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有逆鱗,項羽這樣睥睨天下的霸王更是如此!
如果說別的項羽還能忍,但是虞姬,他最心愛的女人,受到別人的侮辱好指責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忍耐不住。此時此刻,他不單單是西楚霸王,更是一個疼愛女子的男人。
所以當范增說虞姬紅顏禍水的時候,項羽心中怒火中燒,再也忍耐不住,終於爆發而出!
「亞父,我尊敬你,愛戴您,不代表您可以這樣隨意說虞姬?別的什麼我都不在乎,可是不能這樣委屈虞姬,他善良懂事,什麼都不曾做錯!你讓我不要立她為後,我忍了,委屈虞姬答應你。這還不嗎?如今他生病了,我多陪陪她哪裡不對?至於說的這樣難聽嗎?總之,我再也不想聽到任何詆毀虞姬的言語,亞父你好自為之!」
畢竟范增是亞父,項羽無論如何都是會給他面子的,因此強忍著心中的怒意,沒有當場暴怒。但是一番話說的很重,對范亞父而言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
聽到項羽這麼說,范增渾身顫抖,別提有多鬱悶難受。自己苦心孤詣,一顆心全撲項羽身上,全心全意對待他。可以是呢?曾經何時,項羽竟然為了一個女人和自己翻臉,這樣來說自己,當真是有些傷人心啊!
范增顫聲道:「羽兒,為了一個女人,你竟然要和為父翻臉嗎?說他紅顏禍水有錯嗎?為了她你可以不顧楚國利益,不顧前線數十萬將士的性命。不顧我這個老頭子又算得了什麼?羽兒啊,說不定什麼時候,你就要因為這個女人而亡故,別等到那一天才醒悟。悔之晚矣!」
項羽的剛愎自用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是那種一根筋,任何事情想到的了,就要維持原來的想法,很難輕易改變。通常情況下,很難有人的改變他的想法。而且別人的勸諫不僅不能改變他的想法,往往還會堅固他原來的念頭,可以說是石頭上潑水。根本沒有效果。石頭上潑水,根本沒有效果。可以說項羽的固執非同尋常,尤其是成為西楚霸王之後,成為一方霸主。睥睨天下之後,更是如此。
其實項羽以前並非這樣的人,早在江東的時候,項羽還是很開朗明智的人,很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禮賢下士。善於納諫是一個明主的作為,那時候的項羽表現是何其的良好。可以說很多人前去江東投靠,除了項梁的身份和實力之後,還有便是看中了項羽的龍鳳之姿!
這一點絕對是有道理可言的。因為從江東開始,項羽表現的就是項莊更好的。項梁對項羽的看中更多與本來的親身兒子項莊。項莊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項家高層的將領和謀士都看好項羽。並且認定了項羽將會是項家最好的繼承人。所以在項梁死後的,在這方面事情沒有任何的猶豫和另生枝節,項羽很快成為項家為首的江東利益集團的代表。同仇敵愾地對付宋義,最終取得這樣的成就。
可是隨之時間變化,項羽的性格和接人待物各方面的作為都在發生著變化。項羽很好的驗證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那就是惹壞境使人改變。尤其是赫赫戰功,對於一個將領和一個君主的影響最為深遠。正是不斷取得的戰功,讓他有些忘乎所以,讓他的自豪感和驕傲與日俱增。
時間上一場,這種驕傲就會愈演愈烈,自信與強大的氣勢隨著時間的轉移,將會成為可怕的自負。對於一個集團,一支軍隊,一個國家而言,這是非常可怕的。而項羽正是經歷了這樣的變化,而且表現十分明顯。
項梁之死對項羽而言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某種程度上,項羽在這個事件之後,很多想法就開始扭曲。比如當時定陶之戰,項梁不幸遭遇包圍,戰死沙場。罪魁禍首自然是實施這條計策,採取這才行動的秦國上將軍章邯,至於他手下的秦國將士那完全就是聽命行事,根本算不善什麼責任過程。
還有便是帶著大軍在附近,卻坐山觀虎鬥,視若罔聞,不聞不問,到最後都拒不率軍救援的楚國卿子冠軍宋義,還有便是齊國丞相田榮。這兩個人的都算得上幫兇的,報仇的話將其家計算在內都是有道理,說得過去的。
可是當看到項梁遺體的時候,項羽竟然對唯一一個前去救援的尹旭有怨言。要知道當時尹旭在大河之北作戰,擺脫了重重圍追堵截之後,好不容易回到大河和濟水之南。一得到項梁遇險的消息,馬不停蹄趕去營救,好不容易得到了范家的幫助,前去救援。可惜的是到達的時候晚了一步,這或許是天命所歸。
項梁命該如此,就該死在這定陶,尹旭救援了但是沒來得及,只能說是惋惜。可是項羽竟然將此事的一些責任歸結到尹旭身上,還因此而貶斥他。仔細說起來項羽和尹旭直接的裂痕就是始於今日,雖說兩人之間想要爭奪天下,宿命之中就有鬥爭,注定的難以調和。可是這爆發完全是因為項羽的緣故,或許這就算是天意吧!
如果不是項羽這種無厘頭的想法和行為,尹旭或許一時間難以走上這一步,取得今日這樣的成就。現在西楚國和越國之間相會忌憚防備,項羽時時刻刻防著尹旭,尹旭也時刻擔心著項羽和范增的野心與詭計,如此種種全都始於當日情由!
