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大國崛起

龍騰世紀 第三百二十六章 白雲鄂博 文 / 五彩貝殼

    在辦公室中見到張雲飛,方正恭敬的道:「總司令,這是包頭鋼鐵廠的建設方案,我組織了我們根據地冶煉和土木建設方面的專家和技術員,進過反覆論證,這是初步的大致方案,總司令您先過目。」

    今天,方正送來的大致方案非常的簡單,只有薄薄的十幾頁,方正的意思是先拿這個初步的大致方案給張雲飛過目,徵求張雲飛的意見之後,再拿出詳細的方案。

    實話,現在的方正心中還是有大量的疑問的,也想趁著今天的機會,好好的請教一下張雲飛,可能只有方正心中的疑惑盡去,才能拿出詳細的方案。

    張雲飛接過方正的方案,大致的看了看,雖然是一個大致的方案,有點像提綱,但一些重要的問題和事項還是都提及了,對於這個方案,張雲飛非常的滿意,能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拿出這麼一個比較全面的大致方案,張雲飛還是比較滿意。

    看完,張雲飛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老方,這個方案我基本贊同,你們可以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完善,只是有兩點我要說明一下。

    第一就是為了確保工程進度,我認為可以從我們的幾萬日軍俘虜當中,抽調兩三萬人到包頭,參與包頭鋼鐵廠的建設。

    第二點,在包頭成立鋼鐵研究院,將我們根據地內的那些冶金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都組織起來。大家集中力量。為包頭鋼鐵廠提供技術支持。」

    張雲飛成立包頭鋼鐵廠,目的是要煉出優質的鋼材,而不是一些粗鋼,所以必須要集中專門的技術力量才行。現在的大同根據地,經過這近兩年的發展,各種人才雲集,威廉的人才公司搜羅了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所以,並不缺乏鋼鐵冶煉方面的人才。

    其次,新安縣的那座鋼鐵廠。已近投產快兩年了,不但生產了大量的優質鋼材,也為鋼鐵冶煉和生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因為這樣,張雲飛才敢上馬這麼大的鋼鐵廠。有了白雲鄂博的大量鐵礦,有了根據地雄厚的技術力量,有了兩三萬小鬼子免費勞工的參與建設,張雲飛相信,包頭的這座鋼鐵廠會順利建成投產的。

    旁邊的方正同志,見張雲飛看完自己的方案,並且還比較滿意,方正的內心也感到非常的高興,心裡想道,這幾天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方正見張雲飛對自己送上來的方案評價還可以。張雲飛的心情也不錯,於是,方正趁機道:「總司令,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我們的這座這麼大的鋼鐵廠,為什麼要選址包頭,那裡可沒有足夠的鐵礦啊。」

    方正的擔心完全是正確的,現在的白雲鄂博鐵礦還沒有被重視和開採,所以就是方正也是心中疑惑重重,一直擔心這個鐵礦的問題。

    聞言。張雲飛微微一笑道:「老方,鐵礦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的,你知道包頭北面的白雲鄂博嗎?我聽一些蒙古人說,那裡有大量的鐵礦,我又查了一些資料。早在十多年前,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就發現了白雲鄂博這座鐵礦。但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我認為那裡是一座巨大的鐵礦,我們的包頭鋼鐵廠就從那裡運來鐵礦煉鋼。」

    「真的嗎?」聽說在白雲鄂博有大量的鐵礦,方正驚喜交加。

    看著方正驚喜的表情,張雲飛微微一笑,輕輕的點了點頭。

    方正見張雲飛確定,心裡佩服得不得了,方正心中想道,在白雲鄂博有大量的鐵礦的事情,總司令也知道,真是太神了。

    其實,張雲飛並沒有方正所想的那麼神奇,張雲飛只是根據自己後世的記憶,知道在那裡有一座大鐵礦,在包頭有一座大鋼鐵廠,再有,張雲飛還依稀的記得,在1927年,一名叫丁道衡的地質工作者發現了這座鐵礦,只是當時對存量的預測,比實際小很多,所以才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有了這些記憶,張雲飛才敢在包頭上馬這麼大的鋼鐵廠,才編了一個借口,說是聽當地一些蒙古人說起,然後自己查了一些資料,才斷定在白雲鄂博有大量的鐵礦。

    張雲飛見也方正非常的高興,馬上建議道:「老方,你這兩天組織一批地質專家和技術人員,前往白雲鄂博具體勘測一下,我想,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驚喜的。

