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第1卷 西北狼煙 第19章 故佈疑兵 文 / 蕭玄武

    潘惟吉這麼一說,那幾個宋兵頓時喜形於色,連忙拖著被他們俘獲的遼將走了。

    「逃走的遼軍定然會向蒲奴寧稟報遇見我軍!」等那幾個兵士拖著俘虜的遼將走了,潘惟吉才扭頭向楊榮問道:「若是遼軍大隊兵馬趕到,我軍當如何應付?」

    「此役我軍不過殺死百餘名遼軍!」朝地上遼軍的屍體看了一眼,楊榮對潘惟吉說道:「蒲奴寧定然不會太過留意,即便派兵前來,也不過會派少量兵馬,我軍宜速從此地撤退,逕直向南方插入,直達石碣谷!」

    「你先前不是說石碣谷的地形對我軍不利嗎?」楊榮說要直插石碣谷,潘惟吉有些疑惑的看著他,對他說道:「若是從此處前往石碣谷,路途上將會有可能遇見遼軍主力!」

    「貼著長城,悄悄潛入南方!」雙眼望著南方,楊榮眼睛微微瞇了瞇,對潘惟吉說道:「當日楊業在陳家谷遭遇遼軍圍困,今**我二人便要在石碣谷為他討回一局!」

    「太冒險!」潘惟吉想了一會,才搖了搖頭對楊榮說道:「楊兄,你的計策無疑都是好計,只是太過冒險,若是一個不慎,我軍將會面臨全軍覆沒的結局!」

    「兵行險著,方為致勝關鍵!」楊榮扭過頭,對潘惟吉說道:「若是我軍按部就班,每行一步,都會被遼軍算中。在這次我軍突襲遼軍之後,我料定蒲奴寧會將部分兵馬調到北面,恰好給我軍南進留下了空當,若是不善加利用,豈不是對不住蒲奴寧的好意?」

    「唉!」潘惟吉歎了口氣,很無奈的搖了搖頭,對楊榮說道:「臨行之時,父帥曾交代過,此番兵入遼鏡,一切指揮事宜均交由楊兄決斷。否則像楊兄這般大膽,我著實不敢苟同!」

    直到潘惟吉說出這句話,楊榮才終於明白他為什麼對自己言聽計從,原來在出征之前,潘美已經有所交代。

    不過楊榮有些想不明白,潘美為什麼會指示潘惟吉一切軍事決斷都由他來做!若是說潘美看出了他的才能,他好像在投靠了宋軍之後,還真沒有過任何表現。

    就算是潘美看了鍾瑤的信,決定重用楊榮,也不可能如此大膽,竟將兩千五百多條性命全都交到了他的手中,其中還包括潘惟吉。

    對這個決定,楊榮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眼下並不是考慮這件事的時候,眼下他該考慮的,是如何帶領這支軍隊在遍佈遼軍的地方來回穿插,並且還要給遼軍以沉重打擊!

    既然給了兵權,若是不善加利用,借此一戰成名,那便是暴殄天物了!

    從潘惟吉這裡知道真正的指揮權在他的手中,楊榮心裡也就坦然了,立刻下令全軍趁勝南下。

    兩千多宋軍悄悄的向著南方行進,當天色完全黑下來的時候,楊榮遠遠的看到一片城牆的浮影。

    「我們快到長城了!」望著黑暗中浮現出的城牆,楊榮對身旁的潘惟吉小聲說道:「若是大宋能夠收回幽雲十六州,將遼人趕到長城以北,從此大宋的江山就穩固了!」

    「是!」潘惟吉點了點頭,對楊榮說道:「沒有長城,遼軍隨時都可以對大宋發起進攻。石敬瑭那個孫子,為了保住他那一隅江山,竟將如此廣大的土地都送給了契丹人!」

    「呵呵!」聽到潘惟吉罵起石敬瑭,楊榮呵呵一笑,對他說道:「他送出去,我等再給搶回來便是!」

    「談何容易!」潘惟吉歎了一聲,對楊榮說道:「楊兄,你也應該知道,自太祖皇帝在位以來,宋遼兩國就因幽雲十六州產生過數次摩擦,只不過那時都只是小摩擦,並未爆發大戰。當今聖上即位以來,更是發動過幾次北征,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要說戰果,僅僅也只是奪下了雄州與霸州!」

    「雄州霸州,雄霸天下,好霸氣的名字!」楊榮讚歎著雄州和霸州的名字霸氣,一隻手握成拳頭,拳眼捂在嘴巴上,過了好一會才接著對潘惟吉說道:「雍熙北伐,我們大宋可是吃了不小的虧!幾個月來,遼國並未有侵犯大宋的動靜,應該是在養精蓄銳,此次遼軍大舉南侵,宋遼兩國交戰,必定凶險萬分,不知又要有多少英雄兒郎埋骨沙場!」

    「身為大宋男兒,國家有難,自當馬革裹屍!」潘惟吉嘴角微微朝上牽了牽,對楊榮說道:「楊兄不會武功,豈不是也從軍殺敵了?方才楊兄也是手仗長劍,奮力衝鋒,當為我軍楷模!」

