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香港娛樂1980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紅 (求支持,求紅票) 文 / 南孚

    更新時間:2012-09-12

    《夜店》經過一個多月的上映,香港本土票房大賣,金公主院線和邵氏院線齊齊合力,使得這部影片一舉打破《提放小手》剛剛創造的票房紀錄,一下子突破2500萬大關。

    《夜店》也成為了香港電影票房史無前例的2000萬俱樂部的一員,同時是香港首部衝破2000萬票房的電影,而且一邁入2000萬大關就達到了2600多萬港幣的超高成績。

    按照當時香港500多萬人口來算,那麼這個票房成績,也意味著香港有300多萬人走進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這已經佔了當時香港人口近60%。這是多麼恐怖的一個成績啊?

    在這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創造出這樣的成績,雖不能說是後無來者,但也算是也前無古人了!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而且要是按照後世的票價折算的話,那麼這部片子則有2億3千萬近乎天文數字的超高票房,絕對會雄踞香港開埠至今賣座電影之首。當然,用這種方式折算票房未見得合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王東這部《夜店》電影在香港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以說,王東率先開啟了香港電影火爆黃金時期的序幕,如果說《鬼馬智多星》、《追女仔》、《千王斗千霸》、《提防小手》幾部一千多萬的影片讓香港民眾震撼的話,那麼這部《夜店》就是徹底顛覆了人們的心靈。

    一部超高票房的影片出現,也算是給這個「東方好萊塢」拉開了一扇百家爭鳴、諸侯割據的大門。讓諸多電影人都驚呼,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攝!

    王東的這個2000萬票房,則是早了新藝城一年多率先達到!歷史上同樣造成這樣神話的還是82年橫空出世的《最佳拍檔》!不過這樣的光環如今套在了王東的頭上。

    能夠受到國際大獎的親睞,還能夠拍攝電影賺錢,王東的名頭一時大響。雖然說民眾中都把目光盯在演員身上,他們嘴裡討論的都是梁佳輝扮演的水哥,梁朝瑋扮演的李俊偉,鍾儊紅扮演的唐曉蓮,甚至還有周星星、洪錦寶、元秋、陳會毅等人扮演的角色,很少有人討論王東這個創造諸多奇跡的導演。

    但是這不妨礙王東如同彗星一般閃耀在港台乃至亞洲電影圈,四部編劇的影片達到一千多萬,一部電視劇破掉了香港各項記錄,萬人空巷,受到了非同凡響的歡迎。第一部處女作電影就拿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創造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記錄。

    最年輕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獲得者,最年輕的千萬編劇,最年輕的兩千萬導演,華人第一位兩千萬導演,華人首位獲得金棕櫚大獎的導演。一系列的光環都掛在了王東的頭上。

    王東也奠定了自己「香港新一代天才導演」的名聲,在整個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都有著一定的名號,電影圈中對於這位年輕的天才導演,也都是正視起來。

    就像是倪匡在《明報》上破天荒的第三次增刊評價王東一樣。

    「這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跡的導演,一個奉獻出無限可能的年輕人。香港電影有其而幸,華人有其而幸,他還年輕,誰知道明天他能夠創造什麼?我喜歡這個年輕人,他和我一樣,是一個天才!」

    倪匡依舊放、蕩不羈,在報紙上對王東推崇備至,大有化身為王東頭號粉絲的趨勢,按照後世的說法,這個老頭就是頭號「東蜜」。

    當然,有「東蜜」自然就會有「東黑」,《東方日報》就在報道中稱王東為「偽新浪潮人物,逆反新浪潮的代表!」,文章中,稱王東的影片是一種「崇洋媚外」的行為。

    對於《東方日報》這個銷量很大的報紙突然出了「黑」王東,很多影迷和電影人都是一片嘩然。如今王東可是被港人當做宣傳模範,很多家長都把他當做榜樣,雖然新聞報道抹黑,不過還只是一種電影理念上的對抗,不過這也引起了不少電影人參與其中進行爭論,掀起了香港78年之後,香港最大的關於電影和文化的討論。

    對於這些討論,王東倒不是很在乎。至於說《東方日報》為什麼突然貶低自己,王東也無從深究。對於媒體報紙,兩世為人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傢伙就是如此,為了銷售量,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如果說《明報》是親內地的大報紙,那麼這個《東方日報》就是親台的報紙了。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報紙的創始人躲在台灣,接受台灣當局保護呢,要是不親台,人家台灣來個押送回港,那麼馬惜如、馬惜珍兩兄弟可就欲哭無淚了。

    要知道,這兩個兄弟可是香港最大的毒梟,控制著香港地下賭品交易,在東南亞、港台地區都有著莫大的厲害關係。《東方日報》不過是他們旗下產業的冰山一角。

    這兩兄弟在道上也是被稱為「白粉馬」「金馬」的,當年和「跛豪」齊名。據說後世拍攝的《四大家族之龍兄虎弟》就是講這兩位兄弟的事情,而馬惜如的兒子馬廷強就是後世那個著名的「殘疾富豪」,無數宅男女神黎姿的富豪老公!

