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李承乾與御酒
張陽就在這樣三點一線的日子中到了貞觀元年十二月初一,因為今天乃是每逢朔(初一)之日,皇帝李世民要皇帝均臨太極殿會見群臣,視朝聽政,所以杜如晦和他老師張崇今天特地放了他一天假,叫他好好休息下。這不程懷默、程懷亮、尉遲寶林、侯贊軍、秦懷玉等同輩約了張陽今天去長安城外的龍首山打獵遊玩,。
張陽今天可是濛濛亮就起床開始洗漱了,今天本來該是一個睡懶覺的大好日子,可惜由於前幾天張陽和張母王芸進宮和皇后長孫無垢商討張陽和襄城公主李明玉之事,張陽帶了兩壇自釀的『傾城』美酒前去做宣傳。
當時和皇帝李世民商商談完畢襄城公主李明玉不見駙馬府之事,又閒聊了幾句。眼看當時到正午十分了,皇帝李世民留張母王芸和張陽用午膳,對於皇帝的邀請張母王芸和張陽肯定是不能拒絕的,所以張母王芸和和張陽隨皇帝李世民、皇后長孫無垢、襄城公主李明玉及未來的太子現在的恆山王李承乾(這個時候,李世民已經準備立李承乾為東宮太子了,不過由於已經年近年底了,所以預定到來年開春後在立李承乾為太子。李承乾也就是更歷史上同一年當上太子了,不過就是月份提早了,不像歷史上那樣李世民一當上皇帝就封他為太子。)。
本來這次訂婚事宜就沒恆山王李承乾什麼事的,所以就沒有通知他,不過不知道他從什麼地方聽到了襄城公主李世民要和和張陽訂婚的事,特地跑來看這個有一面之緣的未來姐夫張陽,順便瞅瞅熱鬧,聯絡下感情。
所以在將要去用午膳的時候恆山王李承乾就趕到甘露殿見皇帝李世民和皇后長孫無垢,這本就搭上順風車一起去用晚膳了。
對於恆山王李承乾這個小舅子一路去用午膳張陽當然是相當歡迎的。這可是未來當了十八年太子的悲情人物啊!
生在蒸蒸日上國運雄強的唐初治世,他的父親是正直剛強的明君,母親是明理溫婉的賢後,父母感情自始至終牢固穩定,他自己是名份上無可爭議的「嫡長子」,從小就被重點培養。當時朝中也是絕對的正臣當道,沒有哪位大臣出來跟他做對。父母派到他身邊的臣子也都清正忠直,勇於進諫。他的近身侍從中當然有唯唯諾諾的小人,但也沒見有誰「主動教他學壞」,大不了都是隨波逐流聽之任之罷了,頂多是宇文士及那一類的,要到趙高的級別還差得遠。至於李承乾的政治才能,那是連勢利眼的史官們都不得不承認「裁決庶政,有大體」的——李淵死後李世民為父守孝,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只處理最要緊的政務,其餘全都交給李承乾,而李承乾在這一時期的表現羸得了朝廷上下身前身後的一致稱讚,那年他十八歲。
貞觀四年七月,李承乾十三歲左右,這年前太子少保李綱升為太子少師,於是順筆提到李世民父子對李綱是如此敬重,說李綱每到東宮,李承乾都親自叩拜,李承乾每次升堂處理事務,李世民都命房玄齡和李綱陪坐;
(插一句:李綱這人絕對是個「太子剋星」,他明明是朝野皆知無人不敬的大忠臣,也因此受三代皇帝信任,前後輔佐過二朝三代太子,結果楊勇、李建成、李承乾無一例外地全都被廢被殺。假如到高宗朝他還活著,假如我是李治,我是說什麼都不敢讓他再去教育太子了,有時候命運這個東西還真是不服不行……)
貞觀五年,李承乾十四歲,禮部官員上書,認為應該在二月份為皇太子行冠禮。皇帝李世民因為二月份是農忙時節,怕擾了農時,命令改為十月;
貞觀六年,李承乾十五歲,十月份李世民外出巡視回京後,到大安宮當孝子,服侍太上皇一天,最後又要親自給父親扶輦,李淵不准,命令孫兒承乾代替;
從字面上看,這時候的李承乾應該還是聰明又聽話的好少年。然而到了貞觀七年,就傳出了李世民聽說承乾「好嬉戲,頗虧禮法」的消息,於是賞賜東宮官員於志寧、孔穎達,要他們對皇太子加強規劃和勸諫,並說出了「我十八歲尚在民間,知道民間疾苦,即位以來尤有過失,皇太子生於深宮不明世失,不犯錯才怪」這樣一針見血的話——這比那些將太子變壞歸於他的「天性」「天意」的說法可要高明多了!
