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巴布爾曾經不斷的強化著自己要投靠大明的決心,特別是在看到那雄闊的京城的時候,巴布爾激動的當著眾人的面叫了出來。巴布爾十分的驚訝於京城的雄偉與遼闊,在他的認知裡面好像只有曾經的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可以和現在出現在自己眼中的京城相媲美,不過他很現實的知道君士坦丁堡已經在奧斯曼人的攻擊之下毀滅了,而京城卻作為大明的都城完好無損的矗立在這個世界之巔。
已經逃亡了多年,好長時間沒有享受過帝王待遇的巴布爾在京城裡面得到了朱厚照的熱情招待,似乎只有那一套帝王的待遇才讓巴布爾想起來了自己還曾經當過短暫的皇帝。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僅代表帖木兒帝國向您表示最忠誠的祝願。」巴布爾不愧是不但自身才能出眾而且還經過高端貴族教育的人,從進入大明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內,巴布爾便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漢語了,對於漢語巴布爾在第一次見到朱厚照的時候也深表稱讚:「皇帝陛下,我曾經學習過波斯語和奧斯曼語,但是還是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這麼博大精深的文字。」
「漢語從出現到現在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你繼續學習便會發現它遠比你想像的還要深奧。」朱厚照一直都認為漢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語言,所以能夠聽到巴布爾的稱讚也是十分的受用的。
為了讓巴布爾體會到尊敬的感覺。朱厚照並沒有將巴布爾安排到了禮部的會同館裡面,而是在外面找了一個已經無人居住的王府讓巴布爾住了進去。這一切遠超尋常的接待儀式讓的巴布爾心裡有了一種自己很受重視,很重要的感覺,所以隱隱的巴布爾在心裡面將自己在來的路上想好的合作條件給推翻了。這一刻他想要獲得更多的主動,更大的收益。
「尊敬的皇上,不知您對我剛才的計劃怎麼看?」巴布爾臉上帶著希冀以及擔憂的問道。
「很好啊,很有理想。」朱厚照回答道。
在那一瞬間,巴布爾臉上所有的喜悅以及希冀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剩下的全都是深深的失望以及無盡的擔憂。
在來到京城的那一天的經歷讓巴布爾錯誤的認為自己是對大明很重要的,所以在那一刻他想要從和大明的結盟上面獲得更多的收益。在當天晚上他推翻了自己以前的計劃。重新制定了一個對自己更有益處的合作方法:大明和以巴布爾為代表的帖木兒帝國結盟,結盟之後大明全力支持巴布爾的復國運動。而成功之後巴布爾將和大明結成兄弟之國。
之後的幾天朱厚照是一如既往的讓巴布爾感受到了自己對他的尊重,每一天巴布爾要求面見朱厚照的時候都會得到批准,從第一次見到朱厚照之後巴布爾便直接挑明了的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朱厚照,並且希望得到朱厚照的同意。第一次巴布爾滿懷希望。但是他得到的僅僅是朱厚照的誇獎與鼓勵。很好,很有理想,僅僅是這些,但是任何大明實際的支援朱厚照都不發表任何意見,從第一次開始便刻意的去迴避。
第一次巴布爾滿懷希望。雖然沒有得到朱厚照的同意,但是當時他並沒有氣餒,但是當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第五次全都得到的是一樣的回應的時候,巴布爾已經漸漸的失望了。這是他第七次來向朱厚照推銷他的復國計劃,但是得到的結果還是和第一次一樣。在這七天裡面巴布爾經常來找朱厚照。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失敗之後巴布爾也已經從最開始的激動裡面情形了過來,他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朱厚照很尊敬他,但是卻不重視他。一直到現在巴布爾還將朱厚照刻意做出來的一切人為是朱厚照對他的尊敬。
今天的這一次到來,是巴布爾的最後一次嘗試,心裡面未嘗沒有抱著僥倖的心理,但是現在朱厚照再次巧妙的拒絕讓巴布爾終於打算放棄那個自己更改過之後的計劃了,他那個被拋棄了的在來到京城之前計劃再一次被拿了。
