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第一卷 不死龍城 第132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 文 / 蕭玄武

    更新時間:2012-07-22

    深夜,烈風摧城,殺氣瀰散。

    「報——完顏宗翰大軍已經開拔,全軍朝東面進發!」派出城外的精細細作回報消息。

    「月黑風高夜,殺人越貨進。」楚天涯的嘴角輕微向上一揚,雙手拍在了殘缺帶血的女牆上,「眾將聽令於南門集結,準備繞道潛行直抵黃龍谷!」

    「呃?」眾將不由得整齊一愣,王荀道,「天涯,完顏宗翰的大軍駐紮在北門,向東而行;我們卻打開南門出擊,目標還指向太行山東南麓的黃龍谷——那可真是南轅北轍了啊!」

    楚天涯呵呵的一笑,招了一下手將近旁的嚮導官喚來,取出地圖靠近火把,指著地圖上說道:「眾位兄弟請看,太原城地處處汾水之東北,我軍若從南城出城涉渡汾水繞道黃龍谷,就可以避過完顏宗翰沿途設下的伏兵,從而給他的伏兵來個攔腰截斷,對他們形成反包圍。至於太行東南麓的黃龍谷——這是白詡設伏殲擊完顏宗翰大軍的地方。我想白詡對太行一帶的地形肯定比我們熟,他將地點選設在此定有他的道理,既然是配合用兵,我們就必須信任他的決定。我軍不可孤軍奮戰,就在黃龍谷與之匯合然後配合行動即可。」

    「有道理。」王荀展顏一笑,讚許道,「別的不說,咱們至少可以將鳥家奴設下的伏兵截斷,將他們給吞了!——咱們不能一口氣滅掉完顏宗翰,斬他幾條尾巴也算是出口惡氣!」

    「正是此意。」楚天涯道,「就請眾位兄弟帶上人馬往南門集結。完顏宗翰的人馬走後一個時辰,咱們再打開南門追擊。切記,揠旗息鼓潛行而出,不可大張旗鼓驚動了敵軍。否則我軍會遭遇反撲,就是被他們反攻、殺進太原也有可能。」

    「是!」眾將領諾而走。

    王荀留下來停了半步,待眾將走後,他有點報愧的道:「天涯,剛剛我犯了一個錯誤,我不該當眾責問你,你也沒必要將軍事計劃與用兵動機,向眾將解釋得這麼清楚。軍令是用來執行的,不是用來質疑與解釋的。」

    楚天涯笑了一笑道:「沒關係,我只是暫時代替恩師發號施令。我官職低微資歷又淺,眾將對我的軍令有所懷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荀輕歎了一聲點了點頭,「現在我知道家父為何如此器重你了。你的確是資質過人,尤其是在軍事上有著過人的天賦。組建時間不超過三個月的楚家軍,紀律比勝捷軍要嚴明得多;從今日的排兵佈陣,也絲毫看不出你是頭一次指揮作戰。天涯,如果你能擁有一支你自己的軍隊,豎立起絕對的信望與權威,相信那會是一支所向披靡的精銳之師……好了不多說了,我去整頓人馬!」

    楚天涯面帶微笑的與王荀抱拳拜別,心中暗忖道,我將來的出路,必定與軍事脫不了干係。我還得加緊學習、提高素養。怎麼把我腦海裡的那些21世紀的精神理念與科學知識,融合運用到大宋時代的軍事上,還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摸索與實踐過程。那些個超越時代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生搬硬套的……一步步來吧,先解決眼下的事情再說!

    一個時辰後,曾經被銅汁澆鑄、大門閂鎖死的太原城的南大門,死死關閉了一百多天後總算打開。黑暗之中,無數的兵丁悄無聲息的潛行而出,涉越了凍結厚冰的汾水河面,輾轉向東南方向的太行山麓而去。

    原本,這樣的追擊戰如果用上騎兵,將會事半功倍。但現在太原城裡四條腿的只剩了板凳,其他的都落進了人的肚子裡。此次太原出擊的六部人馬,楚天涯親自打頭在前探路,包括其餘五支後部,全是清一色的步卒。為了追趕完顏宗翰的騎兵,眾將士都沒有披掛厚甲上陣,一路拚命的繞道狂奔,爭取能趕上太行山與完顏宗翰所部人馬的戰鬥。

