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征之始 文 / 沉迷

    廣闊無比的膠州灣內,幾乎能在建造碼頭的地方全都建滿了,膠州灣很大,環境極其優良,在宛如鬼斧神工弄出來的灣區內,是無數的碼頭。

    沒有外人知道,在這裡幾年中建立了如此恐怖數量的碼頭。沿著膠州灣內部上百公里的海岸線,是大量的廠庫區和生活區。這些地方被一條沿灣的鐵路線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沿灣建造著幾大軍政府重要的重工業工廠,如青島鋼鐵廠,青島造船廠,青島重型機械廠,青島鍛壓廠等等,這都是看中了海運的便利。

    幾大重工廠相隔較遠,每個工廠之間的距離都超過了三公里以上,這也是為了避免互相干擾的情況發生。同時也是為了不影響各自工廠附近的碼頭泊位建設。

    工廠與工廠之間是數量繁多的碼頭,直直的插入海中。整個場景如果從天上看下去,整個膠州灣就如同長滿了利齒的血腥大口。

    而無數的商船每天都在繁忙的運輸,似乎為這只張滿大口的飢餓怪獸運輸食物一般。

    這幾天的事情很是不同一般,首先,幾乎沒有多少商船出去了,大量的商船停靠在泊位上。

    和之前不同,以前幾乎只有從商船上卸貨的,很少有往商船上裝貨的,並且卸貨碼頭幾乎都是在鋼鐵廠或倉庫附近的。

    而現在這些地方附近的碼頭商船大量的減少,反而平均分配到沿灣的上百個泊位碼頭旁。

    從高空看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幾乎每一個泊位附近都有一片草綠色的帳篷營地,裡面大量的人走來走去。

    這是出征士兵的臨時聚集地。

    第一批聚集營地的是現役軍隊,第二批將到這裡的是預備役和武警官兵。

    還有大量的作戰物資在附近的倉庫裡存放著,等待著一道道命令下達而運出。

    一隊隊的士兵不停的的按照預定的路線編隊走動,全副武裝的他們無不臉上滿是興奮或激動之色。

    這些即將登船去全國各地作戰的官兵們,對於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渴望,幾乎看不到擔心害怕,數年的刻苦訓練讓他們對於自身的實力有著絕對的自信,似乎在他們眼中,勝利勳章已經唾手可得。

    人吼聲,馬嘶聲不絕於耳,極為熱鬧,但是卻又不顯得雜亂。

    每一個地方都能看得到紀律兩字,不是寫在牌子上變成標語或在嘴上變成口號。從這些人的行動、說話、以及營帳的佈置上,都能看的到是如何的有板有眼。

    幾十萬人在短短幾天內通過發達的公路網和發達的鐵路網,到達了各自的臨時營地。

    就像事先演練的一般,幾乎沒有出錯的情況出現。

    這得益於常年的紀律管理和後勤工作的完善,可以說軍政府最強大的職能部門除了戰鬥部隊外就是後勤部隊了。

    從最開始軍政府就是以軍隊起家,而後勤部門也隨之成立,直到在割據山東半島後,還是同樣的軍事化管理政策,即軍隊+後勤的方式管理整個軍政府下屬近兩千萬人口。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4616年軍政府進行體制改革後,才劃分了許多的職能部門出來,而後勤部也成為了一個軍部直屬的部門。

    分出去很多權力並不意味著後勤部削弱,反而沒有了一些民間後勤的職能,後勤部的權力更加的集中,也更加的隱秘。從之前的大眾公開化變成了機密化,這極大的減低了信息外洩的風險。

    而這次戰爭動員,就是後勤部配合總參做出來的拿手好戲。在半個月內完成了規定商船噸位的調派,完成了百萬大軍臨時營地的規劃,完成了幾十萬噸的輜重物資調配。一切都是那麼的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當然這也跟山東半島發達的公路網鐵路網有關,沒有這些便利的交通基礎設施,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快速的調動。

    還有發達的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網絡,使得總部隨時知道任意一支軍隊或輜重大隊的前進速度,具體位置,預計時間而做好提前安排。

    多年來習慣了這種物資分配的後勤部做起來是那麼的得心應手,這快速的軍隊和後勤調動自然也被德國方面發現,有些東西可以做掩飾,但是幾十萬噸輜重,上百萬人的調動是如何也無法做到掩人耳目的。

    德國對於軍政府的後勤部能力很是佩服,但也沒有多少意外,他們也知道在軍政府體制改革前,這山東半島的1400萬人口的生活方面,百萬大軍的需求方面全都是後勤部一手打理的。

