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張天師在都市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一章:防民之口 文 / 超級雙殺

    張宇初威嚴的聲音,傳遍龍虎山的每一個角落。

    在九十九峰,二十四巖之間,不斷的迴盪,清晰的傳遞到龍虎山境內,每一個人耳中。

    龍虎山境內,每一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左顧右盼,不明所以。

    「黃口小兒,休得胡言,滾!」

    良久之後,嗣漢天師府方向有傳來一震耳欲聾的聲響。

    盛怒之下,張驚韜騰空而起,一掌朝張宇初拍去,一股肅殺之氣,直撲張宇初面門。

    張驚韜雖然是天師張家的外甥,往昔之時,張家的叔伯長輩對張驚韜也是疼愛有加。

    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天師張家的傳承自有它的章程,可不會因為疼愛張驚韜,就視張家千百年的傳承於不顧,傳授其張家高深的功法。

    故而,張驚韜雖身為主持,卻也不會天師道高深的功法,他一身的修為大多數還是別派所學,系乃旁門左道之術。

    「螢火之光,也敢於皓月爭輝!」

    張宇初眉頭一皺,心底升起一股怒意,冷哼一聲道。

    這天師道功法,雖然有親疏之分,可外姓子弟所學之基礎,與張家子弟所學一般無二。

    所不同者不過是基礎之上的衍生,外姓弟子只要肯苦心專研,他日成就不見得就不如張家子弟。

    張驚韜棄張家基礎功法,轉而修習旁門左道之術,無異於是買櫝還珠,貽笑大方。

    張宇初生氣的當然不是張驚韜有眼無珠,修習旁門左道之術。

    誰想要投入誰家師門,修習誰家功法,這是別人自由,張宇初管不著,也沒有這個閒工夫去理會。

    真正讓張宇初氣憤的是,張驚韜一身旁門左道修為,居然執掌執掌他天師道,執掌正一三山門。

    也無怪正一三山盟,會與散沙無異,旁門左道之人,當留他不得!

    張宇初連出兩掌,拍在張驚韜的左右肩頭,將其肩頭鎖骨捏成粉碎,兩股靈氣在張驚韜廳內橫衝直撞,最後消失在張驚韜體內。

    與這股靈氣一起消失的,還有張驚韜一身旁門左道修為。

    散功之後的張驚韜,像是斷線的風箏一樣,砰地一聲,從空中一頭栽倒了地上。

    「陸驚韜,爾乃外姓子弟,旁門左道之人,也敢篡我天師道統,哼!」

    張宇初冷哼一聲,卻也沒有再次出手,說白了陸驚韜,還是他天師張家的外甥。

    「念你擁有我張天師血脈,今日饒你一命,廢去你一身旁門左道修為,在思過崖面壁三年,以儆傚尤,膽敢再犯,殺!」

    張宇初面色一肅,冷然道。

    天師道中的旁門左道之人,可不僅僅只有張驚韜一人。

    如今的天師道,除了天師張家子弟和外姓普通弟子外,還有一脈以張驚韜在明,官府在暗的第三股勢力。

    這股勢力,從出現在龍虎山到現在不過短短數十年,卻是當今龍虎山最強勢的一股勢力。

    就算張家和外姓弟子聯起手來,成算也不過是五五分成,毫無優勢可言。

    更何況他們背後還有官府的支撐,而天下同道現在是自顧不暇,更無力支援天師道。

    相交之下,高下立判!

    這兩天,張宇初可不是只在龍虎山遊山玩水的,這些人的底細,張宇初可以說是摸得一清二楚。

    換成是旁人,想要做成這件事情,難如登天,可對張宇初來說,不過爾爾。

    這些旁門左道之人中,張驚韜可以不用死,至於剩下的這些人。

    「傳本尊法旨:玉皇殿殿主杜勝奎……提舉署道童於國豐,系乃邪魔外道之人,意圖顛覆天師道統,其罪當誅!殺!殺!殺!」

    上至殿主,下至道童,這些人都可以說是官府安插在天師道之內,妄圖控制天師道之人。

    這些旁門左道之人妄圖顛覆天師道統,斷絕道家氣運,張宇初自然不會留著他們。

    天師法旨,道家真言。

    一連三個殺字,殺氣呼嘯而出,被法旨囊括之人,不論遠近,不亂男女,不論老少,當場暴斃,氣絕而亡!