「皇帝陛下,只要你全力支持我復國,一旦成功我願意向大明稱臣納貢。」巴布爾打算豁出去了,反正自己現在這樣不溫不火的僵持著說不定哪一天就兵敗身死了,這樣的話還不如得到大明的支持成為一個國家的國王來的實在,哪怕是納貢稱臣也在所不惜。
在巴布爾再一次說出來自己的條件的時候朱厚照終於笑了,這麼幾天他等的就是這一刻,在巴布爾到來之前朱厚照就已經計劃好了,在巴布爾來的時候一定要對他表現出十分的尊敬,巴布爾這樣曾經身處過權力頂尖的人在落魄的時候最渴望的便是別人的尊敬,所以朱厚照這樣做了,目的便是贏得巴布爾的好感,以便讓他對最大程度上最大明保持信任。但是朱厚照還害怕巴布爾得到了尊敬之後會不免有點飄飄然了,所以便有了之後幾天朱厚照雖然也很尊敬他,每一次想要見朱厚照的時候都能夠見到,但是凡是巴布爾想要從大明得到支持的時候,朱厚照便刻意的去迴避。
這麼幾天了巴布爾終於開竅了,「好。既然你說的這麼清楚,那朕也不遮遮掩掩的,朕之所以這麼尊敬你只是因為你曾經是帖木兒帝國的皇帝,但是畢竟現在你的國家已經消失了,你想要復國朕能夠理解,但是你也要理解我大明的難處,我大明疆域東西南北各萬萬里,看似廣闊,但是我們也有數千萬的臣民需要生存,而且我們大明邊境國家眾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得打仗了,戰備儲備也十分的緊缺。所以雖然朕很理解你,但是想要朕拿出來錢財來支持呢,哪怕是朕同意,那些大臣也不會同意的。」當然這只是朱厚照自己這樣說的。其實只要他說同意即便是大臣也不會反對,但是巴布爾他不知道啊,他是外來者,來到大明才短短的幾個月,他只知道大明似乎有一個內閣的東西,他們掌握著很大的實權,就是皇帝的命令也可以不同意,所以巴布爾還真的當真了。
「那要如何?」巴布爾問道。
「你投誠大明向大明表示忠誠。然後大明便可以在呼羅珊成立一個帖木兒都護府,你任大都督,你以前的地方還歸你管,大明支持你復國。等成功之後打下來的地方一半的土地歸你,另一半土地歸大明。倒時大明冊封你為國王,而你則需要向大明稱臣納貢永世效忠。」
「如何?只要你答應這個條件,朕就可以幫你說服那些大臣,否則的話哪怕是朕心裡面想要幫助你。也是無能為力。」
巴布爾有點猶豫了,雖然他可以答應成為大明的屬國,因為一旦他復國成功了,重新控制了以前帖木兒帝國所有土地之後的他實力雖然比不上大明。但是也不弱於多少,到時候即便是他不遵守約定大明也拿他沒有辦法。但是如果直接將一半的土地給了大明了,到時候即便是成為了國王或者皇帝了。他和大明的差距仍然是很大的,到時候他也沒有反悔的實力。
直接送出一半的土地,巴布爾真的捨不得。
「你可以回去之後好好考慮一下。」
聽了朱厚照這話,巴布爾真的走了,他需要回去認真的思考一下。
現在的巴布爾面臨這一個重要的選擇,一個:放棄和大明結盟的打算,自己重新回呼羅珊依靠自己現在的繼續奮鬥,但是這樣的話,巴布爾已經完全看不到一點的前途啊,自己從帖木兒帝國帶出來的班底損失殆盡;自己佔有的地盤呼羅珊起義頻發,民眾對他的反對比較強烈,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下面會爆發一場足以焚燬自己的暴亂;但是離開自己巴布爾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北上,自己打不過昔班尼,西進自己更不是薩珊王國阿拔斯的對手,而且這樣下去說不定自己將來在背推翻之前就已經被昔班尼或者其他的人給打敗了。
而第二條路便是徹底的放下自己的帖木兒帝國繼承者的身份,作為一個投靠者來順從於大明,這樣自己雖然不太可能恢復帖木兒帝國曾經的光輝,但最起碼恢復祖宗基業還是可以的。兩個選擇只能二選一。想要假意投靠大明再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是不太可能了。