    不久軍隊就進入了太行山區,楚天涯抄了一條山道近路,山路崎嶇枝蔓阻道更加難行,於是他派了五百步卒在前斬棘開道。雖然行軍艱苦,但這條近路至少省下了二三十里路程。女真人的騎兵行軍速度是快,但進入了山區他們反而更加難行,這也是楚天涯敢於取道東南繞道數十里來追擊敵軍的把握所在;同時,也是白詡選取黃龍谷作為殲敵地點的重要原因。

    黃龍谷長達五十多里,寬處近半里,窄的地方僅容三車並行。它位於太行山東南山麓,春夏時還有淺溪與河水縱橫產錯的澆灌流淌,秋冬便乾枯成一片凍土谷地。山谷西北側是壁立的太行巨峰,南側是相對平緩的山林土丘,形成了一個高低錯落的兩山夾谷之地勢。

    的確是伏兵截擊的上佳之選。

    白詡派阿達詳細的告知了楚天涯他的排兵佈陣,屆時,太行九山的十支人馬,會分別埋伏在黃龍谷西北側太行山峰的各個險要地帶,居高臨下的對金兵發動衝擊,試圖截斷他們的人馬,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對其進行剿殺。按照約定,太原追兵的任務是堵住西南段的黃龍谷出口,一來堵擊女真人往太原方向撤退反噬,二來也可以抵擋完顏宗翰可能在後方設下的伏兵的反撲夾擊。

    而許翰所部的王師主力,則負責堵截黃龍谷的東面山谷——給完顏宗翰來個甕中捉鱉,到時讓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必然栽在這山谷之中!

    天亮了,楚天涯終於站在了預定的地點——黃龍谷的西側山谷谷口!

    一夜之間穿行數十里山路,他和手下的這一兩萬名將士都是一樣,有點精疲力竭體力虛脫之感。

    楚天涯便下令,全軍將士馬上就地休息,恢復體力養精蓄銳,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可是等到了日上三竿,仍是不見女真大軍從此經過。可見進入了山林地帶之後,女真的騎兵大軍的行軍速度,沒有快到哪裡去。

    這條黃龍谷是女真大軍東撤的必經之路,完顏宗翰也是別無選擇才走了這條道。至從進入太行山林地界後,深知用兵之道的完顏宗翰,就派出了好幾股人馬在前探路,然後讓大軍從後緩緩而行,以免落入埋伏圈中。數萬女真大軍,拉成了一個長達十多里的蛇形,在太行山的東南之麓蜿蜒前行。

    到了中午,女真人的第一撥哨探百餘騎,才出現在了楚天涯的視野之中。眾軍士埋伏在高遠的山巒之中,按兵不動,靜靜的看著前後好幾股哨騎絡繹穿行。

    過了近一個時辰,蜿蜒的女真大軍才進入黃龍谷的谷口。楚天涯居高臨下的看去,女真騎兵就如同首尾相連的蚊群,從頭到尾一眼看不到盡頭。進入山林之後,他們明顯走得相當的謹慎且緩慢。大軍的兩翼各有游騎偵察周邊情況,前後旗幟呼應傳達信息與號令,每一名騎兵之間都留出了適當的間距,以備隨時發動衝擊,遇到突發情況時調轉馬頭反跑,也不至於人馬自相踐踏。

    雖然名為敗撤,但眼前這支女真軍隊絲毫不見慌亂之相,井然有序進退自如。

    智慧與經驗總是來源於實踐,這是書本上學不來的。一邊看,楚天涯就一邊在思考與學習。完顏宗翰的用兵之謹慎與老道,算是給楚天涯上了相當深刻的一課。

    要捕殺這樣狡猾的獵物,還真是需要莫大的耐心。

    一兩萬人馬,埋伏在黃龍谷西南麾的大山上,靜靜的伏臥不動等了整整一天。

    眾將士早就等到不耐煩了,幾次三番想要衝下去和女真人拚個死活,都被楚天涯攔了下來。直到最後一名女真騎兵都漸漸消息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王荀等將才上前來問——何時出擊?

    「再等一炷香的時間,我軍就下去堆放柴禾放起火來,截斷谷口。」楚天涯說道,「我們的任務,是配合太行友軍與大宋王師行動,斷後與堵截女真的伏兵。如果早早的殺下去打草驚蛇,那整個伏殺計劃就都完了!」

    眾將應諾而退,各自都去做了準備。

    不久後,楚天涯看形勢明朗女真人沒有去而復返,於是下令讓王荀率領本部人馬下山,堆放柴禾放火燒谷;其餘人馬向前推進,另外選擇山谷的兩側高|崗上就近埋伏,做好截殺敵軍的準備!

