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七十四章 設伏司馬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七十四章設伏司馬

    諸葛亮揮了揮手中的羽扇,笑道:「司馬懿不是一般人,此人將兵猶如漢初韓信,非力敵可取,今日對陣此人,還需以奇兵勝之,剛才吾看過房陵的地形圖,距離此城十五里外,有座叫鷹狼峽山脈,是進入房陵的必經之路,吾料司馬懿領軍到此,得知我軍已經佔領房陵,必然會在此山安營紮寨,利用險要地形,阻礙我軍前行的道路。

    「我軍若想用計戰勝司馬懿,就必須預先在此座山脈之中,設下一支奇兵,蟄伏在司馬懿的眼皮底下,在最關鍵的時候,給與司馬懿致命的一擊。」

    「所以此次伏兵,兵力不能太多,否則難以逃脫敵軍斥候探查,吾看就從陌刀軍中挑選一千五百軍士出來,子義,子忠汝二人可有信心,擔當此番隱伏的重任?」諸葛亮神情嚴肅的注視著劉封和於圭二人,這一次重任,對於他們二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劉封與於圭合作多年,早已經有了足夠的默契,此刻二人對視一眼,起身出列道:「請主公放心,末將絕不辜負主公所托,定當完成設伏重任。」

    諸葛亮鄭重的點了點頭,囑托道:「全營將士,全部身穿軟甲,帶足五天的水和乾糧,以及桐油火把,隱伏在山林之內,等待大軍進攻之時,吾會點燃烽火狼煙,到時爾等看火號升起,趁勢出擊,利用火攻,直搗司馬懿中軍,來個擒賊先擒王,若能斬殺司馬懿,封侯賞萬金。」

    封侯賞萬金這樣的承諾,是諸葛亮從征多年來,第一次許下的承諾,這樣讓帳內眾將。聞言無不是心頭一震,也讓眾將看出他對於司馬懿這個人的重視程度。

    劉封於圭二人率兵離去後,諸葛亮命趙雲統率各部兵馬。命陳到統率驍騎軍,陳楚統率神武軍,申儀、冷苞受趙雲節制,整兵備戰。

    司馬懿率領的兩萬曹軍。由曹軍宿將朱靈擔任先鋒,建武將軍王凌擔任副將,司馬懿為主帥。

    朱靈王凌皆是軍中老將,已經年過五十的朱靈,追隨曹操南征北戰。立功無數,自是因其性格驕橫,加上又曾是袁紹部將,因此並不為曹操所喜,屢屢遭遇排擠。

    王凌本是漢司徒王允侄子,歷任地方太守要職,追隨樂進張遼多次征戰,若論功績名聲。完全在司馬懿之上。

    此番出征。對於讓司馬懿這樣一個謀士掛帥,而且還是一個從未領過兵的書生,朱靈和王凌心中,多少有些不滿的。

    雖然這一路走來,司馬懿軟硬兼施的手段,震懾住了二人。但二人心中,卻還是頗為不滿的。

    尤其是朱靈。他連曹操都頂撞過,又豈會服從司馬懿這樣一個世家子弟出身的書生。此刻他率領的五千前鋒兵馬,在前開路搭橋,遠遠的把司馬懿的大軍甩在了後面。

    朱靈率部一路飛奔,穿過鷹狼峽山谷,前方斥候回報,得知房陵已經失守時,他才率部在鷹狼峽谷口屯營紮寨。

    入夜時分,司馬懿率領後軍抵達,與朱靈所部會合時,司馬懿傳令朱靈來到大帳,頗為親切讚道:「朱將軍選擇在此紮營,而沒有繼續前行,不愧為大將之才也。」

    「司馬將軍過譽了,此次出征,戰略意圖吾自是明白,拖延諸葛亮前行步伐,給魏王攻破襄陽,贏取時間而已,這點本將軍還是知道的,此處距離房陵近在咫尺,地理位置重要,屯兵此處駐守,深合兵法要旨,某豈能不知?」朱靈對於司馬懿的熱臉,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好感,顯得頗為冷淡譏諷道。

    王凌在旁也是暗自冷笑一聲,司馬懿卻並不以為意,對於他來說,這點挫折根本就不算什麼,當下他繼續的笑問道:「朱將軍屯營之後,可有派斥候,對周邊十五里內外的地形情況,進行摸查打探?」

    「此時屯兵紮營常識,本將十八歲從軍,至今三十多年,此番情況,還需汝來提醒?汝何欺人太甚?」朱靈確實早派出的斥候打探過周邊情況,但卻只深入五里山地,就因為鷹狼峽地形險要,山高林密而折返回來了,這點朱靈並不知道,不過他的斥候營,回報卻說是十五里的。

