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龍騰世紀 第109章 最不希望打仗的人 文 / 蕭玄武

    涿州衙門,自然是楊榮在進城之後第一個要讓官兵們搶佔的地方。

    在他以往攻佔的城池中,衙門和軍營的住宿條件完全不同。衙門一般都是整潔雅靜,而軍營卻是騷臭熏天,到處都是馬糞味。

    從不懂得什麼叫節儉的楊榮,自然不會委屈自己住進遼軍那騷臭熏天的軍營。

    與李繼隆分開之後,楊榮在一隊夜刺營官兵的護送下,與柳素娘一同先到了涿州衙門。

    衙門內的遼國官員和衙差,早已被李繼隆麾下的兵馬帶走,如今的衙門已是空空如也,連半個原來住在裡面的人都沒有。

    一邊抬腳朝衙門的大堂走,楊榮一邊對身後跟著的夜刺營軍官說道:「許多日子沒有撫琴,你去幫我把瑤琴拿來,今日我要好生為征戰沙場的將士們和那些死去的兄弟們撫上一曲。」

    夜刺營軍官應了一聲,轉身出了衙門,找還在外面正向這邊行進的楊榮親兵要他的瑤琴去了。

    「確實許久沒聽大人撫琴了。」走在楊榮的側後方,柳素娘輕聲說道:「這些日子與遼軍廝殺,大人總是殺伐果決,倒是真讓人忘了大人竟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

    「少來!」柳素娘的話音剛落,楊榮就朝她擺著手說道:「琴棋之道,我還曉得一些。可書畫卻是半點不通。我那蛐蟮找媽一樣歪歪扭扭的字體,若是能算的上書法的話,應該也是抽像派。」

    雖不知「抽像派」是什麼意思,柳素娘還是聽明白了楊榮的話。她朝楊榮微微一笑,對他說道:「琴棋大人都能精通,只要用心,那書畫自是不在話下。」

    「我怕的就是身旁多一群馬屁精,沒想到第一個拍我馬屁的,竟然會是自家媳婦!」楊榮笑著搖了搖頭,抬腳走到大堂的正座上,在椅子上坐下,雙手按著面前的桌案,對下面跟著的夜刺營官兵們說道:「兄弟們,你們看我坐在這裡,像不像個當文官的樣兒。」

    「文官算得什麼?」楊榮的話音才落,一個夜刺營軍官就說道:「我們大人文武雙全,上馬打得江山,下馬治得天下,如何是那群文官能比的?」

    聽了這夜刺營軍官的話,楊榮臉上掛著笑,抬手點了點他,對眾人說道:「你們看,你們看!夜刺營向來是我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沒想到,你們竟然從都部署開始,全都成了一票馬屁精,這日後我聽你們說話,可得多長個心眼。」

    說了這句話,楊榮先哈哈笑了起來。站在堂上的夜刺營官兵見他笑了起來,都是先相互看了看,隨後也跟著哈哈笑了起來。

    沒過多會,先前去幫楊榮拿琴的夜刺營軍官折了回來。那軍官雙手捧著楊榮的瑤琴,到了桌案對面,先朝楊榮躬了躬身子,隨後才將用絲綢包裹起來的瑤琴擺放在桌案上。

    輕輕揭開裹在瑤琴上的絲綢,楊榮伸出手指撥弄了一下琴弦。琴弦顫動著發出一聲清越的弦音,楊榮這才接著撫弄了起來。

    許久沒有彈琴,可楊榮卻絲毫也沒生疏,在他的撫弄之下,一首激盪人心的旋律在大堂上飄蕩。

    這首曲子並沒有半點婉約和柔美,與楊榮早先彈奏的曲子完全不是同一種風格。

    琴音傳出了大堂,所有走進衙門,聽到琴音的西塞軍全都止住了手上正在做的事,靜靜的聆聽著這首他們最高指揮官為他們每個人彈奏的曲子。

    聽到曲子的人,胸腔內噴薄著一股豪情,就好似站在黃河岸邊,看著黃河之水滾滾東去一般。

    楊榮正專注的彈奏著瑤琴,去了涿州軍營,此時又折回來的李繼隆恰好帶著幾名衛士走進了衙門。

    聽到從大堂傳來的瑤琴音律,李繼隆微微皺起眉頭,放慢了腳步。

    常年征戰沙場,他早已習慣了殺伐果決的氣息。從楊榮的琴音中,他聽出了清晰的金鐵交鳴之聲。聽著這支曲子,他就好似重新回到了豪情萬丈的戰場,聽到了那一聲聲戰馬嘶鳴和將士們衝鋒時的吶喊。

    深深的吸了口氣,李繼隆最終還是抬腳朝衙門大堂走了過去。

    進了大堂,楊榮正低著頭撫弄瑤琴,根本沒有注意到他。

    站在一旁的柳素娘見李繼隆走了進來,連忙迎上,雙手抱拳對他行了一禮,正要出聲向楊榮同稟,李繼隆卻做了個手勢制止了她。

    他看到楊榮低頭彈奏瑤琴的時候,臉上的肌肉在微微的抽搐著,就好似在強忍著悲傷,不讓眼淚滑落一般。

    這一刻,他看到的不是那個玩世不恭,好像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楊榮;看到的更不是那個攻城略地從不留下俘虜的楊榮!

