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超極品太子

正文 第一千一百九九章 慘重 文 / 原始罪孽

    南海與東海消停後,共和國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對歐美列強搞亂自己還以顏色。

    讓他們知道,新近崛起的大國威嚴!

    在非洲,針對法蘭克暗中派遣僱傭軍搗毀共和國基建設施的行為,共和國悍然派出一千特種作戰部隊,聯合非洲親華的政權,對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僱傭軍進行高強度軍事打擊。

    同時,為了確保勝利,並讓法蘭克知道大國威嚴,共和國還半賣白送給非洲國家大規模軍事武器,以供非洲國家在共和國指揮下與法蘭克對抗。

    怎麼說,共和國人的命,可比非洲土著值錢。

    法蘭克因為歐洲的整體衰落,導致在非洲的力量也慢慢枯萎,再加上共和國這些年如彗星般崛起成長為超級大國,並持續加強在非洲的影響力,法蘭克無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領域與共和國沒有可比性。

    所以,在共和國聯合非洲政權的打擊下,被擊潰只是時間問題。

    更何況,這幫法蘭克僱傭軍都是拿錢辦事的傢伙,雖然凶悍並且常年征戰,但斷沒有特種戰士以及背後國家強制性的恐怖,更何況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沒有任何佔據。

    當共和國大部隊浩浩蕩蕩趕去時,一周之內,法蘭克僱傭軍被迅速擊潰,丟盔卸甲的逃出非洲,不但損兵折將,甚至連之前佔據的據點也在共和國的猛攻下丟失殆盡,順帶還丟了兩口油田,外帶一個自己扶持的政權垮台,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此,法蘭克外交部理所當然的在外交層面提出嚴正抗議,卻被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輕飄飄的幾句「共和國這是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駁回。

    法蘭克只能啞巴吃黃連乾瞪眼,打又不敢打,叫又沒人理,想叫美麗堅在大西洋公約層面為自己說話,畢竟美麗堅的招牌比自己好使。但美麗堅現在也在印度斯坦投入重兵哪有功夫理會法蘭克?

    只說,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好歹也是聯合國五大流氓之一,被人欺負只會哭鼻子,算什麼本事?

    法蘭克啞口無言,這才發現自己做了回大傻帽,傻乎乎的出兵幫美麗堅牽制共和國的兵力,沒想到最後被打得落花流水並且連從前的非洲據點也給丟了。真要美麗堅出頭時,這個廢物卻以各種理由搪塞?

    法蘭克很不高興,於是也開始在印度斯坦境內懈怠,甚至雙方軍人因為不滿指揮相互開火……

    當然這只是小道消息,且絕不影響北約內部團結。

    與此同時,在擊潰法蘭克陰謀之後,共和國以與巴基聯合演練為名,事實上卻偷偷運輸大規模先進武器甚至也出動特種兵溜進印度斯坦,協助印度斯坦政府軍對抗自由軍……

    還有孟減拉,還有巴基兩國,紛紛借道派兵,與印度斯坦軍協同作戰,共同對抗歐美列強……

    還有帝伊,作為印度斯坦最忠實的盟友,印度斯坦有難帝伊沒理由不伸出援助之手,他們從大海邊派出大規模登陸艦,從後方切斷歐美列強的逃跑之路,孟減拉和巴基都有共和國大軍借道進入,海邊有帝伊大規模部隊登陸艦趕到,內有印度斯坦政府軍強有力狙擊,歐美列強感覺自己是在進行一場「甕中捉鱉」的活動。

    但很可惜,抓的人是印度斯坦,還有其背後的共和國以及帝伊,他們卻是那只可憐的鱉。

    更悲慘的是,因為歐美列強並沒有對印度斯坦宣佈派兵,所以不可能再大規模出兵干涉,否則在人民面前不好交代,更將面臨國內鋪天蓋地的反戰輿論壓力。

    當然,歐美列強更不可能看見自己如此之多的戰士深陷泥潭見死不救?於是他們在外交層面對共和國和帝伊進行猛烈抨擊。並明裡暗裡開始警告巴基和孟減拉,警告他們最好不要再幫助共和國,否則,他們將遭遇歐美列強的經濟制裁,並且很可能再遭受到大規模的恐怖襲擊……

    而作為最直接的警告,美麗堅派出了自己的隱形直升機,深入巴基以反恐為名,襲擊了巴基邊境的一處哨所,並最終造成巴基邊防戰士十人死亡,十五人受傷的慘重代價。

    對於美麗堅如此明顯的威脅,巴基政府嚴正抗議,並且指責美麗堅這是赤~裸~裸的蔑視人權,嘴裡說著要普世價值然而卻做著不普世的勾當,隨意奪取他人的生命,隨意威脅別的國家領土與人民安全,才是這個世界不安定最主要因素。

