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征途

龍騰世紀 第七百二十四章 :五雷轟頂 文 / 槍手1號

    自程群渡江之後,荊州水師統領李宏超便知道,他與征北軍水師之間遲早會有一場大規模的決戰,連續數次的失利讓他對征北軍水師已經有了一絲膽寒,對方那超強的遠程打擊火力以及近距離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是所有水師的惡夢,原本想依仗船多欺負船少,但幾次仗打下來,再加上計家的反叛,令荊州水師如今的五桅戰艦比征北軍水師也多不了多少了,如今的實力,樂觀的估計,可以與對手持平。

    古台船廠的被毀令李宏超如喪考妣,他唯一指望的戰船補充來源也被對手掐斷,今後,他不得不依仗現有的戰船與對手周旋。

    他心中沒有線毫的勝算。李宏超也有自知之明,指揮水師的本領,他比不上已經作了鬼的計無咎,而現在征北軍水師的當家人卻是當年連計無咎也忌憚三分的曹新宇。

    思來想去,他作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決定。

    他將古台船廠所有倖存下來的技工拉到了荊州,將那裡還沒有燒燬的木方以及剛剛做了一小半的殘船全都運送到了荊州,選擇了荊州水塞上游的燕子磯,他開始修建跨江筏台。

    所謂跨江筏台,就是利用那些殘船以及巨木打製的木筏,在燕子磯較為狹窄的江面之上,先行固定下來,然後以此為基點,向兩邊延伸,恰逢冬季,是蒼江水流量最小的時候,這也為李宏超的攔江大計提供了便利。

    歷時一年之久,李宏超終於完成了這一宏偉大計。一道長約上千米。寬約數十米的筏台橫跨蒼江。尉為壯觀,筏台之上,投石機,床弩密佈,只在正中央留下了一道數十米寬的江面作為船隻出入的通道口。

    在燕子磯之上與對面的樂天崖之上,再修建了陣地,上面亦是佈滿遠程投石機等武器,將蒼江守得水洩不通。有此攔江大壩,再加上他手中現有的五十餘艘五桅戰艦,李宏超終於鬆了一口氣,既然出擊無力獲勝,那便穩穩守住,替程大將軍將後院看好也就罷了。

    不過有功,但求無過。與征北軍水師數戰之後,李宏超便打定了這個注意,更何況現在程群北渡之後,與南岸的連接便全依賴他的水師了。攔江筏台的修建,也算是間接為連接兩地提供了另一個通道。有鑒於此,程群亦為李宏超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在北岸秦州的樂天崖上的要塞,便由程群下令由金吾衛協同修建的。

    征北軍水師要面對的便是這樣一個怪物。

    荊州,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一個撒下什麼就不用管,到了收穫的季節就自然豐收的寶地,與北地不多,因為蒼江的阻隔,他就沒有受過什麼戰亂的波及,反而因此受惠不少,比方說大量的難民湧入,使他的丁口持續增加,丁口的增加,則意味著賦稅的增加,再比方說程群當年從北地撤出之時,掃蕩了北地多州的財富,這些東西,大都入了荊州的府庫,甚至當年連北地的一些大戶都被程群勒令遷到了荊州,這些人雖然失去了土地,卻帶來了大量的財富,這些大戶沒有了土地,地主是沒得當了,只能另謀出路,開始經商,他們厚實的經濟基礎帶動了荊州商業的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讓荊州的繁華更上一層樓,天下除去上京以及南方三州,再也無其它地方能與他相比,這也是程群大力投入,並讓他作為自己老巢的原因所在,程群進入北地,一窮二白,巨大的開銷全都由荊州付出。

    為了確保荊州的安全,程群願意付出巨資,助李宏超修建跨江筏台,荊州沒有什麼地方能威脅到他,唯一有可能來敵的方向便是相州,但隨著征北軍大軍南去貴州,這唯一的威脅也消彌於無形了,更何況相州多山,地勢險峻,相州鎮軍經過衛軍培訓,又隨著衛軍打了一兩年的仗,今非昔比,進攻不足,守成有餘,這也是程群能放心地將四衛都帶去江北的保障。

    而潘屹,作為荊州知州,程群心腹,很滿意現在的這個位置,如此的肥缺,當真是給個閣臣也不換了,有錢,有閒,還安全,荊州除了當年林牙曾率大帳兵到過城下一次之外,就沒有受過任何的兵火波及,而那一次,卻還是勝卷在握,程大將軍為對手挖下了一個絕大的陷阱,他是作為看客在一邊觀望著林牙一頭栽進了這個大坑,然後蒙元從此衰落,再也沒有從個個巨坑之中爬出來。

    所以潘屹一直很從容,很雲淡風輕地處理著政務,很瀟灑自如地每月抽出時間與文人墨客們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飲酒宴樂。