    六部人馬近兩萬人按令而動,總算是有條不紊。沒過多久,黃龍谷的谷口就堆滿了樹幹枝蔓,一場大火熊熊燒起。太原人馬就在大火的兩側依舊埋伏了下來,弓弩盡舉嚴陣以待!

    幾乎就在大火燒起的同時,數十里長的黃龍谷北麓同時亮出了無數火紅的旌旗,鼓聲震盪號角喧天——太行九山的人馬,動手了!

    「果然有埋伏!」完顏宗翰絲毫未有驚亂,早有準備的谷神、屋裡海等將率領兩翼騎兵出陣,迎擊山上衝擊下來的太行人馬!

    一場大戰,瞬間在狹長的山谷之中爆發了!

    太行諸寨的義軍,可算是準備充足。他們並沒有急於衝擊,而是先從高陡的山上扔下來無數的滾木與火草球,伴隨著火矢齊發,黃龍谷中頓時一片大火燒起!

    完顏宗翰這下才有點惱火了,下令谷神等將禦敵斷後,其餘兵馬迅速撤離山谷。

    可山谷裡的地形,容不得騎兵們放肆狂奔。再加上不停有巨大的滾木與火球從山上衝下來截斷山道,往日裡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無往不利的女真騎兵們,十分狼狽。馬匹畢竟不像人那樣鎮定,見到滾木火球撞來,驚慌的亂跳胡衝亂撞,女真大軍的陣形一時陷入混亂之中,許多騎兵被受驚的戰馬掀下馬背,踩踏而死。

    完顏宗翰的反應也可算是快,他果斷下令——「全軍下馬,牽馬步行!事急之時,可棄馬出谷!」

    女真的騎兵們,極是不甘的捨棄了他們奈以為生、引以為傲的戰馬,下了馬來牽馬疾行。

    谷神、屋裡海等將也都化作步卒,拚死向山上反撲,以攻代守掩護完顏宗翰大軍突圍。太行山的人馬扔了一陣滾木放了一陣火以後,號角變聲鼓點加急,埋伏在山上人馬拔出兵刃衝下山來,和女真人展開了白刃戰!

    完顏宗翰率領人馬向東面山谷緊急突圍,雖然有點狼狽,但逃得還算順利與迅速。白詡鋪設在山谷裡的十道伏兵,每一道伏兵都給女真人帶來了莫大的麻煩,也的確是將不少的女真騎兵堵截切割成了局部的小股。但大部份的女真人仍是緊緊的追隨著完顏宗翰向東|突圍而出。

    一處山峰之上,白詡以手搭沿的朝下觀望,搖了搖頭嘖嘖的道:「完顏宗翰的確不是等閒之輩。在這種地利盡失、戰況不利的慘境之中,他的軍隊仍舊是各屬其職、進退有序。雖然我們的伏擊算是成功了,但根本無法將他完全擊潰打垮,頂多只能給他帶來了一些損失與削弱。」

    「我等不過區區兩萬人馬,能做到這樣算是不錯了。」關山上前一步,面色冷峻的道,「只是我們派往許翰軍中的使者,為何到現在仍然不見回音?也不知道許翰會否接受軍師的提議,前去堵截黃龍谷東谷口?」

    「不知道。」白詡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要朝廷的王師聽從我們的安排行事,這其實有點不太現實。因此我們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如果許翰能夠拋棄私念真心報國,前去堵擊完顏宗翰,那麼今日就是完顏宗翰命喪之時;如果不然,那也是天意,完顏宗翰命不該絕如此。」

    「聽軍師的口氣,彷彿是後一種情況更有可能發生?」關山擰眉看著山下激戰的場景,說道,「其實軍師不說,關某也早有預料。大宋的官場之上,由來是爭權奪利爾虞我詐,軍隊裡的將帥則是彼此不服相互掣肘,何時見過幾個大公無私同心協力矢志報國的?似許翰這種領兵在外的文官統帥,連手下大將的建議也不會聽;要他聽取我們的用兵建議,怕是難於登天——只恨我太行山實力不濟兵馬太少,否則,何須忍氣吞聲的去搬請那些庸官俗吏們幫忙?」

    白詡說道:「記得以前小弟在太原跟楚天涯小酌敘聊時他曾說過一句話,小弟至今記憶猶深。用到今日,還真是應了景。」

    「什麼話?」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白詡面露一絲寡淡且無奈的苦笑,輕輕的歎息了一聲,「小弟自己身為一名讀書人,現在也不得不有幾分贊成他的觀點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