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兵圍雒城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四十九章兵圍雒城

    就在諸葛亮率軍退回梓潼之日,甘寧呂蒙的聯軍,給了周瑜慘痛的一擊,隨後甘寧和呂蒙飛馬送往江陵攻打豫章的奏表,經過六百里加緊的傳遞,翌日午後送到了江陵的尚府。

    負責協助賈詡處理政務,起草文的,整理各項文東曹掾郭攸之,看到這封奏表後,立即就送到了賈詡手中。

    「好,好啊,呂子明、甘興霸不愧是主公看重的大將,這仗打的漂亮啊,真是大漲我荊州士氣也。」賈詡看罷戰報,不由欣喜的開懷大笑道。

    「尚大人,下官認為,二位將軍請求發兵攻打豫章一事,有些不妥?」郭攸之恭敬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道。

    「哦,有何不妥,汝倒是說說看。」賈詡神情不變,表情平定的問道。

    這個郭攸之是龐統推薦上來的,此人以前在襄陽擔任文吏,偶的龐統賞識,經過一番考量,龐統發覺此人很有才華,遂把他推薦到了江陵,正好當時一直擔任賈詡東曹掾的呂凱卸任,前往江陵擔任縣令,賈詡隨即提拔郭攸之擔任了東曹掾一職。

    這些時日的任職,總體賈詡對郭攸之時很滿意的,郭攸之不但才識敏捷,而且秉忠盡職,可謂事無鉅細,他都能夠從容應對,這點尤其讓賈詡滿意。

    面對賈詡的考驗,郭攸之直言道:「如今主公正在蜀中用兵,而江東畢竟與我有盟友情誼。如今孫氏小妹,正在趕赴江陵的路途之中,吾認為此時不宜與江東徹底鬧翻,若如此。孫權領軍舉國來犯,主公在益州焉能安心?

    「再說主公現今在益州,既要面臨劉璋,又要面對曹軍,本就是雙面受敵,若在與江東翻臉,實為不智也,故下官認為。攻取豫章全境之事,理應暫緩,還應修復與江東的關係,待主公平定益州再做打算不遲。」

    「演長所言深合吾意。若是吾派你出使江東,不知汝可願往?」賈詡淡淡一笑,開口詢問道。

    「下官定當不辱使命。」郭攸之欣然領命道。

    「好,汝下去準備一下,明日就出發。就以孫小妹抵達江陵為由,攜帶禮品拜見吳太夫人,緩和雙方關係,必要的時候。可以許諾孫權,把此戰被俘的部分軍士送還。」

    賈詡囑托一聲道。其實就是沒有郭攸之提醒,賈詡也不會答應甘寧出兵的建議。而且賈詡早一步就接到了鄧芝的快報,鄧芝也是主張不出兵的,他也認為眼下江東與荊州的聯盟,還是需要維持,以免腹背受敵。

    「諾!」郭攸之恭敬的頷首道。

    郭攸之出發後,賈詡隨即柴桑的甘寧和呂蒙發去軍令,讓二人各自領軍駐守防區,不得隨意出兵挑事,至於攻打豫章一事,暫且擱置。

    二人再接到賈詡的軍令後,方才醒悟到豫章一事,關係到全局戰略,自是不在提出兵一事,各自上表,接受軍令。

    郭攸之出使江東的行程,也是出奇的順利,更是獲得孫權的迎接,此番偷襲柴桑大敗,讓孫權徹底痛定思痛,暗自決定不造出更好的戰船,絕對不再跟荊州開戰,以免的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也是他得知郭攸之抵達曲阿時,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的原因,現在對於他來說,正是休養的大好時機,如今曹操和諸葛亮都在西南西北用兵,再無人顧及江東。

    因此郭攸之的出使,十分的順利,為了換回俘虜的江東士兵,孫權主動提出了五石糧食換一個士兵的主意,上萬軍士,也讓荊州換回了數萬石糧食,此番買賣對於荊州來說,自也不虧。

    賈詡為諸葛亮解決了這個後顧之憂時,張松與孟達也安全的抵達了梓潼。

    諸葛亮得知二人平安歸來,自是欣喜之極,親自出城迎接二人入城,並且在城中安排了酒宴,一來慶賀二人到來,二來也為這些時日的勝利慶功。

    酒宴結束後,張松、法正、徐庶三人留了下來,陪同諸葛亮商談下一步的進軍計劃。

    「主公,如今距離年關不過七八天了,是不是等待年關之後,再發兵進取成都?」徐庶考慮到現今梓潼的數萬大軍,大部是益州的兵馬,雖然進行過整編,但戰力肯定一時難以發揮,這才由此提議。

    「主公,兵貴神速,如今我軍士氣高昂,正是出兵的好時機,眼下我軍有涪關守將李嚴做為內應,必可一舉拿下雒城,雒城一下,成都將再無險可守,劉璋只能拱手而降,別無它途。」法正卻是主戰派,這也符合他一向的處事風格,那就是需要劍走偏鋒,富有冒險精神。

    「孝直所言有理,正可謂時不我待,萬一年後,劉璋撤換李嚴職務,那麼情況就會急轉而下,還請主公無須遲疑。」張松也沉聲進言道。

    眼見二人意見一致,諸葛亮起身思慮了會,道:「若要進攻雒城,巴郡這個重鎮,卻不能忽視,來人,傳令駐守在巫陵港的張飛將軍和蔣琬,立即發兵攻打巴郡,沿水路進取成都。」

    諸葛亮的這個決定,無疑正式宣佈了,出兵雒城的決議。

    數日之後,梓潼的四萬大軍,在諸葛亮的親率下,一路急行軍抵達了涪關之下,李嚴事先早就接到消息,面對諸葛亮大軍抵達,李嚴當即把關中不服從自己軍令的幾個校尉,調集了起來,命令他們統率各自部隊,出關迎敵。

