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征途

龍騰世紀 第六百三十九章 :御駕親征 文 / 槍手1號

    「御駕親征?」御書房內,李鑒眼睛瞪得溜圓,看著自曹儀府歸來的徐恩茂。

    「是,御駕親征!」徐恩茂肯定地點點頭,「陛下,臣仔細思量,這的確是緩解眼下危局的最佳辦法。」

    李鑒緩緩坐下,他前半輩子大多時間呆在軍旅,對於指揮作戰並不陌生,但眼下自己身份大不一樣,親征,代表著的意味太多,給人的遐思也更多,他不能不慎重。御駕親征,基本上便代表著自己這個政權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嚴格來說,便是孤獨一擲之舉。

    大越祖上歷任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並不少,但那時候的御駕親征,基本上征對蒙族作戰,與外族作戰,全國上下一心,國內政事穩定,皇帝不用考慮很多,勝,當可大振國內士氣,穩固統治,即便是敗了,於大局也無根本性的影響。但眼下,可就不一樣了,這是皇位正統之戰,是兩兄弟之間為爭奪皇位還展開的一場內鬥,對於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在民間一直便有不同的聲音,特別是先皇的遺迢流出,更是成了李鑒心頭的一根毒刺,此次如果御駕親征,萬一失敗,基本上便代表著自己的垮台。

    「陛下,眼下局勢已到存亡之際!」徐恩茂款款言道:「京城之中,流言四起,薛承義覆滅,使通州陷落,衛州岌岌可危,衛州只有數萬鎮軍,如何能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叛軍,衛州如陷。叛軍便可直抵上京,那時候可就晚了!所以。將叛軍擋在衛州,便是當務之急。」

    「派一上將即可,為何朕御駕親征?」

    「陛下,如今朝中大將,或死或叛,還有何人可撐危局,除了陛下,還有誰能統率十數萬大軍出征?更何況。眼下京中羽林軍和陌刀隊,已經是帝國最後一支力量了,將這樣一支力量交給其它人,陛下能放心麼?」

    李鑒站起身來,在書房之中打著轉,徐恩茂說得有道理,朝中大將。或死或叛,眼下竟已是無人可用了。

    「如果此仗再敗,後果不堪設想啊!」李鑒道出了自己的憂心。

    「陛下何須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徐恩茂大聲道:「陛下未登大寶之前,便是統軍大將,軍事韜略。少有人及,蘇燦從良當時不過一小將耳。再者,蘇燦從良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其實遠有不及。」

    「此話怎講?從各個方面的情報顯示,蘇從兩個反賊麾下兵馬的確超過二十萬人。」

    「陛下。當初李逍率軍征戰蒙族的時候,四衛軍馬再加上各地鎮軍。的確超過了二十萬人,但這些年來,征戰不斷,這些精銳擅戰的老卒,經歷過戰火的老卒能不損傷?只怕損失不小吧,特別是當年的騰沖之戰,當年與蒙軍的數年惡鬥,這支軍隊的精卒不敢說多的,起碼也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一,現在所謂的二十萬大軍,有相當部分只不過是他們新抓來的壯丁或者招來的新兵,征戰之中,訓練不足,蘇從二人又一直沒有穩定的後勤保障,軍隊的裝備更是良莠不齊,戰鬥力其實已是遠遠比不上當初他們初出京城之時了。而陛下現在手中的羽林軍可是兵精糧足,裝備齊整,兩相一比,我們已是穩佔上風,更何況,陛下手中還有一萬餘人的陌刀隊,這可是我們大越的鎮國利器,用了這萬餘人的陌刀隊,蘇燦從良二人可敢與陛下野戰?」徐恩茂神情振奮。

    「只要陛下御駕親征,必然能在衛州擊敗叛軍,只要軍事上獲得巨大勝利,在政治上的難題便可迎刃而解!」徐恩茂興奮地道。

    「你說得也有道理!」李鑒停下了腳步,看著徐恩茂,「恩茂,這是你與曹儀商量得出的答案?」

    「是!」

    「你覺得曹儀能讓人放心嗎?」李鑒問道。

    「陛下,當年之事,若無曹儀與關大將軍,我們沒有那麼順利獲得勝利,更何況,李逍因此而被逼得亡命天涯,幾乎命赴黃泉,陛下您想,他們之間有和解的可能麼,以曹儀的家大業大,他能不為了曹氏一族考慮?」

