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節功德圓滿
時間如梭,當禹晚年之時久久不能證得人皇之道,這樣他有些感到意外,此時他對人族的貢獻要遠大過當年的人皇軒轅,可是偏偏沒能證道,這其中好像少了點什麼。
經過了一番思索之後,禹終於明白自己少做了何事,當年老師曾賜他後天功德至寶『盤古鼎』用來鎮壓人族氣運,自己少做的就是煉製出一件可鎮壓氣運之靈寶。
此時,洪荒大地之上人族的居住地分為九州,於是禹采五金之精華,用『盤古鼎』煉製出九鼎,用以鎮壓人族氣運,九鼎一成,禹也是功德圓滿。
禹是三皇五帝中的最後一位,諸聖與三皇都前來觀看禹交接人皇之事,鯤鵬做為禹的老師,又是人族的聖師自然也與弟子一同前來觀禮。
當眾人到齊之後,禹便正式宣佈伯益接替他的職責,就任下一界人皇,諸聖見了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麼。人族各部落的首領與聖師鯤鵬見證了他們的交接,自此三皇五帝的時代便已結束。
禹退位,天降巨大的功德,功德一分為二,約有兩成的功德飛向了鯤鵬,這是鯤鵬教導禹所應得的功德。鯤鵬沒有吸收這些功德而是將其收入了『盤古鼎』中,以備它用。
禹得到了八成的功德,功德入體後,禹的修為瞬間提長到了准聖大圓滿之境,成就了人皇道果,也是第二位能證得准聖大圓滿之境的人皇。
禹得道後,眾聖紛紛前來見禮,太上老君說道:「禹既然成就人皇道果,便可前往火雲洞中修煉,以後不得插手人族中事。」
禹點點頭,同意了太上老君的提意,然後起身與三位人皇一同前往火雲洞中修行。臨行前他向鯤鵬告別,希望老師能夠繼續幫助人族。
禹得人皇道果,鯤鵬作為人皇之師再次所得那的巨大功德,頓時再次引起了眾聖的嫉妒,不過鯤鵬並沒有將這點放在心上,他知道馬上就快要到封神了,那時諸聖就有的爭鬥,如何還能記起他來。
人皇這交接並沒有引起諸聖的注意,這主要是因為諸聖在來此之前都推算過,三皇五帝結束之後,人族就將進入新的制度,禪讓制也隨之結束。其實在人皇軒轅之時禪讓制就已是名存實亡,他將人皇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
這時,諸聖都開始想謀化如何能在新的制度中得到好處,眾聖中只有太上老君沒有絲毫動心,他身為人教教主,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人族不滅他就有功德可得,所以不管人族有什麼變化對他來說都無關緊要。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向是眾聖中最為活躍的元始天尊,好像對人族即將來臨的改革並不放在心上。他的這一異常反應,讓諸聖都感到有些疑惑不解。
其實元始天尊之所之有這樣的反應,主要是因為自己門下弟子不爭氣,先前兩次大好的機會都讓他們給浪費了,所以這次他並不想當那出頭鳥,想先觀察一番,然後再做決定如何參與人族信仰的爭奪中。
現在,諸聖中變得最為活躍的就要屬准提,可惜的是人族一向都沒有接觸過佛教,再加上三清有意無意間的阻止,所以他是白忙了一陣子,並沒有人族部落願意信仰他。
通天教主是諸聖中在人族勢力最強大的,不過他也不清楚這次制度的變革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也命弟子不要參與其中,繼續保持在民眾之間傳道,遠離與人族上層的接觸,以此來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
不得不說通天教主的決策是應明的,人族中對禹傳位於伯益反響最大的要屬禹的兒子啟,而其部落中大多數人也都支持啟,伯益雖然繼位人皇,但禹當年手下的大臣都並不看好益,反而更看好堅強果斷的啟。
啟在經過了一番的準備後,成功地拉攏了人族大多數部落的支持,迅速架空了人皇伯益的權力,成為人族的實際領袖。
啟當然不會滿足現在這樣的局面,於是在準備好一切之後,啟終於發動了叛變,成功地將人皇伯益給斬殺,支持益的一些部落也受到了他的打擊,他的行動十分迅速,伯益還沒有所準備就徹底地失敗了。
為了安定人心,啟再次重用了本已遭受打擊的巫師,用其宣傳自己才是真正的人皇,由於在這次動亂之中,啟的動作迅速,所以沒有給人族再帶太大的傷害,特別是一些小的部落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啟很快便將人心歸攏到自己的身上,而啟在此時也正式宣佈,自立為王,建立大夏王朝。
人族自此結束禪讓制度,進入世襲制。啟這次的叛變可謂十分成功,讓諸聖感到人族的春天即將來臨,天庭之上的玉皇大帝也對此十分興奮,盤算自己該如何行動方能從人族中得到更大的好處。
可惜的是,啟在建立大夏王朝之後,也怕聖人阻止,於是在他在位其間,雖然他並不制止三清的傳道,但也並不認同三清及天庭的存在,啟怕天庭及各大教派會干涉到人族的內政,影響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天庭及各大教派並有在啟在位其間,並沒有在人族得到充分的發展。反倒是鯤鵬則由於是禹的老師,受到啟的大力推崇。
啟在位人族算得上是得到了發展,民心思定,民心所向即使是聖人對啟有所不滿,也奈何不得啟,只能靜待時機。
可是,啟死後,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也就是太康,太康繼位後聖人便開始對夏朝有所試探,東夷族開始叛亂,太康在東夷族的進攻下也逐漸喪失了部分的權力,不過當時民心還是偏向夏朝,所以東夷族也無法滅掉夏朝。
後來,夏朝經過三代大王的努力,直到少康繼位以後夏朝的權威終於得以鞏固穩定。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的過程。以後的統治者都善於控制東夷,或是同東夷搞好關係。
夏朝當發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一步衰落。至桀時,延續了四百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
桀統治夏朝的時候,卻一味地討伐邊國,耗費了大量財力。而且,桀是一個昏庸無能、貪圖享受的暴君,殘害百姓,重用奸佞。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發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擋不住,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喜。桀十分寵愛妹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台和玉床,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梁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的首領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伊尹以唐堯、虞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
這時候,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日益興旺了起來。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就藉故將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縣境內)。不久,湯設計使桀釋放了自己。此時商湯在截教的支持下終於對夏朝進行了討伐。
湯先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顧國,擊敗了昆吾國,然後直逼夏的重鎮鳴條(今山西運城市東北安邑鎮)。桀得到消息,帶兵趕到鳴條。兩軍交戰,夏軍將士原來就不願為桀賣命,乘機紛紛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商軍在後緊追,桀匆忙攜帶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縣)。後又被成湯追上俘獲,放逐在此。長達五百年的夏王朝結束。
截教借商湯之威終於立足於人族廣泛宣傳截教道法,最後成為人族中最大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