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第1卷 西北狼煙 第51章 遼國聖宗 文 / 蕭玄武

    霸州館驛內發生的事情並沒有傳揚出去,第二天一早,霸州知州聞訊趕來,楊榮特意交代他一定要將這件事給壓下去,不要讓任何人把事情給宣揚出去,更不要讓任何人把那些殺手已經被解決的情況告訴不相干的人。

    知道這件事的人已經不少,至少館驛內的人全都知道了,楊榮的要求是不大不小的給知州出了個難題,可知州並沒有推諉,而是很爽快的應諾了。

    只要事情暫時不傳揚出去,楊榮到了遼國的南京城,就還會有機會趁著殺手組織沒有轉移總壇將他們悄悄的一網打盡。

    離開霸州,進入遼國境內,蕭太后得知楊榮奉旨前來南京商討和談事宜,派出了遼國最為精銳的皮室軍在邊境等待,接到楊榮的隊伍後,隨行護送。

    數千皮室軍將楊榮的隊伍圍在中間,簇擁著向南京城行進。

    不知是皮室軍的護送起了作用,還是那些殺手在遼國境內不敢造次,這一路上,楊榮竟是過的十分安穩,每天晚上也不用擔心會有殺手突然破窗而入,將他的腦袋給割了去,睡的也是十分香甜。

    早先楊榮曾在大同生活過一段時間,大同在幾十年後,會被遼國定為陪都,他那時以為在大同看到的,就是真正的遼國縮影。

    可進入了南京城,他才發現,早先他腦海中的那些印象竟然全都是錯誤的。

    遼國的南京城極其繁華,與北宋的東京相比,並不差上多少。

    城池高深,城內建築鱗次櫛比,一座座碧瓦朱甍的閣樓林立在街道兩側,街道上的人群也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這一派繁榮景象,讓楊榮對遼國的印象有了個更深層的認識。

    大遼國的強大,果然不是匈奴和突厥那種遊牧民族所能相比的,這是一個擁有著完整政治體系、經濟體系、幾乎完全吸收了中原文化的國家。

    與這樣的國家為鄰,並且常年相互征伐,缺少戰馬的大宋還能長期在戰場上佔據主動,著實已是十分不易。

    楊榮進城的時候,許多遼國百姓都站在街道兩側,在百姓的前面,有很多遼軍士兵將他們擋住,不讓百姓太靠近使節隊伍。

    大多數的遼國人都是說漢語的,楊榮在行進的時候聽到了不少遼國百姓間的交談。

    「你知道不?那個就是楊榮!」一個遼國老漢指著楊榮,對他身旁的中年漢子說道:「我家二兒子就是在和他作戰的時候被殺死的!」

    「看那小子才只有二十歲出頭,怎會如此凶悍?」那中年漢子雙臂抱著懷,對老漢說道:「像這樣的人,來到南京,太后竟還對他禮遇有加,要是依著我,早把他拉出去砍了腦袋!」

    不僅是遼國百姓的態度不是十分友好,楊榮甚至看到一些百姓的手中拿著爛菜葉、臭雞蛋,做出了要朝他丟過來的準備。

    若不是攔在百姓前面的遼軍阻攔,恐怕那些東西真是會呼嘯著朝楊榮招呼過來。

    騎在馬背上,楊榮一邊走一邊搖頭苦笑。

    這就是遼國!這裡的老百姓都恨透了他這個大宋的將領,與在大宋境內人人尊敬的情景不同,在這裡,恐怕每個遼國人都想把他從馬背上揪下來,活生生的把他給生吞活剝了。

    到了遼國行宮,楊榮的衛隊被擋在了首進宮門,一個小黃門從宮內跑了出來,引著他向行宮內去了。

    跟在小黃門身後,楊榮挺直了身子,不緊不慢的走著。

    穿過兩道宮門,他終於來到了遼聖宗升朝議事的大殿。

    兩名守在殿外的衛士攔住了楊榮,其中一人對他說道:「請通問使大人解下兵刃!」

    楊榮伸手從腰間解下佩劍,遞給了那個衛士,抬腳走進殿內。

    剛一進殿,他就撇了撇嘴,臉上現出了一抹鄙夷,遼國人準備的陣仗著實也太大了些,看來是想要給他一個下馬威。

    大殿上站著遼國的文武百官,楊榮進殿的時候,這些官員個個目不斜視,好像根本沒看到他似的。

    在大殿的龍椅上,坐著一個身穿黃袍的契丹少年。

    這少年大約只有十五六歲,臉上稚氣還未脫盡,見楊榮走進殿內,他先是扭頭朝後面的布幔看了一眼,隨後才向楊榮問道:「來者可是南朝派來的通問使?」

    「大宋通問使楊榮,拜見大遼國皇帝,恭祝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遼聖宗一開口,楊榮抬腳朝前走了一步,雙手抱拳,深深躬著身子山呼了一番。