    此刻出現在他眼前的,完全是個情感脆弱的大男孩。

    眉頭微微皺著,李繼隆心內在不住的尋思著。楊榮到底在為什麼憂傷?難道一首曲子,就能讓一個在戰場上令遼軍聞風喪膽的將軍心起波瀾。

    看著正在撫弄瑤琴的楊榮,李繼隆微微的搖了搖頭。

    終於,一首曲子撫完,楊榮輕輕的將瑤琴推向一旁。深深的吸了口氣,端坐在椅子上,緊皺著眉頭,不知在思量著什麼。

    「楊將軍彈的一手好琴!」當楊榮止住撫琴的時候,李繼隆抬腳朝前走了兩步,笑著對他說道:「末將站在這裡好一會了,聽的可是如癡如醉。」

    聽到李繼隆說話,楊榮抬起頭朝他微微一笑,對他說道:「這支曲子,別人或許聽不明白,李將軍若是真的聽了好一會,應該能聽出弦外之音。」

    「楊將軍在感傷!」李繼隆歎了一聲,用一種近乎低沉的語氣對楊榮說道:「雖說不知楊將軍在感傷什麼,可末將卻是能聽出是為這戰爭感傷。」

    「李將軍果然是末將的知音!」楊榮站了起來,從桌案後走出,走到李繼隆面前,雙手抱拳朝李繼隆微微一拱,對他說道:「末將確實是在為這戰爭感傷。宋遼之間,相互征伐已有十數年,可我大宋卻是進展甚少。每年耗費在戰爭上的錢糧何止千萬,無數英雄男兒奔赴沙場,最終卻只能埋骨他鄉。想起這些,末將真是恨不得這戰爭早些結束,不再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個戰友倒在眼前,不再給那些失去親人的戰士家眷寫那種完全是官話套話的慰問書信。」

    「其實我又何嘗不希望戰爭早些結束!」李繼隆歎了一聲,雙手背在身後,對楊榮說道:「有人說過,我們這些武將,若是沒有戰爭,我們將會一文不名。可他們卻不明白,真正上過戰場的人才知道戰場是多麼的殘酷,才知道看著一個個熟悉的戰士在身旁倒下是多麼的揪心。這世上真正希望沒有戰爭的,或許就是我們這些在戰場上廝殺的武將!」

    楊榮微微仰著頭,沒有說話,眼睛卻是瞇了一瞇。

    李繼隆說的沒說,早先他還沒有從軍的時候,很渴望能夠為民族而戰,可當他真正加入了軍隊,在戰場上與遼軍廝殺數場之後,他才知道,戰爭並不是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

    戰爭不是僅憑著一腔豪情就能獲勝的,敵人也不是一群等待著誅殺的豬玀。有戰爭就會有死亡,就會有無數人被捲進這無盡的殺戮。

    看到的殺戮越多,人越麻木,可內心深處的觸動卻是越深。

    「楊將軍,末將前來找你,是有一事想與你商議!」見楊榮沒再說話,李繼隆接著對他說道:「若是末將猜測不錯,這兩日聖上應該就會御駕親征,率軍征討南京。你我二人必然會有一人作為先鋒,最先對南京城發起攻擊。」

    「希望不是我。」扭頭看著李繼隆,楊榮朝他微微一笑,對他說道:「做先鋒這種光耀門楣的事,還是讓給李將軍好了。」

    「你以為我想做?」李繼隆撇了撇嘴,沒好氣的對楊榮說道:「我來找你,並不是為了誰做先鋒的事,而是想先跟你商議,無論你我二人誰做先鋒,另一人都必須協助扼守這裡!」

    說著話,李繼隆回過頭,朝身後的親兵一伸手。

    那親兵連忙取出一副地圖遞給了李繼隆。

    接過地圖,李繼隆大踏步走到大堂內的桌子旁,將地圖展開,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回頭對還站在身後的楊榮說道:「天柱莊,這裡一定要死守,否則不僅南京攻破不了,攻城的軍隊還有可能被遼軍全部殲滅!」

    聽他這麼一說,楊榮抬腳走到他身旁,擰著眉頭看向李繼隆指著的地方說道:「李將軍的意思可是這裡正是扼守溫榆河渡口的所在?」

    李繼隆點了點頭,一臉嚴肅的對楊榮說道:「南京北面,有著順州和檀州兩處所在,這兩處雖說兵馬不多,可遼國要從上京調撥兵馬來援,必定在這兩處補給。從這兩處渡河支援南京,天柱莊就是他們渡河最好的地方!」

    聽李繼隆這麼一分析,楊榮點了點頭,卻並沒有急於答應李繼隆的提議。他知道,守衛天柱莊,或許要比進攻南京的戰鬥更加殘酷,可這卻又是一場無法逃避,必須要打的戰鬥。(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