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張天師在都市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五章:磨刀霍霍 文 / 超級雙殺

    拳法因人而異,同樣的能夠在張宇初這套拳法上學到多少,也因每個人的資質,悟性的不同而變換著。

    龍虎山的高人們,能得其中七八,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效果,而張道旭等一干龍虎山中生代弟子們,也就是個十之三四。

    至於龍虎山的年輕弟子,撐死也就是個十之一二,然則唐昕這種尚未入門的人,能夠看出一點端疑,已經是萬幸。

    有教無類固然好,帶來的結果必然就是參差不齊,甚至有揠苗助長之嫌,因材施教才是根本。

    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因材施教張宇初沒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精力,這些弟子也沒有這個福氣。

    不是每一個弟子都能夠得到張宇初親自指點的機會的。

    就算張宇初教授門下弟子,也有自己的一個規矩,每傳授一項武學,符篆,法術,只傳三遍。

    三遍過後,便不再為門下弟子傳授,能在這他親自傳授這三遍中,學到多少,就看每弟子的資質悟性了。

    當然,每一個子弟,也都還有三個提出疑惑的機會。

    三個疑惑之內,張宇初會給予詳盡的解答,三個疑問之後,張宇初便不會再言。

    若是不知珍惜,隨意揮霍這三個機會,張宇初倒也不會苛責,因為他們很快就會知道浪費機會,是一件可恥而又愚蠢的行為。

    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依葫蘆畫瓢學過來,那也還是別人的,始終學習別人的東西,終究難成大器。

    張宇初要的就是門下子弟,在學習別人的東西的同時,學會獨立思考,從而悟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而不是依靠師傅的傳授,始終庇護在師傅的羽翼之下,若是這樣做,不是對弟子的愛護,而是坑害。

    雖然是無心的,但坑害就是坑害,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的。

    龍虎山天師道以武入道,最重根基,張宇初選擇八卦拳,就是要讓門下弟子們將根基先夯實了。

    花大量的時間,夯實根基,在短時間內,或許比不了快速踏入修道門檻之人,但修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驚采絕艷,數日得道,談何容易!

    根基不穩,哪來的上層建築。

    時間一長,便能夠看見兩者之間真正的差距,急於求成之人,被甩在穩紮穩打之人身後那是肯定的。

    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少年天才固然可喜,若不思進取,忘乎所以,必然會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以少年之名流出千古之人,寥寥無幾。

    大多數人還是天資之上,加以自己不懈的努力,然後成就一番偉業,為世人所銘記。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反例,倒是流傳下來不少。

    漢末三國孔聖人之後孔融,少時因對答: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揚名天下,為時人稱道。

    然其日後成就不過是一方太守,蒙孔聖人之蔭在亂世中出仕,也不過是一方太守,最後還為曹操所殺。

    在張宇初眼裡跟螻蟻沒什麼區別,甚至給他提鞋都不配,再者之傷仲永,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張宇初在演武台上,演練了三遍八卦拳,三遍各一,幾無相同之處,早已經不再是龍虎山入門拳法八卦拳,而是張宇初獨門八卦拳。

    低輩弟子根本就看不出來,這三者的聯繫,自當是另外一種高深莫測的拳法,像是丈二的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

    張道旭等人也是搖頭不止,不明所以,他們能夠看出這是八卦拳,但他們想不明白,八卦拳為什麼是這個摸樣。

    倒是一群銀鬚白髮的老道們,眼中露出了駭然的神色,若有明悟,等到張宇初三遍八卦拳演練完畢良久之後,才逐一朗聲長笑而去。

    到了他們這個境界,再想要往前踏出一步,可遇而不可求,然而張宇初這一刻給他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一次要是沒能夠抓住機遇,也許永遠都沒有機會了,他們需要閉關一段時間,來參詳張宇初給予他們的東西,從中找到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尋求突破。

    看著騰空遠去的老道們,張宇初微微頷首,能有此悟,也不枉他一番苦心。

    倒是張道旭等人還在迷糊之中,讓張宇初頗為失望。

    雖說朝聞道夕死足以,可老道老道,總歸已經老了,他們叱吒風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雖然天師道現在有他張宇初在,一時半刻垮不了,可正一道事務繁多,若沒有得力助手輔助,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要是每個人都像張道辰一樣,連處理一個不成器的孔家後輩,都還需要詢問他的意見,他不被累死,也會被這些瑣碎煩死。

