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孫權敗退
「子敬,為何如此狼狽,黃公覆和董元代何在?」周瑜領眾將在城門口迎接上魯肅時,舉目四顧,卻沒有發現黃蓋和董襲,不由驚疑的問道。
「唉。」魯肅歎了口氣,道:「黃公覆只怕與江陵城共存亡了,董將軍為了掩護肅與孫賁將軍脫身,率領八千士兵斷後,獨抗諸葛亮麾下大將趙雲的四千騎兵,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什麼,黃公覆和董元代皆我江東股肱之臣,如今身隕沙場,實在可恨可恨啊。」周瑜痛呼一聲,滿臉儘是悲痛之色。
「公瑾,此時不是悲傷之時,當務之急,我們得立即退回長江,此地不是善守之地,留之無益,而且柴桑失守,我軍水路只怕斷了,現今只能從陸路由江夏返回廬江……」魯肅看著一臉悲痛的周瑜,心中雖然悲痛,卻他還是保持著平靜說道。
「柴桑失守,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還有子敬你是怎麼知道的?」周瑜想到兒女家眷皆在柴桑,臉色頓時大變道。
「怎麼你不知道?難道這消息是假的?」魯肅見周瑜竟然不知道,也是一臉驚疑之色。
「子敬,休要打岔,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跟我仔細說說。」周瑜不耐的揮了揮手,皺眉說道。
魯肅苦笑一聲,當即把在江陵城中,接到城外諸葛亮用箭矢射入城中的消息,說給周瑜聽了。
「你是說五天前你就知道柴桑失陷的消息了?」周瑜雙目圓睜,盯著魯肅,直到確認之時,他不由怒吼一聲,吐血而暈倒了過去。
周瑜這一刻心理明白,柴桑失陷的消息,孫權必然是知道的,可他卻沒有通知自己,這說明他怕自己因為私事,而忘記公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他始終對自己懷有三分不信任。
這些年,他為了減輕孫權的猜忌,他已經主動把柴桑的水軍一分為二,讓程普率領一部,並且還讓孫權的心腹愛將潘璋陳武等將領在自己帳下統兵,從而減輕自己權勢,可即使這樣,孫權仍舊對他有猜忌,一直不讓他常駐丹陽,而是派他常駐柴桑,遠離著江東的中樞大權。
可現在孫權竟然擔心自己因私廢公,不顧自己家小的生死,周瑜這一刻的心不由倍感疼痛和失落,心底更是痛呼道:「伯符兄,伯符兄,汝為何如此早逝,致使兄弟陷入如此兩難境地。」
「公瑾,公瑾……」
「大都督,大都督……」
魯肅和江東的一干將領,見周瑜昏厥了過去,急忙上前扶住大呼了起來,隨後眾人把周瑜抬進了營地,喚來醫官,救治了一會,周瑜才幽幽醒了過來。
「子敬,汝是主公的心腹重臣,如今吾身體抱恙,這大軍就由你統率,連夜出發,前往漢江口與主公會合,然後徐徐退回廬江,徐圖再戰,否則諸葛亮大軍追至,與夏口各部兵馬會合,我軍就將陷入困境,再想撤退就來不及了。」周看了一眼魯肅,揮手示意他無需多言,聽從自己的軍令。
魯肅其實心裡也明白,這會他見周瑜主意已定,遂道:「公瑾,好好休養身體,我立即下令部隊集合,連夜出發。」
當天白天,在沔陽與華容交接的溝峰鎮上,趙雲與董襲兩軍爆發了最後一戰,趙雲率領的四千驍騎軍,對連日來不段擾騷的董襲兵馬,發動了突擊。
董襲帳下僅剩的三千士兵,在這一戰中全軍覆沒,董襲被生擒,為此趙雲的驍騎軍也付出了五百傷亡的帶價。
戰鬥結束後,趙雲留下五百傷兵,押解俘虜的一千多軍士和董襲,在鎮上養傷駐守,他則率領三千騎兵,繼續向沔陽開進。
