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大國崛起

龍騰世紀 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個火車頭 文 / 五彩貝殼

    時至九月中旬,第三十六集團軍的擴建基本完成,兵源和裝備已經全部調撥到位,各縱隊,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軍事訓練。

    現在,擴建工作剛剛完成,各縱隊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度過一個磨合期,畢竟,這次一下就補充了這麼多的新兵進來。

    這一段時間,張雲飛一直很忙,但是九月初的時候,張雲飛還是抽空去了一趟北平,參加了北大的開學典禮。

    在第三十六集團軍的大力支持下,北大的復校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大部分以前的教師都回到學校,大部分未畢業的學生,又重新回到了學校上課。

    這次開學,北大又招收了一批新生,達到好幾千名,是北大歷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招生。

    除了北大開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好幾所著名大學的復校工作也在抓緊進行,可能這一兩個月之內,這些大學會相繼開學。

    現在,張雲飛是急需人才,所以,張雲飛對這些大學提供很大的幫助,目的是希望這些大學早日走上正軌,培養出自己急需的大學生人才。

    現在,隨著各大工廠的大規模擴建,大量新工廠的大面積建設,各個研究機構的成立,張雲飛感到現在的人才數量遠遠不夠,顯得捉襟見肘。

    張雲飛已經幾次給威廉下達了命令,要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面向全國,面向全世界。搜集人才,但這畢竟只是短期打算。

    要想長遠的打算,要想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補充進來,還得靠自己培養,所以,這些大學的復校,就顯得尤其重要。張雲飛自然不遺餘力的支持。

    所以,即使這幾天很忙,張雲飛還是抽空去參加了北大的開學典禮。並在典禮上發了言,號召廣大北大學子,好好學習。用知識報答祖國,早日加入第三十六集團軍這個大家庭,早日進入各大工廠,各大研究機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雲飛一早從大同機場乘坐飛機達到北平,下午,又乘機從北平返回大同。

    經過半個月的忙碌,第三十六集團軍的擴建,終於基本完成。

    部隊擴建完成之後,又傳來了好消息。

    第三十六集團軍生產的第一個火車頭終於在太原火車製造廠下線了。今天將舉行儀式,這個新製造的火車頭上線運行,正式駛上鐵路線上。

    提到第三十六集團軍生產的第一個火車頭,不得不說一下目前中國,尤其是華北的鐵路狀況。

    目前中國大約有2萬公里出頭的鐵路(其中好多還是不能用的)。大約1萬公里是日本人和俄國人在關外修的。

    關內1萬公里,北方的多數是清政府修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國人修的,包括一些用庚子賠款的。南方的鐵路,民國政府修的多一點,但是總的說很少。國統區主要修建了浙贛/湘桂/黔桂鐵路。主要是為了**做〞戰略轉移〞。

    在華北主要有幾大鐵路,分別是平漢線、同蒲線、隴海線、津浦線、平綏線、正太路等等,其中同蒲線還是窄軌鐵路,並不是標準軌。

    中國鐵路在漫長而苦難的發展過程中,先後經歷了清政府末期、北洋政府時期和國民黨政府時期以及日偽的統治。

    從清政府末期到國民黨政府垮台,大都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狀態,因而其鐵路事業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和色彩,整個鐵路事業的發展既緩慢又畸形,既設備雜亂又管理落後。

    這個時期中國鐵路的特點,綜合起來,大致有三。

    一、數量少、分佈偏。全國2萬多公里鐵路,現在能夠維持通車的僅有1萬多公里。這僅有的2萬多公里鐵路,又大都分佈在東北和沿海地區。偌大的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僅佔全國鐵路的6%左右。

    二、標準雜、質量差。英、德、比、法、俄、日、美等國把五花八門的鐵路標準都搬到中國。全國軌距寬窄不一,連同一線路上的橋、隧界限和曲線、坡度標準都不統一。

    列強把本國陳舊、落後的設備高價賣給中國。這些設備不僅質量很差,而且類型極其雜亂,如機車、鋼軌就有百種之多,且30%的車站沒有信號機,70%的線路沒有閉塞設備。設備質量差,線路病害多,行車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管理分割、經營落後。大部分鐵路借外債修建,又以路產和營業收入為擔保,因而按投資的國別分線設局,分割管理,甚至一個鐵路地區由幾個鐵路局管理。