    貪多嚼不爛。

    演練三遍八卦拳之後,張宇初便不再演練其他拳法。

    以眼下這種情況,演練在對也是白搭,還不如給他們一點消化的時間,好好的領悟一下三遍八卦拳的內容。

    早課算是提前結束了,剩下的時間由門下弟子,自由演練。

    換做是六百年前,張宇初會徑直離開演武場,這裡有他門下弟子看著就已經足夠了。

    而六百年後的今天,張宇初留在了演武台上,親自督促門下弟子演練。

    時不我待,官府可不會給張宇初太多的時間,將門下弟子都一一調教好嘍,再找上門來。

    張宇初自然不怵,可他也得為天師道的未來考慮,為數萬正一三山盟的門下弟子考慮。

    這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做不見得有多大效果,不做那肯定沒有效果。

    道家說的是機緣,可機緣不會平白無故的掉到人頭上。

    要真是天上掉下一塊天大餡餅,砸在某個人頭上,那也得這個人的頭夠硬,能夠承受得住,這餡餅從天而降的力道。

    不然餡餅沒接住,直接給砸死嘍!

    機緣不是每一個人能夠承受的,有緣無分就是這個道理。

    偶得奇珍異寶,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你沒有能力保護的時候,那絕對就是禍害。

    張宇初在演武台上也沒有閒著,而是招呼唐昕上台,為其一遍又一遍的講解入門的八卦拳。

    數萬天師道弟子的目光都聚集在唐昕和張宇初兩人身上,對張宇初他們是崇敬,對唐昕他們是羨慕嫉妒恨!

    不是羨慕嫉妒恨唐昕的貌美如花,而是羨慕嫉妒恨唐昕能夠得到張宇初如此悉心的指導。

    在六百年前,張宇初還會如此悉心指導眾多的兄妹,在六百年後,能夠得到張宇初如此指導的,恐怕普天之下也就唐昕一人耳!

    當然,張宇初明著是指導唐昕,在為唐昕講解的時候,何嘗不是在為龍虎山眾弟子講解這八卦拳。

    張宇初這是在用唐昕的標準,來比量龍虎山眾低輩弟子的接受理解能力。

    龍虎山眾多弟子,雖然已經早早的踏入了修道的門檻,可在張宇初看來,他們的境界和唐昕沒什麼卻別。

    就連張道辰等人在張宇初眼裡,那也就是連說話資格都沒有的螻蟻。

    一在十看來那就是零頭,同樣的,一和十在一百看來,那還是零頭。

    在道行高深的張宇初看來,唐昕這個一,和張道辰這個一百之間的差距,也是零,隨時都能夠抹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官府才敢騎在張家頭上,吃喝拉撒!

    既然官府敢這樣做,就應該要為此付出代價!

    在大明朝以前,還沒有哪一個朝廷敢這樣做。

    眼下滿清是不在了,在滿清朝廷最後的那一段時光裡,滿清朝廷受盡外敵屈辱,也算是報應不爽。

    這如今冤無頭,債無主,張宇初可以就此揭過。

    這黨國退守海外了,但海外那個黨國眼下還在,雖然近一二十年,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但黨國的性質沒有變,這賬一筆一筆的還得算清楚。

    至於眼下這個朝廷,居然妄圖斷絕道家氣運,這賬更得清算清楚,擇日不如撞日。

    這冤有頭,債有主,張宇初可不管你是哪個時代,刀槍劍戟也好,大炮巨艦也罷,只要是他想要的人頭,就沒有拿不到的!

    張家不參與改朝換代,但稍稍的推動一下歷史的進程還是可以的!

    從三皇五帝夏商周,八百年王朝氣運,到漢唐四百年歲月,再到明清兩百年風華,這中間也有無數短命王朝。

    這是王朝命數,但這王朝命數的背後,偶爾也會出現一兩隻推動歷史車輪的擎天巨手,推他一把。

    這一推,可有不少講究,張宇初之於明朝是往上推。

    張家之於滿清朝廷則是抱團一起死,最後的結果是滿清受盡屈辱而亡,張家也從此一落千丈。

    張宇初今日要是講這朝廷往下推一把,也不無不可!

    天師張家不是小心眼子,不會呲牙必報,可天師張家是以道傳家,講求的是一個因果報應。

    既然做了,就要接受懲罰!就算是他張宇初逆天而行,也不能夠逃脫這個宿命,何況是幾個妄圖毀滅大道的庶民。

    若是天道不罰,那就人道主天道,替天行刑!

    *****

    新書強推!

    大力求會員點擊!

    大力求收藏!

    大力求推薦票!

    書友們!給力啊!

    衝上首頁會員點擊榜!

    讓咱張天師也風光一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