此後巨鹿之戰前的合作,更多情況下是因為利益上的結合和需求,各取所需。和之前那種相互信任,彼此團結一致的做法完全不一樣。這大概是兩人之間最後一次的並肩作戰,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自打巨鹿之戰開始,項羽和范增就想方設法地開始忌憚限制尹旭。唯恐他發展的太快,威脅到自己。不過這利益往往是與風險並存的,正是因為巨鹿之戰中的種種,尹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獲得了屬於自己的軍隊和基業。這正是項羽和范增不願意的,事前根本沒有想到的。頗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意思,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尹旭開始真真正正地為項羽和范增忌憚,並逐漸成為心腹大患。
相比於尹旭的成長,項羽的實力再也增長,但是被人則是出於一種的蛻變之中。在此之前,項羽很能夠聽得進去別人的建議。尤其是對范增,那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可是在此之後,往往是誰勸諫誰吃癟,落得沒好下場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在關中時力諫項羽不要遷都的韓生。
項羽變得愈發的剛愎自用,也就愈發的自以為是,西楚國上層幾乎要成為一言堂。項羽的決定幾乎成為了絕對的國策,其他人根本就起不到的什麼作用,多半只有執行的份。或許對一般人而言。這些都還說,可是對范增而言卻無比難受。
因為范增亞父的身份,項羽和他之間的感情、信任和彼此的依賴,范增的話項羽基本上還是聽從的。可是往往在一些大事情上。項羽可是經常掉鏈子。剛愎自用的同時,又多了幾分愚蠢猶豫。和婦人之仁,可以說是當斷不斷。即便做出了決定也都是匆忙之間。考慮不周到的情況下,以至於很多情都犯下多錯。
想當初新安殺降,將數十萬與仇恨武關的秦國普通士兵全部坑殺,從而落下殘暴之名,使得天下人都因此而忌憚畏懼。失去了仁慈,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就失去了人心。
鴻門宴上,劉邦的生死事關將來千秋大業,可是項羽因為種種緣故,婦人之仁,猶豫不決。再加上一些天意和巧合的事情,最終使得劉邦安然逃離,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
因為富貴不換下,如錦衣夜行這麼一句童謠,挑起了項羽的炫耀心理。不顧范增和重臣的勸說,輕易離開關中四塞富饒之地,遷都彭城。本來也就罷了,可是現在剛剛回來彭城不到數月時間,齊國田榮便率領大軍來進攻,挑起戰火威逼彭城,落到如此地步。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他的決策失誤。
同時田榮起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他自己公報私仇,處置不當的結果。項羽擁有不小的野心,強大的氣勢和實力,但是他的心胸和智謀卻不敢那麼恭維。這無關乎智商,用現代區分方法來說,應該說是情商太低吧!
本來和范增之間,還能夠彼此調和容忍,合作起來也算是得心應手,很是默契。可是偏偏就出現了一個虞姬,因為虞姬的事情,讓項羽和范增之間有了本質上的分歧。
這次的分歧不同於往日,以前不過是事關他人,一些事物和事情即便是有什麼問題,也是可以容忍的。可是這次的問題關鍵是虞姬,天下數一數二的美女,但是這一點任何一個君王都難以放棄。何況虞姬和項羽之間雖然算不上青梅竹馬,但是兩人之間也是相識已久,彼此之間情投意和。英雄配美人,或者說是英雄難過美人關也都是很完美的事情。
情感上深沉,注定了項羽不會輕易放棄虞姬,尤其是僅僅是因為那些虛無縹緲的星象占卜之學。范增有自己足夠的道理,他有自信篤定,有什麼說什麼,而項羽更是一個九頭牛都難以拉回來的人物。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項羽和范增能走到一起,彼此之間形成如此默契的關係,或許就有這樣的緣故。可是兩個性格都和倔強的人遇到一起,彼此誰都不願意讓步,都是那種自負固執的人,一旦這個溝通技巧出現問題,這出現麻煩就是必然的。現在項羽和范增就是這種情況。
虞姬成為兩人之間矛盾的一個激發點,項羽作為西楚霸王,天下霸主,他自然不希望有人掌控甚至是影響自己的決定。而范增的超然地為和身份在某種程度上又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或許在潛意識裡,項羽有想要擺脫這種隱約之間的壓力,所以和范增之間的矛盾爆發也並非偶然,完全是有原因可尋的。
項羽在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身份和地位上也有了諸多的變化,而他的心境和性格也經歷了蛻變。很多人在經歷這個過程的時候都有相似的情況,可以說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至於結果如此,在於個人的把控。有人因此而成長成功,而項羽則似乎有些失敗,而是經歷了一番蛻變,而這個蛻變意味著什麼?將會引發什麼事情,將來的結局都難以預料,不過卻也能夠見到幾分端倪!
聽到范增也這樣說,項羽有些克制不住心中的怒意,不過能走到這一步,成為天下霸主自然也有幾分非常之能。項羽的拳頭緊握著,額上青筋暴起,努力的克制之後。更是看在亞父的年齡和身份,一起深厚的父子之情和過往的諸多的幫助和輕易,終於是壓制住了心中的怒火。
項羽沉聲道:「亞父,你現在有些偏激了,此事或許是羽兒的過錯。可是虞姬善良懂事,沒有任何的過錯,我希望亞父不要再為難她,也不要再這樣說。羽兒不想因此損害我們的父子之情,希望亞父體諒。還有等到此次平定齊國田榮之亂後,寡人會加封虞姬為妃嬪,等到他將來剩下子嗣王儲之時,寡人回立她為後,此事我意已決,誰也不能改變!」
項羽的意思很明白,在這件事情上他要堅定的維護虞姬,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改變。在范增聽來,完全就是和自己叫板,有意和自己對著幹。
「你!」范增想要發作,蒼老的身體微微有些顫抖,嘴巴蠕動著,最終還是沒有開口。項羽能夠忍住,那麼修為更加深厚的他一樣可以做到,有些事情不能夠草只不過,今日完全鬧僵了沒有好處!
唉!范增輕歎一聲,轉身拂袖而去!(未完待續……)
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