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裡的對策 文 / 沉迷

    朱爾典不認為山東半島的那些人會突然腦子發熱,像紫禁城裡的那些人一樣做出一些愚蠢至極決定。

    很明顯,山東半島的高層有著極為敏銳的眼光,甚至可以說,這個時代看的最遠,能力最強的華夏人,其他地方的華夏人可沒有那個能力去做到山東半島現在的局面,這已經是能影響到國家,影響到東亞整個局勢的變數了。

    想到這裡,朱爾典沉聲說道:「我想我們有必要通知一下第一分艦隊,盡可能的在這幾天保持一下克制,同時要求所有的軍艦,所有的士兵都做好一切戰鬥準備,我們不能被動的等待對方找上門來,同樣,也不能主動的打上去,我們沒有必勝的把握。帝國現在的財政不足以發動對遠東的大規模遠征。」

    最後一句話純粹是在照顧自己的面子,在座的人都心中清楚,實際上南非戰爭結束後,帝國已經全面實行收縮政策,帝國已經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遠征軍事行動了。

    一個布爾戰爭讓帝國消耗了3.4億英鎊,這是**裸的教訓,即使得到了南非金礦後,也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這還是有著南非的世界第一大金礦作為前提條件下,帝國才會打如此大規模的戰爭。

    而現在,印度這顆女王皇冠最璀璨的鑽石也失去了閃耀光芒的能力,僅靠東南亞的殖民地,根本無法支持遠距離的作戰消耗,每一發炮彈,每一枚子彈都需要從帝國本土運來,如此怎麼能夠打的過有著山東半島基地的華夏共和國?

    如果說布爾戰爭帶給帝國最大的變化,那就是讓每一名英國人明白了陸地戰爭中,帝國的能力實在有夠差勁,同時傷亡的數量也遠遠超過海軍數量,並且軍費的消耗也不亞於海軍作戰的消耗。

    大英帝國有把握打贏任何一場海上艦隊決戰,但是卻已經沒有了打贏一場高強度高烈度大規模的陸地戰爭把握。布爾戰爭中,9萬多士兵的傷亡已經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裸的證明了這一點。

    話音剛落,書房裡的人眼光都瞄向了薩道義,他是正使,擁有最後的決定權。

    仔細思索了下,薩道義決定還是按照朱爾典的思路去做,他實在不太瞭解這些華夏人腦子裡是怎麼想的,相比較而言,他對於西方思維,甚至日本人的思維都有著足夠的瞭解,可是這裡不是西方,不是日本,而是華夏。

    並且,在當前情況下,自己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做。

    「ok,那就這麼決定吧。我們暫時保持中立狀態。我相信他們在到達上海後,肯定會進行大的行動,我們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怎麼計劃的,暫時觀望一下,再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不過,我們需要把這裡的情況發給倫敦,我們目前面對的是一個很特異的情況,看看倫敦的那些老爺們是怎麼說的,儘管我不認為他們能夠瞭解這裡的具體情況,也不認為他們那僵化的腦筋做出足夠正確的判斷,但是我們需要新的軍事力量,至少需要能夠對抗天空中飛行的戰爭機器。」

    「對了,卡伯裡少將,我們現在有什麼辦法能夠應付天空中的巨大威脅?」朱爾典轉而問起了反制方案。

    卡伯裡少將已經在來上海的路上想了好長時間,有點沮喪地搖搖頭說道:「公使大人,沒有,我們之前已經召集了所有擅長武器方面的專家,都沒有把握反制飛艇。」

    「把我們的馬克沁對準天上也無法攻擊到他們嗎?我不期望一定能夠擊毀他們的飛艇,但是至少讓他們感受到一絲威脅性也是好的。」

    「馬克沁射程並不遠,如果對準高空射擊的話,估計最多能攻擊到800米的距離就失去了殺傷力。而根據我們的測量,他們的飛艇至少都是在2000米的高空,並且這還是在他們滿載的情況下最低距離,實際上,我們認為他們還能夠上升到2500米高空甚至3000米的高空飛行。對於如此高的距離,我們根本就是……」

