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六十八章 曹操稱王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六十八章曹操稱王

    諸葛亮展開寫滿文字的白絹,舉目觀看了一會,深吸一口氣,把白絹遞給一旁的龐統,道:「曹賊十月下旬在鄴城稱魏王,孫權派使者前去朝賀,十一月中旬,曹賊十五萬大軍,出宛城攻打樊城,孫權出兵五萬由廬江出發,奔江夏而來,此二賊狼狽為奸,予吞我荊州之地也。」

    龐統和法正看罷軍報,眉宇不由緊鎖了起來,尋思一會,法正道:「曹操孫權兩路人馬,可謂來者不善,荊州乃我軍重鎮,若失荊州,我等只有困死益州一途也,當務之急,首要派一路使者,穩住孫權,然後集中兵力,對抗曹賊,方有勝算。」

    「孝直只怕對孫權這人還不太瞭解,此人早有心奪取荊州,尤其是其帳下水軍都督周瑜,更是把奪取荊州視為畢生目標,今日孫權與曹操聯合出兵,必然是達成共識,想要說服他退兵,只怕是難了。」龐統搖了搖頭,發表了以他對孫權的瞭解。

    諸葛亮微閉雙目思慮一番,輕揮著手中羽扇,神色鎮定的道:「傳令襄陽守將魏延,不惜一切代價,堅守襄陽三個月,荊州刺史徐庶居中調度,招募訓練軍士,支援襄陽作戰,徐盛馬良鎮守章陵,不可妄動,呂蒙鎮守江夏,抵抗孫權來犯之敵,柴桑都尉府甘寧,文聘二將,各率五千錦帆右軍軍士,駕馭五牙戰艦,沿大江進發,橫掃江東沿江據點,控制長江水域。」

    「士元,汝熟悉荊州軍務,現在由你立即持吾將令,前往張合將軍軍中,與他一道,率部立即出發,奔赴江州。乘坐船隻,順江而下,支援襄陽戰事。命快馬傳令巴郡太守吳班,準備好大軍所需船隻糧草,不得有誤。」

    「傳令閬中太守張飛,巴西太守李嚴。蜀郡大將陳到嚴顏,三部人馬會合,秘密在閬中集合待命,聽候進一步軍令。」

    「傳本侯將令,各軍拔營。立即回軍蜀郡。」諸葛亮接著親自起草一份文書,讓傳令兵送往永昌給庲降都督李恢,交代他無論如何,也要克服困難,對盤踞在雲南的孟獲,採取堅壁清野的征討,絕對不能讓孟獲有生存的空間。

    另外附有治理南中之策,首要招撫。其次要教化民眾。多建學,多開田地,依法治理,鼓勵各族通婚,放寬政策,吸引各族百姓入城等等措施。

    撤回蜀郡的途中。諸葛亮率領各軍人馬,日夜兼程。不知疲憊的趕路,原本將近一月的路程。硬是用半個月的時間,趕回到蜀郡。

    諸葛亮現在的用兵策略,屬於真正的冒險,他在賭,賭魏延可以鎮守襄陽三月乃至半年以上,而他就是要用這段時日,拔除鎮守在漢中的夏侯淵這顆釘子,他要以攻取漢中為戰略目的,瓦解曹操在荊州的攻勢。

    孫權的一路兵馬,他並不擔心,他相信呂蒙打敗周瑜興許無望,但守住江夏斷然不會有問題的。

    而且柴桑還有甘寧和文聘所部人馬在,他們這一路兵馬,必可在江東水域,鬧個天翻地覆,人仰馬翻,讓孫權後方戰火頻起。

    對於諸葛亮來說,拿下漢中,就算失去襄陽,雖然並不算佔到便宜,但用襄陽換取漢中,曹操同樣也並不算佔到便宜。

    拿下漢中,諸葛亮就可以兵進隴西關中,威脅到曹操的後背,而荊州大地,有長江天塹在,曹操就算攻下襄陽,也根本無法取得荊南之地。

    所以諸葛亮決議一搏,賭得就是他與曹操,誰先拿下漢中或襄陽,這是一場義無反顧的豪賭,諸葛亮勝了,從此就進退有據,失敗則只能偏安一隅,也許永難翻身。

    蜀郡州牧府議事廳內,諸葛亮把自己的戰略意圖,向賈詡、法正、張松等人和盤托出時,一眾謀士都陷入長久的沉思。

    漢中是堅城無疑,還有五萬兵馬鎮守,同樣襄陽也是堅城,魏延所部也有兩萬主力兵馬,外加兩萬屯田的軍戶,這些軍戶雖然野戰戰力不強,但卻都是參加過戰場的老兵,守城自是綽綽有餘。