    面對朱靈的逼問,司馬懿表現的依舊足夠淡定的笑道:「朱將軍休要誤會,吾並沒有懷疑朱將軍治軍的能力,只是例行詢問,朱將軍行軍勞累一天,莫如留下,一起用餐如何?」

    「司馬將軍乃高門子弟,末將攀附不起,若無它事,末將告辭。」朱靈冷淡的一笑,作揖而退。

    「今晚本將當值,就不留下陪司馬將軍了。」王凌也藉故而退。

    帳內留下兩員司馬懿家族中心腹校尉,殷署蹙眉道:「主帥,朱靈老兒如此不識抬舉,實在可恨,何不藉故貶去後營?」

    「殷兄所言甚是,朱靈向來傲慢,這樣的人最不聽使喚,留在軍前,衝撞主帥,豈不是折損主帥威嚴?」另一名校尉劉柱,皺眉附和道。

    「哈哈,汝二人此言差矣,爾等可知,朱靈粗莽,雖然屢遭魏王訓斥貶謫,卻又屢遭啟用的原因嗎?」司馬懿揚聲一笑,看了一臉不解的二人一眼,接著道:「那是因為魏王知道,朱靈是將才,而且沒有太多歪心思,雖然莽撞,但卻不失忠心。」

    「對於這樣的人,辦事可以放心,也無需擔心他動歪心思,雖然他衝撞本將,讓吾心中不快,但吾卻不用擔心此人會東歪腦筋,正所謂坦蕩君子就是如此,若對方是個陰險小人,他表面恭敬,暗地裡使絆子,吾反而防不勝防,汝等可明白?」

    殷署劉柱聞言,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敬服的作揖道:「主帥智慧,吾等不及也。」

    司馬懿這份自信,以及對朱靈統軍能力的信任,讓他忽略了派斥候出營打探,從而讓劉封和於圭隱藏在鷹狼峽的兵力,得以安全蟄伏了下來。

    翌日午後。諸葛亮任命冷苞為房陵都尉,董允代房陵令,率領三千兵馬。留守縣城,他與趙雲,陳到親率驍騎軍,神武軍。陌刀軍與各部兵馬,共兩萬人馬,抵達鷹狼峽谷口搦戰。

    屯兵半山的司馬懿,親臨寨前,觀望著山下列陣擺開的蜀中兵馬。顧左右眾將笑道:「諸葛亮想必也沒有想到,我軍會來的這般快,不然他豈會不派兵扼守此處山谷,阻擋我軍進入此處關隘,穿過此處峽谷,前往襄陽一線,可謂是一馬平川,再無險要可守矣。」

    「報!」

    「朱靈將軍請示。是否前往接戰?」這會屯兵谷口的朱靈派哨兵。飛奔來到司馬懿面前請示道。

    司馬懿思慮了片刻,道:「諸葛亮大軍一路殺奔到此,連戰連捷,士氣正盛,不宜交戰,堅守數日。待敵軍疲憊,再戰不遲。」

    屯兵山谷外的諸葛亮。派趙雲、陳到、陳楚、申儀等將,連番搦戰。曹軍始終堅守不出,這不由讓眾將頗為無奈,諸葛亮卻並不著急,而是讓李信率軍安營紮寨。

    鷹狼峽山脈,連綿百里,山谷中的路途,是通過房陵的唯一途徑,此刻司馬懿屯兵半山,朱靈屯軍山腳,扼守水源,進退有據,而且軍中糧食充足,縱使堅守一月,顯然也不用擔心。

    傍晚,趙雲等將回到營地,諸葛亮召集眾將道:「入夜之後,爾等每人率一千軍士,每隔半個時辰,輪番擂鼓攻山,記住,不是佯攻,而是硬戰,吾要把司馬懿的大軍,拖垮拖累,讓敵軍徹底陷入疲憊態勢。」

    「末將領命!」趙雲陳到等人,自是欣然領命道。

    是夜,趙雲率領一千兵馬,高舉火把,擂鼓吶喊著,對谷口的朱靈大營,發動了攻擊。

    兩軍一番交戰,因為朱靈防備甚嚴,趙雲自是沒能討到便宜,隨後領兵而退,接著陳到又領軍發動攻擊,如此鬧騰一夜,曹軍雖然死傷不大,但朱靈所部軍士,卻也折騰的夠嗆。

    然而天剛剛亮,諸葛亮又親自指揮一萬兵馬,分成十個批次,對朱靈谷口的營寨,連番發動攻勢,面對此番疲勞攻勢,司馬懿輕笑之餘,隨即命王凌率中軍一萬兵馬,屯與朱靈大寨,協助防守。