    「因此,要對付這些2000米以上高空飛行的機器,我們必須要新的作戰武器,而我們,甚至可以說全世界到目前為止,都對此沒有什麼研究。」

    薩道義這時突然問道:「我們國內有相同或相似的飛艇麼?如果有的話,我們可以從國內把這種武器弄過來和對方抗衡。」

    「應該沒有,目前世界上飛艇最先進的應該就是德國和山東半島了,我們的飛艇不過才在年初起步研究,距離成功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距離,並且我也不認為我們現在研究出來的飛艇有和他們對抗的能力。」卡伯裡少將無奈地搖頭說道。

    「為什麼?難道帝國的科技和工業能力居然還比不上山東半島的麼?」

    「不是比不上,而是他們提前幾年的時間去研究,這中間的時間差足以讓他們在兩到三年內佔據相當大的優勢地位。而我們就只能在這兩三年內盡可能的躲開對方的攻擊範圍。」卡伯裡少將極為鬱悶。

    大英帝國只重視海軍,這是一個眾人皆知的事實,英國是靠海軍起家的,自然無比的看重海軍,從名字上就能看的出來。海軍正式冠名是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艦隊是皇家艦隊。而陸軍則只是陸軍,從來就沒有皇家這個詞的的前綴。

    這一點就能看得出雙方的待遇差距,一個正規海軍水兵的收入也相當於普通陸軍士兵收入的2-3倍,重海輕陸,是英國的傳統,這種政策在之前的幾百年中為英國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並在百年前海軍戰勝了拿破侖的歐洲艦隊,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列強。

    種種榮譽和利益都基本上是海軍帶來的,同時,英國本身是一個孤立於歐洲大陸之外的海島,從根本思維上就決定了它是一個海軍至上的國家。

    從15世紀大航海開始,一直到現在,世界都是海軍的世界,有了強大的海軍艦隊,就意味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有資格進入列強陣營。

    在這種現實思維下,也無怪乎英**費支出的85%以上都是投入到了海軍之中,自然這也就壓縮了陸軍的發展。

    然而在布爾戰爭中,英國的陸軍幾乎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雖然憑借這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依舊打勝了布爾人,但是自己付出的代價太大。

    因此基欽納伯爵回到倫敦後,大力推行陸軍建設的思想也因此開始泛起,只是現在還只是處於起步階段。英國又需要緩和財政壓力,所以即使有心想提升陸軍實力,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能完成的。

    加上馬漢的海權論一出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同時發展成為陸軍和海軍軍事強國的理念也逐漸的深入人心。這配合著英國內部保守勢力以及海軍相關利益階層的大力阻撓,使得有心改革陸軍的以基欽納為首的政治勢力更是起步維艱。

    好在這些人只是因為利益問題,並不是眼光問題,並且他們還沒有強大到完全的一手遮天,因此陸軍的各項改革包括新式武器裝備的研究也在進行,只不過進度要遠遠落後於他國。

    即使在去年下半年,德國秘密試驗新式飛艇的消息出來了,但是狂妄自大的英國也並沒有過於重視,而現在,就是他們自己品藏自己釀下苦酒的時候了。

    這個問題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但也並沒有太多的指責與不滿,如果今天不是自家海軍遇到了飛艇,估計全世界依舊是戰艦至上的思想。沒有人會注意到在陸地與海洋之上,還有更廣闊的空間。

    「他們的飛艇太強大了,也太具有威懾力了,海軍艦隊再強大,也只能在海洋上縱橫,帶給人們的直觀印象並不太深刻。相反,這種飛艇卻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輕易的在天空中漂浮飛行。可以到達任何一座城市,而帶給人們的無盡的壓抑、恐懼,甚至絕望。」

    「如果我們帝國能夠有飛艇部隊,那麼,對於帝國的軍事實力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提升,更能有效威懾那些蠢蠢欲動不滿帝國的其他國家。同時還能極大的方便帝國殖民地的防衛與擴張。」

    「更重要的是,我們帝國的艦隊必須有對付飛艇的能力,而根據目前大家判定,只有飛艇才能對抗飛艇,沒有飛艇的護衛,我們帝國艦隊將會時刻處於劣勢狀態,並將在任何時間均有可能受到來自天空的襲擊。」

