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大國崛起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一章 預警雷達 文 / 五彩貝殼

    這一章本來是昨天發的,但沒有審核通過,今天重新發……

    第二天

    全國各大報紙上,都在醒目的位置上刊登了香月清司被炸死的消息,頓時,張雲飛和他的特戰隊,又一次出現在了全國人們的眼中。

    張雲飛的事跡,又再次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且大多老百姓談論起來,都是眉飛色舞,大加讚許,有少數人甚至將張雲飛神化了,說張雲飛武功蓋世,能飛簷走壁,來無影,去無蹤。

    在國統區,很多的愛國人士和熱血學生,甚至紛紛走向街頭,舉行遊行,慶祝張雲飛再次取得偉大成就,成功誅殺日軍高級將領。

    全國的抗日熱情再次被點燃,很多熱血青年通過各種途徑紛紛湧向大同,全國再次掀起了參加八路軍,參加136師,打小鬼子的熱潮。

    幾天後,消息傳出海外,海外的愛國華人華僑也開始紛紛捐款捐物,支持張雲飛的136師,支持張雲飛的特戰隊。

    在延安,主席看到八路軍報紙上關於張雲飛的大幅報道,也是非常高興,並親自揮毫「抗日英雄」四字,並托八路軍總部轉交給張雲飛本人,八路軍總部,總指揮也是親自發來賀電,表揚張雲飛幹得出色。

    在重慶,老蔣看到報紙上大肆歌頌張雲飛,大篇幅的慶祝香月清司被炸死,也高興的道,娘西匹,這個張雲飛幹得真漂亮。

    目前武漢會戰已接近尾聲,**敗局初現,傷亡已超過五十萬之巨,武漢也是危在旦夕,在整個**內部,都瀰漫著一種悲觀情緒。

    大家知道,只要武漢失守,日軍就會控制大半個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再加上華中,大半個中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富饒國土,就徹底淪於敵手。

    **幾百萬軍隊,除少數還在淪陷區堅持打游擊外,大部分將退守大西南,退入四川、貴州、雲南等區區數省,在全國的影響力也就江河日下,政令很難出大西南了。

    幸好,張雲飛成功誅殺了日軍高級將領,或多或少的驅散了大家心裡的陰霾,所以,甚至地位高如老蔣,也忍不住高興的表揚張雲飛幹得漂亮。

    在日本

    本土的幾大報紙也紛紛報道了香月清司遇刺的消息,但口氣與中國報紙的口氣截然不同,基本都是一致說是中**隊採用卑劣手段,將堂堂帝國中將刺殺。

    日本天皇甚至站出來再次鼓吹他的大東亞共榮,號召日本青年積極入伍,登陸中國本土作戰,企圖迅速滅亡中國。

    一些激進的日軍軍國主意份子,甚至紛紛請戰,要求到中國戰場參戰,替香月清司報仇。

    張雲飛也沒想到,殺掉一個香月清司,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不過還好,有利影響遠遠大於負面影響。

    金秋十月,大同。

    幾天前,張雲飛就和幾名特戰員回到了大同,提前得到消息的政委方正、副師長劉大柱等都南下朔州迎接張雲飛。

    當看到張雲飛等幾人平安歸來,大家心裡異常的高興,尤其是看到張雲飛還帶來了不少的黃金,政委方正高興的差點都合不攏嘴了,拿著幾塊沉重的金條反覆看了好幾遍。

    今天,是一個平凡但又特別的日子,大同西郊的電氣設備廠終於生產出張雲飛夢寐以求的雷達了。

    有了雷達,就相當於給防空部隊裝上了一雙千里眼,入侵的小鬼子飛機就無處遁形了,大同根據地的安全保障也會進一步的提高。

    現在,在世界上已經出現雷達,雷達開始運用在輪船和飛機上,但預警雷達還未出現,預警雷達的神奇作用大家自然也不知道,要不是張雲飛先知先覺,要求工程師和專家設計和製造,那預警雷達估計還要好幾年才能問世。

    張雲飛興沖沖的驅車來到了電氣設備廠,整個電氣設備廠雖然規模不是很大,職工只有千餘人,是一座新落成的工廠,但建設的比較寬敞整潔,關於廠房的規劃佈局,張雲飛可是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參考意見,所以現在整個廠區,有這一股現代工廠的氣息。

    廠區裡,一排排整齊的廠房,寬敞筆直的水泥馬路,中間還點綴著一些漂亮的花草樹木,如果不是看著廠區裡忙碌穿梭的,頗具這個時代氣息的人們,張雲飛還真以為來到了一座現代的工廠。

    因為以前來過幾次,張雲飛謝絕了工廠領導的迎接,只帶了兩名警衛員,輕車簡行,直接來到了工廠研究室。

    寬敞的研究室中,兩台已試制好的雷達已擺在中間寬大的桌子上,桌子周圍圍了不下十幾人,大家都是滿臉的喜色,在三言兩語的交談著。

    看到張雲飛進來,大家頓時安靜了下來,並主動讓開了一條道,好方便張雲飛走近雷達。作為雷達研究和設計組的幾名專家和工程師,也是滿臉熱切的看著張雲飛。

    張雲飛滿臉微笑的走到雷達前,一名雷達設計專家開始詳細的給張雲飛介紹起著款雷達的性能來。

    這款雷達是大功率雷達,所以看上去比較笨重,但作為預警雷達,它的性能一點也不差,它的預警範圍達到半徑兩百公里。

    張雲飛在電氣設備廠停留了幾個小時,不僅耐心聽取了大家的介紹,還不時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瞭解,給專家們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最後,張雲飛還親自掏出了一萬大洋,重獎這次研製雷達的有功之臣,關於這次重獎,張雲飛在來的路上已經想好了的。

    雖然目前各工廠的專家、工程師和技術員等的工資待遇不低,在這麼一個亂世,有一份穩定且不菲的收入大家應該知足了,但為了更大的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張雲飛還是要重獎大家。

    在金錢的刺激下,更容易出成果些,大家也會更加賣命的工作,對自己根據地的建設,以及對大家都有很大的好處,是一個雙贏的舉動。

    關於研究成果的獎勵,張雲飛還準備再考慮得仔細和成熟點,以後專門出一個公告或文件下發,並拿出一定量的資金,成立一個獎勵基金,專門用來獎勵那些有功之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