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之大賊

正文 第一一三章 災難性風暴 文 / 黑椒炒三國

    這把大火不光燒的真是很旺盛!

    在總統府裡面孫,陳天華等人跟袁世凱當時就吵翻了!孫提出的條件很簡單,袁世凱必須為這件事情負責,因為他是大總統,而且在武館的爆炸案之後做出過承諾的。

    老袁面對這幫民主鬥士們的責難在這個問題上還算隱忍,一直說讓他們冷靜一下,多少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自己來調查調查到底是怎麼回事。可這樣的冷靜在別人已經認定他就是幕後黑手的情況下根本無法讓人信服。

    第二個就是雷振春的問題,本來這件事情雷振春就是失職,再加上他本身的那些事被一捅出來,陳天華說的非常明白,雷振春必須法辦!這個老袁根本不能答應。

    雷振春是做錯了,而且這兩起案件他確實失職,可袁世凱這個人很封建的,在他的觀念中雷振春就算該殺,也是要由他袁世凱來動手。我的人,你孫動不得。

    根據當時在場的總統府的秘書做的記錄可以看出,雙方已經快到了撕破臉皮的境地。一場興師問罪一般的交涉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不歡而散的。

    這事情在北京城也迅速的傳開了,那些外國的大使們在這一天都保持了沉默。因為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

    中國的政壇要刮起一股風暴他們早就看出來了,可是他們都沒有想到中國人讓風暴來的如此猛烈,以至於紳士們都沒有時間去仔細考慮一下自己應該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面。

    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發電報回國請示,請示國內自己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還沒有等他們接到國內的回話,中國的局勢就一下子惡化的好像不可收拾了。

    孫先生從總統府出來之後馬上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對所有的新聞媒體表示,民主人士現在在北京的生命安全已經無法得到保障,他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把新黨的總部重新搬回南京。

    雖然孫先生解釋這個舉動僅僅是為了新黨重要成員的生命安全考慮,並無分裂政權的意思,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其實已經是孫再為最壞的局面做打算了。

    老袁在這個時候真的還算克制,面對孫先生的強硬袁世凱只是對孫發出警告,讓他以國家為重不要做這種事情,讓孫給他一點時間把事情調查一個清楚,孫對袁世凱未做任何回應。

    接著在第二天早上,中國所有有影響力的報紙上忽然刊登了一則消息,就是北洋政府要員雷振春貪污受賄。強搶民女,徇私枉法的種種惡跡!報紙上說的非常詳細,雷振春在北京的王府豪宅的照片都被刊登了出來,甚至他在銀行的存款半年內翻了幾十倍的事情也被人查的清清楚楚!

    這一下老袁的反應立馬變了!

    就像楊度估計的那樣,袁世凱認為這就是孫那幫人捅到報社裡面去的,是孫已經對自己發動了攻擊。他們對北洋下手了!

    老袁馬上做出動作,首先,雷振春肯定要嚴辦,這一點他不會再給孫有任何可以拿來做章的機會。其次,你孫不是說要去南京麼?老袁馬上下了一個件,規定從現在開始,中國任何政黨都畢竟經過政府的審核。並且取得政府認可才有參與政治的權利。

    那意思很簡單了,你們必須留下,你們要走的快我馬上就宣佈你是非法政黨,我取締你。留下就可以安全了麼?雷振春被袁世凱投入大牢的同時,老袁開始對黃興進行調查,調查黃大俠的資金來源。

    這就是典型的打擊報復!

    黃興現在已經辭官了,但是他以前是幹什麼?說好聽點叫他一聲大俠,其實和江洋大盜好像沒什麼區別。這些走江湖的人錢的來龍去脈你能查的清麼?黃興自己都說不清楚!

    說不清楚簡單。帶走,關起來,慢慢查!

    連續好幾天,很多民主人士被老袁帶去協助調查,而一旦被帶去的,基本上沒有機會再走出大牢。孫也不肯坐以待斃,一方面很多重要的人悄悄離開北京回到南京去了。另一方面他和陳天華堅持在北京和袁世凱戰鬥,每天都是大規模的遊行示威。

    總之一個字,亂!

