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之大賊

正文 第三十八章 貨比貨 文 / 黑椒炒三國

    這是維和部隊進入俄國打的第一仗,小日本國內的報紙都給予大量的宣傳,說帝國的軍隊為維護和平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他們在宣傳中一直強調俄國要塞的堅固,甚至還拍攝了許多要塞內俄國的防禦措施,證明這個地方真的是易守難攻。

    那為什麼日俄戰爭時期日本半年沒打下來,這一次卻幾個小時就結束戰鬥了呢?小日本自己分析一下,得出的結束是日本軍隊在這一段時間戰略戰術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強,而且武器裝備了完全更新,處於世界領先的行列。

    他們說大日本皇軍已經是世界上的一流部隊,所以才能打的如此輕鬆。對俄國要塞中只有那三百多個自發組織抵抗的俄國士兵的現實,許多日本主流媒體選擇了忽略性的迴避。

    日本人的大國情節早在印尼被他們收入懷中就高漲到了一個快要爆發的節點,他們認為自己很強大,所以希望別人都承認他們的強大。但是中國在去年的表現也確實非常出彩,而且在中日戰爭中,楊打鬼把幾十萬日本陸軍埋在了東北,所以即便他們的海軍現在號稱天下第三,直逼英德,可是陸軍卻始終被中國壓的抬不起頭來。

    想讓別人承認他們是亞洲的霸主,小日本就需要一個舞台來表演的他們的陸軍,這也是日本人這一次不向英法要一分錢援助的原因所在,他們就是想讓所有的人看看,中國人能打敗俄國人,我們大日本皇軍也可以,他們迫切地希望日本部隊在這次行動中的表現能出色一些,能比中國部隊出色一些。

    日本的這個宣傳可以說在國內贏得了一片掌聲,讓他們的天皇的聲望更加如日中天,政府也確實得到了人民的認同。那些先前對政府有些不滿的基層軍官們現在也安穩了下來。

    其他國家當然也不會硬去和小日本較真,英法等國隨即發出賀電,對日本軍隊旗開得勝表示祝賀,並且希望日本軍隊再接再厲,盡快平定俄國東方的局勢,趕來和各國的維和部隊匯合,承擔更重要的任務。

    只有中國沒有祝賀他們的勝利,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的友情顯然非常淡薄,中國的報紙不光對日本人的勝利不屑一顧,甚至還非常慎重的提醒日本軍隊。要日本人記住這一次國際社會維和的任務,把他們的本性都掩藏好了,不要在俄國做出什麼讓俄國人民遭受傷害的事情出來。

    小日本顯然也不在乎中國人潑過來的這一盆冷水,在他們看來中國人這是出於被日本軍隊拿下了第一個戰功而產生的嫉妒。當日本控制了大半個遠東的時候,中**隊還在北京沒出發呢,這在反應上就慢了日本一拍。

    如果說這次維和是中日展示自己武力的平台的話,那麼中國人顯然在起跑的時候就已經輸了。

    收到俄國的同志們正在涅留恩格裡集合的消息之後,日本十幾萬大軍朝著涅留恩格裡就開了過去。日軍大將乃木希典說道:「讓我們用勝利來回擊別人對我們質疑,讓那些對我們心存嫉妒人看著我們的勇士建立功勳吧!」

    這句話很快在日本國內和日本軍隊中傳開。成為了大日本皇軍這一次出征的戰鬥格言。

    就像日本人不搭理中國人的諷刺一樣,對於乃木希典的這番話,中國方面也沒有再做任何評論,李德彪在北京做著出征前的準備。他真的已經盡力了,但是沒辦法,這隊伍就是不能出發,預定的出征日期是一拖再拖。

    要知道他們組成的是國際性的聯軍。這一次凡是表明願意參與的國家基本上都派士兵過來了。人家也知道不需要他們打仗,抗面戰旗就足夠了。但是這扛旗和扛旗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行動真的能看出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

    像英法德這樣的大國相對正式一些。人家大使館的武官帶隊,從殖民地抽調一點兵力,搞的像模像樣的。而那些小國就沒這個能力了,如荷蘭,他在亞洲已經沒有了駐軍,荷蘭人也有辦法,他們從飛利浦公司在中國正在新建的工廠中抽了五個荷蘭人,給他們穿上軍服,然後扛上一面戰旗,這就是我們荷蘭的維和部隊。

    盧森堡那樣的國家更是省事,中國外交部問盧森堡大使要不要派部隊過來的時候,盧森堡的駐華大使整個都驚呆了。部隊?我們自己國家都沒有多少部隊。不過看著其他的國家都派部隊了,那我也派吧。他們在東交民巷貼出告示,招募部隊。招了兩人,其中還有一個中國人,然後扛著一面旗,來了。

    別看人家這部隊不正規,可是人家扛著國旗過來你就得給人家一個國家應該得到的尊重。李德彪在這事情上想的太簡單了,他認為對所有國家的部隊都採取一樣的態度就可以了,英國人有什麼你盧森堡就有什麼,我絕對不會因為你掏錢少了或者說是你人少了我就欺負你歧視你,他以為這樣做紳士們不會有什麼意見。

    但是當這些國家的維和部隊到了的時候,李德彪終於知道當初哈密爾頓少將為什麼帶著一支偌大的艦隊只能上海灘外面徘徊了。這幫人真他娘難伺候!

