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第1卷 西北狼煙 第91章 佳蘆河邊奏瑤琴 文 / 蕭玄武

    麟州官兵擺出的矛陣抵禦了黨項騎兵的一次又一次衝擊,在宋軍陣型前,倒下的黨項人與戰馬已經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

    黨項人的進攻已不如先前那般凌厲,更多的黨項人不再是向前猛衝,而是騎著馬繞著宋軍大陣奔跑,企圖找到麟州軍陣法的漏洞。

    可是宋軍陣法,是經過無數次戰爭檢驗的,從當初太祖統一天下,到太宗攻破北漢,再到後來的宋遼戰爭,宋軍戰陣曾立下過無數次功績,又怎是一群黨項人能夠看出紕漏的。

    殺退了山坡上的黨項人,楊榮止住隊伍,並沒有立刻衝下山去支援麟州軍,而是立在山坡上,仔細的觀察著黨項人。

    山下的黨項人敗像已露,如今只差著再對他們發起一次有力的反撲。

    可楊榮沒打算這麼做,他的視線投向了對面山崗上的黨項旗幟。

    「將士們,李繼遷就在對面的山崗上,隨我一同殺上去,將那廝碎屍萬段!」盯著對面山崗上迎風飄搖的黨項人旗幟,楊榮手持長劍,朝著那片山坡一指,高喊了一聲,率先朝著山坡下衝了過去。