    英國的《泰晤士報》連篇的報道了北京的政治動盪,楊小林現在喜歡看英國人的報紙。因為大英帝國的消息來源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說句心裡話,英國人的輿論相對寬鬆,對那些和他們的利益關聯不大的政治事件,評論相對中肯。

    「其實這次動亂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選擇。在經歷了一場大戰之後,站起來的中國人對他們前途無法做出抉擇,在俄國人的炮火下團結起來的他們根本沒有解決這個分歧。

    袁世凱代表著一股傳統的勢力,而孫先生他們則希望中國能做出改變,俄國人被打到蒙古之後他們一度想過用一種和平的方式通過和談來為這個問題尋找一個滿意的或者能讓大家達成妥協的方案。可是隨著爆炸案和縱火案的發生,顯然他們有一方已經對和談失去了耐心。

    民情輿論對於孫先生比較有利,北京的遊行隊伍中支持民主的隊伍要比支持總統先生的隊伍龐大的多。而且各地的民主青年們還在不斷的湧向北京,相信如果形勢這樣發展下去,支持總統的那些聲音會被逐漸的掩蓋。

    袁總統好像已經對警察部隊和城防部隊下達了命令,在一些必要的街道上實行了戒嚴,我們不能排除他會用他掌握的武裝力量對民主人士進行**的可能。孫先生也做了一定的準備,聽說北京的民兵隊伍都站在了孫先生的一邊,那些青年們好像正在悄悄的武裝起來。

    這一場風暴最終會以什麼方式收場現在沒有人能下結論,暴力衝突會不發生可能只有上帝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知道。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暴力只能把事情變的更加糟糕,北京城外還有吳兆麟將軍的十萬部隊,聽說孫先生和袁總統都曾經親自約見過吳兆麟將軍,我們無法得知他們給吳將軍開出的條件,但是可以確定這些條件沒有打動這個南方來的軍人。

    吳兆麟將軍發佈的公開聲明,他將秉承楊司令出征前給他的指示。軍隊不介入任何政治鬥爭。他的聲明傳達了明確的信息,第一他遵從楊司令的命令,第二,如果爆發無力衝突他將毫不猶豫的介入。上帝保佑中國,也希望袁總統和孫先生都能理智一點,那個傢伙如果介入這場爭奪的會,後果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楊小林看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臉上一下就笑了:「不錯。這次沒把我叫禽獸,英國人的報紙算是筆下留情了。」

    蔡鍔站在旁邊笑了,跟了楊司令很長時間他也沒有把楊小林完全的變成了一個司令的模樣,現在楊小林在司令部裡面還是喜歡把腿翹到桌子上面,還是亂彈煙灰,隨地扔煙頭。

    而蔡鍔發現自己變的也有些隨性了。最少在沒人的時候,他有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和楊司令開開玩笑:「司令,您沒什麼好高興的,他們說你如果介入的話是災難性的後果。」

    蔡鍔把災難性三個字說的非常清楚,楊小林嘿嘿笑道:「不錯了,人要知足!」

    蔡鍔問道:「那您打算什麼時候讓英國人體會一下您的災難性?」

    楊小林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這介入的時機真的要把握好。他必須讓老袁狠狠的搞一下孫那幫民主鬥士,不然等自己接手了之後肯定還會和孫發生衝突。

    也不能太晚,袁世凱要是一下把孫搞定了,自己再出手就晚了。

    「部隊裡面段祺瑞他們有什麼動靜沒有?」

    「昨天段祺瑞把幾個北洋軍的將領叫到一起開了個會,百里說,段祺瑞打算馮國璋偷偷帶部隊回去,以便讓袁世凱有和吳兆麟的部隊抗衡的能力。」

    楊小林的眼神中泛起一抹濃濃的笑意,段祺瑞終究沒有讓楊小林失望。他是袁世凱多年的兄弟。如果在這個老袁最需要的幫助的時候他一點動靜都沒有,楊小林會很鄙視他的。

    消息傳來的時候楊小林就在這裡召開了大會,會議上他明確的向所有的將領傳達了和吳兆麟一樣的消息,那就是不希望他們介入北京的政治鬥爭,作為軍人,他們想的應該就是戰場。

    段祺瑞如果聽話的話,自己也用不著動他了。他現在明顯是不太聽自己話。在自己和袁世凱之間,段祺瑞還是選擇了袁世凱。這真的讓楊小林很欣賞,楊把總喜歡夠意思的兄弟。

    不過喜歡歸喜歡,這一個套。既然你進去了,就別怪我收繩子。

    「好!盯緊了他們,馮國璋一動,我們就有借口動北洋軍這些人了!」

    蔡鍔點點頭:「司令,這一次是對北洋軍將領實行大清洗,還是只處理段祺瑞和馮國璋他們?」

    楊小林的手指在桌子上面輕輕敲動了幾下:「那樣看老袁是什麼態度了,先把人抓起來。」

    薩道義先生說的一點都沒錯,楊司令也是中國人,在內鬥的時候即便過程再血腥,他也總想著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來收場。老袁在北京搞急了肯定會用他喜歡的那種不太能見光的小手段的,楊度的眼睛就在盯著北洋政府的那幫人犯錯,等時機一到楊小林大軍回城,只要能安上罪名的全部給你抓起來。

    到時候就對老袁說,這都是跟你多年的兄弟,你管不管?你不管,我全殺了,沒人幫你了你拿什麼跟我鬥?你要管,行,你自己下台,你這幫兄弟的事情我來慢慢給你處理了,保證讓你滿意。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