    就說伙食問題吧,英國來的都是他們印度士兵,這些阿三們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就是說他們不吃牛肉,給我們做飯你們做牛肉就行。李德彪覺得這事挺簡單,就吩咐採購食物的人,以後別買牛肉了。

    但是這命令剛剛下去,第二天意大利人就開始鬧事了。意大利人說沒牛肉不行,我們必須吃牛排,你不給吃牛排吃我們就天天抗議,天天找你們楊司令匯報。

    而且意大利領軍的那個少校還對中國的行軍安排提出了強烈不滿,他認為中國方面剝奪了他們喝下午茶的權利。

    李德彪真想對他們說你們愛來就來不來滾蛋,但是意大利還不走。他們一定要參加這次行動。

    還有法國人也是一樣難伺候,那批法國士兵一共三十個人,來北京不到一個星期他們換了三套衣服了!法國人好像對服裝情有獨鍾,看見美國士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兵衣服的領子漂亮,就去改一下領子,看見英國士兵的袖子樣子不錯,又去改一下袖子,昨天問他們能不能出征他們居然還說要再等一天,因為他們在中國的一家工廠定做的制服還沒有做好。

    德國士兵和英國士兵就沒那麼多故事,但是這隊伍被拖的不能出發,沒故事也能閒出故事來。昨天下午在北京城裡的一家酒吧就發生了德奧兩國的士兵和英法的士兵打群架的故事,整個北京城都被轟動了,一百多人在那街道上打的十分熱鬧,巡防都拉不開,後來還是中國出動了武裝警察才把雙方震住。

    李德彪知道幸好楊小林不在北京,不然這事他肯定要挨踢的。

    另外在指揮上面也是一樣,英法德奧都向中國方面提出,他們的部隊要保證在聯軍中的**性和完整性。李德彪真的想不明白,你就幾十個人,你**什麼呀?我又不欺負你。

    這場維和行動是楊小林實驗自己現代化部隊的一場行動,連楊小林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中國部隊的第一次出國作戰,是中國第一次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角色的一次的軍事行動。

    中國沒有這個經驗,很多事情都處理不好。中國人是非常好客的,哪怕對一個人有再深的成見,當別人來家裡做客的時候,都要燒上幾盤菜款待一下。對這些洋人的士兵也是一樣,從政府來說是盡量滿足這些外國部隊要求,而街上的普通老百姓也是客客氣氣的,雖然一些調皮的傢伙經常拿這些洋人開涮,卻真沒有什麼惡意。

    拿打架的事情來說,要是兩幫中國人在街上鬥毆,管你什麼原因呢,巡防看見那棍子就上去了。但是對這些洋人士兵他們卻總是溫柔一點,想著人家是客人,那棍子打的並不堅決。

    這並不是出於對洋人的畏懼,只是中國人從來性格如此,但那些洋人好像誤讀了中國人對他們容忍是出於什麼,在北京有點越來越放肆了。李德彪知道自己如果再不走,可能真的要出大事了。

    一月十一日,日本軍隊已經在俄國取得了第一個戰果,正準備摘取第二個果實的時候,中國的維和部隊才在李德彪司令的強行命令下從北京出發。

    法國人還有點很不情願,因為他們定制的帽子還沒有做好,但是李德彪這一次沒有再向法國人妥協,他告訴那些法國人,你們可以在北京等,我先走一步,跟著我一起走你們能坐汽車,要是不跟我一起,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法國人這才罷休,不過他們還是到成衣店裡面去把定金給付了,告訴那個中國商人,帽子做好給他們留著,等回來的時候他們來取。據說這些法國人離開的時候,北京城內很多成衣店的老闆都有些戀戀不捨。

    中國部隊停在北京的時候全世界都在看著日本人表演,但是中國部隊從北京一出來,短短兩天的時間就開出了河北,幾萬人的隊伍,十幾萬噸的物資,行軍速度居然達到了每天將近兩百公里!

    這一下就讓所有國家都震住了!要知道在維和部隊裡面的都是各國的軍事人員,人家是懂行的,即便意大利帶隊的那個少校對牛排更為鍾情,他也知道這個速度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小日本打下俄國人一個要塞的成績和中國部隊的這個速度一比,有些弱爆了。(……)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