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90 孫權悔悟,勵精圖治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半年江東稅賦雖讓孫權難免心疼可是作出決斷之後孫權卻輕鬆不少二張見孫權一臉思索之色亦不出言打攪二人皆以為江東遭如此變故或許孫權於為人主一道亦有所得。*

    想起之前與龐山民會面孫權並不認為龐山民心智比他這久鎮江東者強多少而荊襄可兩年殷富兵強馬壯孫權認為此事值得好好思索一番為何在他眼中一平凡之人卻可做得如此大事?

    若說荊襄富強皆賴龐山民點石成金孫權不以為然這竹紙典籍雖使荊襄獲利無數可奇yin技巧本是小道且竹紙典籍皆非民生必須雖關乎世家傳承可是之前竹簡布帛記事也無礙世家發展。

    孫權以為荊襄有此變故關鍵之處在於那龐山民有識人之明昔日蔣琬石韜孟建等人皆碌碌無名之輩可跟隨龐山民後卻可將一郡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之前荊襄賢臣全賴二蒯可如今二蒯只須坐鎮中樞近兩年以來荊襄少年英傑如雨後春筍連綿不絕的輸入朝堂而江東卻只可依靠先前老臣苦苦支撐朝堂之除周瑜之外並無人可接掌都督帥位後繼無人。

    此等境況不禁令孫權開始反思於吏治一道他這個君主到底做錯了什麼?

    江東朝堂自孫策死後便分作三重勢力少壯派多孫權提拔。*謹遵孫權號令中年將領多仰慕周瑜一旦遭遇戰事此般將領乃江東中流砥柱而江東老將如今僅存程普。黃蓋二人可二人於軍中聲望無人能及……

    如此看來。江東亦有精兵強將可是於荊襄面前為何屢屢受制?

    孫權思索許久。似有所得對二張道:「子布子綱孫某yu放權公瑾使其代孫某統江東軍馬一應軍務皆由公瑾決斷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張昭聞言悚然一驚對孫權道:「主公yu與公瑾冰釋前嫌。只需復公瑾尊位即可……」

    「吾觀那荊襄龐山民手中亦無多少統兵之權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皆可調動軍馬便是聘甘寧等人亦有軍馬無數而荊襄二載以來卻無人作亂。以孫某觀之這放權於朝中賢良亦是強兵之舉。」孫權說罷張昭猶豫許久微微點了點頭張紘面色欣喜對孫權道:「主公既有所得便當嘗試!」

    孫權聞言頗為欣慰一臉感慨道:「孫某之前待公瑾甚薄今已悔悟之前我江東危難之際全賴公瑾震懾荊襄不ri公瑾歸來孫某當於公瑾面前立誓公瑾不負孫氏孫氏必不負公瑾!」

    二張聞言盡皆稱是孫權見二張神情喜悅對二人道:「那龐山民效仿北地曹操廣納賢人入朝為官如此良策我江東亦當效仿這招賢一事孫某yu拜託二位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謹遵主公號令!」二人說罷對視一眼心中皆暗道孫權這放權一事並不是說說而已如今將招賢一事亦放手二張施為看來孫權已下定決心改善江東吏治了。(找小說素材就到)

    張昭見孫權如此改變頗為欣慰對孫權道:「半年江東稅賦換主公醍醐灌頂於我江東乃是幸事!」

    孫權聞言微微點頭對二張道:「近日便有勞二位操持招賢一事孫某還有些事情就此離去!」

    孫權說罷離席而去張昭張紘二人面面相覷許久之後二人相視大笑張昭對張紘歎道:「雖失了不菲錢糧這龐山民也算幫了我江東一把若主公勵精圖治我江東終有一ri逐鹿中原!」

    孫權離了朝堂徑往魯家而去門前侍者見孫權親至忙去通報魯肅魯肅臥於榻一臉憔悴艱難起身去迎孫權。

    孫權待見了魯肅雙目泛紅如今回想起來若昔日聽魯肅周瑜二人之言江東又怎會落到如此地步?只兩年時間便被荊襄欺凌見魯肅面色蒼白孫權忙前握緊魯肅雙手一臉唏噓道:「子敬孫某愧對於你!」

    魯肅聞言苦澀笑道:「身為臣子當為主公分憂只是魯某無能此番大病怕是不久於世!」

    孫權聞言驀然驚悚對魯肅道:「子敬怎可棄孫某而去?孫某如今幡然悔悟正yu重用子敬公瑾匡扶我江東朝政!」

    魯肅一臉疑惑待孫權將今日與張昭商議之事盡皆說過之後魯肅面亦有喜悅之色口中連連讚道:「主公此舉定可興盛江東!」

    「我江東如今態勢頹然還鬚子敬出力……」孫權亦被魯肅喜悅之情感染對魯肅道:「還望子敬原諒孫某昔日之過!」

    「主公無須如此若主公以為肅於江東還有些用處肅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魯肅說罷面病se似乎也好了不少孫權見狀頗為感歎道:「之前孫某還怨天尤人如今看來江東有今日之難敗予荊襄孫某輸的不冤!」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魯肅見孫權苦悶不禁勸道:「今主公已應那龐山民所求亦魯某觀之這兩家大戰戛然而止亦魯某觀之那龐山民極厭行險主公以半年江東稅負換數載江東安寧乃是良策如今龐山民握二州之地財雄勢大我江東不可硬撼其鋒魯某願為使節去許都一行當面予那曹操言明厲害若可聯結曹操同據荊襄此消彼長我江東日後定當有報仇雪恨之日!」

    「一切待子敬身體康健之後再作計議!」孫權聞言笑道:「如今那龐山民已予了我江東休養時機不差這數日時光孫某還yu待公瑾歸來商議之後再定我江東發展大計!」

    「如此甚好!」魯肅聞言收斂神情一臉鄭重道:「主公之命魯某定當遵從!」(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