    徐庶在江陵有一萬五千兵馬,加上張合和法正所部兩萬神威軍,正在趕赴荊州途中,以及荊南四郡,隨時可以招募的新兵,以及城防營,荊州在月餘時間內,完全可以徵召其十萬兵馬。

    相反漢中卻是孤城,距離關內和隴西,路途都頗遠,沿途山道險峻,夏侯淵也絕對料想不到,自己會親率主力,攻打漢中,這就做到了出奇制勝。

    「主公,此策雖然冒險,但卻可行,如今劍閣至葭萌關棧道,已經拆除,進取漢中唯一通道,就是從巴西翻過米倉山,進入成固縣,不過米倉山山道崎嶇,夏侯淵在山道各個據點,立下七座營寨據守,只要拔除這七座大寨,就算我軍不攻取南鄭,也一樣可以攻打西城、上庸,揮軍進入襄陽地界,直接威脅曹操側翼。」

    年近七十的賈詡,這幾年雖然沒有隨軍出征,但據守後方,卻也是勞心勞力,不敢有絲毫懈怠,短短數年之間,臉龐之上,早已經爬滿皺紋,頭髮鬍子皆已發白,唯一讓諸葛亮欣慰的是,他已經是紅光滿面,精神抖擻。

    見賈詡發話了,法正等人自是明白,攻打漢中一事,已成定局,當下法正起身走到大中間的沙盤邊上,指著模擬的米倉山沙盤上,插著的七面小旗,道:「進入米倉山棧道,第一道營寨是昔日劉璋手下降將鄧賢和劉瑰二人駐守,有五千兵馬,第二道是冷苞駐守,有駐軍三千,第三道是夏侯德與張任駐守,屯兵五千,第四道是楊懷駐守,屯兵五千,第五道營寨是夏侯充駐守,屯兵五千,第六道是賈逵駐守,第七道則是大將曹休把守。」

    「此七道關卡兵力不下三萬人馬,而且每關皆有大將,要想攻取這七道關卡,強攻斷然難以成事,只有誘敵出戰。方有勝算。」

    諸葛亮聽完法正的講解,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當下笑道:「孝直兄。若吾給你一支兵馬,汝可有破敵之策?」

    「有,不過需要主公配合才行。」法正思慮片刻,沉聲回道。

    「孝直莫非也讓吾學韓信。來個明修棧道,汝好暗度陳倉啊?」諸葛亮一聽,就明白法正的心意。

    「主公英明,請主公撥偏師一支,吾定當撥出敵軍據點。供大軍進發。」法正點了點頭,自信的回道。

    「孝直領軍,吾放心矣,既然要誘敵,汝看何人可做副將之職?」諸葛亮大笑一聲,有心考問道。

    「老將黃忠和嚴顏足矣。」法正目光沉靜說出了二人名字。

    「哈哈,此正合吾意,汝立即持我令箭。擔任護軍將軍一職。督率黃忠將軍所部神策軍,以及龐羲將軍所部賨族勇士,連夜出發,奔赴米倉山,吾這就命張飛將軍,率領各軍人馬。明早持我大纛,開拔出城。大張旗鼓前往江州。」

    諸葛亮大笑一聲,欣然下達了軍令。這次他依舊要兵行險著,故意率領大軍做出馳援荊州的舉動,麻痺漢中的夏侯淵,然後派法正這樣的書生領軍,率領黃忠嚴顏這樣老將出戰。

    計議已定,諸葛亮在蜀郡只待了一個晚上,立即率領各路人馬,跟隨張飛一道,出了蜀郡。

    大軍抵達雒城時,諸葛亮命張飛率領所部一萬人馬,以及於禁所部兩萬人馬,號稱五萬大軍,大張旗鼓的打著諸葛亮的大纛旗,浩浩蕩蕩出雒城,前往江州而去。

    諸葛亮則率領所部中軍的神武軍、陌刀軍、東州兵、驍騎軍和張飛所部一萬人馬,共三萬餘人馬,白天宿營,晚上行軍,一路悄然奔赴巴西而去。

    漢中夏侯淵秘密安插在蜀郡的細作,得知諸葛亮大軍行動情況後,很快把消息傳回到漢中的夏侯淵手中。

    接到這份軍情的夏侯淵,當即對帳下隨從軍士,吩咐道:「傳吾將令,命長史張既,司馬郭淮、主薄閻圃前來議事。」

    夏侯淵在曹操晉陞魏王時,也被提拔為征西將軍,領漢中都督一職,總領漢中軍事,曹操此次出征荊州之前,曾傳來軍令,讓夏侯淵做好準備,一旦諸葛亮大軍馳援荊州,漢中各路兵馬,立即做好攻取巴西的準備。

