓混雜在一起,我軍的投擲彈很容易傷及無辜,但不使用投擲彈又很難快速突破防線,除非是衝上前去和敵人進行肉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