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二百十二章 伏擊李典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十二章伏擊李典

    建安十五年二月中旬。

    土復山山勢雖然不高,但卻連綿數十里,屬於桐柏山脈,狹長的驛道從土復山谷底穿插而過,這條驛道也是進出復陽的必經之路,全長足有十餘里,整個驛道寬不過丈餘,兩旁山勢聳立,林木叢生,的確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段。

    這樣如此複雜的地形,稍微知兵的將領,在過此驛道時,必然會派斥候巡哨,而李典作為軍中宿將,雖然馳援之心甚急,但面對這樣的峽谷,他自是不會冒然而入。

    大軍在入谷口駐足時,李典立即道:「傳令斥候營進谷打探,峽谷兩旁密林山頭,一定要仔細察看一番,確認沒有伏兵,可在山頭點放烽火狼煙,作為信火。」

    斥候的百名騎兵進入山谷後,李典遂下令全軍休整待命,他則領著軍中的軍議校尉袁渙,越騎校尉任先一道上了谷口的山梁,察看面前的山谷地形。

    站在山梁之上,狹長的山谷驛道盡收眼底,蜿蜒崎嶇,一路延伸向了大山腳下的復陽城方向。

    「將軍,此地距離復陽尚有二十里路程,敵軍既然在防備我軍後方的復陽城,焉能分兵在此設伏呢?而且此地地形如此複雜,我軍行軍前行,又豈能不做打探,以末將看來,敵軍必然不會再此山谷伏擊。」越騎校尉任先,雖然年紀不過二十出頭,但卻獨掌三千騎兵精銳。

    此人雖然聲名不顯,但卻也算是皇親國戚了,不過不是漢獻帝的親戚,而是曹操的親戚的,其父任峻曾是曹操帳下的典農中郎將,並且娶了曹操族妹,自然也就屬於老曹的嫡繫了,而且任峻幾年前逝世,曹操隨即讓任先嗣了其父爵位,並且提拔到做了騎軍將領。

    李典個性溫和,素來不喜與人爭辯,這會他淡然一笑,道:「大軍行進,還是謹慎為好,如此險地,若是冒然進入,遭遇伏擊,悔之晚矣。」

    「李將軍所言有理,理當如此。」袁渙也表示了贊同。

    「爾等一路行來,左停右等,延誤多時,豈不知兵貴神速,若都向汝等這般,別說救援友軍,只怕敵人早破城而去了,一刻鐘後,若前面沒有消息傳來,吾當領軍先行,爾等慢慢在此觀風景吧。」

    任先素來看不慣李典慢吞吞的性子,反倒是蕩寇將軍張遼果敢的行事作風,深的任先擁戴,而且張遼和李典彼此也不和,這對於親善張遼的任先來說,自是對李典不怎麼賣帳。

    「任校尉,此次出兵,吾是主將,還望汝好之為之,若有閃失,小心本將治你之罪。」李典雖然好脾氣,但涉及到公事,他還是很果斷的,任先手中的三千鐵騎,可是軍中精銳,若因為任先的輕敵遭遇伏擊,從而喪失騎兵的話,可是他不願看到的。

    「你……哼。」任先瞪了李典一眼,甩袖下了山梁,獨自返回軍中去了。

    李典依舊是那副風輕雲淡的表情,看似跟袁渙解釋,又像是自言自語的道:「諸葛亮善於運用伏兵奇兵,對陣此人,我是不可有絲毫大意啊。」

    半個時辰過後,土復山山巔最高的山峰上,烽火被點燃了起來,一直在等候消息的李典,看到烽火,提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道:「傳令,全軍急速前進,迅速穿過峽谷,不得有誤。」

    李典派出的斥候,雖然對山谷兩旁進行了嚴密的探查,但卻忽視了出谷口的探查,因為谷口是一馬平川的小平原,遠遠看去,一馬平川,根本沒有可以付軍的遮掩物。

    這其中固然是斥候的大意,二也是因為進谷一路搜索下來,斥候營的百名士兵,在短短半個時辰內,一路摸搜數里路段,早累的筋疲力盡,對於出谷口的一眼能看到頭的平川,自是不會再花費精力搜查。