    身上散發出淡淡紫金光的張宇初,卻沒有任何的停頓。

    「正一三山盟弟子,聽我號令:凡我正一道弟子,不論天南地北,限半月之內趕回各自山門,等待本尊召喚,違令者,以叛逃師門論處,殺無赦!」

    張宇初話音剛落,在千里之外的茅山深處的劉恩源,心中便響起了張宇初的威嚴的聲音。

    詫異的朝龍虎山的方向,雖然見過張宇初的真顏,但知道張宇初居然是存世的前朝天師之後,劉恩源心中還是忍不住震驚。

    對劉恩源來說,不用有絲毫的懷疑,這據對是天大的好事,起碼張宇初的出現,告訴他,他一直以來的堅持是正確的。

    不過,對某些人來說,張宇初的出現可謂是滅頂之災。

    天師道內外交困,茅山上清宮何嘗不是如此,大權旁落很多時候也是無奈之舉,是時候收回山門大權了。

    有備無患,看來他也得加緊準備了,那些人也被不是吃素的,臨死前的反戈一擊,不得不防啊!

    劉恩源站了起來,走向了練功房之外,看著驚慌失措的茅山弟子,看著西下的夕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夕陽西下的另一邊,那就是旭日東昇。

    和龍虎山比起來,茅山的亂根本不值一哂,龍虎山現在簡直就是亂套了。

    主持重傷,還有半數的堂主護法,頃刻間暴斃,而這些堂主護法的親隨們,也沒能夠倖免於難。

    龍虎山天師道門下弟子,也都是修道之人,也知道一些貓膩。

    明白龍虎山今天是遇到大敵了。

    這麼多修為高深的堂主護法都不能夠倖免於難,何況是普通的弟子,現在還沒對他們下手,那是還沒輪得上他們。

    龍虎山上下現在是人人自危,亂成一團。

    張宇初的接下來的幾道法旨,他們都聽見了,可這生死時刻,龍虎山的弟子哪還有心思考慮這個!

    緊跟著,龍虎山悠揚的鐘聲響了起來。

    聽到鐘聲,亂成一團的龍虎山眾弟子,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樣,不再無頭蒼蠅似的亂衝亂撞,而是有條不紊的紛紛朝天師府後府大堂趕去。

    眾龍虎山弟子,看見後堂之上的張道旭等張家人,此刻安然無恙便心中大安。

    只要是正宗的天師道弟子,心中都堅信,只要張家人在,天師道在。

    就算龍虎山已經半個多世紀都沒有天師。

    就算近十幾二十年,龍虎山大權一直都把持在官方的手中。

    龍虎山弟子驚恐的發現,天師府後堂的天師大位之上,居然坐著一個二十四五模樣的年輕人,天庭飽滿,地格方圓。

    要知道,四都宮殿的龍椅,如今一個普通老百姓,也都能夠上去過過帝王癮。

    可這天師府天師大位,儘管閒置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愣是沒人敢上去坐一坐,哪怕是一會!

    身為主持的張驚韜也只能是坐在大堂的右首首座,左首首座的位置也都不是他能夠染指的!

    女主持之時,甚至連大堂議事的資格都沒有。

    也正是應為看到了這一點,官府才極力的想要加強對天師道的控制,以防萬一。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何況是方外之士,豈肯受世俗力量的約束。

    暫時的退縮那是迫不得已,換句話說是以退為進,休養生息,以圖再造。

    「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本尊大夢方醒,悉知我正一道無尊,群龍無首,決意從掌大道,暫代天師之位,復興大道。」

    張宇初根本就沒有打算徵求門下弟子意見的意思,召集眾弟子不過是要告訴天師道弟子,他回來了。

    他們只需要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至於他們信不信,那就不在張宇初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張宇初現在需要的不是正一道弟子的相信,而是服從,道家不是儒家,可沒有仁政這一說法。

    大道危矣,可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

    「空口無憑,我們如何能夠相信?」

    張道旭面色鐵青的說道。

    若有天師雲遊在外,自有張家典籍記載,可對於張宇初張家現存的典籍之中,找不到絲毫有關於張宇初生死的記載。

    倒是明史中對張宇初有過明確的記載,在六百年前張宇初微疾而化,登仙而去。

    對於六百年前那件大事隻字未提。

    沒有哪一個君王喜歡將這種污跡記載在史料之中,何況是有過靖難之役污跡記載的君王。

    能夠抹掉的歷史污跡,自然毫不留情的抹掉,不能夠抹掉的,也必須要顛倒一下是非黑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

    上古先秦之武王伐紂如是,唐王朝玄武,門之變如是,而這一次亦如是,史筆攥在史官的手中,而史官是臣,帝王乃君!

    關於張宇初的生死,天師道內自然有所記載,不過張宇初沉睡六百年,如此重大的消息,當然不能夠躍然於紙張之上,而是代代天師,口口相授。

    而今龍虎山天師道早已無天師,自然沒有人知曉張宇初尚且存活的消息。

    張道旭等張家弟子的懷疑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

    特別感謝書友『問道天心』和書友『(天一堂主)』一直以來的打賞支持!

    謝謝!

    會員點擊!收藏!推薦!求一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