    不過德國方面的人還是仔細的研究軍政府的這些後勤管理方式,同時跟自己國家的軍方後勤管理比對作為參考。

    5月5日早上5點整,天還是麻麻亮。

    所有的軍隊營地在同一時間,都響起了嘹亮的軍號聲。

    「起床,早操。」

    「起床,起床。」

    即使在出征前夕,國防軍依舊沒有鬆懈日常訓練,每天的早操已經成了所有人的習慣。

    和民間百姓早操一般練習不同,國防軍的早操幾乎是全面性的搏殺練習,一對一或者多對多的互相搏擊訓練。有徒手,有用刺刀的。

    而其他的各種訓練則是放到上午或下午。

    早操後,練的渾身是汗的精壯士兵們脫下已經被汗水浸透了的背心,魚貫而入澡堂裡。

    簡易的澡堂在夏天比起那些完好設備的澡堂更受這些士兵們的歡迎,完好設備的澡堂畢竟規模有限,一般都需要排隊。

    而簡易的,這種作為臨時兵營使用的基地裡,一排排的大棚子上面架滿了水龍頭,可以讓他們幾乎不需要等待時間。

    沒人用熱水,別說是現在夏天,就算在冬天,同樣也是如此。涼水洗澡也是一種磨練人意志的鍛煉方式,並且常年涼水洗澡更能強身健體。

    國防軍對於士兵的訓練是那麼的嚴苛,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讓他們擁有更堅強意志的方法,從疊被子,從小到牙刷的擺放位置,從洗澡用冷熱水與否這點點小事抓起。

    這種方式,常年下來,不但極大的改進了士兵們的生活作風,意志信念,還能極大的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

    一排排幾乎**裸的士兵快速地抹著肥皂,揉搓,沖刷,都在5分鐘內完成。

    「都吃飽一點,今天我們要在船上度過10幾個小時,到時只有饅頭稀飯就鹹菜了。有暈船的,就給我坐到窗口邊,或甲板上,盡量不要吐在船上。瞧你們一些人的熊樣,別一會成了軟腳蝦。」

    「以後的日子,咱們會在不停的作戰與行軍中度過,甚至還會更久,有些部隊可能要持續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這樣情況下,炊事班就不一定有時間給大家做好正常餐點。相信大家到時也沒有多少時間吃好。」

    「醜話說在前面,老子不想看到自家的隊伍裡有尿褲子的軟腳蝦,膽小鬼。咱們國家即將建立了,這個時候誰給老子臉上抹黑,別說到時被憲兵追究,老子會在憲兵來之前把軟腳蝦膽小鬼斃了。老子丟不起這個人。」

    「平時大家都一副橫樣,個個牛氣沖天。這個時候我希望你們繼續橫下去,把那些韃虜走狗,漢奸賣國賊,欺壓我們百姓的異族人,統統給我打倒。誰手軟了,尿褲子了,或者貪生怕死做些出賣祖宗的事,我就會親自動手讓誰嘗嘗韃子十大酷刑的味道。」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現在就是看你們誰是騾子誰是馬的時候了,平時跟老子吹的能上天,我看你們這個時候是能真的上天,還是在癩蛤蟆打呵欠。」

    一個個軍官紛紛在這個時候給自己連隊的士兵打氣,不管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不管是為了前程,還是為了榮譽,此時,唯有向前,帶領著自己手下的這些人用手中的鋼槍去殺出一個光明前途。

    現役軍隊只負責軍事作戰,武裝警察和預備役部隊負責協助行政人員的政策改革,包括進行血債清算,地方治安維護,以及輔助後勤輜重運輸護衛。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現役軍隊不需要擔心後勤問題,以及後路是否被地方切斷的可能。

    數量相當於現役軍隊士兵總數的預備役部隊能夠輕鬆完成這個任務,要知道預備役士兵20%是由服完兩年義務兵兵役的退役士兵和80%擁有超過6個月的脫產型軍事訓練的精壯人士組成。

    而二十萬武裝警察,那更不需要解釋,相當於另一支軍隊了,只不過武裝警察的人員年齡平均在24歲以上,超過了現役軍隊的服役標準而已,但是他們可都是從軍隊退役的正規軍士兵,訓練並不比正規軍隊差上多少,甚至軍事技能還更強大一些,只不過他們沒有列裝重武器而已。

