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第1卷 西北狼煙 第76章 陰謀 文 / 蕭玄武

    潘惟吉年歲要比楊榮小些,可他辦事卻是毫不含糊,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一整套下來,就連鍾瑤也是感到十分滿意。

    眼下只差親迎一步了,潘惟吉和鍾瑤為楊榮選的喜期在一個月以後,楊榮還有一個月可以用來準備,迎娶鍾倩來到忻州。

    鍾瑤猜測的沒錯,楊榮私自跑到遼國去的事,果然被盧燕飛給捅到了宋太宗那裡。

    盧燕飛沒有功名,自然是見不到太宗,可他的父親盧漢贇卻也是恨透了楊榮。

    當初楊榮讓出功勞,盧漢贇還以為是件好事,滿心歡喜的接受了,等到被太宗查出原委,將他削官貶職後,他才回過味來,敢情是被楊榮給擺了一刀。

    代州城外那一戰,幾乎整個大宋都知道,戰鬥是楊榮和潘惟吉協同張齊賢打的,根本沒他盧漢贇什麼事。

    冒領功勞,最終是落了個削官貶職,還是宋太宗講了情面,從輕發落了。

    對楊榮已是恨到了骨髓裡,可盧漢贇又找不到楊榮什麼把柄,從盧燕飛那裡得來消息,說是楊榮帶領二十多名喬裝過的官兵私自進入遼國縱深,盧漢贇以為整治楊榮的機會到了。

    盧漢贇並不知道,他呈遞奏折,要比楊延朗晚了一步。

    在他彈劾楊榮之前,楊延朗的奏章已經到了東京,向宋太宗稟明了楊榮去代州迎親的事。

    「盧漢贇,你說楊榮跑到遼國去了!可朕這裡還有一封奏折!」看完盧漢贇的奏折,宋太宗把折子往邊上一丟,對他說道:「楊延朗在折子裡告訴朕,楊榮要迎娶代州名士鍾瑤之女,有幾日離開軍營前往代州,此事朕也向知代州事張齊賢詢問過,確是不假!你在此時狀告楊榮,莫非是對他懷恨在心,企圖借題發揮?」

    呈遞上折子,盧漢贇滿心歡喜的等待著宋太宗龍顏大怒,然後下旨懲治楊榮,沒想到卻等來了這麼一句話,嚇的他連忙跪在地上,整個身子幾乎平趴在地上,竟是連半聲也不敢言語。

    「傳旨下去!」宋太宗脊背靠在龍椅的靠背上,對身旁的宦官說道:「忻州都部署楊榮新婚,朕特賜東京府宅一套,良田三百畝,錦緞兩百匹,白銀五千兩作為賀禮,望楊愛卿忠心為國,為朕守好忻州!」

    「遵旨!」太監應了一聲,照著宋太宗的話又念了一遍。

    盧漢贇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次彈劾楊榮,最後竟落了個當面聽宋太宗宣佈獎賞楊榮。

    退朝之後,又羞又怒的盧漢贇對楊榮的恨意更深了一層。

    私下去了遼國,一直都在擔心宋太宗會降旨怪罪的楊榮,並沒有等到他一直擔心的責罰,反倒得了許多朝廷給的新婚賀禮。

    軍營擴建,基本上已經接近了尾聲,每座營房,楊榮都讓兵士們刷上了白灰,遠遠看去,一排排的很是整齊,確實要比過去的軍營有氣勢了許多。

    最難辦的要數軍馬,閻真幾乎是使盡了渾身的解數,還是僅僅只購置到了五千匹。

    忻州城內幾乎是貼滿了購馬的佈告,閻真也是通過了各種渠道,其中甚至還包括從一些私販馬匹的投機商人那裡購買,可供給量遠遠小於楊榮的需求。

    潘惟吉和楊延朗也協助著加強了官兵們的訓練,朝廷新撥發的鎧甲也運到了忻州,忻州大營的官兵整體面貌與過去相比已是完全換了個模樣。

    戰馬不夠,楊榮就讓官兵們輪流訓練騎術,在城內巡邏的禁軍一律不許步行,全部都要騎馬巡邏。

    這在大宋各個城池中,還是從未見過的風景。

    與遼軍打了幾仗,每次戰勝都無法將戰果擴大,楊榮很清楚,這是宋軍裝備過重並且沒有騎兵致使機動性過差造成的。

    若是能建立一支像遼軍那樣騎在馬背上作戰的軍隊,宋軍憑藉著堅實的鎧甲和行之有效的陣型,對遼軍發起突擊,完全能起到將所遇遼軍完全擊潰的目的。

    想到要建立起一支強盛的騎兵,楊榮就感到一陣陣的自豪,總以為整個大宋除了他,再沒其他人敢如此大手筆的建立一支新型軍隊。

    他絕對不會想到,就在他致力於建立忻州騎兵的時候,遠在滄州的李繼隆也正在著手建立一支騎兵部隊。

    與楊榮的騎兵不同,李繼隆的騎兵全是從滄州一帶招募的武林高手,人數雖然不多,但戰鬥力卻是極其的強悍。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戰馬數量也在漸漸增多,唯獨沒有增多的,就是忻州兵員的人數。