    以至於他們在距離谷口百步之外,就停歇了腳步,點燃了烽火,選擇在山道邊上歇腳。

    出谷口是塊小平原不假,但實際上驛道邊上的枯萎的蒿草,大多有一人之高,遠看自是一馬平川,實際走近一看,卻能發現這些蒿草之中,足以隱藏千軍萬馬。

    諸葛亮親率一萬六千人馬,率領張飛,陳楚、黃忠三將,早在兩天前,就趕到了此地,在察看了土復山的山勢後,諸葛亮立即放棄了看似天然屏障的山谷作為伏擊之地,因為諸葛亮心中明白,來犯之敵不是常人,而是曹軍宿將李典,這樣一員老將,斷然不會大意,讓自己輕易在山谷之中伏擊的。

    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在出谷口埋伏,這樣看似最安全的地段,設下埋伏,有時候往往反而能夠收到奇效。

    諸葛亮的一萬六千兵馬,在出谷口驛道五百步外,沿路足足挖了兩里地的陷馬坑,並且在驛道兩旁的蒿草邊上,也挖了縱橫交錯的坑道,這些工事,看不是白費力氣的,而是作為防禦工事和對付騎兵用的。

    因為諸葛亮事先早就獲知了李典軍中有三千騎兵,這樣的地段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挖陷馬坑,然後再接坑道工事,讓裝備好弓弩的士兵,躲在其中發射箭矢,再輔以槍兵,自可打破騎兵突擊的優勢。

    晌午時分,一肚子悶氣的任先,在接到李典的軍令後,立即率領所部三千騎兵,一路飛奔而出,率先馳騁出了山谷,竟然把李典後軍的步卒,遠遠甩在了身後。

    任憑李典如何叫喚,任先根本不加理會,逕直率領騎兵馳騁飛奔,也就是任先這番魯莽行為,卻救了李典一命,讓他的後軍免遭了伏擊的命運,這點李典始料未及,就是連諸葛亮也沒有想到,李典的騎兵會脫離步卒陣營,一頭鑽進了他設置好的陷馬坑內,從而讓諸葛亮不得不拉開了伏擊戰的序幕。

    三千鐵騎紛沓而來,捲起滿天煙塵,任先手持長槍,一馬當先,顯得意氣風發,脫離了李典約束,他自是心情大好。

    「弟兄們,都別給我停下,一口氣趕到復陽城下,再好生休息一下。」出了谷口的任先,放眼望去,只見一馬平川的驛道,筆直著延伸了下去,心情大好的他,手握長槍輕拍了下馬臀,催促道:「駕!」

    吃痛下的戰馬,發出一聲嘶鳴,飛奔而起,如脫弦的利箭馳騁而出,身後的三千騎兵,紛紛催促著戰馬,你追我趕奔跑了起來。

    「唏聿聿……」衝在最前面的騎都尉任先,坐下的戰馬卻不是一匹凡馬,而是來自烏丸的千里良駒,憑藉著對危險的敏感,它硬是生生飛躍過了第一道陷馬坑,安穩在第二道陷馬坑前人立而起,發出了一聲長長的嘶鳴。

    任先能夠這麼幸運,但他身後蜂擁而來的騎兵,卻沒有這麼幸運,衝在最前排的數十騎,直接就跌落了陷馬坑中,吃痛受傷的人馬都不由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此刻埋伏在陣前的黃忠,看到任先坐下那通體烏黑的戰馬,竟然這麼有靈性,頓時雙眼放光的盯住了任先,要知道在宜城城下,黃忠多年的坐騎中箭死亡,他自己也受了箭傷,修養了大半個月,如今總算康復,眼下看到這般神駿的戰馬,也難怪他會雙目放光了。

    「弓弩發射!」伏擊圈後方的諸葛亮,眼看曹軍騎兵進入陷馬坑,自是不在遲疑,也顧不得後軍未至,揚聲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今日2更……感謝『快樂好運』書友一直的支持,謝謝大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