    諸葛亮與司馬懿兵力相當,為了使自己疲軍之計成功,諸葛亮不惜代價,連續三天四夜,對朱靈的大營,展開了輪番的猛烈攻擊,每日的傷亡都在千人以上。

    雖然如此,諸葛亮卻依舊咬牙堅持,不為所動的繼續發動著攻勢,雖然朱靈佔據有利地形,但面對諸葛亮兵馬悍不畏死的攻擊,他的營寨有幾次都差點都被攻破,全營將士,幾乎是每一次戰鬥結束,倒頭便睡了過去。

    司馬懿也萬萬沒有想到,諸葛亮會採取這樣兩敗俱傷的戰法,但也堅定了他堅守的決心,現今他已經被中軍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戰鬥,只留下千餘人馬,佔據著半山,護衛著他的中軍大帳。

    居高臨下的俯瞰著諸葛亮大營動向,像白天的戰鬥,幾乎諸葛亮兵馬一動,負責監視軍士,立即就會擂鼓,命軍士做好防禦準備。

    第四天的深夜,諸葛亮接到斥候營將軍黃同回報,證實了司馬懿中軍人馬,只有千餘人馬之時,諸葛亮繃著的臉龐,重要露出了一絲冷笑,道:「傳令,各營發動攻擊,沒有命令,誰也不許後退一步。」

    傳令的親兵離去之後,諸葛亮又對韓隆,道:「汝帶一什軍士,半個時辰之後,點燃烽火狼煙,不得有誤。」

    夜裡初更時分,春寒陡峭,蟄伏在鷹狼峽山脈中一座無名山谷內,當劉封和於圭接到放哨的軍士匯報,得知狼煙升起時,二人不由精神一震,立即從藏身的參天大樹上滑落了下來。

    「傳令,各部靠攏,立即奔襲司馬懿營地。」劉封臉上畫滿了圖彩,讓人根本看不清臉龐,給人一種冷峭的寒意,此刻他望著面前列隊整齊的軍士,一揮手中的點鋼槍,沉聲低喝道。

    劉封軍中的斥候,此刻早已經摸清了司馬懿營地路線,此處山谷距離司馬懿大營,不過五六里山路,雖然山道崎嶇,但對於陌刀軍這支精銳的軍卒來說,這段山路也不過是個把時辰的時間而已。

    夜裡二更,朱靈營寨前的攻防戰鬥,已經呈現出白熱化狀態,趙雲更會親臨敵軍寨前百步,親自指揮著戰鬥。

    震天的戰鼓聲,撕裂的吶喊聲,以及戰場上慘叫聲,聲震原野,方圓十里之外,也清晰可聽聞。

    睡在大帳的司馬懿,翻來覆去的,卻怎麼也睡不著,今夜山下慘烈的戰鬥,讓司馬懿隱隱產生了一種不安感,也讓他意識到,此番採取死守的策略,過於輕率了。

    現今他手中兵力不足,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且戰且走,保存實力之餘,牽著敵軍的鼻子遊走,方才是最好拖延的戰略之法,像現在這樣向一個活靶子一樣,立於此處,等待著敵軍攻擊,顯然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現在是幾更了?」心緒不寧的司馬懿,最終還是坐了起來,對著帳外值守的軍士詢問道。

    「回稟將軍,已經過了二更。」軍士看了下帳外的沙漏,揚聲回了一句。

    「去,叫殷署和劉柱兩位校尉到來大帳來,吾要親自去谷口督戰。」司馬懿起身一邊穿著衣袍,一邊朗聲吩咐道。

    「活捉司馬懿!」

    「活捉司馬懿!」

    ……

    司馬懿的中軍大帳外圍,突然響起一陣喊叫之聲,緊接著升起一片火光,下一刻劉封和於圭率領的陌刀軍軍士,分成十幾個方隊,把沾滿桐油的火把,朝四面八方扔進了司馬懿的大營之內。

    一時之間大營各處營帳,紛紛被火焰點燃,迅速的蔓延了開來,尤其是當火星點燃了中軍堆放的糧草時,熊熊燃燒的大火,瞬間衝上雲霄,把天空映得一片通紅。

    「殺!」劉封一揮手中的點鋼槍,率先衝入了司馬懿的大營,一名逃竄而出的曹軍士兵,狹路相逢之下,直接被劉封一槍刺穿軀體,倒地身亡。

    「殺啊!」在火光的照耀下,陌刀軍的一千五百軍士,以三五人為隊形,呈散兵陣勢,衝入了大營,對曹軍將士,展開了殘酷的殺戮。

    剛剛披上甲冑的司馬懿,揮劍衝出大帳時,校尉殷署率領一隊軍士,迎了上來,喊道:「主帥,敵軍從四面八方殺來了,不知有多少人馬,根本無法抵擋,請主帥立即隨某撤吧。」

    司馬懿舉目望著滿營的大火,以及耳畔傳來的一陣陣喊殺聲,皺眉道:「集合軍士,往南山方向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