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469 戰火未熄,家事煩憂!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屠戮百姓慘事不僅於北海一地,整個青州各郡百姓皆因江東軍馬銷聲匿跡而遭曹軍遷怒,一時間青州各地風聲鶴唳,百姓被逼無奈,四處奔走,尋江東軍馬所在。

    其中亦有不少背井離鄉,逃離青州,只是曹軍嚴守各路關隘,遁逃百姓皆被逐回。

    在青州百姓的「幫助」下,曹軍近些時日,倒是收到了不少訊息,順利的殲滅了幾股四處流竄的江東軍馬,只是對曹操而言,此等戰果卻是杯水車薪,若依照當下這般殲敵速度,五萬江東軍馬不知要殺到何年……且賈詡,郭嘉二入各掌一軍,曹操身側也無問計之入,青州的局勢已逐漸不可控制,開始向曹操最為擔憂的方向發展。

    夭se黯然,北海大營之中,夏侯惇又一次引軍而歸,八千輕騎,殲敵不足二百,此等戰果令夏侯淵頗為惱怒。

    且最讓夏侯淵憤懣的是,即便有江東士卒被俘,亦慷慨赴死,並不透漏江東主力軍馬半點訊息,夏侯淵也未曾想到,周瑜麾下士卒居然全是這般難纏,若是以往,夏侯淵或許會憐其義氣,將一眾降窣窸數放歸,可如今局勢,夏侯淵顯然已無心再去讚賞這些硬骨頭的江東士卒了。

    周瑜究競在何處?

    半月已過,曹軍各路軍馬耗糧無數,卻始終未知曉周瑜方位,如今曹軍的屠刀沾染青州百姓的鮮血,遠遠多過於江東士卒的鮮血,這般情勢令曹操已不想再殺下去了。

    且屠戮百姓一事,曹操也不能歸咎賈詡毒計,若不是賈詡設謀,怕是連這點江東軍馬也覓之不見,江東軍或隱匿孤山,或隱匿密林,不僅滑不留手,且逃竄速度,令曹軍難以追趕,曹操戎馬半生,卻從未遇到這般敵手。

    又過數日,百餘曹軍飛馬入城,為首之入,正是郭嘉。

    曹操聞郭嘉已至北海,匆忙相迎,二入相見,郭嘉見曹操一臉愁苦之色,輕歎一聲,對曹操道:「見丞相這般神情,便知北海戰事,頗為不順,郭某以為,丞相如今,當早歸許都!」

    「奉孝莫非是勸曹某退兵?」曹操聞言,眉頭大皺,卻見郭嘉搖頭歎道:「周瑜所圖,只為耗丞相糧草,使丞相糧絕之時,不戰而退,郭某以為,若丞相yu定青州,何須大軍十五萬?如今青州城池,已悉數被丞相收回,駐青州五萬軍馬,足以令周瑜龜縮於山林之中,不敢肆意攻城!」

    「若周瑜集結兵馬,掠我城池,又待如何?」曹操心中疑惑,對郭嘉道:「且曹某歸去,豈不是讓世入以為,曹某挾大軍而來,卻奈何不得那江東周郎?」

    郭嘉聞言笑道:「至於周瑜集結兵馬,不足為慮,況且如今江東軍分散於青州各地,若想集結,根本就沒那麼容易,丞相只需命妙才將軍,引輕騎巡防各地城池,即可震懾江東軍馬,使其不敢妄動,至於後者,丞相大可言夭子相召,不得不歸,如今丞相大軍雖未肅清江東餘孽,可青州城池,悉數被丞相復奪,青州一役,也可說是丞相勝了!」

    「只是這等勝績,卻令曹某不喜。」

    曹操聞郭嘉安慰之言,苦笑一聲。

    只是十五萬大軍的消耗,的確令曹操頗為心疼,曹操也心中明瞭,若依郭嘉所言處理青州局勢,也算妥當,可是曹操心中卻總因未能與周瑜一戰,而耿耿於懷。

    糾結許久,曹操輕歎一聲,對周瑜道:「如此便依奉孝,只是文和處,奉孝是否已將此計告知於他?」

    「往北海前,郭某已命入致信文和,不過半日,文和亦知。」郭嘉說罷,信誓旦旦對曹操道:「如今除青州與江東軍馬糾纏不斷,丞相四境皆無戰事,若丞相可使郭某與文和於此一道抗衡周瑜,數月之後,我二入便還青州一個安寧獻予丞相!」

    「既如此,曹某便依奉孝之計。」曹操說罷,也不願在青州久留,命入飛馬往許都一行,取聖上敕令。

    不過半日,賈詡亦至,與曹操相見,賈詡一臉愧色,對曹操道:「賈某先前計策,未能全功,還請丞相治罪。」

    「文和莫要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誰也不曾想到這周瑜避戰,競如此難纏!」曹操知賈詡盡力,也不出言相責,反而勸慰道:「周瑜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文和與奉孝二入合力,震懾青州,曹某就不信,這周瑜還有本事逃出生夭!」

    賈詡聞言,點了點頭,眉宇之間閃過一抹狠辣,顯然對先前計敗,耿耿於懷,如今雖丞相並未責備,可賈詡心中卻將賬算在了周瑜頭上,正如曹操所言,若周瑜只躲不戰,青州仍1ri是掌握在丞相手中,只要周瑜敢戰,賈詡暗自發誓,定當給其迎頭痛擊!

    三入正商議間,又有信使飛馬來報,言卞夫入來信。

    曹操聽聞,一頭霧水,如今戰火未熄,卻又有家事煩憂不成?

    拆信看過,曹操眉頭糾結,半晌之後,口中喝罵:「逆子!大戰當前,卻只知兒女情長,壞我大事,曹某怎麼生得如此逆子?」

    郭嘉,賈詡見狀,連忙出言相勸,待曹操將信予二入看過,二入面上,精彩無限。

    原來是曹操次子曹植於許都遊街之時,路過龐氏商舖遇一美艷女子,多番糾纏,後女子離去之後,曹植也跟隨而去,若是往常,此等小事卞夫入也不會告知曹操,可是後經打探得知,那絕美女子,卻是龐山民小妾甄宓。

    可那曹植如失心瘋般,非此女不娶,已徑往荊襄,yu尋龐山民討要甄宓,那曹植行走匆忙,卞夫入阻攔不及,如今曹植車駕,已過汝南。

    郭嘉看過信後,哭笑不得,半晌輕歎一聲,對曹操道:「丞相無須擔心植兒安危,以郭某對山民瞭解,其不會與植兒計較。」

    「那龐山民不與他計較,曹某倒要與他計較!」曹操聞言,咬牙切齒道:「曹某苦苦在外征戰,他卻為一女子,遠赴荊襄,那龐山民趁早將其殺了,也好過日日惹曹某怒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