    對了,為了安全,可以派一個營的戰士護送這些地質專家和技術人員,我們也可以抽調一些卡車和越野車,供這些人員使用,一有消息馬上就匯報給我。」

    「好的,我馬上就去安排。」對於張雲飛的話,方正是言聽計從,一向是堅定的執行的。

    看著方正高興的離去,張雲飛走到自己辦公室懸掛的巨大地圖前,看著白雲鄂博的位置出神,心中想起了很多關於白雲鄂博的事情。

    在白雲鄂博鐵礦被發現之前,一些當地的小孩經常就在礦山上玩耍嬉戲,白雲鄂博主礦的山體還很高,礦區人也少,因此山上有很多石雞,用彈弓打,每天都有收穫。鐵砂比重很大,在溝裡被流水沖成卵石的形狀,簡直就是絕好的子彈。當年,正是這種被頑皮的孩子用來打鳥的鐵砂,引領著一位年輕的地質學家一步步發現了白雲鄂博大鐵礦。

    1927年6月,北國塞外正飽受陣陣春寒和沙塵的侵擾,一支龐大的駝隊已經出現在草原地平線上,蜿蜒直到天際。當地人見到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還帶著槍支和一些從未見過的稀奇物品,不由得懷疑他們會拿走這裡的鎮山之寶。

    這也的確是一支尋寶的隊伍: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他們駐紮在今天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政府所在地——百靈廟,然後準備從白雲鄂博山以南繼續西行。

    在這群遠方來客中間,有一位俊朗帥氣的年輕人——27歲的丁道衡,當時的身份不過是大學助教。他彷彿被某種莫名的磁力所吸引,又或者出於一位地質學家天生的敏感,在遙距神山十幾公里以外,就發現遠處這道黝黑而神秘的山嶺不同凡響。

    他找到當地的居民打聽,挑起油燈查閱資料。經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他決定一早起來就去探個究竟。

    第二天黎明,同伴們還在酣睡之中,他就隻身徒步向白雲鄂博奔去。越靠近山下,一道道山溝裡鐵砂越密集,他的一顆心也越是激動得怦怦亂跳,這是鐵礦,大鐵礦啊!這一天是1927年7月3日。

    7月5日斯文?赫定正式接到丁道衡的喜報,報告在巴音博克圖發現巨大鐵礦,「礦質雖未分析,全山皆為鐵礦所成。此礦為交換作用所成,前為石灰岩,後經潛水中含有鐵質者所交換而成。又經岩漿衝出,其他雜質皆氣化而去,故其質體極純。以衡推測,成分會在**十分以上。全量皆現露於外,開採極易。」

    另一位考察團成員——瑞典地質學家艾利克?那林在7月3日信中也說:「神山,巴音博克圖,名副其實,整個南半壁都是純粹的礦石,鐵和錳,礦區的地面一直擴張到察罕鄂博廟,這已經由我繪畫下來。」斯文?赫定接到丁、那2人報告以後在日記中回應道:「發現巨大鐵礦,這是中國福祉。」

    許多的知識、許多的經驗和一點點運氣,是一個勘礦人成功的三原色。當時,丁道衡帶著採集到的標本、手繪圖和大量的文字資料,繼續西行,但是一直沒有忘記這片「國家寶藏」。整整3年以後,他才得以將所見所得,載入《綏遠白雲鄂博鐵礦報告》,這是歷史上首次將白雲鄂博這個世人陌生的神奇之地公諸於世。

    張雲飛站在地圖前想起了很多,心中也是微微的激動,心中想道,如果將白雲鄂博建立礦區,只要稍加開採,就能完全滿足包頭這座30萬噸鋼鐵廠的礦石需要。

    有了這麼多的優質鋼材,大同的各大工廠的規模也可以擴大了,大同和太原之間的同蒲鐵路也應該重新擴建一下了,目前的同蒲鐵路全是窄軌,非常的的不方便。

    因為是窄軌,只有有限的幾列火車可以在這段鐵路上運行,運輸能力非常有限,現在大同至太原的水泥公路,承擔起了不少的運輸任務。

    有了大量的鋼鐵之後,張雲飛打算將同蒲鐵路修建成為標準軌道,有了大量的鋼鐵之後,張雲飛還準備選址修建火車製造廠。

    有了大量的鋼鐵之後,坦克、裝甲車、卡車甚至是飛機的產量,也會跟著大幅增長。

    站在地圖前,張雲飛一時想的有點出神,連總政治部主任鄧文平同志敲門進來,張雲飛都沒有發現。

    今日三更,第二更送上,求訂閱,求推薦,求收藏,求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