    同時,頑強的巴基政府並沒有被美麗堅威~脅所嚇倒,他們甚至派遣本國士兵,以印度斯坦出現戰爭保護本國國民以及邊疆為由,屯兵邊境,並悄悄派遣大軍進入印度斯坦,協同作戰……

    這次,印度斯坦與巴基不再是敵對關係,他們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他們為了抵禦共同的敵人而拋下仇恨走在一起……

    在越來越多的敵人加入到這場並沒有宣戰但實際上已經成為小規模世界大戰的戰爭後,沒有兵源補充的歐美列強終於出現越來越力不從心的感覺。美利堅與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是遠洋作戰,補給消耗巨大,而且做的還是虧本買賣,許多資本家不幹了,他們拒絕出資為政府打這場純粹是為了面子卻撈不到半點好處的戰爭,政府的戰爭難以為繼……

    終於,歐美列強內部出現混亂了。

    當美麗堅政客艱難說服資本家出資,並準備再來一場告全國人民書,升級戰爭並給共和國和暴君一個大大的教訓的時候,印度洋沿岸曾經那些有歐美列強駐軍或者有軍事基地的國家,都開始像發羊癲瘋一樣以各種理由拒絕歐美列強艦船停靠,並且默許人民對歐美駐軍的抗議……

    這幫國家可都看清楚了,歐美列強準備來大規模戰爭,而且對陣的可是印度洋大佬印度斯坦,以及帝伊,共和國,巴基孟減拉幾乎所有印度洋沿岸以及島國,這些國家加起來,足以組成一隻不遜於一戰時的同盟國或者協約國,這些國家足以抵抗任何所謂聯合**。如果真要大戰起來,那麼,這幫幫助歐美列強的國家,將首先遭遇這個龐大帝國集團的打擊。

    到時候,這幫小國恐怕要被戰爭烈火所吞沒。

    這些國家領導人還算聰明,敏銳的察覺到這股硝煙的味道,在拒絕歐美列強後,他們迅速發佈聲明,聲稱在有可能的戰爭中並不選邊站,而是佔據中立位置。他們可不願意為可能來臨的大戰買單。

    在印度洋沿岸沒有落腳點,歐美列強想要運兵過來升級戰爭轉為空談,雖說現代戰爭武器是制勝法寶,但歸根結底,戰爭是人類之間的鬥爭。絕對少不了陸軍。只有陸軍,才是最後奠定勝利的基礎。

    沒有落腳點,陸軍就不能登陸。歐美列強軍工能力再強,也沒能力更沒錢進行狂轟濫炸——即便可以,也將遭遇印度斯坦猛烈的炮火打擊,得不償失……

    無論歐美列強怎樣吶喊怎樣威脅怎樣制裁,甚至出動特工幹掉某宣佈中立國的首腦,但在民族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這些中立國不動搖,意味著,無論歐美列強如何憤怒,終究,他們在印度洋沒有立腳點沒有陸軍登陸點,不能發動大規模反擊……

    眼見戰士們在共和國與暴君的聯合打擊下,潰不成軍,而且國土內部反戰持續高漲,讓歐美各國領導人亞歷山大。很快,大西洋公約內部就是否再戰發生嚴重分歧。首先撂挑子的便是法蘭克。

    法蘭克一直對美麗堅耍自己讓自己在非洲損兵折將大為不滿,如今,法蘭克當先反對美麗堅再堅持戰鬥下去,並且把僅存的參戰士兵陸續撤回法蘭克……不過在撤回的時候又被埋伏著的帝伊艦隊轟沉一艘軍艦……

    作為大西洋公約內的老二哥,法蘭克的退出對其餘國家的打擊尤其大。

    更多國家選擇跟隨法蘭克撤軍,這是在印度斯坦本土作戰,印度斯坦政府軍強大的火力將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恐怖。

    不但如此,還有共和國,還有帝伊,這幾個國家組合將會讓高高在上的歐美人知道,什麼才叫強權。

    受不了士兵的死亡,大規模的撤軍潮開始。很快除了大不列顛和美麗堅之外,別的大西洋公約國家走得一乾二淨。美麗堅本土資本大亨們也不幹了,於是美利堅也動搖起來,想腳底抹油。但大表親大不列顛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著喊著叫美麗堅一定要幫自己出頭……

    在損失數百大兵之後,美麗堅再也扛不住了,最終很不講義氣的一腳踹開大不列顛也溜了……

    大不列顛見孤立無援,知道大勢已去也屁顛屁顛逃跑。不過逃跑路上也不太平,被帝伊埋伏的海軍狠狠轟了幾炮,炸沉一艘護衛艦後終於滾回老家。

    這場沒有宣戰的戰爭以歐美列強失敗而宣告破產。

    不過暴君顯然沒打算輕易放過歐美列強,他打算主動出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