    大宋對兵員官制極其嚴格,任何地方武官要擴大軍隊,都必須經過朝廷批准。

    楊榮改建騎兵,只是鑽了大宋軍隊建制的空子,增馬不增人,因此才沒被朝廷特別留意。

    忻州收購軍馬,原本並不會費多大的事,只是楊榮沒有想到,在他打算建立一支清一色的騎兵時,大遼國卻出台了一個新的法令,任何人不得出售駿馬到大宋,尤其是不得運往忻州,一旦發現罰沒家產。

    雖說還有少數膽子大的人敢於鋌而走險,可更多的馬販卻是不敢觸怒朝廷天顏。

    這條法令是遼國蕭太后親自頒布的,她的針對性很明顯,為的就是打壓楊榮,讓他無法發展起會對遼國構成威脅的軍事力量。

    李繼隆一直都是耶律休哥忌憚的對手,最近的兩次宋遼戰爭,耶律休哥一直想要擊潰李繼隆,卻始終沒有機會。

    如果大宋僅僅只有李繼隆一個進攻型的將軍,對遼國還算不上是什麼威脅,防守反擊類型的楊榮崛起則讓整個遼國都感到了不安。

    由於耶律休菱和楊榮有著夫妻關係,耶律齊雲沒少被蕭太后召見。

    遼軍南下被宋軍擊潰後,蕭太后並沒有即刻返回上京,而是留在南京,繼續關注著大宋的動向。

    耶律齊雲已經記不清他是第幾次被召見進行宮了,每次進行宮,他都會被蕭太后考問一翻,眼下他已是見到行宮的宮殿,就感到兩腿一陣發軟。

    遼國南京城,耶律齊雲又一次接到了太后召見的懿旨,接到懿旨,他的額頭上頓時冒出了冷汗,兩腿也不由自主的微微發著顫。

    戰戰兢兢的進了行宮,在內官的引領下,到了蕭太后處理政務的大殿。

    到了大殿門口,耶律齊雲躬著身子等在外面,內官則入內向蕭太后通稟,沒過多會,內官走了出來,對耶律齊雲說道:「林牙大人,太后請大人進去說話!」

    耶律齊雲向那內官微微躬了躬身子,道了聲謝,抬腳走進了大殿。

    大殿的最內側,掛著一幅珠簾,透過珠簾,隱隱約約能看見後面坐著個女人。

    女人鳳冠霞帔,渾身透著一股無上的貴氣。

    這女人大約四十多歲年紀,雖然隔著珠簾,卻還是能看出皮膚很是細膩,她身上穿著薄薄的錦緞鳳襖,裁量合體的衣服將她那風韻卓絕的身段襯托的更是讓人看上一眼都會遐想連篇。

    珠簾後面的女人極美,可耶律齊雲自從進了大殿,都沒敢抬起頭朝珠簾看上一眼。

    「耶律齊雲,本宮叫你過來,是想告訴你,你的妹夫楊榮在白登山以二十人之力,劫了早已做好準備擒拿他的送親隊伍,殺死十數名官兵,分毫未損的撤回了代州!」耶律齊雲剛在大殿內站好,珠簾後面的女人就慢條斯理的對他說了一番話,隨後又問道:「你對此事如何看待?」

    「回太后話!」耶律齊雲躬著身子,戰戰兢兢的對珠簾後面的女人說道:「早先微臣的性命是楊榮救的,微臣見他忠義,原本有心招攬,不想他卻是一心返回南朝。當時微臣並未發現他有如此才能,否則即便是將他擊殺,也絕不會放他離開大遼!」

    「此話你已經說過很多遍了!」耶律齊雲的話音剛落,蕭太后就語氣中帶著幾分疲憊的說道:「昨日本宮曾與於越談過,他也認為若是假以時日,楊榮在戰場上的造詣定會超過李繼隆!可笑蒲奴寧,數十萬大軍竟被代州城內一萬宋軍擊潰,實乃我大遼的恥辱!」

    耶律齊雲雙手抱著拳,身子越發躬的深了,他沒敢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蕭太后既然召他過來,定然是已經想好了對付楊榮的策略,他要做的只是聽從太后安排罷了。

    「你去一趟忻州,去找楊榮!」果然,蕭太后沉默了片刻,就接著對他說道:「只要楊榮熱情招待了你,大遼國就能放出風聲,說楊榮早已有心投靠大遼,眼下正在訓練馬軍,為的是下次宋遼開戰,一舉攻破汴梁城!」

    聽了蕭太后的話,耶律齊雲是心內一驚,如此一來,很可能給楊榮帶來殺身之禍,到時楊榮若是不投靠大遼,恐怕只有死路一條了。

    心內暗驚的同時,耶律齊雲不得不佩服蕭太后的手段,一個女人能夠將如此大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絕不只是憑著美色騙取韓德讓對大遼國的忠誠,也絕不只是巧合,而是蕭太后自身就具備著治理國家的手腕和能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註冊會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