    除了受了重傷的人,所有的忻州軍全跟著楊榮向對面的山崗上衝了過去。

    五千人在廣漠的沙地上並不顯得很多,可聚在一起朝著一個方向沖,遠遠看去,也是頗為嚇人。

    楊榮猜的沒錯,對面山崗上觀戰的,正是李繼遷。

    麟州官兵到達銀州之前,李繼遷確實是向無定河邊轉移了,可他在轉移了一半的時候,突然虛晃一槍,又折了回來。

    李繼遷折回來,並不是想要攻陷夏州,而是要打宋軍援兵一個措手不及。

    可他沒有想到,這次前來援救的兩撥宋軍竟然在發現有埋伏的時候,絲毫也沒慌亂,反倒很快組織起了防禦,楊榮所部更是打了個漂亮的防禦反擊。

    忻州軍潮水一般湧向山崗,站在山崗上的李繼遷心知一旦被忻州軍攻上來,他很有可能再沒機會和大宋作對,連忙朝負責護衛的黨項軍一招手,大喝了一聲:「撤!」

    山崗上的黨項人跟著李繼遷撤了下去,等到楊榮領著忻州軍殺上山崗的時候,看到的只是李繼遷等人已經遠去的背影。

    李繼遷逃走,與麟州軍激戰,已經處於劣勢的黨項人見主帥都跑了,哪裡還有戀戰的心情,齊齊發了聲喊,也跟著向李繼遷離去的方向跑了。

    黨項人逃的很快,在他們逃走之後,楊榮命令官兵們救護傷者,另外再將死去的黨項人遺留下來的戰馬都給趕到一處,到時全都帶回忻州。

    這一戰,楊榮率領的忻州官兵戰死者有數十人,受傷的更是多達千人,不過傷者多是受了輕傷,並無大礙。

    相對的,韓崇訓的麟州兵損失就要慘重些了,黨項人在進攻的時候,一直在尋找麟州軍的側翼,避開正面的弓箭和矛陣。

    重步兵雖說是能砍的過騎兵,可剛剛撞在一起的時候,騎兵的衝擊力卻是不可小覷的,也正是因此,麟州軍才不可避免的損失了數百人。

    戰鬥結束後,韓崇訓並沒有指揮軍隊追趕李繼遷。

    在大宋與北方各國之間的戰爭中,宋軍往往吃虧就是吃在機動性不夠,無法追擊殲滅敵人。

    楊榮在這一戰中,竟然繳獲了兩千餘匹戰馬,那些投降的黨項降卒他是一個沒要。

    援救夏州,本就是韓崇訓牽頭,留著戰俘,對楊榮來說用處並不大,反倒還會消耗了他們的糧草,不如將這個人情賣給韓崇訓,而他則只要繳獲來的戰馬。

    跟著韓崇訓進了夏州城,見過了知夏州安守忠,楊榮將忻州軍駐紮在城內休整了半個多月,等輕傷的官兵幾乎都痊癒了,才領著隊伍離開夏州城。

    離開夏州的時候,已是暖春時節,這個節氣,在江南水鄉,應該是楊柳抽芽、柳絮飄飛的時候了。

    可西北的荒漠卻是一派蕭瑟,白天太陽照的沙地滾燙滾燙,行不多久,就會感到渾身疲累,直想躺在地上好好的睡上一覺。

    到了晚上,太陽落山,雖說荒漠裡的天空很美,可行進著的忻州軍官兵,卻沒有一個人有心情欣賞這美麗的夜景。

    寒風蕭蕭,吹的人渾身直打哆嗦,與白天的燥熱相比,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

    走了一天一夜,楊榮沒敢讓官兵們在沙漠中宿營。

    沙漠與大海一樣,表面看起來溫柔如水,可脾氣暴躁起來,卻是會將它所能見到的一切全都吞噬。

    多呆在沙漠中一個時辰,官兵們就會多一分危險。

    一直到過了銀州,進了晉寧軍地界,來到一條叫做佳蘆河的小河邊,楊榮才下達了原地宿營的命令。

    此時天空已是濛濛的泛著亮,披著初升朝陽,站在佳蘆河邊,楊榮深深的吸了一口帶著濕潤土腥味的氣息。

    碧綠的青草隨風搖曳著,隨著生長在濕地中的草葉激盪,一窪窪水畦中的積水蕩漾著一圈圈的漣漪。

    略帶著幾分暖意的晨風從河面上掠過,輕輕的吹拂著楊榮的臉頰。

    楊榮長長的吁了口氣,在河邊找了塊凸起的石頭坐了下來。

    「將軍,你不去睡一會?」他剛坐下,楊延朗就走到了他的身旁,低聲對他說道:「返回忻州,就算是馬不停蹄,還有四五天的路程,這一路上,可不能把身子給熬壞了!」

    「你說大宋為何如此多難呢!」望著流淌的河水,楊榮的眉頭微微皺著,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對楊延朗在說:「遼國人的事,我們還沒解決好,黨項人又跑出來作亂!那李繼遷是屢敗屢戰,意志何其堅定?像這樣的對手,就算你我打敗了他幾次,將來又能不能徹底的征服他?哪年哪月才不會再有戰爭,百姓們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

    「將軍倒是有憂國憂民之心!」楊延朗笑了笑,在離楊榮不遠的地方選了塊石頭坐下,同樣望著流淌的小河幽幽的說道:「只要夷狄不除,這天下恐怕就會不得安生。我大宋國富民強,地域廣博,且內地又多水米之鄉,那些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夷狄,如何不會眼紅?」

    「聽聞將軍彈的好琴,不知此次出征,有未將瑤琴帶來?」倆人沉默了一會,楊延朗扭過頭,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看著楊榮說道:「若是將軍願為將士們彈奏一曲,想來將士們也會睡的更加踏實!」

    「帶了!」楊榮笑了笑,扭回頭對站在不遠處的親兵喊道:「將我的瑤琴送來,連天征戰,竟是沒有撫弄撫弄它,此時手也確實有些癢癢!」

    親兵應了一聲,沒過多會,就把楊榮的瑤琴給抱了回來。

    雙腿盤坐在石頭上,將瑤琴擺放在腿上,楊榮伸手輕輕的勾弄了一下琴弦。

    調好音色,他的十隻手指飛快的在琴弦上撥弄了起來,漸漸的,他也沉浸在優美的琴律中,竟是有些渾然忘我、癡醉於琴了。

    優美的琴律伴隨著小河流淌時發出的「嘩嘩」水流聲,更是平添了幾分意境。

    原本已經躺在地上的官兵們紛紛坐了起來,一個個微微瞇著眼睛,細細的聆聽著這首為他們彈奏的曲子。

    悠揚的曲調中,隱隱的含著幾分金鐵交鳴的肅殺,還帶著幾分馬蹄踏破冰河的沉重。

    楊延朗微微的閉著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氣,琴聲彷彿又把他從新帶回了戰場上。

    鐵槍翻飛、胡虜膽寒,好一首鐵馬冰河的志士長調!

    一曲奏罷,楊榮雙手按在琴弦上,微微低著頭,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瑤琴的琴面,好似還沒有從那滿是肅殺的琴律中醒轉過來。

    楊延朗微微仰起頭,看著東方那輪初升的朝陽,輕輕歎了一聲說道:「邊關連年烽火,北地征程四起!今日我等尚且能夠在此聽將軍彈琴,明日又有幾人能夠活著回歸家園。」

    「胡虜一天不除,天下永無寧日!」楊榮低著頭,額頭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咬著牙說道:「我永遠都忘不了死在長城外的三百兄弟,也永遠忘不了在長城上與我一同浴血奮戰,盡忠死節的山後軍將士!他們的血,將會染紅遼國的土地,我將用無數遼國人的頭顱,來祭奠他們的英靈!」

    「唉!」楊延朗歎了口氣,望著楊榮,張了張嘴,好似想要問什麼,卻終究沒有問出口。

    「你是不是想要問休菱和我的事?」楊榮並沒有抬頭,只是語氣冰冷的對楊延朗說道:「休菱是個契丹人,我和她之間或許會因為漢人和契丹人的仇恨而無法順利的走到一起。她也曾經對我很粗暴,可她卻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用心去愛的女人!」

    楊延朗沒有說話,他把頭扭向一旁,望著流淌的小河,像是又陷入了新的沉思。

    「我沒有將他從遼國救出來,或許此時她已經成了別人的新娘!」楊榮嘴角漾起一抹苦笑,抬起頭仰視著初升的朝陽,悠悠的說道:「如此一來,也是甚好!沒了這份感情的牽絆,我對遼國的憎恨便又多了一層!」

    楊榮說過這番話,楊延朗只是微微的搖了搖頭,歎了一聲說道:「將軍有情有義,只恐將來會因此而惹禍上身。」(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