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征途

龍騰世紀 第三百五十六章:取與棄 文 / 槍手1號

    興靈,一個狂歡的新年剛剛過去,對於安慶邊軍而言,去年一年是收穫的一年,從上到下,無一不是喜氣洋洋。整個益州現在幾乎都已落到了以興靈為中心的安慶邊軍手中,簡單回到了益州城,但顯然,他沒有簡述的號召力,除了現在還勉強控制著益州城之外,益州所有府縣均已向雲昭俯首稱臣,簡述的傳統地盤西部五縣早已入了雲昭之手,而其它地方在雲昭招降了霍震霆,樸德猛,萬世昌,王圭等人之後,亦是紛紛投效。而最讓雲昭等人想不到的是,簡單在去歲除夕,竟然殺死了潘浩然最後的一個兒子潘雲以及潘浩然的遺孀,罪名竟然是勾結蒙元,這一倒行逆施之舉立即使原來一些潘浩然的舊部紛紛倒戈,投奔了興靈,便連簡單一力控制的益州城,內裡的一些富豪世家,舊有官吏,亦紛紛暗自派出信使,與雲昭聯絡,希望雲昭早已進軍益州城。

    處境日益艱難地簡單在益州城的統治癒發地暴戾起來,大舉提拔了一批青年軍官,在城內實行了軍管,但凡稍有忤逆其意者,便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抄沒家產。益州城中數月之中,十數家富豪大戶被滅門,家財盡皆充公,妻女被賞給了軍官士兵為奴,一時之間,益州城內,人心惶惶。

    與益州城相反,益州其它地方倒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蒙人被驅逐。三方勢力角逐告一段落,整個益州基本上已經平靜了下來,無數逃難的百姓紛紛返回家鄉,準備重整家園,大量的破家滅難的青壯投身軍隊,以求能衣食無憂。

    安慶邊軍在短短的時間之內便擴充到近十萬人,拋開以前的七個營近五萬老兵不說,新近招募的五萬新兵被分在了數個訓練營之內。開始了緊張的訓練。

    以前的雲昭愁錢,愁糧,兵力的擴充總是跟不上前進的步伐,以至於四處捉襟見肘,現在掌控了益州之後,腰桿也立時粗了,用雲昭對眾將的說法就是。現在咱不差錢兒,只要你能招到兵並能訓練出來經過考核。那咱就給你發晌。

    整個新年。益州都是在一片歡天喜地的氣氛之中度過的,但剛過了十五,民間尚在狂歡,安慶邊軍的核心據興靈卻讓人嗅出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氛。

    無數剛剛在新年過後返回各自駐地的將領們紛紛趕回,連遠在榆林,高陽兩地的潘仁智,趙旭等人都趕到了興慶。

    雲昭的宣威將軍府大堂。蘇定方,燕小乙。霍震霆,李富貴。王強,孟姚,丁仇,萬世昌,樸德猛以及在安慶邊聽用的周文益等大將濟濟一堂,文官方面榆林潘仁智,西部五縣制置使趙旭,以及安慶邊軍參軍馬一功,安慶邊軍主薄王圭,興靈知府郭長興等人。

    看著彙集一堂的文臣武將,雖然心事重重,但雲昭仍是忍不住的興奮,馬一功老在自己面前念叼上位者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雲昭卻自知還是差了些火候,想當年,自己還執刀背弓,在大漠之上獵狼追兔,為一日三餐忙碌的時候,何曾想到會有今日掌控百萬百姓生死的威風?一聲令下,十萬大軍便可令山河變色,天下震動,人生之際遇,當真令人覺得變幻無常。

    匆忙從各駐地趕回的將領們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但看到安慶邊軍的重要人物竟然極其罕見的齊聚一堂,都明白肯定將有大事發生,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是都不得要領。

    「各位!」雲昭輕輕地敲了敲桌子,大廳之內立時便安靜了下來,武將們挺胸收腹,腳下馬刺碰得叮噹作響,文官們也坐直了身子,所有的目光都轉了高坐在大堂之上,一張下山猛虎中堂之前的雲昭。

    「大越皇帝駕崩,新帝登基了!」雲昭輕描淡寫,對於這些人物,他沒有什麼感覺,但下面的很多官員卻是如雷貫耳,看著雲昭,一臉的駭然。「大皇子李鑒在關鵬舉,曹儀的支持下,擊敗了此前呼聲極高的四皇子李逍。」

    老帝駕崩,新帝登位,至於是老大還是老四,眾人倒不怎麼關心,眾人關心的是,新帝登位之後,將怎樣看待益州,嚴格來說,雲昭掌控益州完全是不合法的。

    「有趣的是,現在在大越腹地,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大越皇帝本是傳位於四皇子李逍,但大皇子李鑒去殺父奪位!其言鑿鑿,甚至傳言說先帝有遺詔,而這份遺詔現在已被人帶出了皇宮!」

    聽到雲昭這幾句話,下面無論是文官武將,都是一片嘩然。如果說先前大家不關心皇帝是誰的話,現在就不同了,如果先帝真有遺詔,而大皇子得位不正的話,那便代表著在大越將有一場軒然大波。