    只要給他們重機槍和火炮等重型武器,他們就是一支擁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

    武警部隊和預備役部隊除了沒有步兵炮之外,幾乎其他能有的全都有了,步槍,手槍,甚至還有大量60mm和80mm的迫擊炮列裝。

    武器裝備比起目前滿清的各支部隊要強的太多了,比起北洋新軍幾鎮兵馬的還要強大的多,預備役部隊完全能夠有信心打垮任何一支北洋陸軍。

    這是有強大的軍事訓練保證的,何況還有那完成兩年服役的退伍士兵存在。

    長期受到嚴苛紀律養成的習慣,讓這港口即使突然一次性湧入數十萬人,也能保證碼頭上的平整有序。

    精確計算的登船時間,也保證了這些士兵不會出現擁堵,錯位等現象。

    全部的輜重補給已經提前數天被裝進了這些商船中,包括足夠一個月使用的作戰物資,以及大量的重型裝備如火炮,重機槍等,還有大量的彈藥以及大量代步用的自行車。

    士兵們只需要攜帶隨身的單兵武器即可。

    如此高速有效的調動,離不開後勤部和總參的幸苦工作。

    當然,對於他們而言,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已經成了習慣。在山東半島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為期一個月的軍事調動,無不考核著所有人,所有人都心中清楚,自家軍隊的軍官普遍專業知識都不高,那些經驗都是靠實際鍛煉得來的。因此想要提高大家的能力,就必須依靠長期大量的實際操作。

    這種情況雖然耗費較大,但是從一開始百萬大軍亂成一團糟,到處出錯,到現在的井然有序,無一不證明了付出的代價是多麼的值得。

    否則總計二百多萬大軍突然湧入三個港口,絕對能讓港口癱瘓。也許半個月都無法完成整個的裝船工作,而這半個月,足以讓外界提前知曉一些軍事情報了。

    在這種不惜血本的訓練下,軍政府無論是軍方的軍官還是政界的行政人員專業素養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何況軍政府時刻不放鬆下面人員的學習深造。

    甚至現在軍政府一些人敢自豪地對人說:「我們現在是全世界唯一通過完善動員考驗並能夠進行全民軍事動員發動整體戰爭的國家。無論是軍隊,還是民間,我們都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專業人員。」

    如此豪言,雖然並沒有得到在山東半島的德國人承認,但是他們也不得不認為軍政府的戰爭潛力實在是驚人的誇張。

    而戰爭潛力是什麼?就是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現在的軍政府就如同一隻初步恢復了身體技能的餓虎一樣,對周圍一切都是那麼的虎視眈眈,急需大量的獵物那豐滿的血肉填飽自己的肚皮。

    滿清韃虜將是軍政府的第一個目標,餓虎的爪子已經收回完成蓄勢,正在極速地向前揮舞著。

    按照事先確定的各自登船時間和地點,一名名拿著喇叭的憲兵士兵站在醒目的地方指揮著軍隊登船,同時不忘看著自己手腕上的諸城梅花手錶廠生產的梅花牌手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登船時刻表發出一句句指令。

    「16師7團的,去14號泊位,登102號船,跑步前進。一二一……」

    「22師1團的,去34號泊位,登119號船。跑步隊形,快快快……」

    「14師2團的,去11號泊位,登225號船,加快加快,不要耽誤時間。」

    一道道命令下來,在碼頭附近那巨大的空地上,一支支部隊隨著命令或向東,或向西出發。

    不停的有大量的口哨聲,金龍旗揮舞著。

    商船數量有限,第一批登船的只有近一半數量的正規軍,而後面一半正規軍必須等到這些商船回來後再進行登船。

    第三批登船的則是武警部隊。第四第五批登船的是預備役部隊。

    總計五批次才能完成整個的大軍調動,前後耗費的時間近一個月。

    當然如此多的軍隊調動,也說明了軍政府目前的武力強大到了極限。

    而山東半島的戰爭潛力也幾乎被軍政府挖掘一空。

    總計人口不過1400多萬人的山東半島,16-45週歲的男丁總人口不過513萬人,而這次調動的現役軍隊、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總人數超過230萬人。

    等於這一次戰爭出擊,山東半島付出了45%的青壯勞動力,很多家庭是青壯男丁盡出,只有老弱病殘以及婦女在家。這也是山東半島能承受的頂點。軍政府不能失敗,也不可能失敗,僅僅民間百姓的反應就能一目瞭然。

    當這個數據披露出來後,震動了整個半島。

    「民心所向啊。二百萬大軍齊出,橫掃中原,平定天下,指日可待。」無數的人都對此沒有絲毫的疑問。這是前所未有的大軍,哪怕歷史上,也從沒有過的事情。

    「二百萬大軍啊。自打開天闢地以來,就沒有聽說過哪次戰爭真正的動用過二百萬大軍。」

    「古時那些什麼百萬大軍那是虛的,除了大秦,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撐的起百萬大軍同時作戰。」

    普通百姓並不太理解預備役和武警部隊的作戰任務,他們很多人雖然有著一定的軍事常識,但是還是簡單的把這理解為都是直接戰鬥的軍隊。

    即使軍政府在報紙上解說了三種部隊的不同性質,但是這些百姓可不管那些,預備役部隊也是有槍的,還有迫擊炮。武警部隊那更不消說了,都是有著槍炮。

    有這些,有如何能夠不算成軍隊?