    李鑒緩緩點頭,「你說得也對。御駕親征,嘿,好,朕便親自上陣,將這伙叛賊全殲在衛州。」

    「陛下英明!」

    「朕率軍去衛州,十萬羽林軍,一萬陌刀隊,我要踏平蘇從叛軍集團,上京,我留一萬羽林軍給你,為朕看好家園。」

    「是,陛下!」

    「上京離衛州並不遠,一般事務,你一言可決,如有為難之處,快馬往來,亦只需要數天時間。」

    「陛下放心!」徐恩茂一揖到地。

    皇宮內院,太皇太后看著李鑒:「你要御駕親征?」

    「是,母后,國事危難,叛軍步步緊逼,以陷通州,逼近衛州,兒子只能率京城軍隊前往平叛。」李鑒點頭道:「母后放心,我李氏一族,歷上便有御駕親征的傳統,便是先皇也曾去過大漠,更何況,這一次兒子不過是去往衛州。」

    太皇太后黯然道:「都是程群這個奸賊,當初,你登基之時,此人便有意阻撓,哀家鳳輦擋在他軍營門口才將他阻住,早知現在他為禍如此,當初你登基之後,就應當立時殺了他。」

    李鑒強笑道:「當時兒子剛剛登位,程群是先皇留下的臣子,軍中威望素著,那時兒子如這麼做,只怕便會引起大亂,算了,現在說這些也為時過晚,不過這一次叛軍陷通州,程群並沒有參與,他的軍隊返回荊州去了。」

    「這奸賊又想做什麼?」太皇太后咬牙道。

    「他還想做什麼,左右不過是看我與四弟相爭,他待價而沽罷了。」李鑒擺擺頭,「如此反覆小人,即便一時得勢,終也不會長久,沒有人再會相信他了。母后不心將其放在心上,母后,這一次我去衛州,準備將勉兒也帶去。」

    「勉兒才十歲,隨你去凶險的戰場作什麼?」太皇太后一驚,「他可是你的長子。」

    「十歲已經不小了,兒子想讓他去看看什麼是真正的戰場,更何況,他隨在我身邊,又有什麼危險可言,如果在我身邊還會遇到危險,那……」李鑒沒有接著說下去。

    「我只是有些擔心,勉兒在深宮內院長大,何況見過這種腥風血雨的場面!」

    「正是因為沒有見過,兒子才想讓他去見識見識。勉兒長大後是要執掌這個國家的,兒子不得不硬起心腸,讓他從小就多些歷練。」

    「這是你們男人的事,你自己去做吧!鑒兒,此次去衛州,你將心湄和她的兩個女兒也帶上。」太皇太后突然冷笑起來。

    李鑒吃了一驚,「母后,這……」

    「怎麼啦?難不成到了現在,你還念著兄弟之情麼,李逍縱兵造反,將整個大越打得糜亂,怎麼不見他講兄弟之情?」

    「心湄倒也罷了,但四弟的兩個女兒可是我李家骨血!」

    「哼!你顧著他們是李家骨血,李逍可沒有想這麼多,將他們帶上,兩軍交戰之際,你將他們給我綁在旗桿之上,我倒想看看,李逍的那些部下會不會發動進攻,將他們主子的女人和女兒一併殺了!」太皇太后厲聲道。

    「兒子……兒子知道了!」李鑒低聲道。

    曹儀府,後花園。

    梅花仍自怒放,自是歌舞不在,曹儀獨坐梅花從中,孤身獨飲,臉色悠然自得,上京城的混亂似乎沒有絲毫擾亂他的心情。

    「老爺!有消息傳來了!」老管家腳步匆匆,自外而來,垂手隸立在蕭儀身側。

    「可是陛下應吮御駕親征了?」曹儀臉色不變,緩緩地啜了一口酒,看著風中一株梅花飄落,伸手手掌,將這株梅花接在手中,湊到鼻間,深深地嗅了嗅。

    「好香!」他低聲讚道。

    「陛下已決定御駕親征!」老管家道:「徐恩茂奉命留守上京,陛下這一次出京帶走了十萬羽林軍,一萬陌刀隊,算是拿出壓箱底的東西了。」

    「當然得拿出壓箱底的東西來!」曹儀哧的一聲冷笑,「此戰若敗,他的江山可就垮了。」

    「可是這一戰,他是有敗無勝!」老管家輕笑道。

    曹儀呵呵地笑了起來,「他走了,我們可有的忙了,徐恩茂?嘿嘿,一個寒酸的落魄秀才,要跟我鬥,還嫩了一點。」

    「可是老爺,還有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說!」曹儀眉毛一豎。

    「太皇太后下令,讓陛下出征之際帶上四爺的王妃心湄娘娘以及兩位小公主。」

    曹儀一怔,旋即大怒,砰的一聲將酒杯擲到一株梅樹之上,「天下最毒婦人心,這個老……」話到了嘴邊,曹儀又生生地嚥了回去。沉思片刻,「去叫曹平來見我!」

    「是。」

    曹儀仰首向天,看著烏雲密佈的天空,冷笑道:「陛下,你的氣數已盡,不管你帶多少人去,這一次終是有去無回,衛州,你永遠也不可能抵達了。」袍袖一拂,曹儀大步離開了後花園。(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網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