史書上記載承乾失寵的最直接導火索,是他的腳殘疾了,而且似乎是一輩子都好不了的那種殘疾。記得一本書上說他這腳是外出偷牛煮的時候從馬上摔下來摔殘的,但想不起來是史料還是小說家言了……李世民追求完美的傾向是很明顯的,他不願意自己的繼承人是個殘障人士,這想法也是能理解的(能理解,不接受),再加上之前就瞭解到的承乾的個人品德問題(天知道有多少是李泰吹的風吧),換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動……
所以說,李承乾的失敗,簡直是給那些堅持「父死子繼、立嫡以長」理論的封建禮教家們的一記響亮耳光,因為他具備了當一名優秀太子、守成之君的所有條件,卻偏偏沒有變成人們期望中的那個樣子。當時後世人評這段歷史時,也只能含糊說什麼「弟愚(指李祐)兄庸(承乾)《舊唐書》」「承乾悖逆」,以結果來代替原因,沒辦法解釋這個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一切都只能歸於天性、天意。
對於這樣一個人物張陽還是滿痛惜的,這可是號稱最像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個兒子。明、口才、權欲、決斷能力、貪玩淘氣、情感依賴、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讓人……不能不苦笑著說,李承乾這些個性,我們都能在他偉大的父親身上一一找到對應點,足以證明李承乾不但是小李的親生兒子,而且可能事實上是最像他的兒子……只不過,小李的這些個性,幾乎全都是通過正大光明利國利民的方法展示出來的,而承乾的,出發點跟父親一模一樣,方向卻大相逕庭南轅北轍,幾乎沒做對過一件事——這也實在不容易啊!
所以張陽還是打算和恆山王李承乾打好關係以應對未來,畢竟連李建成都能當上太子,那這個非常有能力沒有機會的現在的恆山未來的太子王李承乾怎麼就不能改變當上皇帝了。
現在這個時候唐高宗李治還沒出生,而導致恆山王李承乾造反的唐太宗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衛王李泰現在才六歲,更沒有顯露出來!
要說這衛王李泰舞文弄墨之類,當個文學大師的綽綽有餘,但是政治上可是完全不及格,甚至連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沒弄清楚。他看事情只看表相,學父親開文學館、招攬賢才收買人心,可除了招來一些搖筆桿子的酸書生,別的還有什麼?哪怕你弄幾個武功不錯的打手,狗急跳牆時殺兄殺父,也算沒白費力氣啊!
這更現在的恆山王李承乾比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要不是李承乾因為缺少父愛母愛而性格轉變的話他衛王李泰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
就這樣一行人到了用午膳的地方,在午膳上來後張陽向皇帝李世民說:「陛下,草民這次為了『御酒』這個稱號帶來兩壇自釀的『傾城』美酒,還請陛下嘗嘗,這可關係到我和明玉以後的生活保障!」
皇帝李世民聽見張陽對他自釀的酒,這麼有信心就命人開取了一壇後為他滿上後慢慢品起酒來了。
「好!好!不虧是美酒啊!當得起『御酒』這個稱號,『傾城』美酒果然有其出色的地方。好,張小子你這『傾城』美酒就是以後大唐皇室的『御酒』了。為了你和明玉,朕親自提筆賜名『傾城』來人取筆墨來。」皇帝李世民說完,就有服侍的小太監取來筆墨,然後皇帝李世民親筆寫上『傾城』二字,最後落上自己的私印後交給張陽讓他回去裝裱起來。
對於皇帝李世民的這番表現所含的意義張陽是什麼明白的。要不是為了襄城公主李明玉的話,李世民就算是讓自己釀的『傾城』美酒成為了御酒,也不會為此酒題名讓自己拿回去裝裱的。不然這種事一代賢後長孫無垢怎麼會不阻止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所以張陽連忙向皇帝李世民行禮謝恩,表示以後一定不負聖恩,和李世民兩人一切都在不言中。
然後用過午膳後,張陽和皇帝李世民兩人獨自進行了一番外人無法得知的談話後。張陽和李明玉及李承乾三人進行一個簡短的聊天增進感情,至於張母王芸和皇后長孫無垢可就一直在一邊聊一些他們干興趣的話題相談甚歡。
之後就回到張府找人把皇帝李世民賞賜的那幅字裝裱起來後,在打成了一副牌匾。就這樣傳到了秦懷玉等人的耳裡,才有了這次的郊遊打獵,畢竟以後拿『傾城』酒樓是以他們這些小傢伙的名義來開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