    「將軍,四皇子李逍不是回上京了麼,只要李鑒控制住了李逍,便有遺詔,也是枉然。」趙旭拱拱手,道。

    「更有趣的是,四皇子李逍失蹤了!」雲昭搖頭道:「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但可以肯定,李鑒沒有抓住他。」

    廳內發出一片歎息聲,潘仁智歎道:「如此一來,只怕大越便會有一場大難了。」

    「不錯,現在大越內地有什麼大難我們還管不著,但在泰州的朝廷衛軍如果有變,我們可就要遭池魚之殃了!」雲昭站了起來,神色亦凝重起來。

    郭長興駭然道:「雲將軍,你是說泰州的大越軍隊可能有變?」

    雲昭點點頭,「眾所周知,四皇子李逍在泰州督戰一年有餘,上上下下的將領無一不是他的心腹,如今四皇子落難,這些人焉不怕新帝清算,再說又有遺詔傳言,更是給了他們充足的理由,如果他們悍然提兵離去的話?」

    此語一出,眾人盡皆色變,益州能有今日的成就,固然有許多理由,但更重的卻是朝廷的衛軍在泰州牽制住了蒙元大部分的主力,如果他們一走?眾人都有些不敢往下想。

    「不,不大可能吧!四皇子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諱?」

    「有什麼不可能的?」馬一功冷笑道:「為了那把椅子,什麼事不敢做?」

    「可如此一來,可謂是將自己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即便坐上了那把椅子,亦是千秋罪人!」郭長興大聲道。

    「歷史有勝利者書寫。」馬一功站了起來,「如果四皇子成功,將這段歷史抹去也容易得很。」

    雲昭擺擺手,制止了兩人的爭論,「現在談這些為時過早,我們只是討論各種可能性,並對此做出相應的預案,以免到時措手不及。」

    霍震霆站了起來,「雲將軍,朝廷武衛,驍衛駐紮泰州,一直歸馮從義統籌,馮從義此人,據我所知,忠義無雙,只怕他不會做出此等事吧。」

    「馮從義自然不會!」雲昭點頭道:「此人我也知其根底,但你們不要忘了,驍衛統領從良是四爺心腹,武衛右統領蘇燦更是出身四爺府,此二人所掌兵力,佔據了泰州衛軍四分之三,馮從義雖然忠義,打仗亦很有一套,但對於這種權力爭鬥,勾心鬥角卻欠了火候,要不然,當年在盧城,又何至於……講到這裡,雲昭突然收住了口,看了一眼孟姚與丁仇,兩人都有些不自然地低下了頭去。

    霍震霆點了點頭,坐了下來,盧城往事,他後來也知道了一些,第四營營將王強與第三營的孟姚,丁仇有心結亦是從此而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將事情想到最壞,總是有好處的。」

    雲昭拍拍手,「霍將軍說得對。未慮勝,先慮敗,我們便從最壞處考慮,如果泰州衛軍突然離去,泰州空虛,蒙元必然剩虛而入,如果蒙元席捲北方諸州,我們益州可就危險了,那時候,沒有了牽制的蒙元豈會容忍我們在益州生存,威脅其側翼?」

    「奪回劍關,已成刻不容緩之事!」馬一功接著道:「奪回了劍關,我們才能打開大門,走出去,即便蒙元佔領了泰州,我們還能向西,聯通盧州,不然,我們就成了被關在籠子裡的一頭老虎,便有十八般武藝,亦會被生生困死。」

    眾將都是點頭應是,這一點諸人都是看得清楚。「劍關是蒙軍重兵把守之地,駐有蒙軍近二萬人,想要打下來,不容易啊!」周廣益歎道。

    「再難也要打下來。」雲昭面容堅毅,「這在乎到我們的出路問題。大越失了北部諸州,還能與蒙元劃江而治,我們失了劍關,將死無葬身之地。」

    「奪回劍關!」王強霍地站了起來,「雲將軍,第四營願為先驅。」

    雲昭笑著擺擺手,示意他坐下。

    「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雲昭看了一眼蘇定方,「安慶!」

    「安慶是否還有死守的必要?安慶是否還守得住?」雲昭看著眾將,沉聲問道。

    蘇定方一驚,站了起來,「將軍?」

    馬一功道:「依我之見,安慶已不能守,不可守。」

    「你放屁!」蘇定方大怒,「我們號稱安慶邊軍,如果安慶都丟了,還叫什麼安慶邊軍?」

    馬一功反駁道:「安慶彈丸之地,如今雲將軍坐擁益州,安慶邊軍本來便應易名。安慶在現今狀況之下,已無守的必要,已無守的可能,在那個已對將軍沒有作用的地方,卻牽制了我們上萬強軍,這是一種浪廢,蘇將軍,眼下局勢你還看不清楚嗎,將胡將軍的第二營和高山營撤回來,才是正確的作法,否則,他們將與安慶玉石俱焚。」(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520小說(520)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