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在鄉村的悠閒生活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二重空一分間五畝地 文 / 九月花兒飛

    進入到第二重空間第一分空間的柴門,入眼一片白茫茫的全是霧,看不清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方瑞一看這玄虛,乾脆都懶得進去了,直接把疑問丟給了系統。

    系統天籟仙音回道,「綠色未來第二重空間第一分空間是五畝地。」

    這個答案方瑞早有預料,只是這一下從第一重空間一平米不到的地塊升級到五畝地,這系統的大方程頗有些讓方瑞吃驚,需知方瑞家的責任地還沒有五畝啊,這五畝地可種的東西多著呢。

    「為什麼空間上籠罩的全是霧?」方瑞惑問道,話說要是這五畝地一直霧茫茫的,自己進入空間豈不是睜眼瞎一個,還怎麼通過空間進行查看與採摘啊。

    「空間塵封多年,剛剛才開啟,霧氣還沒來得及散去。」

    「這樣的啊,那這五畝地上是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種植?」這個問題方瑞很關心,要是什麼都可以種,那自己專門撿名貴稀有值錢又實用的玩意種好了,這樣多爽多直接啊,不過方瑞也猜到不會有這麼便宜的好事。

    「不可以!」果然系統回道,「系統只可以種植蔬菜,還有樹木……當然前提是用戶所種的這些蔬菜與樹木要能通過系統的識別。」

    系統的話讓方瑞想到上次小怪無法被系統識別的事,遂問道,「系統不是包羅萬象嗎,為什麼還有它無法識別的東西?」

    「用戶請注意,系統並非包羅萬象至於系統無法識別一些可種植與養殖的東西,這是因為系統設計當初,並沒有將這些東西的數據參數輸入進去,故而無法識別·……至於其的原因,我也不得而知或許是因為系統研之時距今數萬年,而這些無法識別的東西這數萬年的時間裡滅絕了,抑或進化了退化了,而它們的資料並沒有得到完整的保存。」系統解釋道。

    「是不是無法識別的東西就無法對接入空間?」

    「這個問題需要嘗試才知。」

    「那這五畝地,我是否需要將它們整塊的一起與空間對接?」這也是個麻煩問題,自家根本就沒一塊五畝的地啊,要是需要整塊一起弄,又得去找村裡了現養殖的地塊還沒去找呢。

    「對這系統並無要求。」

    「那就好我可以東一頭西一棒槌地整了。」方瑞小小放了個「用戶有個事情還請注意第二重空間一分空間事實上是第一重空間一分空間升級而來,用戶不但可以隨意地選擇小的土地,只要總面積不超過五畝就行,而且用戶可以對每一塊土地的生長週期進行分別設定。」

    方瑞聽了喜出望外,記得第一重空間每一個分空間只能設定一個生長週期,現第二重空間多好啊,居然能分別進行設定,這下好整多了,不愧是升級過來的啊。

    關閉系統前方瑞去趟第一重空間他驚訝地現裡面只剩下兩扇門了,趕緊一問系統才知道,原來那一小塊地已經併入到了第二重空間的第一分空間,故而第一重空間的第一分空間已然不復存。

    這晚方瑞美美地睡了一覺,當然美夢是少不了要做的。

    第二天一早起來做完瑣事,去到離屋子近的第一塊地裡。

    這塊地有四分多,因為離家近所以種的皆是蔬菜,這樣想吃時就近就可以摘、方便不是。不過平陽現的時令蔬菜不多,主要是苦瓜、線瓜、南瓜、冬瓜等還有些豆角,當然辣死你、衝擊波、算你狠、將你軍這些社會的重要配角、生活的調味劑是少不了的。

    將蔬菜地對接上空間,觀察了下這些菜的長勢與塊頭,方瑞將它們的生長週期設定半個月。其實這個設定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地裡的蔬菜多半已經成熟或已趨成熟,空間對於它們也就只是個改善品質的作用罷了。

    方瑞家的第二塊地是紅薯地,角落裡卻是獨留了一小塊,種了幾十株涼薯。

    看到這些涼薯方瑞不由得眼睛一亮,這涼薯有的地方叫沙瓜,它像紅薯一樣外面是籐蔓,果實生長地裡,它們大的能長好幾斤一個呢……剝掉皮露出裡面白乎水嫩的肉來,一口咬上去甜滋滋的涼絲絲的,那感覺比吃西瓜香瓜又是別有一番滋味。

    遙想年少時,這涼薯可是立秋後小夥伴們除桃子桔子梨子外的大目標,而且讀高時,方瑞可沒少帶著老扁榆木雨秋幾個去人家地裡頭干禍害的事。

    還有這涼薯即可當水果生吃,亦可當蔬菜煮著吃,拌著肉沫小炒著,味道很是甜美。

    方瑞很想現就挖開一株籐弄個涼薯出來嘗嘗,可一看涼薯籐上的相似於豆角的種子瓣瓣,還沒飽滿,這意味著涼薯還有一番生長勢頭……於是方瑞便打消了挖涼薯的心思。

    目光從涼薯上移到紅薯上。

    方瑞就想起了紅薯飯那甜甜的味道。

    這紅薯飯煮起來很簡單,把紅薯削皮,切成塊,放到淘好的米與飯一道煮了就成。這樣紅薯能吸收米飯的香味,米飯亦能染上紅薯的甘甜,米飯紅薯皆是好吃···…紅薯豐收的季節,鄉村人一日三餐有那麼一餐兩餐會削幾個紅薯放入飯裡。