    卡伯裡少將仔細思慮著,他心中已經不再有海軍至上,艦隊無敵的理念了,在面對天空中密密麻麻的飛艇威壓下,他只感覺到自己的艦隊是那麼的弱小,隨時都可能被天空中的飛艇扔下的重磅炮彈炸沉,即使自己艦隊再靈活再強大,也無法躲的過這種覆蓋性的攻擊。

    在這種思想下,卡伯裡少將在半年後回到了倫敦,親自向內閣提交了關於組建飛艇部隊的報告,這份長達78頁包含了112張清晰大幅照片的報告,徹底的震動了英國上上下下。

    在報告中,那高高在上龐大至極渾身惡龍圖案的飛艇帶給所有人一種末日來臨的想像。也因此,在經過緊急協商以及從遠東不斷發來的報告中,英國決定成立飛艇部隊,只不過不是單獨成軍,而是隸屬於皇家海軍艦隊。

    同時在遠東艦隊的推薦下,以及薩道義和朱爾典等人的建議下,卡伯裡少將被任命為大英帝國飛艇部隊的第一任司令官。

    而在英國的影響下,加上在華夏出現的飛艇部隊實在太過震撼,太過讓人絕望,世界各國列強都在大力組建飛艇部隊,實力強的,試圖組建類似華夏的那種龐大無比的飛艇部隊,實力弱的,則購買一兩艘表示一下自己並非在空中沒有還手之力。

    這也是共和國掀起的第一波軍備競賽,在後世被無數他國人暗中咒罵不止。

    「我想,我們有必要和對方進行深入接觸交流,並盡可能的獲取對方的飛艇技術。我不知道德國的飛艇技術會是如何,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們不能得到這種先進技術,帝國的戰略優勢將會被這種新出來的武器極大的抵消掉。」朱爾典微微點了點頭,建議道。

    「那我們能付出什麼代價?我不認為他們會平白的把這種技術交給其他我們,這是他們保證自己海岸線安全的最重要保障,我不認為我們有能力威脅他們交出這種關係到他們自身安危的技術的。」薩道義一語中的說道。

    卡伯裡表示贊同:「的確,我們現在沒有威脅對方的能力,相反,他們反而具有威脅我們的能力。」

    「那麼,你們認為對方將會提出什麼條件?我是說,如果對方答應把飛艇技術提供給我們的話。反之,如果對方無論什麼樣也不肯把飛艇技術交給我們,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朱爾典問出了最重要的問題。

    「如果對方同意交換,海軍基地,比如威海衛,我們完全可以交給他們,我想,一個威海衛海軍基地的價值完全能夠比得上飛艇的價值,或者金錢等其他技術方面,我們有著足夠讓對方動心的東西可以談。」薩道義想了下說道。

    「不錯,威海衛對我們已經沒多大意義了,華夏人完全可以在渤海和黃海直接進行切斷,以前我們佔領威海衛只不過是為了尋找一個北方支點壓制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現在,我們重要的是守住長江南線。」卡伯裡在膠州灣出現飛艇部隊以及華夏共和國強大的船隊之後,就深感威海衛已經失去了鉗制對方的價值,對方隨時可以佔領威海衛。相反,如果大英帝國想要守住威海衛,那能派多少兵力多少軍艦過去駐防?再多也頂不住對方的天空攻擊以及地面推進。

    朱爾典對這兩人腦子中異想天開的思路很是無奈,薩道義還是把山東半島的華夏人當成其他地方的華夏人一樣的對待,認為他們不敢主動攻擊自己。而卡伯裡純粹是政治白癡。對方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根本不會在意這個威海衛是否在大英帝國的手中,只要他們想要,他們隨時可以出兵佔領,難道大英帝國會因為這個威海衛而跟對方大戰麼?

    「威海衛已經不能用來做交易了,我不認為對方會接受這種條件。換成你,你會答應這種條件嗎?」

    兩人登時有點傻眼。

    「假如,我是說假如,對方答應交易,那麼他們的要價絕對會超出我們想像,他們完全可以不必在意我們的想法或者威脅,如果我是華夏人,如果我是華夏共和國的高層,我肯定已經把威海衛當成了自己的東西,那麼我又怎麼可能答應你們用我的東西來換我的技術呢?」