    「大膽楊榮!」楊榮的話音剛落,還沒等他直起身子,一旁就有個人站了出來,朝他一瞪眼吼道:「明知大遼國陛下在此,竟不跪拜,是何道理?」

    這人一吼,其他的遼國臣僚紛紛點頭稱是,不少人還跟在後面隨聲附和著。

    「敢問閣下是……?」出來指責楊榮的是個三十餘歲的年輕貴胄,楊榮歪頭看著他,向他問了半句話,卻並沒把話問完。

    「我乃大遼國左皮室詳穩、當今駙馬蕭排押!」年輕貴胄擰著眉毛,惡狠狠的瞪著楊榮說道:「久聞楊榮能征善戰,以往無緣得會,將來若在戰場上相逢,必取汝首級!」

    楊榮歪著頭,沖蕭排押眨巴了兩下眼睛,怪怪的笑了一下向他問道:「駙馬爺可是受了貴國太后及皇帝陛下委託,與外臣商談和議一事?」

    他這句話一問出口,朝堂上的許多遼國大臣都是愣了一下,遼聖宗背後的布幔裡更是有個女人輕輕的「咦」了一聲。

    不少人已經明白過來,楊榮這句話是要把蕭排押給往死裡整,可蕭排押卻絲毫沒有感覺,還是瞪著眼沖楊榮嚷道:「沒有怎的?你身為區區南朝通問史,見了大遼國皇帝,竟不跪拜,我當即便可將你斬於殿上!」

    「呵呵!」楊榮笑著搖了搖頭,臉上鄙夷的神色越發濃郁,兩眼瞪著蕭排押,用一種充滿譏誚的語氣說道:「久聞遼國受中原文化影響,在西域各國眼中,甚至都已被誤讀成了中原正統。原本以為這裡多講禮儀,卻沒想到,在朝堂之上竟也容得你這種宵小之輩喧囂。真真是貽笑大方,妄稱已得中原文化精髓,殊不知,只得其形,卻無其神!」

    「你……」被楊榮這一搶白,蕭排押瞪著眼睛,抬手指著他,看樣子還像是要再說些什麼。

    楊榮伸手撥開了蕭排押指著他鼻子的那隻手,朝蕭排押逼近了一步,冷聲說道:「我乃是大宋朝通問使,前來遼國,是為了商討宋遼兩國和議,息兩國之戰事、解萬民之倒懸,你一個小小的皮室詳穩,一沒陛下及太后的委託,便敢在這朝堂之上如同一條瘋狗般亂吠,豈不是想要破壞兩國和談?」

    被楊榮逼著向後退了一步,蕭排押嘴唇動了動,想要出言辯駁,卻又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把蕭排押問的張口結舌,楊榮卻並沒有打算就這麼放過他。

    朝前又逼近了兩步,楊榮目光中閃過一抹寒光,冷冷的對蕭排押說道:「撇開通問使一職,我楊榮乃是大宋朝忻寧軍節度使、左金吾衛上將軍!官居二品,與你們遼國北院大王蒲奴寧、南院大王耶律斜軫、於越耶律休哥在戰場上都曾做過對手,你一個小小的皮室詳穩,不過是帳前一軍卒,狗一般的人物,竟也敢在我面前叫囂著要在戰場上見真章!除此之外,竟還要擊殺本使!猖狂、可笑!莫不是想要破壞宋遼和談,將大宋與遼國之間的戰火重新點燃?」

    「蕭駙馬,退下!」蕭排押被罵的眼珠圓睜,張著嘴,渾身直哆嗦,卻又不知該說什麼,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遼聖宗朝他擺了擺手,讓他退下去。

    皇帝這一擺手,正是給蕭排押解了圍,他衝著楊榮冷冷一哼,憤憤的回到一旁的朝臣中站著。

    「陛下!」直到這時,楊榮才轉過身,向遼聖宗抱拳躬身說道:「外臣敢問陛下,可否真有誠意和談?若是陛下並無誠意,外臣這便啟程返回大宋,只對我大宋皇帝陛下回復遼國並無和談誠意,做好整兵再戰的準備便是!」

    「下臣無禮,楊將軍莫要理他便是!」遼聖宗先是回頭朝布幔看了看,隨後才對楊榮說道「宋遼兩國自大遼景宗始,征伐不斷,兩國早已是疲敝不堪,百姓也多流離失所,雙方將士埋骨荒野,致使骨肉分離,實是人間悲劇。朕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息刀兵,特意向貴國皇帝陛下傳達國書,望貴國派遣使者前來商談和議,楊將軍如何說出朕並無誠意的話來?」

    「既是商談和議,就該彼此坐下,平等交換意見,在這朝堂上,如何談得?外臣遵照聖旨前來遼國與貴國商談,代表的便是本國皇帝陛下,若是雙方不能坐下商議,外臣只好拒絕與貴國商討和談事宜!」楊榮微微笑了笑,雙手抱拳,朝遼聖宗拱了拱說道:「外臣先告退,等陛下考慮好如何與外臣商談,再召喚外臣不遲!」

    說著話,楊榮躬身朝後退了幾步,轉過身大踏步朝大殿外面走了去。

    見楊榮走了,滿殿遼國大臣都沸騰了起來,甚至還有人大罵楊榮不懂禮儀,請求遼聖宗即刻將他處死!(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