    曹操此次出兵荊州,與孫權達成的協議很明確,那就是第一步攻打襄陽,之後瓜分荊州,他得襄陽、江陵、武陵三郡,孫權同樣第一步攻打江夏,一舉殲滅諸葛亮在荊州的兵力,然後攻取長沙桂陽二郡,至於剩下的零陵郡,自然是各憑手段。

    休養生息近三年的曹操,此番出兵,野心無疑是很大的,他不單單以天子的名義,賞賜孫權九錫,加封其為征東將軍,領揚州牧,賜孫權數子為列侯,並且借皇帝詔令,任命周瑜為荊州刺史,孫權之弟孫匡為交州刺史。

    這般積極籠絡孫權,曹操一是為瓦解孫權與諸葛亮的聯盟,二是佔領荊州,把諸葛亮困死在蜀地。

    曹操這番戰略部署,無疑是成功的,面對曹操拋來的橄欖枝,孫權果斷的接手了,因為他他需要荊州這塊肥沃的戰略要地,其次他對於諸葛亮輕易的得到益州,已經患上了紅眼病。

    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孫權深知諸葛亮一旦鞏固益州的話,那挾益州、荊州、交州和廣州四州的諸葛亮,不出十年,實力將會稱幾何上升。

    到時候就是沒有他這個盟友,諸葛亮依舊可以**抗曹,更讓孫權坐臥不安的是,佔據江東上游的諸葛亮,隨時可以對江東發動攻擊,他賴以生存的長江天塹,對於荊州來說,完全沒有絲毫用處。

    而孫權也是聽了周瑜這番分析,才決定與曹操聯盟,瓜分荊州之地的,而魯肅也對他說,奪取荊州之地是可行的,也只有這樣,將來諸葛亮為了自保,不但會記今日之仇,還要依仗我們,繼續聯合抗曹。

    周瑜和魯肅的意見,很多時候,就是代表了孫權的利益,自然也就成為孫權意志。

    所有的綜合因素,構成今日荊州的危機,諸葛亮生平的第三次命運轉折。也由此開始。

    第一次自是新野立足,第二次是赤壁之戰,這第三次要是挺過去。那對於諸葛亮來說,自然又會是一番新的天地。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四年二月初旬,曹操十五萬軍攻下樊城。樊城守將霍峻率軍堅守五日,城破得水軍將領蘇飛接應,退守襄陽。

    同月江東大都督周瑜,率領五萬大軍,攻下江夏邊城蘄春與鄂縣兩城。兵鋒直指江夏原治所西陵城。

    呂蒙率領錦帆左軍兩萬餘人馬,分兵與江夏太守向朗,將軍傅肜等,駐守夏口和西陵城。

    諸葛亮所部大將,甘寧,文聘是月,率領兩隻水軍,對長江水域的江東船隻。商隊。以及據點,展開反擊攻勢。

    坐鎮南郡的徐庶,命南郡太守蔣琬,屯兵一萬,前往宜城坐鎮,拱衛襄陽漢水防禦。同時下達軍令,命荊南四郡。在一個月內各派出三千兵馬,馳援南郡。臨時命各郡招募五千新兵,訓練備用。

    徐庶此刻也在南郡城內,重新招募了一萬新兵,親自坐鎮訓練,倉促成軍,戰鬥力雖然一時難以形成,但守城卻能夠發揮出一定的戰鬥力。

    荊州大地烽煙四起之際,諸葛亮率領的三萬人馬,也已經抵達巴西境內,悄然在西蓋山大山中潛伏了下來,此刻李嚴、吳懿、孟達、所部各五千人馬,也已在巴西城中整裝待命。

    西蓋山屬於大巴山分支山脈,距離米倉山不足一百五十里,但其間卻是懸崖峭壁林立,山澗道路崎嶇難行,山中深谷林密,大軍藏於深山大林中,只要加強斥候哨探,根本無需擔心洩露蹤跡。

    初春的清晨,山澗霧重露深,氣溫要比中午清冷不少。一大早諸葛亮就爬上山巔,遠眺著東方冉冉升起的朝陽,放眼望去,萬里河山就在腳下,給人一種江山在握的感覺,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迎著朝陽,諸葛亮選了一塊光滑的石壁,盤腿靜坐了下來,太平教天師張重傳授給他的養生吐氣之法,經過兩年多的練習,諸葛亮已經發覺到這套功法,確實有些獨到之處,尤其是疲憊的時候,靜坐吐納小半個時辰,定然讓人減輕疲勞,緩解心神。