    但今天,潘屹卻失去了一向的鎮定很從容,臉色煞白,手腳顫抖,猶如遭到五雷轟頂一般地呆傻在當地。

    他正在參加城中富豪們舉辦的宴樂。府中幕僚帶來了消息,征北都督府宣佈蒙元政權向其投降,蒙人將正式納入征北都督府管轄之下,所有蒙人軍隊接受征北都督府的改變,所有蒙人官員都必須再重新由征北都督府任命,蒙元滅亡了。

    也許這個消息對於一般的普通百姓來說,是個絕大的好消息,但對於潘屹這樣深知內情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致命的噩耗,這代表著程大將軍三足鼎立的戰略構思完全破產,在北地,程大將軍將會遭到蒙人與征北軍的聯合攻擊。

    程大將軍危矣。

    一路心神不寧地回到知州府,水師統領李宏超已經等在了那裡,與他一樣,都是一副驚慌失措的表情。

    「程大將軍知道消息了麼?」潘屹失神地問道。

    「消息從北地傳來,我們都知道了,程大將軍怎麼會不知道?當然已經知道了!」李宏超低聲道。

    「我們的軍隊,我們的軍隊怎麼樣了?」潘屹接著問道。如果軍隊出了問題,那麼等待他們的絕對是滅頂之災。

    潘屹是文官,一向只管向軍隊提供糧餉軍械,對於軍隊的動向則不太關心,但李宏發卻是一清二楚,聽到潘屹問起,不由痛苦地低下頭,「我們的軍隊在北地分得太散,現在看來,極有可能是他們設下的圈套,故意引誘程大將軍分兵,現在蔣光宇在梁州,劉華健在泰州,劉緒勇在交州,而程大將軍則在翼州,恐怕,恐怕會出大問題。」

    潘屹嚥了一口唾沫,「衛軍英勇善戰,幾位將軍也是經驗豐富,一旦發覺不對,了不起就是撤軍而已,能有什麼大問題!」

    李宏超連連搖頭,「潘大人,你對軍事有所不知,如果這真是雲昭精心設計的圈套的話,他好不容易將我們四衛軍隊分開在北地廣闊的空間之中,又怎麼會容忍我們從容撤退,重新集結,征北軍公佈這一消息是三月三日,今天都已經三月十日了,可以想像,在征北軍公佈這一消息之前,所有的軍事佈署必然已經完成,如果我所猜不錯,我們的軍隊極有可能已被他們分割包圍了!」

    「包圍四衛?他們那有這個實力!」潘屹大叫道。

    「以往任何一家都沒有,但現在征北軍與蒙軍合流,那就有了,難怪雲昭會大舉派兵南渡,原來他早已胸有成竹,可恨我們都叫他們騙了!」

    「怎麼辦,怎麼辦?」潘屹急得團團亂轉。

    「準備打仗吧,潘大人,鎮軍進入應戰狀態吧!我的水師恐怕也會迎來激戰,不管如何,我們得替程大將軍守住這條後路,我們至少能將金吾衛接回來。」李宏超站了起來,「你馬上寫信給程大將軍,請他迅速撤退,其它三衛,恐怕顧不得了。」

    「你說得對,撤退,撤退,只要金吾衛還在,你的水師還在,至少我們可以固守荊州,對了,我還得馬上給四爺寫信,請四爺發兵來援,唇亡齒寒,如果程大將軍敗了,四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潘屹一下子跳了起來,小跑到大案邊上,也顧不得叫小廝磨墨,挽起袖子,自己便幹了起來。

    「大人,我去了!」李宏超站了起來,向著潘屹抱拳行了一禮,「征北軍水師必定來襲,還請潘大人多多準備軍械,接下來我軍的消耗肯定會極大的。」

    「你去吧,我省得的!」潘屹頭也不抬,一邊揮筆急書,一邊說道。

    翼州府衙,死一般的寂靜,劉華健,劉緒勇二人的八百里加急幾乎是與征北軍公佈的消息同時抵達到程群的手中,程群整個人都呆掉了。

    數年苦心謀劃,嘔心瀝血的戰略計劃如此輕而易舉地付諸流水,成了一個笑話,他跌跌撞撞地從大堂之中走了出來,院子裡,當年姚長坤走時離下的石碑仍在原地,「來了,就不要走了!」他曾將其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而仍然保留在院中,看到它,便時刻提醒自己要努力,但現在看來,這塊石碑原來並不是對手信手所留,而是大有深意在其中。

    來了,就不要走了!程群大吼一聲,拔刀用力斬去,噹的一聲,碑斷,刀斷。

    「雲昭,你是大越的千古罪人!」程群仰天長嘯!(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