    「毛毛球!」潘惟吉的話剛落音,楊榮就笑著對他說道:「想罵我,罵的直接點便是,方才衝鋒,我是一直落在後面,手中兵刃是連遼軍的衣襟都沒沾到,若是將士們都像我一般,這仗還如何去打?」

    「嘿嘿!」潘惟吉笑了笑,撓了撓頭,對楊榮說道:「方纔只注意楊兄衝鋒,卻是沒看到楊兄始終未殺一個遼軍!」

    隊伍行進的速度並不慢,沿途也沒遇見遼軍,到了後來,潘惟吉和楊榮也就大膽了一些,在催促隊伍加快速度的時候,並不像先前那般提醒大家注意隱藏行跡。

    大意往往是災難的開端,楊榮和潘惟吉都沒有注意到,就在他們從馬邑附近經過的時候,兩個遼軍正趴在枯草中向他們這隊人張望。

    「前面的隊伍都是步行,且行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想來應該是宋軍!」趴在草叢中的一個遼軍望著楊榮和潘惟吉領著的隊伍,小聲對身旁的遼軍說道:「我在這裡盯著,你快些向將軍稟報!」

    「好!你莫要露出了行跡,被宋軍發現!」一旁的另一個遼兵對他的伴當交代了一句,慢慢的蹲了起來,貓著腰在草叢中穿行了兩三百步,到達幾棵大樹前,解開拴在樹幹上的一匹戰馬,翻身跳上馬背,縱馬朝著馬邑方向去了。

    只要離開馬邑附近,再往南一些,就是石碣谷,楊榮的計劃正是在石碣谷讓遼軍發現他們,然後再一舉將遼軍殲滅。

    他並不知道,就在他心裡盤算著下一場戰鬥該如何進行的時候,一場完全超出了他預料的戰鬥正在醞釀著。

    過了馬邑,一路往南,沿途多是山丘,在山丘中行軍,雖說速度要慢上一些,行進時也要吃力一些,卻總要比被遼軍發現強的多。

    領著隊伍鑽進了一片相連的小山丘,楊榮挺直腰,朝前看了看,對潘惟吉說道:「若是我等加快行進速度,明日午間,應該能夠到達石碣谷!」

    「是!」潘惟吉點了點頭,對楊榮說道:「只是那樣行軍,將士們定會疲累不堪,不知到時若遇見遼軍,還有沒有力氣與之接戰!」

    「即便將士們疲累,也得再往前行些路程,進入這段相連的山脈最深處,再讓他們休息。山路難行,遼軍以騎兵為主,想要在那樣的地形對我軍發起突襲,想來並不容易!」見潘惟吉擔心官兵們的體力,楊榮提出了再往前走些路程才停下休息的建議。

    早先潘惟吉已經跟楊榮說過,這次出征,一切軍令都由楊榮發佈,對楊榮的提議,自然是不會反對。

    眼見夜色越來越深,夜風又更冷了幾分。

    隊伍還在山路上艱難的行進著,走在最前面的楊榮突然停了下來,抬起手臂對身後的親兵說道:「命令全軍,在此處休整!」

    官兵們得了停下休整的命令,全都鬆了口氣,一個個也不挑地方,原地躺了下來,不少人還抻著胳膊蹬著腿,想要借此緩解渾身的疲累。

    剛坐下沒多會,派出去的斥候跑了回來,到了楊榮和潘惟吉跟前,那斥候抱拳對倆人說道:「啟稟二位大人,山坡對面發現遼軍,黑壓壓一片,足有上萬人!」

    「莫不是遼軍發現了我們的行跡?」聽了斥候的稟報,潘惟吉扭過頭看著楊榮,一臉疑惑的說道:「方纔我軍行進時沒有很好隱匿行跡,會不會是那時被遼軍斥候發現了,因此才招來遼軍圍剿?」

    「我軍在群山中,此處雖說不利於遼軍騎兵,可若是敵軍人數太多,我軍也難免不會有被圍的可能。」楊榮擰著眉頭,想了一下,對潘惟吉說道:「命令兵士們,多折樹枝,拖著樹枝在山坡上跑,能弄起多大煙塵,就弄起多大煙塵。另外將所有軍旗全部插到山崗上,聲勢能造多大,就造多大!」

    潘惟吉有些疑惑的看了楊榮一眼,不過卻並沒多問什麼,只是對一旁的親兵交代道:「按照虞侯大人的命令去辦!快!」

    親兵離去後,沒過多久,兩千多宋軍幾乎人人扛著一根像大掃帚一般的樹枝,拖拽著朝山坡上跑了過去。

    許久沒有下過雨,地面異常乾燥,兵士們拖拽的樹枝擦著地面,攪起了一片漫天的煙塵。

    領著上萬遼軍向山丘這邊奔來的,正是早先剿滅了山賊的蒲魯谷和赫爾布托。

    黑夜中,靜靜的山丘上傳來了一陣轟隆隆的響聲,一片煙塵沖了起來,在夜幕的遮掩下,呈現著黑漆漆的霧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註冊會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