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甄宓(中)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三十二章迎娶甄宓(中)

    坐在花轎裡的甄宓,手中握著諸葛亮當初在江夏給她買的珍珠手鏈,心頭頓感一陣踏實,雖然是第二次坐花轎,可相比數年前那次,心頭不安的忐忑相比,這次的甄宓無疑多了一份期待。

    想起與諸葛亮相處的點點滴滴,甄宓心頭不由洋溢起了一絲幸福的感覺,諸葛亮給她第一個感覺,就是溫柔體貼,其次就是尊重,這只是一種感覺,這是她與其他人相處時,所沒有感受到的。

    諸葛亮英俊的面相,挺拔的身軀,在甄宓心中,反而是最次要的,因為她相信自己喜歡是諸葛亮給予自己安全體貼感,而不是那張俊逸的臉龐。

    想到這裡,甄宓不由撩起了手腕上的袖子,此刻她潔白如玉的手腕上,那顆紅艷欲滴的守宮砂,依舊鮮紅奪目,看到這個印記,甄宓不由喃喃自語道:「孔明大哥,這是妾身唯一能送給你的驚喜吧?」

    甄宓雖然嫁給袁熙多年,但袁熙卻始終沒有跟她同房,這倒不是袁熙無能,而是因為結婚當晚,袁熙卻因為畏懼正妻吳夫人,而沒敢與甄宓圓房,至於袁熙娶甄宓的原因,則是因為是袁紹的命令,吳夫人雖然無法反對,但卻可以阻止袁熙寵愛甄宓。

    因此袁熙和她結婚僅僅過了三日,他就帶著正妻吳夫人去了幽州任職,獨自把甄宓留在了鄴城伺候母親,袁熙這般畏妻,甄宓卻是知道,因為袁熙的夫人吳氏,乃是冀州有名的望族,袁熙出鎮幽州,吳家不但出過力,而且更是他主要的財政支持者。

    而甄宓在被曹丕劫持相處的一個多月內,曹丕曾經雖然企圖玷污她,但甄宓卻晾出了守宮砂,道:「吾雖一婦人,但卻知禮義廉恥,將軍若想娶妾身,請重視禮法,待你我成婚之際,再行夫妻之道,若將軍準備與禽獸為伍,就把這具軀體佔有吧。」

    面對甄宓義正言辭的詢問,素來熟讀經史典籍的曹丕,縱使再急色,也只得保持著謙謙君子的風範,對甄宓保持了應有的禮節,這也是甄宓能夠保持著完身的真正原因。

    (註:這裡甄宓時完璧的事情,有杜撰的成份,不過也有一部分是小蝦推測的,因為歷史上的甄宓應該是公元200年左右嫁給袁熙的,直到被曹丕搶去,他們兩人結婚至少三年,卻始終沒有生育,而曹丕搶走甄宓僅僅一年,他們的兒子曹睿就出生了,而歷史袁熙是有子嗣的,而甄宓又能生子,既然兩個人都沒有生理問題,卻結婚多年沒有孩子,所以小蝦在本書中杜撰了一下,希望大家不要扔磚頭,謝謝。)

    迎親隊伍回到侯府,諸葛亮與甄宓,舉行了一套繁瑣的禮節,主婚人是賈詡,家長自然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俗話說長兄如父,更何況甄宓嫁諸葛亮,也是諸葛瑾當初就拍板決定的。

    諸葛亮雖然精力旺盛,可這一整套繁文禮節下來,諸葛亮也累的夠嗆,一直聽到禮官喊道:「送入洞房……」諸葛亮總算是輕鬆了下來。

    「主公,這禮是行完了,可這酒可不能免了,兄弟們說是不是啊?」個頭健壯魁梧的甘寧,穿著一身華麗的錦服,頭戴著玉冠,顯得奢華大氣,這要是在大街上遇上,只怕世人都會認為他是個富紳,而無法想到他竟然是一個叱詫疆場猛將。

    輕財好義,奢華忠勇,這就是甘寧的本色,在戰場他可以勇往無前,對待士卒親如兄弟,在家他可以日揮千金毫不吝嗇,喜穿錦衣華服出入,以彰顯自己的聲名。

    對於甘寧喜穿錦衣這個特點,諸葛亮不但不排斥,反而每每有錦緞絹帛入庫,都會命人給甘寧送一些去,以表自己的對他的看重,對於諸葛亮的這份恩賜,甘寧也是銘感肺腑,大生知己之感。

    「甘將軍說的是,按我們荊楚風俗,吾等作為臣子的,必須人人敬主公一盅酒,然後一起去鬧洞房。」素來喜歡飲酒的楊儀,第一個就響應了起來。

    「這個風俗好,今日主公大婚,吾等自當高興,這酒也該敬。」出身河北的高覽,身上自然有股燕趙俠士的風範,喝酒更是他的強項,平時諸葛亮禁酒比較嚴,他們這些愛喝酒的武將,自是只能克制,可今日這個大喜日子,自是沒有顧慮,當下他也提著嗓子喊了起來。

    諸葛亮眼見眾人一副同仇敵愾的氣勢,大有不灌醉自己不罷休的念頭,苦笑之餘,他自是明白,今天是逃不掉了,無奈之下,他自是不甘示弱的揚聲喊道:「既然諸位興致這麼高,那咱也不能服孬是吧,今日不醉不歸,不喝躺下,不許出府。」

    聽到諸葛亮主動應戰,個性沉穩的趙雲和張頜二人,也是興致大起,不過二人還未開口,陳到卻第一個跳了出來,手提著一個酒罈,喊道:「主公,末將身無長物,孑然一身,也不知道送什麼給主公祝賀,唯有幹了這罈酒,以表達末將的心情,在此預祝主公新婚美滿,早生貴子。」

    「好!」

    「壯哉!」

    ……

    陳到的話雖然樸實,但卻充滿真誠,自然是贏得了滿堂文武將官的喝彩和讚譽。

    「干了。」諸葛亮欣然的舉起手中的酒盅一飲而盡。

    被陳到搶了先的甘寧,立馬跳了出來,喊道:「這喝酒是末將提議的,這第二盅得我敬主公,諸位可不要跟我搶,誰要跟我搶,待會別怪我手下不留情,把他給灌趴下。」

    「甘將軍休要誇下海口,你要想敬這第二盅酒,先與吾喝三罈如何?」說話之間,只見高覽手右手抱著兩罈酒,左手提著一壇,昂首走到了甘寧跟前。

    「拿酒來,吾豈會懼你。」甘寧毫不示弱的喊了起來。

    眼看敬酒成了拼酒,眾將都是興致大增,紛紛聚了起來,表示要比比看,誰更能喝。

    看到諸將興致高昂的拼起了酒,堂內的一幫文官不由相顧而笑,這會糜竺張口道:「吾等文人,雖然喝酒不行,但這賦詩寫文,卻不比別人差,不如咱們也各自寫上一首,以慶賀主公大婚之喜,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子仲所言甚善,此等盛事,理應留下文章以作留念。」禮曹從事習禎欣然點頭讚許道。

    在座的諸葛瑾,楊儀、習禎、糜竺皆是文采非凡之人,眾人當即伏案揮筆,進獻詩章。以表達慶賀之意。

    面對帳下文武官員的盛情,諸葛亮感慨的道:「亮本布衣之身,能有今日盛事,皆賴諸公同心同德,亮不圖聞達與諸侯,但求天下百姓,豐衣足食,家有寒舍三間,吾心願足矣……」

    「主公愛民之心,可昭日月,古之聖人亦不過如此。」眾人皆起身拜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