    王東沒有理會《東方日報》狗咬人一樣的搏銷售量的行為,對於這樣的行為,不要說在八十年代,就是在後世也是屢見不止。而後世一些女星更是自我製造緋聞上位,不像現在的女星,一般也都是一些電影、電視劇或者歌曲需要宣傳的時候,才會在報紙上時常見報。

    這時候的媒體和明星之間的關係才真正是互利互惠,明星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情的事情也能夠隱瞞很久,這要是放在後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滿大街都是狗仔,你上趟廁所沒準被人看到沒準都會見報弄出什麼「某明星難言之隱」,「明星是大是小?」這樣八卦的新聞。

    經歷後世信息轟炸的王東別的不敢說,這種抗壓能力那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上的。而用現在陳勳棋對王東的話來回答,那就是王東非常具有大將之風!

    香港本土票房出來之後,一般就是會把收入打入賬戶之中,當然,也有一些會當做紅包送出去。不過想分紅這種事情,在香港這個經濟發展迅速的社會,很多時候還是會用到銀行。

    《夜店》火爆2600萬港幣票房,現如今的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大約是1:1.3左右,而王東這部片子的製作費大約有60萬港幣,就算是算成人民幣也絕對屬於小製作、小成本影片。

    再算上後期的宣傳等一系列手段,總共大致用了將近100多萬,而這些錢也都會從分成之後的票房收入中扣下來。

    不要以為2600萬,王東占一半就能分個一千多萬,那純屬是做夢,扣除院線的分成,還有一些劇組紅包、演員紅包,實際到王東手裡的錢到不了一千多萬。

    按照合同,扣除上稅之後,最終到王東手裡的大約將近六百萬港幣。這主要還是王東是投資人,占一半的利潤的原因,縱然是這樣,這種回報率也是讓陳勳棋、邵一夫等人笑的合不攏嘴。40倍的收益,這在電影市場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但是王東坐做到了。

    這也使得王東多了一個「票房保證」的頭銜,儘管王東還只有一部影片,但是一部的利潤,比其他人十部利潤還大!「天才導演」可見一斑!

    600萬港幣在八十年代的香港也算是一筆巨款了,可以說一夜之間王東就一躍成為了香港有錢階層的一員,在如今幾十萬就可以買一棟不錯的房產的香港,王東也算是小有資產。

    這麼多錢如何利用,王東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二部影片王東也在考慮在拍攝什麼題材,而以現在王東「新一代大導演的名頭」,王東顯然不愁電影來拍攝。

    這次的分紅,還只是香港本土票房分成。至於東南亞和韓日、台灣等地的票房分成,雖然分成變得很低,但是也應該會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對此王東也算是不用發愁影片拍攝資金問題了。

    所以,這次的分紅,王東很自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分成了5份,分別是一個200萬存折和4個100萬存折。這次王東的五張存折也都是匯豐銀行的存單。

    現如今也許東亞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恆生銀行等多家銀行發展迅速,但是匯豐銀行依舊是香港最大的銀行,也是亞洲影響力最大的銀行,而且在後世匯豐銀行在後世被評為全球最保險的50大銀行,王東對於這家銀行也是非常信任。最起碼不會像後世某些銀行那樣,來個破產。

    而匯豐銀行也是現如今港幣發鈔銀行之一,與另一老牌銀行渣打銀行控制著香港港幣的發行。也算是對香港經濟有著很大的影響,而香港富豪階層,也一直都像染指匯豐與渣打這兩個銀行。可見他們在香港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五張存折中,200萬的存折王東準備給自己的父母,而其他四張,則是分給阿力、胖子成、傻彪他們幾人,一人一百萬。這算是王東給幾個兄弟的一點積蓄,要不然,除了阿力意外,傻彪和胖子成這兩個傢伙別說攢錢了,能夠花就不錯了!

    ps:這段時間腦子混混頓頓的,胖子沒有休息,連續碼字。過些天可能會有些事情,怕耽擱了大家更新,因此不斷的存稿,而且胖子也沒有減少章節,依然保底兩更。很祈求大家能夠多多的投上幾票,大家給力,胖子也一定會給力。

    也許別人四五個小時能夠碼個三四章輕鬆,但是胖子這龜速的碼字速度,最快碼字,狀態很好的時候,碼兩章差不多也要4個多小時,這還是筆鋒順、腦子清晰、思路明瞭的時候。

    因此胖子每天都要付出比別人多點的時間來碼字,不求別的,只希望各位兄弟能夠支持一下胖子,推薦和收藏都是免費的,這本書也沒有要收費的傾向,免費看書,只是大家動動手的事情了,真心希望童鞋們能夠支持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