    李嚴這一招,也算是夠狠的,關中的四名校尉,統率著數千人馬,當這幾人聽到李嚴讓他們出關迎敵時,不由都傻眼了,典軍校尉馬漢第一個跳了起來,嚷嚷道:「敵軍來勢洶洶。我軍不據關自守,反而出城迎敵,李將軍分明是有異心也。」

    「大膽,本將軍軍令。爾等竟敢違抗,拖下去斬了。」李嚴一聲大喝,以馬漢為首的四名校尉,直接被李嚴的親兵拖了下去,斬殺在將軍府門口。

    當天夜裡,在李嚴的佈置下,馬漢等人帳下的數千軍士,在涪關之內發生嘩變。李嚴慌亂領軍撤退,逃奔雒城而去。

    諸葛亮率軍趁勢攻進涪關,對叛兵進行了鎮壓,一舉拿下了涪關。

    李嚴在撤退途中。又把軍中一些不穩定的將官士兵,進行了打壓,把軍中大部分軍士驅散而走,最後只留下三千忠於自己的士兵,退回到了雒城城下。

    「城下時何方人馬。立即停下腳步,否則休怪箭下無情。」城門樓上的的守將正是劉循帳下的大將雷銅,當他看到李嚴這支敗軍時,當下立即揚聲喝問道。

    「吾乃護軍李嚴。涪關失守,末將不得已。敗退至此,請將軍打開城門。讓吾等入關。」李嚴騎在戰馬之上,仰頭朝關卡上喊道。

    「可有官文憑證?」雷銅與李嚴不熟,出於謹慎,他在仔細看了眼李嚴後,再次詢問道。

    「有主公賜予的印綬官文在此,請將軍驗證。」李嚴立即拿出證明,派一名軍士,送到了城門之下。

    雷銅隨即命軍士從城樓上放下竹簍,喊道:「把東西放進竹簍,立即退後。」

    看過李嚴的印綬官文後,雷銅這才道:「李護軍稍後,吾去請示長公子。」

    雷銅雖然有權大開城門,但最近蜀中出現大批將官叛變,如龐羲、法正、張松等人,從而讓劉璋對自己的部下產生了嚴重的猜忌,凡是領兵的將領,都進行了嚴密監視。

    關中的另一名將領,吳班現今就被下了大牢,原因是其兄吳懿,在梓潼有叛變的嫌疑,雖然劉璋現今未能證實吳懿是否真叛變,但出於自身的安危,劉璋還是把吳班下了大牢。

    同時劉璋任命次子劉闡為中郎將,總攬成都軍務,任命黃權為參軍,任命龐義、任夔、卓膺、李恢四將,鎮守成都四門。

    雷銅去後不久,劉循親自趕到城頭,對於李嚴,他自是不陌生,在看清楚確實是李嚴本人時,劉循當即揚聲道:「請李護軍上前答話。」

    「將軍不可靠近,萬一城頭放箭,吾等怎麼辦?」左右將士,眼見城頭的守軍,竟然對自己人都這般懷疑,心中憤恨之餘,擔心李嚴有失,急忙開口勸說道。

    李嚴揮了揮手,不以為意的驅馬上前,道:「長公子,諸葛亮率領大軍進攻涪關,城中守軍馬漢等人嘩變,響應叛軍入關,嚴抵達不足,只得率領兵馬撤回至此。」

    「李護軍,諸葛亮到底有多少人馬,吳懿和龐羲二位將軍近況可知道?」劉循見李嚴甲冑破損,面容憔悴,顯然是經過苦戰逃脫的,眼見這番情景,他的疑心已經去了大半。

    「回稟長公子,諸葛亮大軍不下五萬人馬,根據吾得到的消息,吳懿將軍是被諸葛亮軟禁了,龐羲將軍在下卻不知,據說已經在巴西戰死了……」李嚴早就有了準備,當下模凌兩可的揚聲回道。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劉循心中自我安慰了一句,喊道:「打開城門,迎李護軍入城。」

    對於劉循來說,吳懿龐羲二人,少年時代就跟隨其祖父劉焉入蜀的,而龐羲更是其岳父,若這二人都叛變了,他內心自是難以接受的。

    「入城。」李嚴眼看城門打開,心頭不由鬆了口氣,當下驅馬飛奔而起,回頭喊道。

    李嚴前腳剛進入雒城,諸葛亮的前軍,在張合的率領下,與當日傍晚抵達了雒城城下。

    隨後諸葛亮率領的大軍,抵達雒城城外,把雒城東西兩門給圍了起來,南北二門地處後方,諸葛亮自是無法派兵包圍。

    雒城地處成都門戶,劉焉進入益州時代,就開始修建擴大了城池規模,把雒城打造成了一了軍事要塞。

    分為內外兩城,外城有甕城,闕門,防禦力十分強大,歷史上的龐統,就是在攻打此城時,中了流失而亡。

    所以對於諸葛亮來說,能否取得益州,關鍵之戰,就在雒城,雒城拿下,那成都一座孤城,也就不足為懼了。

    (嚴重感冒了,這幾天字數可能會少點,最近陰雨綿綿,大傢伙要注意保暖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