魯肅接替周瑜的權利,統率著沔陽的江東兵馬,乘著留在漢水邊上的戰船,兩日之後,抵達了夏口水域,與孫權所部會合。
此刻的孫權,在夏口也並不好過,自從龐統和黃忠率領援軍抵達夏口對岸的漢陽渡口後,與夏口的呂蒙形成了犄角之勢,致使孫權的兵馬,絲毫不敢動彈,這些時日來,無論是孫權還是江東士兵,心頭都彷彿壓了一塊巨石。
要不是龐統和黃忠所部兵馬,都是步卒,又沒有足夠的戰船在江面上作戰的話,孫權只怕早就後退了。
數日後,魯肅和周瑜率軍抵達夏口,兩部會合,孫權得知周瑜染病,魯肅所部兵馬大敗而歸,柴桑又失陷,而蔣欽率領的水軍,前往樊口,又被張飛所部打敗,數路兵馬無一取勝,孫權膽寒之餘,心底也是頗為洩氣。
當下與魯肅計議一番後,孫權隨即決定,統率各部棄船,由江夏陸路返回廬江,重整兵馬,再與諸葛亮計議。
至此,孫權染指荊州的計劃全面失敗,七萬大軍損失三萬餘兵力不說,還丟下了數百艘戰船,更把江東重鎮柴桑給丟掉,江東大將黃蓋戰死,董襲成了俘虜。
退回廬江的路途中,孫權和魯肅討論此次敗北的原因,得出的結論就是此次出戰,一是過於輕視了諸葛亮的實力,二是此次出征,有些過於急促和準備不周,三是對諸葛亮不夠知根知底,這也是他們致命的失敗原因,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對於此次戰略的制訂者,魯肅對孫權做了檢討,孫權卻並沒有表示怪罪,因為孫權心理明白,魯肅這個戰略意圖本身沒有錯,也是符合江東的利益。
大軍抵達廬江境內時,魯肅對孫權道:「主公,公瑾赤誠之心,可鑒日月,請主公不要懷疑,如今江東正需要公瑾這樣的統帥之才,而他的家小卻陷與諸葛亮手中,肅願意作為使者,前往與諸葛亮會面,請求他歸還公瑾家小,並且表達我江東盟好之意。」
「子敬說笑了,吾待公瑾如父兄,焉能猜疑,汝無需多疑。」孫權眉眼一挑,面不改色的回道:「子敬此刻去見諸葛亮,萬一有個好歹,這可如何是好?」
「主公勿憂,諸葛亮此刻雖然對我們反擊的厲害,但要真正與我軍全面開戰,以他目前的實力,只怕也是有心無力,畢竟他取得荊州的時日尚短,無論是糧食儲備,還是兵器儲備,都不足以支持他長期作戰,而且北面的曹操還在虎視眈眈,所以我料諸葛亮短時之內,只能跟我們盟好,好消化他新得的江陵和醫治戰後的創傷。」
魯肅說到這裡,頓了頓,接著道:「請主公放心,肅有信心能安全返回,更能帶回公瑾的家小,因為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在知道無法迅速吞掉我們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把我們推向曹操的,這樣對於他來說,才是真正的萬劫不復。」
孫權思慮良久,最終點頭道:「就依子敬之言,改日回到廬江城,準備一些禮品,再去不遲。」
「那下官就先告退了,主公早些歇息。」魯肅見孫權同意自己的觀點,心頭也為之一鬆,他還真怕孫權不願意跟諸葛亮暫時罷兵,若是這樣的話,那江東就真要永無出頭之日,而且也只會白白便宜了曹操。
望著魯肅走出去的背影,孫權歎了口氣,暗忖道:「子敬,你不在我的位子,自是不明白我的隱憂啊,如今吾兄之子已經八歲了,眼看一年比一年大,而公瑾與我兄不單單是結義兄弟,更是連襟,若吾讓公瑾統率雄兵在外,倘若左右有奸佞蠱惑,公瑾一時蒙蔽發難,吾又能如何自處?」
(駐守沔陽的戰略是沒有錯的,錯的只是小蝦自私了一下,是想讓高覽的死為借口,來留住一些人,否則小蝦完全可以寫高覽突圍,或者趙雲及時趕到了。汗……可憐的高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