巴布爾在王府裡面思考的時候卻已經猜測到了巴布爾的選擇了,徹底的投靠大明。或許巴布爾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建立了一度興盛的莫臥爾帝國,但那在歷史上畢竟都是在公元一五二五年之後才得以實現的。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巴布爾的性格特點便是凶狠、殘暴、貪婪,喜歡使用暴力,喜歡屠城,而且缺乏軍事才能,這一點從歷史上巴布爾在弘治十四年被打敗之後的二十多年裡不管是和北面的昔班尼作戰、還是和西面的阿拔斯作戰,亦或者是第一次拿下企圖佔領印度的時候和阿富汗人作戰都已失敗告終便看你的出來,不管是和誰打,二十多年李他都沒有取得過勝利。而比著軍事才能他更差的還是治理地方的才能。縱觀巴布爾的一生都將暴力作為信奉的準則,所以他一輩子只知道燒殺搶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治理。這一點從他被呼羅珊當地人不斷反對以及在建立了莫臥爾帝國之後只能靠暴力維持,而他死了之後自己建立的帝國便迅速被滅國便可得出來。他一生不懂如何治理國家,而他的軍事才能還是在他前期二十多年的失敗生涯之中靠著無數的失敗堆起來的經驗,久病成良醫,久敗成名將。
此時的巴布爾距離自己發跡還有十五年以上的時間,現在巴布爾不但快到山窮水盡了,而且除了一個帖木兒皇室直系後裔的名頭之後什麼能力都沒有。
所以和朱厚照猜測的一樣,在考慮了整整一個晚上之後。巴布爾終於下定了決心了,徹底的投靠大明。巴布爾現在認為自己已經別無選擇了,拒絕了大明便是為自己買了一張閻王帖,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便將被人砍去頭顱。而選擇大明則不斷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也可以讓自己得以實現復國的夢想,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巴布爾認為大明對自己很好,現在的大明在巴布爾的眼中便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朋友,根據自己的經歷以及他對漢人的瞭解,他認為大明是不會背棄自己的。
第二天的早朝之前,巴布爾將這一決定告知了朱厚照。一直隱瞞著大臣而沒有將朱厚照的計劃以及結盟的細節告知大臣的朱厚照在早朝的時候第一次將自己打算和巴布爾結盟的事情告知了眾位大臣。知道此事,大部分的大臣才得知原來朱厚照曾經和馬文升等人還有這一個計劃啊。
朱厚照說出來的條件讓大臣們很滿意。單從盟約來看,大明似乎只需要付出錢財以及兵器鎧甲、糧食等東西便可以了,到時候得到的便將是大塊的土地。
所以大明和巴布爾結盟的事情並沒有太過麻煩便得到了大多數大臣的支持,在朝堂之上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對於像帖木兒帝國、烏茲別克等國家十分的陌生。在他們的概念裡面便只有大明以及周邊幾個和大明經常來往的一下個屬國們。巴布爾在這些人的眼裡就相當於是一個來自遙遠的西方的被別的部落搶了地盤的蠻族的酋長一樣,他們對巴布爾根本便不重視,以至於最開始朱厚照打算使用君王的禮儀來迎接巴布爾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有怨言的。對於這樣的可有可無的絕色,這一部分的大臣是毫不關心,來投靠大明更好。當然如果不來他們也不稀罕。所以這一部分的人才沒有反對。
至於其他的有相當一部分的大臣卻是和那些閉眼看世界的人不一樣的,這樣的人大都來自貧困一點的家庭,所以為了提高自己他們在早年讀的時候便會涉獵甚廣。或許現在還不怎麼出名的巴布爾在他們眼中不太熟悉,但是帖木兒帝國他們是一定知道的。他們睜開眼睛看到過世界。所以他們更加能夠看得出來朱厚照支持巴布爾的深意,向西。不斷的向西,重建曾經大唐的輝煌。
最關鍵的是幾乎可以白得的東西。幹嘛不要。
在得到了大明已經決定和自己結盟之後巴布爾瞬間便放下了所有的擔心以及憂慮,一瞬間他似乎從來沒有這麼輕鬆過,不用擔心被拒絕,不用擔心自己被害了,更可以暫時的放下復國的心思好好休息一下了。
之後的半個月裡,巴布爾再也沒有去過乾清宮裡面求見朱厚照,他選擇了好好的參觀一下大明的京城的面貌。到了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的都城了,不去見識一下實在是太遺憾了。
半個月的時間裡巴布爾在禮部人員的指引下幾乎逛遍了京城。現在到了離開的時候了,巴布爾的離開就像他的到來一樣的隆重,朱厚照不但在皇宮裡面大擺筵席來宴請他,而且在他離開的時候朱厚照還親自去歡送他。
「皇帝陛下,我巴布爾向真主發誓,帖木兒王國一定永世效忠大明。」離開的時候,巴布爾激動的幾乎要流下眼淚,在京城的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朱厚照對他實在是太好了,以至於巴布爾甚至將朱厚照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了。
