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在鄉村的悠閒生活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一章 村民的渴望與熱切 文 / 九月花兒飛

    晚上吃完晚飯後,老媽說全村村支書劉富民家開會,問方瑞要不要一起去。

    方瑞對修路的事情很上心的,便跟老媽一起去了。

    打著礦燈來到村支書劉富民家,現他家老堂屋裡、走廊上、屋前的曬穀坪裡已經站滿了人,大夥兒正熱火朝天地紛紛議論。而那些平日裡湊到一起就打打鬧鬧的孩童,此刻也靜靜地聽著長輩們的談話,雖然他們年幼,但他們也知道這是一件關乎他們一生命運的大事。

    由此可見小台兒村全體村民對修路是多麼的渴望與熱切。

    不過這些來開會的人十之都是老一輩與留守婦女。因為交通閉塞、又沒特產資源,為了一家幾張嘴的生計,村裡的青壯勞力都選擇了外出打工,若沒什麼特別的事情,他們只農忙與過年時回家。

    「七哥,你說修路這事,劉富民這些年市裡鎮裡上上下下地跑了十來回,都沒成功,這次咋說修就要修起來了呢?」一個手臂乾枯、年紀已過七旬的老人對另一個頭蒼白、比他年紀還大的老人說道。

    「我聽我家老太婆說,是省裡某位大腦殼了話,所以市裡才決定要給咱們村把路修好的。」白老人渾濁的眼掩飾不住的激動。

    「原來是這樣啊,我就說嗎,市裡鎮上咋一下對咱們村裡就這麼關注起來了呢,還捨得花幾萬來給咱村修路,呵呵,原來是省裡的大腦殼了話啊……只是,省裡的大腦殼遠省府,他是怎麼知道咱村這情況的呢?」乾枯老人笑呵呵地說著,又皺起了千溝壑的眉頭。

    「人家可是省裡的大腦殼啊,整個省都掌控他手,你說咱們省裡有什麼事情他不知道的。」白老人高興有些過了頭,忍不住扯起了牛皮。

    「看七哥你說的,咱們省那麼大,省裡的大腦殼再神通廣大,他也不可能把事情全部知曉不是?」乾枯老人說完還朝白老人翻了個白眼,有點老小孩的味道。

    白老人看著他就咧著沒剩兩顆牙的嘴笑了,笑完之後喟歎道,「這些問題咱們也搞不懂,咱一把老骨頭了,也懶得去搞懂,反正啊,這有生之年能看到咱村把這利子孫、利千秋萬代的路給修成了,咱也能安心地去了……要不死了都不踏實啊。」

    旁邊的人聽到老人這樣說,大家就笑,很純樸很實、自內心地笑。

    …………………………

    村支書劉富民是個五十好幾的小老頭,身材比較矮挫,背有些駝,可謂其貌不揚。但不得不說劉富民真的是好支書,為村裡修路與建學校等事情,他差點沒跑斷腿,奈何能力有限、世態現實,雖然殫精竭慮,到頭來卻是白忙一場空。

    今日由市裡決定、由鎮裡帶頭要把村裡路修通的事情,讓他高興得差點沒背過氣去。下午市領導跟鎮領導來時,他恨不得抱著他們一人親幾口。

    站曬穀坪正間的劉富民,紅光滿面,頗有些意氣風的味道,好像他待會就要進洞房似的。

    看著四周同樣興奮的村民鄰里,劉富民咳嗽了兩聲,大家就安靜下來看著他。

    劉富民環視眼眾人,宣佈了大家早就知道的修路消息,然後還說,這次修路是由市裡決定的,由市財政撥款,村裡村民不但不用掏一分錢,連半分工都不要出。

    劉富民又是話鋒一轉,說修路肯定會占山占田佔地占塘,這方面政府也都有補償,但不會太多,所以讓大家不要有什麼情緒與意見。

    坪裡走廊裡堂屋裡又是一陣議論,所有人心裡的想法都是這樣:別說有補償,就算沒補償自己都不會有意見啊!

    後劉富民說村裡要成立一個臨時食堂,為施工隊提供伙食,問誰願意無償去食堂幫忙。結果話才出口,幾十人近乎異口同聲應去。

    看到大夥兒這麼齊心這麼不圖私,劉富民笑了,不過自願歸自願,公平還是要講的。除去那些家裡情況特別的,終劉富民按每戶出一人,將全村一多戶人家分成了十幾組,輪流來食堂煮飯菜。至於錢嗎,當然是修路資金裡面出。

    …………………………

    該說的該討論的都完了,可大傢伙並沒有就此散去,都還那裡熱烈地議論著,一直到夜深了,劉富民跟他老婆催趕著眾人,大夥兒才陸續回家。

    走回家的路上,余英紅就一直樂呵,邊走邊問後面打著燈的方瑞,「你說這路一修起來,咱村會有什麼變化?」

    方瑞不假思道,「一年之內,村裡分之三十的人會建房子。」

    余英紅感歎道,「是啊,這路一修通了,房子也應該建起來了……要是沒條路,建房子可真是一點都不方便啊,就咱村現建的那十來棟紅磚房、磁片房,可沒飽挑扁擔。想想兩三里小路,每一塊磚每一塊瓦、第一包水泥石灰、每一擔沙子,可都是實實地用肩膀挑回來的啊。」

    那汗水辛勞的場面,方瑞都可以想像出來,心裡不由得唏噓感慨一陣。現好了,路一通什麼東西都可以直接運到家門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