    各鐵路局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不僅導致一條鐵路實行一種規章制度、一套管理方法,也使車站和機務、工務、電務等設置重複,行車費用和員工人數增多,給旅客、貨主乘車、運貨帶來諸多不便。

    鑒於這麼混亂的局面,五花八門的標準,張雲飛早就在太原火車製造廠成立之初,就下令制定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基本和國際上通用的標準一致。

    山西境內的同蒲線,也全部改建成了標準軌。

    在整個華北,第三十六集團軍控制的鐵路主要由同蒲線的北段,及大同至太原段;正太路,太原至石家莊;平漢線,北平至新鄉段,新鄉已經被第三十六集團軍光復。

    此外還有津浦線的天津至徐州段,隴海線的連雲港至徐州段,連雲港也被第三十六集團軍光復了;以及整個平綏線,即北平至綏遠的鐵路。

    整個華北大部分的鐵路,基本上在第三十六集團軍的控制之下,目前,這些鐵路,正在按統一標準進行修復和改建。

    光復華北,俘虜的日偽軍不少,僅僅是偽軍就有十幾萬,這些日偽軍,大部分被押往各鐵路線,進行繁重的勞動改造,此外,不少的老百姓,也主動參與進來,幫助第三十六集團軍修復鐵路。

    太原火車站。

    一列嶄新的列車,已經停在了鐵軌上,火車頭上,還掛著彩綢,火車頭的後面,拖著十幾節嶄新的車廂,這些車廂全是客車車廂,也全是太原火車製造廠生產的。

    太原火車製造廠,不但生產火車頭,還生產火車車廂,生產的客車車廂,全是綠皮車廂,每一節車廂可以乘坐一百多人。

    生產的火車頭,則是柴油內燃機車,張雲飛知道,蒸汽火車頭,雖然是現在火車頭的主流,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慢慢的淘汰。

    況且,柴油內燃機車早在十幾年前,德、美、法等國就成功研製了,並且已經在廣泛使用,張雲飛自然不會下令研製蒸汽火車頭。

    今天,大同火車站人山人海。

    第三十六集團軍生產的第一列火車,將從這裡駛出,駛往大同,為了慶祝第一列火車運行,這次,向老百姓免費開發,一千多張免費的火車票,早在幾天前就發放出去了。

    不少的老百姓們都沒乘過火車,得到免費票的老百姓,自然早早的就來到了車站,沒有票的老百姓,也懷著看熱鬧的心情,早早的過來了。

    今天的太原火車站,對老百姓全面開放,誰都可以進來。

    由於老百姓太多,第三十六集團軍還特意派了警衛師大約一個營的兵力,在火車站維護秩序。

    站台上,已經站滿了不少的老百姓。

    「老王!你也拿到票了?」

    「老劉,我們兩口子都拿到車票了,我們正好去大同看看,看看我的兒子。」

    「老王,正羨慕你,兩個兒子,一個在太原工作,一個在大同參軍。」

    聞言,老王滿臉的自豪。

    老王年近六十,大兒子在太原的一家大工廠上班,還是一名小主管,每月有好幾塊大洋的收入,小兒子則是老王的驕傲,在第三十六集團軍參軍,現在是警衛師的一名上尉連長了。

    這次,趁著火車通車,老王拿到兩張車票,正好和老伴一起去大同,看看好久沒見的小兒子。

    其實,老劉也一樣,滿臉的自豪和高興,

    自從太原光復之後,整個太原發展的很快,老百姓的生活也在發生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老劉也一樣,日子越來越好。

    這次,幸運得拿到這張免費票,老劉想去大同看看,聽說大同的變化比太原還大,老劉早就想去看看了。

    上午九點,一正急促的鈴聲響起,可以開始登車了。

    「上車了,大家排好隊。」

    馬上,整個人群都沸騰起來,等待上車的人們,滿臉的高興,開始排隊上車。

    「對不起!大爺您是六號車廂,這裡是八號車廂。」

    不時有老百姓上錯車廂,但是,負責維護上車秩序的戰士們,耐心的給大家糾正,引導大家上車。

    ******************************

    今日兩更,第二更完畢,寫完第二章,簡直就是拼了老命,吃不消了。

    大家的推薦票呢?大家的月票呢?評價票也可以啊,給點動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