只能說朱厚照這種學自後世的方法實在是對於巴布爾這樣的不精於算計的人太實用了,不過巴布爾也不算太虧,雖然不可能像歷史上那樣再次成為人人讚揚的大帝了,但是從朱厚照這裡得到了五萬石糧食、一萬套兵器鎧甲以及三百多萬兩的銀子還是很讓巴布爾滿足的。而且後續的回報也不會少。
而朱厚照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但巴布爾徹底的投靠了大明,而且他的忠心在未來的很長
一段時間裡也都將是可以保證的,更關鍵的是朱厚照不但和巴布爾簽訂了盟約,甚至還可以派人到巴布爾治下幫助他治理地方。
在大臣之中引起了一段時間的轟動了結盟很快便淡出了大部分人的視線,雖然現在和巴布爾的結盟對大明很有益處。但是畢竟那些收益都是未來的,或許在未來大明按照盟約得到了對片的土地之後人們才會將這次的結盟擺在一個神聖的位置上以供後人傳送,但是現在他都影響力還不是太大。
﹋﹋
正德元年三月低,從弘治十三年便擔任刑部尚。至今長達八年之久的刑部尚閔圭連上三道奏折請求致仕,最後在考慮到閔圭的身體實在是再也不適合擔任刑部尚了,朱厚照便答應了閔圭的致仕。
閔圭的致仕不免在朝廷裡引起了一段時間的傷感,孝宗喜歡用老臣,所以擔任皇帝二十年的時間裡孝宗基本上都沒怎麼換過大臣,也就造成了現在朱厚照即位之後朝中大部分的大臣全都已經是五十、六十乃至七十多歲的高齡了,老人嗎,有時候最喜歡感慨了。看一下和自己差不多同一個年紀但是卻已經臥床不起隨時有可能病逝的閔圭這一幫子老臣難免生出了一絲的傷感的情懷,或許閔圭現在的樣子便是自己未來幾年的樣子,很多人都這樣想著。一時間朝堂之上升起了一股死氣沉沉的感覺。
這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令朱厚照非常的反感,但他又不能批評。所以只能任其自行消滅。好在很快在家裡休息過的倫文敘終於到朝廷報道了。三月底的時候倫文敘便已經回到了京城,當時時隔將近一年之後第一次見到倫文敘的朱厚照都大吃一驚,這將近一年的時光裡倫文敘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邊境塞外之地本來便是苦寒之地,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便是正常的人都受不了。更不要說倫文敘這種文人了,大半年的時光完全磨光了倫文敘的那種清秀與文弱,身體變得更加的清瘦,面色泛著饑黃色。瘦弱的身板看起來好像一陣風就能夠吹到一樣。顯然已經處於嚴重的不健康狀態了。但是唯一令朱厚照滿意的便是哭喊的環境雖然摧殘了倫文敘的身體,但是卻改變了他的精氣神。現在的倫文敘看起來卻帶了一股的堅韌與肅殺的感覺了。就像是在凌冽的北風之中飽經風霜的蒼鷹一樣,特別是他的那一雙眼睛。看起來攝人心魄。這種變化讓朱厚照對於倫文敘更加的充滿希望了,或許他的未來已經不是自己能夠預知了的。
對於倫文敘朱厚照還是很上心的,所以未了他的身體朱厚照還專門給倫文敘放了將近半個月的假讓他在家裡好好的修養。
正德元年四月六日,朱厚照下旨冊封內閣大臣李東陽為內閣首輔,內閣大臣謝遷為內閣次輔。已經空置了半年之久的內閣首輔的位置終於有了新的主人,而李東陽和謝遷之間爭奪內閣首輔的較量也以李東陽的勝利告終。從施政的能力上來說,李東陽遠遠的要比謝遷成熟、穩重,而且還更加的圓滑,善於平衡局勢,而謝遷則過於偏重文人的氣息,太過理想化,做一個次輔更適合他。
四月七日已經恢復好了之後的倫文敘上奏朝廷請求歸隊,為了表彰倫文敘的在邊境處理整飭邊貿的功績,朱厚照正式加封倫文敘為太子太保,官至正一品,升為內閣大臣參與知事。
倫文敘的回歸之後青春氣息的帶動下朝堂之上迅速的平息了一幫老臣緬懷過往的死氣沉沉的氣氛,畢竟和他們相比,倫文敘似乎更加的年輕,還遠遠沒有到了考慮死亡的時候呢。現在的倫文敘更多的還是年少輕狂與意氣風發。
倫文敘的進入內閣再一次將內閣大臣的數量變為了三人,和過往的十幾年裡是一樣的。迅速的人們開始關心起正德朝的內閣是延續弘治朝的設置三人內閣呢,還是回復到宣德年間的七人內閣。
不過這個懸念並沒有持續太久便已經揭曉了,正德元年四月中旬,朝廷下旨加封南京吏部尚楊延和為太子太保,官至正一品,闢為內閣大臣參與知事。
楊延和成為第四位內閣大臣一下子便將懸念解開了,看來朱厚照是要實行和宣德年間的七人內閣制了。但是人們的興趣又迅速的轉為了猜測剩下的三個內閣的人選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