    沒看每支軍隊都有著大量的武警和預備役部隊跟著的麼?

    為了保證工廠的正常生產,軍政府直接面向社會大量招聘婦女進入之前從沒有女性存在的工業部門輔助生產,並且在這之前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極大的解放了人力。

    而工廠則是普遍實行流水化作業,這種情況有效的保證了產品質量以及生產能力不會因為大批熟練工離開工作崗位導致工廠陷入困頓。

    無數的士兵都是全服武裝,魚貫進入那一艘艘半載的商船中。沒有一艘商船裝滿過,這裡的裝滿是指重量,而非空間。

    空間很擠,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船隻太少了,很多連隊都被安排到船甲板上。

    而這也幸好是夏天,在甲板上反而涼快,如果是冬天,肯定是不行的了。

    之前在統一戰爭的計劃中,就考慮到時間和天氣因素,5月份在江北是最合適戰爭的時間。

    至少在入冬前能有幾個月的作戰期限,這幾個月當中不需要考慮因為天氣冷熱變化而必須換服等方面,同時江南春耕已過,各地進入農閒時期。而江北還未到收麥時間,足夠軍隊控制當地進行社會化大改革了。

    否則在等一個月多,就會出現民間收割時期,影響收成。軍政府的糧食雖然足,但也不能直接提供這上億人口的消耗,資金問題不大,但是沒有這麼多的產量。

    即使現在南洋再如何生產,僅僅400來萬人口,也不可能生產的出1億多人食用的物資。這不是後世的工業機器收割播種,在南洋,還是全靠人力來的,也就在山東半島尚有一點拖拉機等農用機器。鋼鐵產量和燃油不足極大的限制了暫時的大規模推廣,同時,這種機器現在成本很高,至少在幾年內,百姓是無法購買的起的。

    所以要想進行這上億人口的改革,訓練,軍政府就必須依靠當地的糧食生產來進行。同時輔以南洋的物資才能不會因為脫產性訓練而導致饑荒發生,這也是山東半島改革帶來的經驗。

    為了保證運兵船的安全,國防軍直接命令飛艇部隊做好準備,裝載了特製重磅炸彈,一旦發現有他**艦靠近或試圖攻擊運兵船,即對其進行覆蓋性轟炸。

    百艘飛艇部隊組成兩個陸航團,白鴿級飛艇為陸航一團,護送渤海灣內北征運兵船隊;紅鴿級飛艇為陸航二團,護送南下到長江水道的南征運兵船隊。

    飛艇部隊在初期主要任務是護航,只有到戰爭後期才根據各地部隊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作戰攻擊或轉成運輸部隊。

    紅鴿級飛艇是白鴿級飛艇的升級版,於年初完成設計,採用了毛驢3型發動機,擁有更大的驅動能力。同時體型也極大的增加,比白鴿級大了約80%左右,有效載荷達到25噸,滿載情況下,能夠在2000米的高空,以40公里的速度一次性飛行2200公里的距離。

    在毛驢3型發動機研製出來後,紅鴿級飛艇即開始建造,同時所有白鴿級飛艇更換毛驢3型發動機,確保所有飛艇的航程都能達到2200公里之遠。

    當然,這些換下來的毛驢2型發動機全部出售給德國,而毛驢3型,暫時未對德國公佈,不過估計德國方面也猜測到了一點,紅鴿級飛艇的體積擺在那裡。如此大的體型自然意味著載重量的增加。

    然而根據在萊陽的德國領事人員觀測,這種新式飛艇的速度並不比白鴿級飛艇慢,顯然,共和國又有了一款新的發動機。

    對於這個,阿爾弗雷德親自前往外交部希望得到這種新式的發動機以及飛艇技術,卻被告知,新式發動機產量嚴重不足,必須首先要滿足共和國即將到來的戰爭需求,對此阿爾弗雷德表示理解,德國方面對于飛艇的需求並沒有軍政府這般迫切,不過同樣,他以一定的代價取得了毛驢3型發動機技術以及紅鴿級飛艇技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