    「不要認為他們做不出來,從他們割據了山東半島後,我們就應該把他們當成另一種人來對待,而不是普通的華夏人對待。所以,我不覺得我們能夠從對方手中得到飛艇技術。他們完全能夠可以用飛艇大軍威脅逼迫我們的軍艦退出他們的控制地,而我們的艦隊面對無法還擊的境地,只能一步一步的退出我們之前佔據的地盤。」

    「所以,現在我想的是,我們能不能保的住租界,能不能保得住我們的其他一系列權力,甚至能不能保的住關稅權,保的住上海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不覺得他們做不到這一點。」

    薩道義面色頓時陰沉無比,顯然他也想到了這一點,這種面對威脅壓迫而無力反擊的感覺讓他非常的難受,任何語言上的威脅,甚至軍事上的威脅,都對這種高高在上的天空中巨大戰爭武器面前消失無蹤。

    「我們很被動,非常的被動。」朱爾典煩惱無比。

    「現在我們除了保持中立,靜靜地等待著對方的到來,幾乎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就在這時,書房外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

    「進來。」

    「長官,電報室剛剛來人,說發現電報線路中斷,並且似乎整個上海的有線電報線路都出了問題,他們正在加緊排查故障。」

    頓時室內的幾人面色大變,如果是平時,他們自然會認為這是臨時線路故障什麼的,很正常。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發生,那就只說明了一件事。

    「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問題的?」

    「長官,在晚間9點左右,我們當時以為和以前一樣,可能某處線路老化或被腐蝕了什麼的,但是兩個小時前,法租界的電報員聯繫我們,還有其他國家的電報人員都聯繫我們,想要用我們的電報線路發報,他們的理由一致是電報線路故障中斷。」

    「因此我們的電報人員即刻派人出去和其他點報站的電報員一起聯合檢查,最後發現是海底電纜被切斷了,並且被不止一處被切斷。電報人員不敢怠慢,即刻趕回報告。」

    室內的人越聽臉色越是慘白。

    「他們動手了,他們切斷了從上海與外界的電報通訊,現在要和外界聯繫,就只能依靠人力傳遞了,即使最快的軍艦一個小時也不過20多節的速度。這樣算下來要想讓國內反應過來,至少需要數天的時間,而這數天……已經足夠他們做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情了。」

    薩道義說道這裡,忙吩咐自己的副使:「速度派人去附近的城市查看,是否那些地方同樣電報線路中斷,還有,立刻,現在就出發兩條快船,一條前往日本發電報,利用日本的電報網絡與國內聯繫;另一條南下,順著海岸線走,去中國沿海地帶以及台灣那裡發送電報,目的地為香港。」

    「如果,如果香港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那麼就去新加坡,命令那裡的遠東艦隊做好一切戰鬥準備,並把這裡發生的情況通知倫敦。」

    「是,我這就去安排。」副使不敢拖延,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戰爭準備,我們陷入了徹底的被動之中。」薩道義癱軟在椅子上,有點有氣無力地說道。

    室內一陣沉默,對方居然連這點都考慮到了,甚至不惜切斷了整個上海的對外電報線路,這中間的計劃,是一步接著一步,完全打的己方沒有多少反應的機會,只能被動的應付。

    「他們在上海有著很多人,我們大意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是白人,他們是黃種人,華夏人,在上海想要藏起來,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何況他們還有強大的後盾,以及德國人的掩護。我們吃虧在沒有事先料到他們會切斷電報線路這一招。」

    朱爾典搖搖頭說道:「即使料到了,我們也沒辦法,電報線路這麼長,任何一個路段破壞都能造成整個電報網出問題。我們不可能在每一英尺的線路上都安排一名士兵去守衛。」

    「如果我們這裡有著最新出來的無線電報機就好了,那機器,只需要通上電流,就能和幾千英里外的人通訊。去年年底,馬可尼電報公司已經成功研製出了能夠在大西洋兩岸進行通訊的電報機。只不過當時技術上還有這瑕疵,需要使用風箏作為導線,所以我們才會等待電報機更近一步改進後再進行購買。同時也是由於倫敦現在財政壓力太大,沒有足夠的資金為我們的行政部門置辦,而且他們認為,優先為帝國戰艦配備無線電報機要比普通行政部門更合適一點。」

    「該死的官僚。」薩道義再次抱怨了一句,這種抱怨已經成了上海的英國領事館高層人員一個習慣性的詞語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