    小台兒村的紅薯,還能製出一種誘人的食物來,那就是薯片。

    這薯片可是貨真價實的薯片,它不像商場裡那些加了n種添加劑、咬得咯吱響、薄薄的冒名薯片。這種薯片的製作方法說難也不難。先將紅薯洗淨,削皮不削皮都沒所謂放一個大鍋裡滿上水一頓煮,熟了之後拿出來涼上。

    先不去管煮熟的紅薯,拿了碗把鍋底的東西弄出來再說,這可是紅薯糖啊!純純正正的紅薯糖,其純粹的味道神馬糖都甭厚著臉皮來比因為你壓根就沒法比。

    美美地享受完紅薯糖後,用刀將涼得差不多的紅薯切成約五個毫米的片,然後放到一種當地叫炕子、與篩子有些相似的工具裡,架火上進行烤。也不需要一次兩次就烤乾,可以等爐子空閒的時候慢慢地烤著。

    烤的過程當然也是可以吃的,不過這時的味道並不怎麼獨特。這薯片越往後烤,越是咬勁嚼勁十足,很是有種吃牛皮糖的感覺。而且這種薯片很耐存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都不會長霉變質。

    余英紅制薯片的技術堪稱一絕方瑞讀高時可沒少帶去學校裡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還一種燒紅薯,這是個挺好玩的事兒。

    燒紅薯選擇野外山裡進行,會有一番意思。

    燒紅薯對紅薯有點小挑剔,肥胖壯碩型的不好燒,很多時候外面燒焦了裡面還沒熟透,瘦條型的適合。帶上選好的紅薯,來到山林子裡找塊乾淨的地方,撿上乾柴啥的把火燒起來。

    有些心急的人喜歡火一生起來就把紅薯往裡面丟,那樣不妥,容易燒焦,甚至一不留神紅薯就燒成碳。其實好的方法是撿大柴生猛火,火燒完後,會留下紅通通的木炭,這時把紅薯放進去,用木炭柴灰捂嚴實了。這樣燒出來的紅薯不會焦,也不會因為火大而讓水份過多的蒸味道是好的。

    這燒紅薯上面凝聚著方瑞和小夥伴們少時太多的美好回憶。看著這片紅薯籐,現方瑞就琢磨開了,等過段時間紅薯有些塊頭了,咱就弄上帶著老扁他們到山裡燒去……

    當然,鄉村農民家裡,種紅薯可不光是為了人吃,重要的還是為了餵豬喂雞,或許是因為如此,或許又是因為一塊地能整成上千斤的出來,紅薯的價賤到讓農民伯伯手指抖的地步,一斤才個二十幾塊錢。

    方瑞現還沒想好種植些什麼,空間閒著就是浪費,先把紅薯涼薯地聯入空間再說,至於生長週期,方瑞不敢把事情弄得太明顯,所以並沒有調整得太妖孽。

    接著又來到了下一塊地,這塊地種著秋玉米。

    平陽當地玉米像水稻一樣,是可以分兩季來種的。

    不過這秋玉米不像夏玉米那樣施一次肥甚至連蟲都不要打就有大收穫,它從栽種到成熟要施好幾次肥,亦要除幾次蟲,這是個挺麻煩的事情,很多村民都不太意願種植它。

    還是本著先不浪費空間的心理,方瑞把玉米地亦連入了空間,對生長週期亦沒進行多大變化的調整。

    再下一塊地是花生地,花生可是個好東西,營養不說,煮好了味道還挺香。

    現的花生苗上的小黃花兒已經開始脫落,這意味著花生快要熟了。方瑞扯了一株,剝開幾顆來,確實一部分的花生都七八分熟了,但花生米還不算飽滿,估計這花生再過個把星期十來天就可以收穫了。

    將花生地也聯入空間。

    下一塊綠豆地少不了也要讓它享受享受空間的滋潤,綠豆粥味道可不錯啊。

    還有黃豆地,這就不用說了,它上面也沉澱著方瑞少時不少的記已呢,那時因為小台兒村家家皆貧,零食對於小夥伴們可以說是很奢侈的一個東西。家長們知道小傢伙們饞嘴又沒東西吃,待黃豆收割了後,偶爾會慈悲,小炒上兩捧,然後抓仙一樣地抓上一抓放到小傢伙們的衣袋裡。

    炒黃豆咯崩崩、香脆脆的,如果炒得差不多時,舀上一勺子鹽溶水,然後往豆一衝,那帶著鹹味的黃豆味道就絕了。兜裡有了黃豆的小傢伙們可樂壞了,那一抓黃豆他們可不敢一下就吃完了,不時地摸出個兩粒來,嚼個半天都快磨成粉了才吃下去,然後待口的黃豆味淡得差不多了,再摸個兩粒……

    接下來還有小塊的芝麻地等。

    把家裡所有種植了東西的地都對接上了,方瑞進入系統一查詢,空間尚餘兩畝地空閒。這兩畝多地的空閒,方瑞姑且也沒想要種點啥,等現好的項目再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