    打坐吐納約半個時辰,諸葛亮長身而起時,卻見一身戎裝的孫尚香,正安靜站在一旁,有些走神的看著自己。

    「天氣冷,怎麼沒把錦袍穿上。」孫尚香發現諸葛亮起身時,立即上前把手中的錦袍,給諸葛亮披上後,猶豫了一下的她,情緒顯得有些低落的道:「夫君,對不起……」

    孫尚香一開口,諸葛亮就猜測出她想說些什麼,最近發生的事情,他從來就沒瞞著孫尚香,現在正是考驗她的時候,不是說患難方能見真情嗎?

    所以這個時候孫尚香就算做任何抉擇,諸葛亮都不會怪她,哪怕是她刺自己一劍,他也絕對不會怨言,這樣他就可以狠心的讓她徹底離開自己,從今往後,兩人之間,也再無瓜葛。

    諸葛亮回頭望著一臉淒楚的孫尚香,露出一個笑容道:「若我沒記錯,今天是小妹第一次喊我夫君吧,今天看來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孫尚香久在軍中,對諸葛亮底細知之甚深,對於眼前這個男人,這個時候還能笑得出來,她除了愧疚,卻真不知該說些什麼。

    猶豫了一下,孫尚香從衣袖中掏出一封書函,道:「夫君,這是哥哥出兵前給我的書函,讓妾身找到機會,在夫君的飯菜中下些毒藥,我,我對不起你……」

    「為什麼要說對不起,莫非你真下毒藥了?」諸葛亮一臉逗趣的笑問道。

    「哼,妾身要是下了,你早死掉了。」孫尚香被諸葛亮這麼一調笑,撅嘴不滿的回道。

    「哈哈,那不就得了,既然沒有做,又何必道歉?」諸葛亮開懷的一笑,伸手把孫尚香攬入懷中,平靜的道:「小妹,現在對於為夫來說,是生死一刻,如果你要是想走,為夫絕對不會怪你,但要是留下來,那你就是能有一個家,今日江東犯境之仇,吾今生必十分報之,你可明白?」

    依偎在諸葛亮懷中的孫尚香,聽完諸葛亮的話,默默留下一行清淚,仰頭道:「夫君,妾身求你一件事好嗎?」

    「傻丫頭,哭什麼,別說一件事,就是十件,我都給你辦成。」諸葛亮輕輕伸出手指,擦拭著她臉頰上留下的淚光,憐惜的笑道。

    「若真有那麼一日,妾身希望你給我哥哥他們留一條生路,讓他們有一口飯吃就行。」孫尚香心下有些期盼的央求道。

    「好,既然小妹對為夫有此信心,吾豈能辜負你的一片孝心,若它日蕩平江東,吾定然給孫權一條生路。」諸葛亮豪爽的大笑應道,如今面臨絕境,難得此女卻對自己依舊信心十足,他又何憾之有。

    回到營地,用過早飯,諸葛亮正在察看地圖,一騎飛馬而來,道:「主公,法將軍數日前,拔除曹軍兩道營寨,但日前卻連敗三陣,退軍三十里,把原先奪取的兩道營寨,都給丟棄了。」

    「吾知道了,再探。」諸葛亮並不以為意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幾日內,諸葛亮一連接到多次戰報,回報的軍情,都是法正、黃忠、嚴顏三人大敗的消息,大軍已經退出將近百里。

    軍中諸將得知這個消息,紛紛來到諸葛亮大帳請戰,吳懿、李嚴、陳楚、劉封個個義憤填膺,請求領軍接替法正指揮進攻米倉山戰事。

    李嚴更是直言道:「米倉山七座大寨,皆是要塞據點,如今主公卻派法正一介儒生,黃忠嚴顏二老將出兵,豈不是讓敵軍笑我軍無人不是嗎?如今連戰連敗,如此下去,只怕一年也未必能夠抵達漢中城下。」

    面對眾將的不滿和請戰,諸葛亮笑著安撫道:「孝直深謀遠慮,漢升勇略過人,嚴顏果敢剛直,此三人必可成就大事,爾等休要輕視。」

    「主公,敵軍勢大,老將只怕未必頂用,還請主公勿要一意孤行啊。」吳懿也是一臉焦急的勸說道。

    但諸葛亮卻並不所動的道:「吾意已決,無需再勸。」眾將聞言,只得搖頭苦笑而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